寧為悍妃

第一百五十九章 拒(二)

古代言情

第一百五十九章拒(二)

皇后本來就跟太后沒什么話說,每天來慈寧宮晨昏定省是她最不情愿的事情,直恨不得老太后早點兒鳳駕歸西,免了她這苦差。

陪著笑臉與太后寒喧了幾句,照常問過太后身邊人一些飲食起居上的情況,再三叮嚀嬤嬤宮女們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把太后服侍好是后宮頭件大事,已經入了冬,注意保暖防寒,太后的衣服要添足,慈寧宮里一應日用都要挑最好最貴的……

太后聽她對宮女嬤嬤等人訓完話,方笑著說道:“皇上皇后每日各自忙碌著,還要顧及哀家,哀家是活得太久了,又老又病,拖累你們。皇上忙完朝堂事回到后宮都沒歇著吧?皇后操那么多的心,三宮六院就夠你煩的。哀家老太婆一個了,吃一口賺一口,不值得你們這樣緊張”

皇后微微低下頭:“兒媳惶恐兒媳每日理應時刻陪侍在母后身邊的,這幾天宮中內苑卻也真的多事,兒媳忙前忙后,還沒理得過來呢,不能在母后身邊盡孝道,總覺得心里愧得慌”

皇上也說道:“母后如何說那樣的話?兒子若能活千年萬年,也必要帶著母后活千年萬年,兒子奉養母后,陪侍母后,永不嫌煩累”

太后咯咯笑了起來:“我的兒,我們娘倆要活那么久,豈不變成妖怪了?”

大家都跟著笑,皇上看著明珠,含笑說道:“聽說明珠兒會制丹丸,若是能煉成延年益壽的仙丹,不說千年萬年,百年卻是應該活得到”

明珠楞了一下:縱然你是真命天子,也不能這么厲害吧?能窺見我有通靈寶箱?可這通靈寶箱除了得過續命的還魂丹,還真沒出現過益壽的仙丹呢

很怕被皇帝抓去煉仙丹,明珠趕緊辯白,表示沒那本事:“當日僅兒在安王府養病,不肯喝湯藥,兒媳一日給安王殿下吃丸藥,僅兒也要吃,問他何以不愛喝湯藥卻肯吃丸藥,他說吃丸藥好玩,像吃糖。一粒丸藥需得一至三碗湯藥熬制成,實為湯藥濃縮精華,僅兒肯吃丸藥,一是貪新鮮好玩,二是怕湯藥苦,大多數人寧可吃丸藥,是因為喝湯藥既苦又漲肚子,兒媳受了這個啟發,閑著沒事做的時候便撿了草藥加工制成丹丸,都是治常見病癥的,要煉成仙丹,那卻是神仙才能做的事”

皇上仰頭哈哈一笑:“要是能煉成仙丹,吃了不就成神仙了嗎?想不到皇家也出了一位會擇藥治病的良醫明珠兒,你制的藥比太醫院御醫們的方子都好幾倍。你若不是身為王妃,替安王管著后院,朕就將你放到太醫院去,好好調教那幫老醫究”

明珠謙虛地垂下眼眸:“兒媳初學藥石之道,怎敢班門弄斧?太醫院太醫們從醫一輩子,博學多識,所見過經過的病例醫案不計其數,經驗豐富醫術老道,這是明珠所不能及的”

太后點頭笑道:“明珠是個聰明孩子,學事物應也領會得快。既是喜歡學醫術,皇上自然會準你隨意出入宮中太醫院,想師從哪一位太醫,都不是難事啊”

皇上笑道:“朕的神面金牌都已經賜給明珠,宮宇之內,她要做什么,想去哪里,難道還需要來問朕嗎?金牌如朕面,宮中上下人等,誰人不識?誰敢阻著她?只盡著她喜歡,愛怎么玩就怎么玩罷”

明珠又是一楞:那金牌有這么大好處?怎不早說捏,害她進個宮還顧忌這樣那樣的。不過話說那鬼面金牌被她收進寶箱,一直不敢拿出來放著,怕被安王或是誰拿去用了,弄個天下大亂出來,豈不是禍害?

太后臉色也是微微一緊:“此事聽你們提過,哀家倒忘了……皇上卻也欠些思量,把那個給明珠,她才多大?沒得害她終日惶恐”

皇上問道:“明珠可覺得惶恐?”

明珠回答:“我只認父皇說的:那僅僅是一枚免罪免死牌,并不多想。”

皇上點了點頭:“知道你是個有膽識的。你放心,無事。朕說了,要動那個還得有密旨,還得有另一半副牌,所以即使有人搶了偷了你的金牌,也只是那人犯了叛逆罪,跟你沒有一點關系”

明珠起身斂衽再拜:“兒媳明白了,謝父皇隆恩”

皇后伸手把明珠牽過去笑著與她低聲說著什么,太后若有所思地看著明珠,側轉臉對下位規規矩矩坐著的貞敏貞玉說道:

“哀家昨兒聽小福子說園里有幾株好花兒開了呢,你姐妹二人不去看一看?”

貞敏貞玉會意,即起身對皇上、皇后和太后各行了禮,姍姍退下。

明珠眼巴巴看著她兩個從面前走過,很想跟了去,賞鮮花美景誰不想啊?那可比陪著皇太后、皇上和皇后閑話有趣多了。

皇上說:“明珠想去,便去吧”

太后卻說:“噯明珠就不去了,坐到哀家旁邊來,陪陪皇祖母。你不比她兩個,皇祖母打小兒帶著她們長大,日日見天天看的,鬧起來吵得人頭暈,皇祖母啊可是真稀罕你呢”

她撫摸著明珠的手,慈祥地笑著:“瞧這一雙纖纖玉手,卻也是調配良藥的巧手你一心學醫,皇祖母是十分贊成的,只是你若學醫便沒心機沒功夫管王府后院事,那可怎么辦?安王府形同沒有主持家事的王妃,不若……皇祖母先前與你說的那些,也是想讓你不致孤單辛苦,你與安王商量得如何?”

皇上和皇后在一旁聽得真切,沒轉過彎來,皇上忍不住問道:“母后和明珠兒在論說什么事?”

太后看向他:“皇兒可曾記得一年前哀家與你倆提過安王的婚事?”

皇后心里一動,瞄了明珠一眼,她雖身為皇后,太子與安王的婚姻大事卻不敢擅自作主亂說亂動,因為有護著他們的太后在,皇上也比較縱容,安王幾次拒絕婚娶,他這個做父親的卻從未說過安王半句不是。

皇后后來才知道太后的心思,有一次她與皇上來問安,陪太后閑聊之時,說到貞敏貞玉將要及竿,那時太后似曾提起過:想把貞敏留給安王

回想到安王大婚娶明珠之時,倒霉的貞敏正關在小院里出疹子,皇后暗覺解氣,暗自腹誹:不是不讓我動貞敏嗎?怕我將她們嫁到邊遠地方,或是配給身份不相符的人家,如今怎樣?老不死的幫著太子謀娶明珠,害得慶王痛苦,也害明珠嫁了她不愛的人,成全了太子和安王,她能撈到什么好去?貞敏不是也未能如愿嫁給安王嗎?

真是害人害己,遺臭萬年啊

只聽太后對皇上,同時也是對明珠說道:“安王這孩子,是哀家最疼惜的,哀家不想讓他有一點點不好過,明珠是個好孩子,但要分心學醫,便不能悉心照顧他,須得有兩位王妃才好貞敏在哀家身邊長大,自小學習宮中規矩禮儀,雖別無長處,卻最會細致料理人,與明珠比肩為正妃,配合著管理主持安王府內務事,讓安王處理政務無后顧之憂,夫妻三人,和睦共處,恩愛相攜,豈不是件美事”

明珠聽得直冒冷汗:夫妻三人和睦共處恩愛相攜?一只男生左右手各牽一只女生,步伐一致往前走,上幼兒園呢這是

以前或許可以,現在不行,打死她也不干

林側妃和四名侍妾都不見了,還要貞敏來干嘛?她目前不需要添堵。

“呃,這個……”

皇上發言了,顯然沒料到太后會忽然提出這個問題,他是皇帝,后宮佳麗三千,他的兒子要迎娶多少個女人他都覺得合情合理,不過有一點他卻很清楚:

“按例制正妃只能有一位啊母后”

意思是維護著明珠的正妃地位,不想讓貞敏上去擠她。

太后面無表情:“破例的事本朝也有過,你過世的皇兄允王不是娶了兩位正妃嗎?分別為先帝和你皇祖母所賜。可以效法他,哀家賜了明珠給安王,貞敏便由皇兒你來賜嫁安王”

皇上看一眼明珠,很是為難,他打心眼里喜歡這個兒媳,不僅容貌美麗,且心性純良,這一點他絕沒看錯,他希望她過得好,擁有別的王妃不能有的特權,他還巴望著她能為他擔些事呢

做為帝王,許多事情他身不由己,處理得不盡人意,但那不代表他心里不明白,頭腦不清醒,他是有一定眼力的,當年慧眼識英才,得了董宰相盡心盡力輔佐,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繁華富足,其間耗費了董相多少精氣神,涉及農事的新田垅、免役、青棵、水利等法規條例的形成和頒布,無不凝聚著董相的心血,甚至軍事方面許多利于提升軍隊作戰防御能力的法規條文在初始階段也是由董相親力親為,不能不說他有了董相,這輩子的皇位坐得非常安逸舒適,這也是他極度信任董相,君臣一心,同心同德的結果。

明珠始為慶王所愛,最后卻嫁給安王,這事他后來想明白了,雖說是太后出面,但顯然背后作怪的人是太子。

他沒有點出來,都是他的兒子,他年紀大了,手心手背,碰哪一邊都禁不住痛。

太子成年之后,開始展露才華,承接了他的睿智和心計,年輕時候他就像太子那樣,不過他那時可沒太子幸運,他是嬪妃所生的皇子,上有太子,下有貴妃生的其他皇子,他靠著一步步的不懈努力,在他的師傅和當今太后的幫助下,謀取的皇位。

慶王很出色,劉皇后只生了這一個皇子,頗有才干,處理政務上他做得很好,不愧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不輸給有七八位師傅盡心栽培的太子,雖然這里面不排除慶王大批的謀士府史在身邊相助,但太子可能有更多那樣的人才。

安王,皇上內心暗嘆,他其實很關注很疼惜這個兒子,同樣出色有智謀的三皇子,注定只能做太子的左右臂膀

不是他不夠好,怪只怪他生不逢時。皇上永遠不能忘記安王五歲時,跟著太子一起站在他身邊看他寫詩文,做為父親他有意教導孩子,寫完之后念一遍,再解說一番,然后分別讓他們也念說一次,年長的太子念到一半被一顆生字絆住了,記不起來,神情大變,直至后來連解說也亂了次序,小小的安王卻能朗朗上口,一字不漏順利將解說辭句全背了下來,皇上大加贊賞,高興之余把安王放在膝上,一直抱著,太子垂頭冒汗,坐在一旁的孝仁皇后微變了臉色,上前將安王從他懷里接過去放到地上,然后孝仁皇后做了一件莫名其妙、令他頗為不快的事情,她讓安王跪下,對著父皇發誓:今生今世,永遠以臣子臣弟的身份,忠于皇上和太子,絕無二心

他一直想不明白,安王也是孝仁親生,而且還是她的幼子,何以這般對安王?直到孝仁臨死,對他說了一番話,他才算明白了:是他的一些做法刺激了孝仁皇后,她嫌他對太子不夠親切慈愛,卻過于看重和疼愛慶王和安王,特別是慶王,劉妃重新得寵之后,他確實每日都允許慶王到御書房找他,別的孩子包括太子都不能。她不允許那樣,長子就是長子,封了太子,就應該得到他應得的權益這一切不能更改,她要他答應不能隨意換下太子,誰也不能,即使是安王,也不行

她甚至當著他的面,喚來太子和安王,叮囑他們:兄弟永遠是兄弟,不論發生什么事,誰也不準傷害誰安王要學好本領,竭盡全力輔佐皇兄,不準對皇兄有背叛之心

孝仁皇后逝去后,太子和安王就如同連體人一般,去哪里都在一起,他內心欣慰,認為兄弟如此親和,形影不離,不失為好事情。

直到他新寵的徐妃誕下皇子,恃寵生驕,意圖謀害太子,送了毒點心到東宮,結果安王也中了毒,兄弟差點雙雙殞命,他才警覺,宮中開始有了異常,再由著他們這樣連在一起,萬一哪天無法顧及,兄弟倆誰也保不住。遂令建太子府,將太子打發出宮,安王自去尋了太后,與太后親近自然不會有什么事發生,他放下心來,懲處了徐妃,很長一段時間里只寵著劉皇后,直至漸漸離不開她,將她扶了正位,而慶王每日與他在一起,父子親密無間,他得閑時親自調教,感覺慶王才識愈加出眾……

“皇上皇上”

劉皇后輕輕拉了一下皇上的衣袖,太后等著他說話呢,他自個兒神游太虛去了,留她和老太婆對峙,對著老太婆那雙睜得溜圓,不知道看不看得見的眼睛,她感覺好不自在。

皇上輕咳一聲,笑著對太后說道:“皇兒們的婚事一向由皇后初定,然后憑母后定奪,母后說什么便是什么只是既已有了一位安王妃,且尊貴不同別的王妃,又正在眼前,總要問一問她的意思吧?”

太后牽著明珠的手,含笑點頭:“哀家早已和明珠提及,她與貞敏也相處了好些日子,彼此互敬互愛,應是沒有問題的明珠,今便為安王求皇上一個賞賜罷,也讓你公公婆婆看看你的賢淑明達”

明珠低著頭,咬著嘴唇,很艱難卻很清晰地說道:“對不起皇祖母,孫媳不能為安王做這個主,安王其實不喜歡貞敏他們自小一起長大,就像兄妹一般親近,做夫妻卻不合適”

太后臉色微微一變,旋即又放松下來:“安王與貞敏確實是自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但畢竟不是親兄妹,他們有情,只是不便讓你知道罷了。”

她松開明珠的手:“去吧,去園子里找她們去,我們大人說說話兒”

明珠知道自己惹惱了太后,但她不覺得有什么好怕的,也不后悔,跪下磕了個頭,轉身離去。

皇后瞪大了眼睛,頭一次看到敢明目張膽回絕太后的人,而且還是個小輩

皇上不易察覺地笑了一下,立刻又恢復端肅的面容,太后顏面受挫,他做兒子的豈能露出笑臉?

明珠離開不久,太后換上怒容:“皇后是怎么教導兒媳的?小小的王妃也敢如此頂撞哀家”

皇后楞住了,她想不到太后怎么把火氣撒到她這里來,無奈之下,也只好跪下:

“母后切莫生氣,恐傷了玉體,待兒媳去找明珠說說”

“還說什么說?她懂什么?年紀小不能作為氣量狹窄的理由,如此心性,一看便知是打小兒父母嬌愛,不舍得動規矩從嚴教養的女孩兒,這怎么體恤照顧得安王?怎及得自小在宮中長大的貞敏懂事識大體?皇兒擬旨罷,即日將貞敏賜配安王誰要敢說什么,只叫他來問哀家”

“母后息怒”太后發怒,皇上也不得不站著,這幾日腰部老是疼痛,又得略微躬著身子行禮,明珠這小丫頭惹了事就跑,落下他和皇后老夫妻替她受罪,真是要命

“母后且聽兒子說來:要將貞敏許給安王不難,卻也不急在今日啊。安王與安王妃燕爾新婚,正是情濃之時,年輕人相依戀,豈沒有個盟約相許的?明珠必是因為這個,不肯就接納貞敏,況且兒子聽說安王對安王妃十分疼愛,若是他也執意不肯,豈不更鬧得亂哄哄一團?不如咱們將此事放一放,且等半年十個月過去,明珠尚不能懷上子嗣,太后再以安王年歲長大,需要開枝散葉為由,將貞敏許給他,那時他們新婚期已過,不再似眼下這般分不開,安王新得貞敏,或會格外珍愛,母后以為如何?”

太后轉動了一下眼珠子,微微點了點頭:“你說得也在理,只是,那樣豈不是誤了貞敏?她可快滿十六歲了”

皇上笑道:“板上釘釘的事,不過年頭年尾就辦了,母后不必憂心”

他心里可不是這樣想的,他最不相信的就是板上釘釘這句話,未來的變數太多,誰能說得準?即使貴為真命天子的他,也從來不輕易相信承諾或誓言

“好吧,就依你這事哀家可放在你這里了。皇兒啊,貞敏的去處是哀家最大一塊心病,你可得替哀家辦好,不能薄待她”

“母后放心”皇上支持不住了:“兒子還有事要辦,這就先告退了”

皇后忙上前扶著他,太后驚覺:“皇兒啊,你這是怎么啦?可是龍體違和?”

皇上額上滲出微汗:“兒子這兩天腰有些痛”

“皇后”太后臉色又變冷:“你是怎么管的后宮?怎么照顧的皇上?若是不行趁早跟哀家說,哀家另找一位貴妃上來替你照顧好皇上”

“母后息怒兒媳知錯了,兒媳一定好好照顧好皇上”

皇后心里恨透了老太后,又不能不假意伏低做小,她可不是明珠,甩手走了皇上替她頂著,她此時要是敢和太后翻臉,立馬什么都沒有了,下面排隊等著爬上來的妃子有的是(。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