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八章 風平浪靜

醉臥江山_第二百二十八章風平浪靜影書  :yingsx第二百二十八章風平浪靜第二百二十八章風平浪靜←→:

  大焱這個朝代。無論科技水平還是文化教養都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巔峰。文人雅士注重交流溝通。今日江寧出得一首佳作。指不定三日之后便能傳到東京去。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除了有三百里六百里八百里的加急驛馬。還有極其便利的車船交通。文人墨客與青樓佳人相互吹捧。王公貴族卿相百官都樂在其中。連當今官家都是風流才子式的皇帝。并沒有太多能夠瞞得住的秘密。

  其實本朝開國之后的數十年里。杭州根本算不上風華傾國的文化大城。說起風流典故。當屬京都汴梁和江寧蘇州等地。只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杭州儼然迎頭趕上。

  在這等情況之下。一個杭州第一才子的名聲。足以讓東京和江寧的才子佳人為之側目。

  而蘇牧自打真正出道。雖然刻意保持著低調。但仍舊有著不少的佳作傳世。若說天下何人不識君。到底有些過分。但在東京和江寧。蘇牧之名確實是無人不知的。

  慢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鵲橋仙。也不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水調歌頭。更不需低吟淺唱醉倒何妨花底臥。不須紅袖來扶我。單說他那極富戲劇性的傳奇經歷。就足以讓人津津樂道。

  一個杭州城不學無術混吃等死的三流紈绔子。在青樓里為了一個三流紅牌花姑子與人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還被逼到以游學為由出去避風頭的程度。與東京那些能把天捅個窟窿的浪蕩子相比。莫說上得了臺面。就是桌底下人家都不讓你鉆。

  可游學途中遭遇賊匪。奇跡般生還。回來之后便脫胎換骨。非但成為杭州第一才子。還在杭州保衛戰之中聲名鵲起。成為堅守和挽救杭州城的主力團成員。創建錦鯉營。利用火器頑強抵抗。終于獲得杭州百姓的一致尊崇。

  然后劇情又急轉直下。這位大英雄竟然又被方臘的偽朝冊封為天光大國師。成為了頭號叛徒的代名詞。

  之后又有消息斷斷續續傳來。無非都是一些左右搖擺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有說蘇牧是忍辱負重。厚積薄發。伺機從內部擊垮叛賊的孤膽英雄。有說蘇牧根本就是欺世盜名的反復小人。

  無論哪一種都言之鑿鑿。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之后。蘇牧仿佛又回到了起初那種毀譽參半的狀態。愛戴他的人視他為一代傳奇。嫉恨他的人則從不吝惜對他的詆毀和謾罵。

  也正因此。當蘇牧為救一個盲女。格殺數十大焱軍士。最終力竭被俘的消息傳開之后。大焱方面再次沸騰了起來。

  朝廷發動大軍平叛以來。可謂一路橫掃。從潤州一路打下來。連重鎮要塞杭州都輕松拿下。方臘也滾回了大本營。

  只要童貫不發生腦中風腦進水之類的突發情況。將方臘叛賊剿滅殆盡。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

  兵家都說窮寇莫追。以免狗急跳墻。童貫是恨不得立馬結束這場平叛。趕緊滾回北方殺遼狗。但畢竟掌兵這許多年。性子也變得有些謹慎。于是決定讓大軍在杭州休整一段時間。將杭州穩定下來。消化戰果。避免方臘反撲。

  杭州老百姓對戰爭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耐受性。適應能力也不差。朝廷光復杭州。百姓自然喜極而泣。處處呈獻普天同慶大快人心奔走相告的歡慶畫面。

  許多人更是壺漿簞食喜迎王師。文人們彈冠相慶。杭州很快又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生活安穩下來之后。人們也開始關注關于蘇牧的消息。

  這是一個物質并不算匱乏的年代。相反。縱觀古今。大焱都可稱得上商業經濟最為發達。物質文明冠絕天下的朝代。

  吃飽穿暖自然想找樂子。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年代。文人始終引領著消遣和時尚的潮流。

  而文人士子也是老百姓們心里最大的向往和念想。但凡小有余慶的家庭。有哪個不想培養出一兩個讀書人。

  也正是這樣濃郁的文化氛圍之下。區區一個文人能夠引發的影響。便足以讓人匪夷所思。

  蘇牧與杭州百姓的羈絆實在太深。無論是褒是貶。他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在即將塵埃落定的故事里。蘇牧的處境。便成為了最牽動人心一件事情。

  若他只是一名尋常武將。哪怕他力挽狂瀾。拯救整座杭州。或許也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連談資都稱不上。

  可蘇牧不一樣。他是杭州第一才子。曾經杭州文壇的面子。曾經撐起杭州抵抗叛軍的中流砥柱。詩詞傳遍天下的一個大才子。

  若他真被釘死在叛徒的位置上。這將是所有杭州人的恥辱。

  他們可以承受叛軍的壓榨和羞辱。他們可以在戰爭之中掙扎求生。但如果蘇牧是被冤枉的。以致于整個杭州都蒙羞。這是他們決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此時的蘇牧并沒有被囚禁起來。童貫方面甚至還撥給他一所住處方便養傷。對于雅綰兒也秋毫無犯。甚至讓軍中最好的大夫給他們療傷。

  童貫也算是文化人家庭出身。他本身就是靠著給官家搜羅各種書畫詩詞才有了今時今日的地位。但他只是個宦官。一輩子跟文人的身份無緣。所以對文人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好感。

  文人武將相互看不起。明爭暗斗由來已久。文人看不起武將不學無術。生怕他們用武力亂國。裂土封疆。武將見不得文人矯揉造作。將廟堂搞得烏煙瘴氣。

  但有一種人。他們既討厭文官。又痛恨武將。嫉妒男人。又唾棄女人。這種人就是閹人。

  童貫就是一個閹人。而且還是閹人之中成就最高的一個。雖然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心底卻有著永遠存在的自卑感。

  他無法像其他人那樣在青樓楚館風流快活。縱使再富貴。也缺失了男人最重要的一部分享受。所以他將這部分。轉嫁到了千秋武功之上。

  對于立志想要收復燕云。異姓封王。史書留名的童樞密而言。一個蘇牧。還不足以入得他的法眼。更不值得讓他區別優待。

  蘇牧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么好的待遇。一來是他的事情還需要調查。二來則是宋江等一眾武將給他求情。

  童貫既然沒有將蘇牧放在心上。這種事情他也就放手交給手底下的人去安排了。

  這日午后。陽光靜好。宋江結束了軍議。便來到了蘇牧的住處。

  雖然他不愿意承認。但他確實打從心里不喜歡蘇牧。甚至有些嫉妒蘇牧。

  不是因為蘇牧那大才子的名聲。也不是他為杭州所作的一切。而是因為蘇牧奪走了他僅剩不多的那些弟兄。這個蘇牧甚至是燕青的同門。讓燕青棄盧俊義而去。更不消說柴進朱武花榮等人。

  他嘔心瀝血地經營著梁山。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被朝廷詔安。給兄弟們一條好出路。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他根本就是個狗才。但他心里很清楚。雖然大焱的軍隊已經腐朽不堪。但文風鼎盛國家財力雄厚。造反最終絕不可能當上皇帝。

  他們也沒有當皇帝的心。他們造反。最終的目的只是想被詔安罷了。

  說起來這也得益于太宗皇帝的募兵制。這位雄主登基之后。將唐朝沿襲至今的府兵制。大刀闊斧改成了募兵制。

  所謂募兵制。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在水旱災年。百姓無以為生之時。由朝廷出面主持。將災民都收編入軍隊。讓他們當兵吃糧。為國家出力。或墾荒屯田。或練兵修邊。這樣他們就沒有機會去造反。

  太宗皇帝對自己的這條國策非常自得。嘗與人言:“募兵制的好處在于。在造反時。有亂兵而無亂民。在災年時。有亂民而無亂兵。”

  總而言之。不管怎么折騰也不會出什么大事。

  當然了。募兵制也有著極其嚴重的缺陷。是導致大焱今后三冗問題的罪魁禍首之一。直接加劇了大焱軍隊的腐朽。加速了大焱皇朝的衰敗。不過這些都是后話。這里也就不表了。

  總之。得益于募兵制和太宗皇帝的傳統。大焱境內的造反勢力其實都渴望著招安。除了方臘這種自覺擁有翻天覆地之力的梟雄之外。其他大小山寨。無一不是為了得到朝廷的招安。

  宋將處心積慮。兩頭不討好。甘愿背負忠于朝廷而失義于兄弟的罵名。最終促成了招安。可以說他是成功的了。

  但弟兄們并不買賬。因為朝廷根本就沒有給予他們想象之中的那種榮華富貴。而是將他們當成走狗和炮灰來使喚。

  哪怕沒有蘇牧。或許弟兄們遲早也會離心離德。棄他而去。

  可他還是忍不住去妒忌蘇牧。因為燕青等人確確實實為了救他。而潛入到杭州去冒險。

  自己一手拉扯起來的弟兄們。就這么棄他而去。并不顧生死去救蘇牧這樣一個人。宋江又如何能忍受。

  但他已經習慣了口是心非道貌岸然。心里越是嫉恨。表面上就越是要友好。所以他主動為蘇牧爭取優待。讓蘇牧放下了戒心。

  看著眼前并不是很大的宅子。宋江與看守的衛士寒暄了幾句。冷笑一聲。臉上的陰險狠辣很快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而后輕輕踏入了蘇牧的住處。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醉臥江山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