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西安事變之余波
偉人的身影遠去,歷史積滿厚厚的塵埃,卻不曾被掩埋,西安事變之于中國,之于整個中華民族,都有著不可估量且深遠的影響。()
西安事變所達成的如下內容的六點協議,(1)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2)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3)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4)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參加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5)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系(6)其它具體的救國辦法。
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為這一民族的目標,各黨派走到一起,期間,雖偶有摩擦,卻不離這個基調。
歷史的腳步早已遠去,華清池畔的槍聲,消失在時光的長河,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評說,無非是見仁見智罷了,誰又能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呢?
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評價,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不抵抗,被全國人民譴責的情況下,受唆使和蠱huo,進而不滿“先剿共、再抗日”的基本國策。
于一九三六年年底在西安發動兵變,挾持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蔣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項主張。
西安事變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共抗日,導致政府的抗日準備被迫中斷,全面抗日提前爆發,另一方面使起死回生,獲得喘息機會,釀成抗戰勝利后的全面叛亂。
中國方面的評價,由于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并堅持八年直至勝利。
而領導人之一,時任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的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張學良自我評價,在事變之后幾十年間,張學良一直堅持:“作為一個軍人,我是應該被槍斃;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沒有做錯任何一個中國人,在的當時的情況之下,都會那樣做的,只不過是由我張學良做了。”
至于張學良為何甘冒風險,親自送蔣委員長回南京,一直眾說紛紜,據張學良自己說:“領袖就是一個泥菩薩,如今我已經把他扳倒了,我要親自把他扶起來,如果他有靈,我拿頭給他叩。”他如是說,也確如此做了,用后半生的自由,盡一個人臣的風骨。
宋美齡對張學良的評價非常正面,她公開稱張學良的西安事變,“漢卿不要地盤,也不要錢,他要犧牲。”基于對自己的丈夫蔣中正的了解,以宋美齡和張學良的si交程度,她完全可以理解張學良當時的心態。
是為公,非為一己之si利,所以,在以后的歲月里,蔣夫人全力保護張學良不受到傷害,美國駐華公使杰豪斯在一本回憶錄里面,記載著宋美齡對蔣介石說:“你如果對那個小家伙(指張學良)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就離開臺灣,把你做的那些事全都公布出去。”
宋家與張學良一直相交甚密,國民黨中央對張學良的審判,導致了宋家的極大不滿,宋子文曾多次寫信給蔣介石為張學良爭辯平反,并當面愿以身家性命擔保,甚至愿辭去所兼各職,換取張漢卿的人身自由。
而當事人蔣委員長,對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評價是:“漢卿糊涂”僅此四字而矣,卻道盡蔣氏,對這位拜把子兄弟的復雜心情,似惋惜,似恨鐵不成鋼,似長兄對不懂事的幼弟的責備,正所謂,一切盡在一言中。
民國名人胡適的評價是:“中國形成一個領袖不容易,如果蔣中正出現不幸,中國將倒退二十年,”并明確定性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是“名為抗敵,實則自壞長城”,是“國家民族之罪人”,“沒有西安事變,很快就可以消滅了,西安事變對我們國家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而一些熟知蔣委員長的人評價,蔣委員長對日態度并非姑息求和,實在是中日國力懸殊的緣故,而蔣介石首先想做的事情,是消滅和地方軍閥割據勢力,統一長城以南的中國地區,而后,傾舉國之力,與日本人周旋。
抗戰固然非打不可,可是它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號開打,卻是西安事變的直接后果,并且不排除在中國民族統一戰線沒有迅速形成的情況下,日軍沒有感受到切實的威脅,不侵略中原地區,轉而直接北上蘇聯的可能性。
眾說紛紜,褒貶不一,西安事變確實發生了,確實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千秋功罪,只能任由后人評說。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陜西商洛,西北剿總左路軍指揮部,蔣委員長的飛機,飛過商洛上空時,左路軍總指揮劉峙,神色緊張的對唐秋離說:“委員長飛機臨空,要求親自和唐副總司令通話。”
唐秋離接過對空聯絡機,耳機里傳來蔣委員長濃重的江浙口音:“唐副總司令,辛苦你了,掌握好部隊,等待回南京的命令。”
唐秋離知道,老頭子安全回到南京,該是論功行賞、處置責罰的時候了,頭功等著自己呢,蔣委員長話雖然不多,卻明確無誤的傳達出許多信息,掌管好部隊,是最重要的信息,三十萬中央軍在自己手里,老頭子很放心。
蔣委員長和唐秋離的通話,通過指揮部內的放大機,清晰的傳進眾位將領們的耳朵里,唐秋離轉身,冷冷的看著臉上直冒虛汗的左路軍總指揮劉峙,還一干誠惶誠恐的高級將領。
不由得劉峙不神色緊張,就在二十四日下午,左路軍劉峙部的一個師,在沒有接到任何命令的情況下,突然離開麻街駐地,經黑龍口、公王嶺、到達西安南郊的藍田一帶,造成兵臨西安的態勢。
而此時的唐秋離,尚在洛陽趕往商洛的途中,得知此事后,唐秋離驚出一身冷汗,真他膽大包天,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si自調動部隊,進兵西安,是得了那個人的命令?
絕不是這個師長昏了頭,一定是有人繞過自己,直接給他下達了命令,而這個下達命令的人,一定和這個師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否則,就算這個師長吃了豹子膽,也不敢拿自己的腦袋去違抗軍令。
到了左路軍指揮部,總指揮劉峙正在那急的團團轉,愁容滿面,一籌莫展,劉峙其人,能力極為平庸,卻一直擔任的高級指揮官,無力是在抗日戰場,還是在其后的國共內戰戰場,均無建樹,既無殺敵之能力,也無可圈可點的戰功,毫無功績可言。
內部稱之為福將,實則si下里諷刺其為蠢將,之著名戰將杜聿明,曾經哀嘆著說道:“在一頭豬的指揮下,你怎么能打好仗?”就算這樣的人,確一再得到蔣委員長的重用。
直至官拜陸軍一級上將,擔任方面戰區的最高指揮官,老頭子的用人之道,真是如羚羊掛角,令人琢磨不透,毫無章法可言,淮海戰役,怕不是就毀在此人之手。
對于這種情況,劉峙當然是毫無辦法,慌了手腳,唐秋離趕到的時候,左路軍指揮部里,已經坐滿了各部隊的高級將領,一個個如泥雕木塑般。
唐秋離了解到,這支擅自進兵西安南郊的部隊,是劉峙部下之一零六師,師長為陸軍少將何玉泉,系軍政部長何應欽的親侄子,一零六師是左路軍的主力師,有一萬人之眾,裝備精良。
唐秋離恍然大悟,全都明白了,定是何應欽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千載難逢的機會,孤注一擲,直接給他的侄子下達命令,還是實行借刀殺人的計劃。
要說這何應欽的腦袋是進水了,還是利令智昏,野心讓他瘋狂,西安事變已經進入尾聲,他派去區區一萬人頂個屁用,光是二十萬東北軍,就能把一零六師全淹沒了,還不算十七路軍和紅軍。
唐秋離命令劉峙,以西北剿總左路軍總指揮的名義,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傳達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于武力討伐張楊的最新軍事部署,讓一零六師師長何玉泉必須到會,部隊在原地停留待命。
同時他命令梅婷,發電報:定邊警備區機動兵團總指揮唐秋生,指揮所部,立即經咸陽南下,必須在二十五日上午,在西安南郊布防,對藍田形成包圍之勢。
獨立師南下兵團總指揮馮繼武,指揮所部,離開蘆靈關西進,經洛南,逼近藍田,與定邊機動兵團,對駐扎于藍田的中央軍一零六師形成合圍之勢。
兩部等待命令,做好隨時攻擊準備,如一零六師不肯繳械,就地殲滅,此命令,華北獨立師師長唐秋離。
唐秋離一連串的命令下達,殺氣騰騰,臉色冷厲,劉峙和左路軍眾將領都傻了,我的媽呀,這位很年青的副總司令,下手夠狠的,一個師的中央軍,一萬多人,說繳械就繳械,不服還就地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