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我的新大明

第336章 報告司令:威廉已死,印地已裂

在1831年2月中旬的時候,馬來半島上的戰爭似乎要陷入到無休止的靜坐和對峙之中了。

大明帝國在去年年底前曾經一輪疾風驟雨般的攻勢,在幾個星期就把英國人苦心經營了百年的馬來半島防御體系一掃而光,兵鋒直指柔佛海峽。可惜他們的進攻動能在那個時候也已經完全耗盡,而英國人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一情況,所以他們早在這場戰爭爆發前,就已經修筑好了固若金湯的柔佛防線。

這是一道由依托細長的海峽和澹馬錫島上的堅固海堤,堤壩內外的一系列防御設施,還有布署在堤壩后方35公里的數百門身管火炮,以及十萬全副武裝并且已經決心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印度的事業而效死的印度勇士組成的,幾乎無懈可擊的防線。

在英印軍總司令貝爾斯福德子爵看來,除了長期圍困之外,明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攻占澹馬錫島。不過高瞻遠矚的大英帝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考慮到了澹馬錫島被圍困的可能。

所以澹馬錫島從那時起,就是作為一個可以長期堅守的要塞島存在。島上的和平居民全都被遷去了馬六甲城,這樣在島嶼被圍的時候,島上的「無用人口」就會降到最低,只剩下少量的英國中高級軍官的隨軍家屬。

此外,英國人還在澹馬錫島上修建了大批可以儲存糧食的倉庫。還修了一個可以搜集并儲存雨水的水庫系統,已解決島上十幾萬人的澹水需求。

而在澹馬錫島被圍后,貝爾斯福德子爵就開始做長期打算了,開始在島上實行嚴格的食品配給,每個人都只能得到八成的供應,這樣原本可以維持12個月的食品供應,就足夠守軍堅持15個月了。

15個月后......即便澹馬錫島被迫投降,他也完成了皇帝陛下交給的任務,在戰爭結束以后,他也依舊是保衛了大英帝國的英雄。

雖然當英雄的前景已經明朗了,但是貝爾斯福德子爵也沒有躺平等著當英雄,每天依舊很勤勉地巡視柔佛海峽防線各處,今兒也不例外。這位子爵大人一大早就騎著自己心愛的印度折耳馬,在幾十名同樣騎馬出行的白人軍官和衛兵的保護下,離開自己設在武吉知馬山上的司令部,前往柔佛海峽南岸的某處進行視察。

當然了,他每天要去那處陣地視察,什么時候會到達,事先是沒有人知道的。所以整條防線上所有的英印官兵,都不能有半點松懈,要不然這位總司令生氣了,后果就非常嚴重了。

而今天,貝爾斯福德子爵選擇的目的地是整防線上距離馬來半島最近的兀蘭海灘陣地視察。和往日他在各處陣地上見到的肅靜嚴整不同,這會他還沒進入防御地帶后方的營地,就聽見了一陣喧囂嘈雜。他愣了愣,然后豎起一雙稍微有點招風的大耳朵一聽,眉頭就是一緊。

因為他首先聽見了一個非常響亮的聲音在說一種他完全聽不懂的語言,這聲音說的雖然是人話,但是人類肯定沒有那么大的嗓門,多半是用揚聲器和大喇叭放出來的。他可不記得兀蘭海灘的防御陣地上有這玩意,所以那應該是對岸的明軍在廣播。

與此同時,他還聽到了無數個混雜在一起的人聲,隱約還聽見有人在哭!

這怎么回事兒?怎么就哭了?中國人的大喇叭在放什么假消息?怎么就把英勇的英印軍勇士給嚇哭了?

想到這里,他趕緊策馬揚鞭沖進了一處緊貼著堤壩修建的臨時營地。才沖進營地,就發現操場上面擠滿了驚慌失措的印度阿三,有些人在大聲呼喊,有些人則跪地痛哭,幾個白皮英兵則用足力氣在吹著哨子,還不時揮動手里的馬鞭抽打趴在地上的印兵,似乎想要恢復秩序。

看見貝爾斯福德子爵騎著馬沖進來,一個白皮少校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行了個軍禮。

「少校,到底發

生了什么?你的人都瘋了嗎?」

那少校居然點了點頭,回答道:「子爵,我的人似乎是發瘋了......」

「發瘋?」貝爾斯福德子爵差一點被這個少校給氣瘋,「那,那他們為什么會瘋?」

是啊,為什么就瘋了?

那少校想了想,「子爵,就在二十分鐘前,我的人正在出操的時候,海峽對面就突然開始廣播......我的人聽見廣播就開始發瘋,先是一部分人瘋了,然后瘋病就好像會傳染一樣......」

「那廣播有問題!」貝爾斯福德子爵打斷道,「知道廣播的內容嗎?」

「不,不知道......」那少校搖搖頭,「廣播使用的語言不是英語。」

「那你不會去問嗎?」貝爾斯福德子爵怒吼道,「趕緊去找個瘋得好一點的印度人,把他帶到我的面前,我要親自問他為什么發瘋!」

問一個瘋子為什么發瘋......這個貝爾斯福德子爵不去學醫真是可惜了。

一個胡子臉,包著紅頭巾的「瘋子」很快就被那少校帶到貝爾斯福德子爵跟前,沒等子爵提問,那「瘋子」就向子爵行了一禮,然后用咖喱味道的英語報告道:「報告司令官,皇帝陛下死了,印度帝國已經分崩離析......」

什么?

貝爾斯福德子爵瞪著眼珠子,死死盯著那少校,心說:「你個笨蛋是怎么帶兵的?把手下的兵都帶瘋了......你是不是天天虐待他們?」

就在這時,那個「瘋了」的大胡子兵又說話了:「司令官,這可不是我瞎說,是明軍的大喇叭里面說的!」

敵人說的你也信?

貝爾斯福德子爵都無語了,這原來不是瘋,而是傻!

這傻子怎么可以當兵呢?招兵的時候不測一下智力嗎?

那少校這個時候也發現不對了,板子面孔訓斥道:「辛格,你怎么可以相信敵人的話?」

「長官,那不是敵人的話,而是我們的人用敵人的喇叭說的話。」

這個「傻子」的邏輯還是很清楚的。

「我們的人?」那少校一愣。

「不是你們的人,是我們的人。」傻子說,「通過那個喇叭說話的不是一個人,使用的也不是同一種語言......那是來自印度各邦,使用印度地方語言的印度人!其中我能聽懂的只有邁索爾的坎納達語......而且說的非常熟練,不可能是中國人在說。」

印度有一千幾百種語言,其中說得人比較多的語言就有二三十種之多,別說中國人掌握不了,就算統治印度一百多年的英國人也搞不清楚。

「那他們到底是怎么說的?」那少校追問道。

「他們說威廉皇帝在今年一月初就死了,即位的維多利亞女皇只有12歲,得不到印度各土邦王公的擁護,所以各土邦王公就在大明的支持下脫離印度帝國獨立了。現在邁索爾、錫克、海得拉巴、章西、坎普爾、密拉特、勒克瑙和德里等地都已經獨立......尼伯爾和金國還有阿富汗都已經出兵印度,大明的陸軍也在孟加陸!印度帝國......要完了!」

「胡說,完全是胡說八道!」貝爾斯福德子爵怒吼了起來,「皇帝陛下身體健康,印度帝國牢不可破,那是敵人的心理戰!」→2016帝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