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運氣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煙_第二十九章運氣影書  :yingsx第二十九章運氣第二十九章運氣←→:

  “你們都先退下。”

  鄢懋卿如此上道,郭勛越看越是覺得這小子合自己眼緣,索性決定不再打與他馬虎眼,對親信家仆和劉掌柜輕喝了一聲。

  “是。”

  劉掌柜答應了一聲,與其余家仆一同向院外退去。

  “你也出去。”

  郭勛又看了一眼事不關己的親信家仆,特意說道。

  “是?”

  親信家仆一愣,嘴上連忙答應著,心中卻多少有些意外。

  劉掌柜聞言也是不解的抬了下頭,眼中浮現疑惑之色。

  需知他們這位勛貴主子平日里雖然“好聚書為詩,樂與文儒交”,但是骨子里看待那些個文官,卻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在他的心中,文儒和文官完全就是兩類人群。

  而文儒一旦入仕成為文官,也就成了擦過屁股的絲帛。

  他曾經如是評價擦過屁股的絲帛:

  “這玩意兒丟入旱廁之后不但臟的更快,還臭的更徹底,就連農家從旱廁里挑糞上肥,還需特意將其揀出來扔掉,否則便要禍害莊稼,不如化在糞里的草紙。

  這個說法雖然有些絕對,但劉掌柜和親信家仆平日里見的文官多了,細想起來也時常覺得不無道理。

  而眼下不但中了進士、還選中了庶吉士的鄢懋卿。

  應該就屬于擦過屁股的絲帛范疇,或者是即將被拿去擦屁股的絲帛范疇。

  換在平日,他們這位勛貴主子就算想拉攏此人,最多也就送了禮再與其寒暄兩句,出門之后說不定就得啐上一口,還要立刻清洗剛才碰過對方的手。

  可是今日,這位主子卻連平日不離身邊的親信家仆也要屏退…

  由此不難看出,郭勛對鄢懋卿這塊“擦屁股絲帛”的態度,似乎與以往的那些個文官有所不同。

  劉掌柜雖不知道郭勛如今面臨怎樣的困局,但他依舊有理由懷疑,郭勛的態度與鄢懋卿正在鹿鳴閣連載的《玄破蒼穹》有關。

  因為這位主子在早前看到《玄破蒼穹》的時候,就曾有將此書獻入宮中換取功勞的心思。

  而這,對鄢懋卿來說絕對是祖墳冒青煙的大好事!

  畢竟他們這位主子可是大名鼎鼎的翊國公。

  郭家自先祖郭英跟隨明太祖南征北戰,憑戰功被封武定侯那一代起,便有子孫三代與皇室聯姻,躋身權勢顯赫的勛臣國戚。

  如今到了他們主子這一代,更是在這位主子的苦心經營之下,進國公加太師,使得郭家的地位和權勢達到了大明朝建立以來的頂峰,朝中沒有幾人可出其右!

  眼下主子顯然對鄢懋卿另眼相看。

  倘若鄢懋卿也足夠上道的話,前途自然不可限量,那些個同科進士只怕羨慕都羨慕不來!

  心中想著這些,劉掌柜的心思已越發活絡起來…

  先是屏退了左右,又拉著鄢懋卿進入屋內,連房門都仔細關好之后。

  郭勛終于轉身尋了張椅子坐下,接著此前的話笑容可掬的道:

  “景卿小友,你當下一定是在思索老夫那雙贏之策究竟是什么吧?”

  “真是什么都瞞不過翊國公,還請翊國公明示。”

  鄢懋卿取來一個茶盞,用壺中茶水簡單涮了一遍,給郭勛斟上一杯茶,而后立于一旁頗為配合的道。

  “老夫欲將你正在鹿鳴閣刊印的《玄破蒼穹》進獻給皇上,不知你以為如何?”

  郭勛只是瞄了一眼茶盞,便又盯著鄢懋卿的眼睛,開門見山的問。

  “啊?”

  鄢懋卿一怔,這是他從未設想過的船新版本!

  《玄破蒼穹》是什么?

  那就是一部產自后世的網絡爽文小說,其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基于想象的胡編亂造,僅供娛樂消遣。

  要論娛樂價值,鄢懋卿多少還抱有一絲希望。

  畢竟這書在后世已經經過了市場檢驗,如今在明朝以期刊的形式連載,似乎也沒有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至少還算有些令自己滿意的銷量。

  而要論文學價值。

  鄢懋卿就算是腦子瓦特了,也斷然不敢將其與這個時代已經流傳甚廣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相提并論,兩者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

  可郭勛如今要將《玄破蒼穹》進獻給嘉靖帝,看中的顯然不是它的娛樂價值和文學價值。

  而是…玄修價值!

  這玩意兒能有什么玄修價值?

  就算郭勛敢說,鄢懋卿都不敢認。

  否則嘉靖帝若是真信了。

  他上哪去給嘉靖帝找可以顯示“玄修之力,三段”的魔石碑?

  又上哪去找藏在戒指里的煉藥師老爺爺?

  還有那些一看就是使用網絡起名器生成的天材地寶、天級藥方、修煉功法和異火榜中的異火?

  再者說來,嘉靖帝是好糊弄的么?

  他雖然癡迷玄修,一生都在被方士欺騙,但是被他拆穿之后死無葬身之地的方士也不在少數。

  如果鄢懋卿沒記錯的話,嘉靖帝身邊說得上名字的方士中,得了善終的似乎就只有邵元節和陶仲文兩人。

  而這兩個人既能得到嘉靖帝信任,又能得到善終,靠的其實是齋醮祈福禳病和所謂的房中術,還有那么一些早就被前人玩爛了的套路和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

  邵元節如今已經病逝,自然不必多提。

  就以如今嘉靖帝身邊的紅人陶仲文為例。

  嘉靖帝體弱多病,他多次設齋醮為其祈福禳病,再搞點符水讓其喝下,好了自然是自己的功勞,沒好就可以說是患者心意不誠。

  這不就是漢朝的大賢良師張角玩剩下的進可攻退可守的老套路?

  不過陶仲文的運氣也的確是好,因為嘉靖帝身子骨還挺堅強,每次都讓他生扛了過來,功勞全都記在陶仲文頭上。

  還有陶仲文編造的那句“二龍不相見”。

  嘉靖帝長子朱載基出生兩月即夭折,后來次子朱載壡出生不久就被封做了太子,這句話也在其得了一次痘病之后就應運而生。

  自此嘉靖帝對所有的皇子的都避而不見。

  直到朱載壡年滿十四行冠禮的那一天,嘉靖帝心血來潮在冠禮上與其相見。

  結果加冠的第二天,朱載壡就突發惡疾,未能治好,病薨。

  自此嘉靖帝對陶仲文越發深信不疑。

  這就是陶仲文的運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事例。

  比如嘉靖帝兩年前南巡行宮著火的事,途中他詢問陶仲文,陶仲文答了一句“主火”,是夕行宮果然燃起了大火,宮人死者甚眾,就連嘉靖帝都險些被燒死。

  這究竟是不是運氣,誰又說得清楚?

  反正只有陶仲文憑借這些運氣,所受的寵幸日漸水漲船高…

  鄢懋卿自問自己沒有陶仲文這樣的運氣,又自穿越之日起就對神經病一般的嘉靖帝唯恐避之不及,如今怎肯主動送上門去?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