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8章 奇襲(上)

第198章奇襲(上)_帝國的朝陽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198章奇襲(上)

  第198章奇襲(上)←→:

  雖是風弱,可深夜時置身于野外,卻依然只覺刺骨之寒,這臘月的濱海,確實太過寒冷了。而在那刺骨的嚴寒中,列車停于軌道上,戰士們不斷的從車廂里跳下車,

  戰士們跳下車之后,立即隨著軍官的指揮,隱入鐵路附近的樹林中,瞧著那些全副武裝戰士,那些等待許多的抵抗戰士,無不是神情激動的看著他們,似乎在這一瞬間,只需要看到這些戰士,他們便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幾乎是在剛一下車,于希遠便抬頭仰望月空,許久之后,不見有異樣的他便問到身邊的參謀長。

  “飛艇幾點到?”

  “約定是六點到六點半之間,差不多應該是這個時間了。”

  盡管現在他們已經到達了這里,但是進攻卻必須要以飛艇到達的時間為準。這意味著他們還要再等下去,可兩千多弟兄藏在異國他鄉的樹林里,每多呆一分鐘都意味著危險。

  “你放心,肯定不會耽誤的,再說,電話線、電報線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全都剪斷,絕不會提前暴露今天的行動!”

  李進信心滿滿的對這位步兵團的長官說道。

  “這么說,同時還有別的抵抗組織參加今天的行動嗎?”

  情報官的話讓于希遠意識到,今天的行動參與范圍之廣,這絕不僅僅只是一次單純意義上的軍事進攻,大量的情報人員早在戰前就已經派至俄國,在遠東,數以千計甚至萬計的日裔移民心甘情愿的為中國所驅使。他們或是收集情報。或是直接參與行動。

  在戰爭爆發后的第一時間。根據命令剪斷電話線、電報線,從而瓦解俄國的邊境警報系統,為部隊的進攻贏得時間,那怕只有一兩個小時,有時候也足以扭轉整個戰局。

  “不止一個抵抗組織,當然,只有最可靠的,才會參與到咱們的行動。”

  日裔的抵抗力量可謂是魚龍混雜。其中既有傾向于日本獨立的,也有支持東亞一體的,甚至還有親英美的,也正因如此,盡管情報人員動用了一切抵抗力量參與到這次行動之中,但卻只有那些親華的,支持東亞一體政策的組織,才會參與到這場行動之中。

  “早在半個月前,我們就完成了對雙城子要塞的勘測工作,區域內的引導火點也在最近秘密標記完畢。火點附近也預先準備了可燃物。六點鐘以后,我們將同時點燃各個引導火點。這一系列火點組成的標志將引導飛艇在正確的地點降下突擊隊。”

  李進向身邊的這位于長官解釋道。

  “在突擊隊發起進攻的同時,部隊應該進入這一位置…”

  手指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那個位置距離要塞僅只有百余米,那里沒有茂密的樹林,有的只是一片視野極為開闊的空地——俄國人早就砍掉了全部的樹木,以獲得足夠開闊的視野。

  “我知道!”

  點點頭,于希遠還是有些擔憂。

  “我們的人滲透過去,應該沒什么問題,但關鍵是要了解飛艇的降落,飛艇降落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還要有系留塔,否則很難安全降下。可這些,這里都沒有…”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地方——萬一突擊隊無法順利降落,到時候怎么辦?他們所有的計劃都建立在突擊隊成功的基礎上。

  聳了聳肩,李進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接到的命令只是引導飛艇以及為先遣部隊帶路,至于幫助飛艇降落的事完全沒有提到,所以就我的推測來看,這次來的飛艇應該是不必著陸就能降下部隊吧。”

  就在這時,黑暗中突然鉆出個瘦小的身影,朝著身影看去,原來是入夜前被派去其中一個引導火點的抵抗戰士。

  “李先生,三號引導點的火堆準備好了。”

  “知道了,你回去吧,告訴他,一定要準時點火。”

  “是!”

  眨眼間,騰騰幾下,那個瘦小的身影便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分派去各個引導火點的小組相繼有人回來報告,到六點鐘之前,所有的引導火點都已回報說準備完畢。

  “六點十分了。”

  在于希遠的話音剛落,山丘近處先閃起了一星火光,繼而火勢漸大,照出了下面火堆的模樣。

  緊接著,北、西、南三面,十幾個火堆依次點燃,構成數個巨大的箭頭,呈向心狀指向預定的位置——那是位置正是俄軍的要塞。

  “好了,我們準備行動吧。”

  李進拔出了濱江式手槍,盡管作為情報員的他并不需要投入一線,但這一次他還是決定與戰士們一同發起進攻。

  “這樣亮的火光,被人現了怎么辦?”

  那些光亮讓于希遠有些不安。

  “火點都在森林里頭,從天上看能看清楚,可是從要塞里看,很難注意到…”

  參謀部曾經對這樣的引導火點進行過測量,在地面確實很難發現,但是在空中望去那些引導點卻又極為醒目。

  在一個火堆邊,幾名抵抗戰士正在那通紅火堆邊緣仰視著天空,在他們的身后,那些剛剛抵達的戰士們,正在往俄軍要塞處逼近著。

  一個年少的抵抗戰士仰著腦袋往天上聽了好久,突然興奮地叫起來:

  “有聲音。”

  “不,是發動機的聲音!”

  大連時時間2月3日凌晨6時12分,從“蒼龍六型”飛艇上向地面望去,在那黑暗的大土中中閃爍明亮火光的大箭頭清晰可見,箭頭多幾個方向直指著一座山包,那山包在一片林海雪原中甚至是醒目——那便是俄軍雙城子要塞。

  “長官,跟地面聯系上了。先遣部隊已經進入預定位置!”

  聽完艇長的報告。海軍陸戰隊搜索連連長孫士奇沖著身后艙室內的戰士大喊一聲。

  “弟兄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與此同時,艙室內的紅燈閃爍起來,照映艙室內數十名全副武裝的戰士,這些陸戰隊官兵的臉上,無一例外的都涂著黑色的炭彩,借著那紅色的燈光,那一張張帶著黑色條紋的臉龐上,展現的全是亢奮之色。

  “孫連長。現在開始飛艇會盡量保持穩定!”

  隨后艇長開始執行這艘飛艇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反復操演過的程序,只是保持穩定,盡可能的保持穩定。

  “起立!檢查裝備!”

  隨著排長一聲令下,李存業和早已整裝待的戰友們條件射般地起立,整隊,絮絮梭梭一陣之后,從后到前,一個傳一個地報告:

  “檢查完畢…檢查完畢…檢查完畢!”

  “好了,廢話我也就不多說了!”

  孫士奇瞧著艙室內的戰友們,這是最后一次叮囑了。

  “大家都知道。咱們的任務重要性,總之一句話。愿老天爺保佑!好了,弟兄們,登機!”

  在孫士奇的話聲落下的時候,飛艇的地板被打開了,瞬間刺骨的寒風便涌進了飛艇寬敞的艙室中,沒有任何遲疑,作為連長的孫士奇第一個走到艙口,順著放下的滑繩滑了下去,在連長的帶動下,官兵們紛紛按照最初制定的順序,從地板上的四個艙口滑出艇艙。

  “各小組按照預定順序出艇,現在開始——行動!”

  在命令下達之后,四個小隊排頭兵動作麻利地順著滑索從艙口滑落下去,終于輪到李存業的時候,他先是深吸一口氣,而后才抓著滑索,在順著艙口滑下的瞬間,他只覺得寒風猛的一下灌入他的衣領之中。

  在滑落的時候,借著月光,他看到了機體與飛艇之間艙口處的那足有兩尺多寬的連接縫,如果一不小心的話…

  就在李存業心恩浮動中,他的身體猛的一下被戰友手抓住了,是隊長。

  “你小子,又胡思亂想了!”

  頭戴鋼盔的趙國棟用力的拍了一下李存業的鋼盔。

  “快,坐到你的位置上!”

  戰友們都坐在的機艙兩側,他們的臉上大都帶著笑容,在坐在座位上的時候,李存業看到身邊的大力正在那里檢查著刺刀。

  “怎么了?”

  “任務書上不是有嗎?機降后,我這個位置可以直接割開蒙皮,從這里出去,就像是從牛肚子里沖出去一樣…”

  說話的時候,大力在那里比劃著,就像是在比劃著一個趣事似的,不過對于世界而言,這確實是一個趣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機降作戰。

  兩年前,面對雙城子以及海參崴那些堅固的要塞,陸海軍參謀部曾制定了一個又一個計劃,陸軍裝備大量的攻城炮,而海軍更是提升了艦炮射角,對于陸海軍而言,似乎采用重炮轟擊,用重炮把要塞轟成廢墟,是進攻要塞唯一的選擇。

  確實,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它的選擇了,但是相比于海參崴的要塞群,并不算強大的雙城子要塞,卻像是個攔路虎似的阻擋著陸軍進攻海參崴的道路。

  如何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攻克雙城子要塞?

  這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問題,繞開這座要塞?顯然不可能,因為它扼守著通往海參崴的鐵路,他像是一個攔路虎一般聳立在鐵路東側的山領上。

  想要靠近它幾乎不可能,為了獲得足夠的視線,俄國人砍掉了附近兩公里內,幾乎所有的樹木。即便是勉強靠近了,在要塞前方,高達兩三米的垂直面,像是城墻一般會阻斷部隊的進攻,而與普通城墻不同,這個“城墻”卻是山體。在山頂上,堅固的堡壘下方是可以環射的速射炮,總之,對于任何進攻者而言,這座要塞都是惡夢。

  “它可以阻擋任何進攻者沿鐵路南下的念頭!即使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也需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攻克它!”

  俄國人的自信,對于東北軍而言,就是惡夢,如何打掉這只攔路虎?

  一個個方案被提出,隨后被推翻,因為所有的方案都無法解決一個問題——時間!根據參謀部的計劃,東北軍必須在戰爭爆發之初,在最短的時間以重拳粉碎俄軍在遠東的抵抗,什么是最短的時間呢?

  不是半年,不是一個月,而是…十五天!

  十五天打下海參崴,這根本就是妄想!

  而對于陸海軍的軍官以及參謀人員而言,他們的任務就是把這個妄想變成現實,而這個現實中,最為困難的反倒不是海參崴,而是這頭屹立在雙城子的“攔路虎。”

  最終解決問題的卻不是陸海軍軍官以及參謀們,而是東三省總督,他給出了另一個選擇。

  “從陸地上沒辦法接近它,那我們就從空中打過去!”

  在一次參謀會議上,作為三省總督的唐浩然面對久久無法解決的雙城子要塞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可能——使用對要塞實施機降!

  在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還只是東北大學學生的試驗器,至于如何制造、如何使用,對于東北軍而言更是一片空白。

  也就是在這一片空白之中,出于對戰爭的熱情,憑著唐浩然繪制的一張草圖和結構原理,陸軍用兩年的時間制造出了“可以投送兵力”的——突擊者一型,其采用高單翼加翼下支撐的混合式結構。機身橫截面近似矩形,骨架由鋼管焊接而成,表面覆以亞麻材料制成的蒙皮,因此制造成本十分低廉,便于大量生產。除了正副兩名駕駛員以外,它還能裝載8名全副武裝的空降兵。自身重量僅僅只900公斤。

  有了,可如何投送呢?

  飛艇自然成了不二的選擇,最初大型飛艇僅只能攜帶一架,可即便如此,軍方在充分的試驗后還是得出結論,在突襲一個范圍較小的戰術目標時,利用突擊實施機降將是最好的選擇,駕駛可以以準確地操縱降落在目標附近20米之內。一旦著陸,全副武裝的空降兵就可以立即跳出投入戰斗。其次,沒有發動機產生的噪音,如果在夜間發動攻擊,可以在敵人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悄悄地抵達目標地區,從而達到近乎完美的奇襲效果。

  完美的奇襲!

  而這正是軍方所需要,也正因如此,在軍方的支持下,作為載機的蒼龍六型飛艇,才會被研制出來。而今天,在這個黑夜之中,東北軍僅有的兩艘蒼龍六型飛艇,正攜帶著八架突擊朝著目標逼近…(。):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帝國的朝陽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