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護館修士 對于碧云宗來說,這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碧云宗的說法,與七星宮在細節有出入,根據碧云宗的說法是七星宮背信負義,趁夜偷襲浮云山,在廖新海廖掌門的英明指揮之下,碧云宗修士奮起反擊,重創七星宮來犯之赦,并滅殺元嬰修士一人,金丹修士十六人,筑基及煉氣以下修士五百佘人,七星宮十年之內,無力進杞浮云山。
當然這里面有真有假,但至少這一次進攻浮云山,七星宮是又失敗,即便找了個內奸的借口,外面人也知道他們三位元嬰去了一位,至于原因,碧云宗與七星宮雖然各執一詞,但是大家都確認張強水張真君隕落了。
柳青云同樣是風云人物,碧云宗雖然對外吹噓得十分厲害,但內部是很清楚,王啟年這一手奔襲確實是差點就插到了碧云宗的心臟,如果坊市被七星宮拿下,那就大麻煩了。
現在幾個煉氣期小弟子自己辦個聚會的場所,甚至還搞點夜市拍賣會,宗門既不反動,也不支持,只是任由他們來弄,只不過到了一定規模之后,宗門之內有些人發話,說是這也是碧云宗的產業,應當由宗門收回未管理才是。
他們說話的時候很是大公無私,但是心里總有一本小賬本,不過白玉瑾與橫空出世,沒人敢得罪她們兩位煉器大師,這事就暫時擱置在那里,但是總有人想舊事重提。
只是這一次云海會館做得太漂亮了,七星宮六位金丹、六十位筑基修士外加一百五十名煉氣修士都沒拿下云海會館,最后在縱云真人的赤霞落日環下狼狽逃跑il甚至還實打實地丟了兩位金丹真人在這里。
要知道,整個碧云宗也就是四位金丹修士而已,這樣的戰果讓所有人都停嘀,門內正準備大力嘉獎柳青云的時候,柳青云卻上了一封文書,說是想將云海會館交由宗門代管。
廖新海看這封文書的時候,才看了革一頁就說道:“趕緊撻白鶴等幾位真人請來!”
不一會,四位金丹修士都到場,廖新海把柳青云的文書給大家看了一眼,那邊白鶴真人當即叫道:“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沒想到了!”
縱云真人也開口說道:“我這邊正短少人手,不如讓云海會館調幾個人給我打打下手!”
柳青云名義上說是把云海會館交由宗門管理,實際還是換湯不換藥,云海會館還是他的一言堂,一切都他說了算,宗門在任何問題都沒有發言權。
但是在這封文書之中,柳青云根據他在衙門辦事的經驗,提出了一個關健性的解決方案。
碧云宗長期以來,最大的問題不是人浮于事,而是每年可以招收的弟子名額有限,就只有五十個,大家擠破了頭也未必能爭到一個,!\}然還有些掌門弟子之類的門路,但是一年也就是招收五六十人。
廖新海早就想擴招了,他之前的三任掌門都主張要擴大招收弟子的名額,一百名不行,八十名總行,但是云月湖始終咬定,碧云宗一年最多就只能招收五十名弟子。
這是云間宗打壓分支的傳統政策,雖然有記名弟子可以突破這五十名的極限,但是也有局限,那就是只有準金丹期的修士才能招收記名弟子,而且一名修士招收記名弟子的上限是五人,云月湖那邊還經常派人過來巡查,生怕這邊多收了幾名記名弟子。這所有的一切限制,讓碧云宗苦不堪吝,但是又無法在體制上突破這個局限。
而柳青云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把云沒會館做成一個自負盈虧、自我管理的小型會館,借著這次擊退七星宮的東風,他進一步提出:“為宗門計,云海會館當有護館修士若干名,初期定為五十名為 不錯,護衛云海會館的五十名修士不占外門、內門、真傳、掌門、記名諸類弟子的任何編制,他們完全歸屬于云海會館。
但是他實際又不一定歸屬于云海會館,柳青云主動提出,各位仙師是否有進一步的需要,修行之時是不是借調一兩個護館修士充當雜役,等事了再回云海會館充當護館修士。
這是衙門里那些不入流的師爺、公人常用的法子,要知道一縣衙門真正有名額有官位的不過縣令以下數人而已,但是為了維護衙門運轉,卻需要百八十人來維持,別的不說,縣令自己的慕僚就得解決了「于是紛紛幻立設立形形色色的小衙門,然后再把這些小衙門的人調回來。
碧云宗頭痛的就是這個問題,要知道五十個名額實在太不夠用了,做為天上首屈一指的旁門,甚至還不夠宗門內部消化,每年廖新海都能接到三五百個宗門修士后人要求入門修行的請求,最后卻只能無奈地拿出三五個名額內部消化,其余宗門后人都得到入門大典上去競爭。
更要命的是,在無數人想擠進碧云宗的同時,碧云宗內部修士嚴重不足,象地火宮應當配足五十個修士,實際只有二十二個,五行院弟子理應有八十名,實際只有三十七名,一個人要分成兩個來用,累得半死,所有的分支都要求廖新海給他們增加人手,但是廖新海根本派不出人手來。
五十個名額的限制太死板,太苛刻了,因此那邊蕭金浪主動提出了:“這五十個護館修士的名額太少了,不由加至二百人吧!”那邊柳青云也說了,為了吸引散修,所以無論護館修士有多少,都分成兩部分。
一半是給云海會館聚集的幾百名散修,從他們挑出來一部分精英擔當護館修士,以加強云海會館的凝聚力,這些人所需的靈石由云海會館自行解決,但是如果被宗內借用,那轉由宗門供給。
另一半則是宗門鍛煉未正式入門9!i弟子,他們的靈石由宗門全額解決,也就是在云海會館掛個名字,實際還是全部借用到宗內去追隨各位名師。
象縱云真人,他旅中出了好幾個修道天才,他一直想把族中這幾位天才引入碧云宗修行,不要再做散修浪費光陰了,但是苦于名額限制,爭取了五年才弄進號兩名族人。
蕭金浪、白鶴真人有著與縱云真人一樣的痛苦,現在機會來了,他們同意蕭金浪的意見:“不如把護館修士擴成兩百人吧,而且柳青云那邊要求的名額似乎多了些…”
“給他一半又怎么樣!”廖新海倒是痛快:“這主意不錯,先不要弄得那么大,護館修士就先定一百名,我們一半,柳青云從散修里召集另■半▲rI,十■■11:r
“靈石也全部由宗里出吧,不用云海會館自籌了…”廖翰海作為一派掌門,頗有魄力:“先辦一年,看看效果,效果好,明年再把護館修士擴大到兩百名。”
他很清楚,護館修士只是權宜之策,但好歹能替宗門承擔相當一部分的壓力,特別確確實實有許多派內分支修士嚴重不足,而宗門每年只能召集五六十名弟子。
事實上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想辦法想云月湖那邊同意碧云宗升格成下門,但是云間宗一直害怕這些分支尾大不掉,碧云宗只要出了元嬰修士,就會立即被調回云月湖去,沒有元嬰修士,碧云宗就無法升格為下門。
現在用護館修士這樣的權宜之策,也就是維持三五年,到時候云海會館的護館修士真要膨脹到一定程度,云月湖肯定也會加以抑制。
但好歹能維持三五年,廖新海繼續說道:“護館修士如果被借到各峰各院,我覺得不必參照外門弟子或記名弟子,而是由各峰各院自行解決他們的靈石,宗門再給予適當的補助…”
他這話說得很明白,護館弟子只是臨時從云海會館借用到碧云宗而已,他們最終的歸屬還是云海會館至少在晉升下門之前是這樣。
那么護館弟子只能是比外門弟子與記名弟子更低階的存在,他徂■不可能獲得與外門弟子或記名弟子同樣的資源,他們只能通過奮斗,才能正式入門。
但是對于散修來說,這一點就足夠了,雖然待遇差了一些,但是護館弟子就代表著巨大的機遇。他們不再苦苦尋求一本功法,在藏。經閣有著相當豐富的典籍對他們開放。他們也不用拼死拼活為幾塊靈石吞斗,宗門任務能讓他們賺到許多靈石。他們有機會使用地火,有機會分得宗門的靈丹…
所有代表著成為護館弟子之后,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只是他們承載夢想的一個平臺而已。
而對于四位金丹修士來說,怎么分配借用到宗門之內的五十個護館修士,是首要的當務之急,想要爭取這五十個名額的,光是宗內后人恐怕就有千人之多。誰多爭取到一個名額,以后宗門里自己的小團體就會多上一人。他們為此爭了一天才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