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3章 神經戰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383章神經戰影書  :yingsx第383章神經戰第383章神經戰←→:

  新的一年來臨(1951)。

  元旦節這一天,陳光良帶著家人在淺水灣的別墅度假,七個子女除兩個在美國留學以外,都陪同在身邊。

  除了兩房的長子,陳光良對其他孩子沒有太大的緊迫感,所以剩下的五個孩子都準備在港讀書至18歲,再去美國留學。

  陳光良有時候得意的不是他賺了多少錢,而是他的七個子女都是典型的帥哥靚女,不是什么歪瓜裂棗來著。智商上面,也遺傳了他的基因,屬于有才華的類型。

  總體來說,七個兒女都是他的驕傲。

  所以有時候他不亂搞男女關系,也是有希望和子女打好關系,有較多的陪伴時間,這樣家族才能興旺。

  “爸,我想大哥、二哥了!”

  惟一的女兒陳樂怡,來到陳光良身邊撒嬌起來。

  今年也已經13歲,已經長的亭亭玉立,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名門之后,這樣的女孩子,更應該在香港接受教育至18歲,再去美國留學。

  陳光良側過頭,寵溺的說道:“你每年都各自你母親去美國,都會見到他們,怎么會想念呢?”

  蔣梅英每年暑假,都會去美國一個月時間,她會帶著女兒一起去,拓展視野。反倒陳文驊,不會帶到身邊,跟著大娘和哥哥弟弟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陳樂怡抬起頭,說道:“要是我們一家人不分開就好了”

  “傻丫頭”陳光良說道:“真正的一家人,是不需要無時無刻在一起,而是彼此的心連在一起。有人欺負我們陳家,那所有陳家的人就只有一個聲音,哪怕是大家在天南海北。”

  摩根家族,是后世所有家族的典范,其團結性最為出名。

  陳樂怡握住小拳頭,說道:“我一定和哥哥弟弟們一起戰斗!”

  好似真有人會欺負陳家似的,陳樂怡也燃起戰斗的意志!

  “哈哈,當然是哥哥弟弟們保護你這個小公主才對。”

  “才不用呢!我不會讓你小瞧的!”

  話雖如此,作為陳光良的唯一女兒,從小就深得寵愛,陳光聰寵,嚴人美也寵,親媽蔣梅英也寵,哥哥們更是寵,弟弟長大后還是寵。

  陳光良甚至已經立下規定,陳樂怡將來將和哥哥、弟弟一視同仁,獲得二房的財富。

  他只管自己的子女這一代,至于第三代,他不會干涉;他的女兒,肯定是要寵愛的。

  當然,陳樂怡肯定也得自己努力,像她哥哥陳文錦、弟弟陳文驊,陳光良肯定是支持他們創業的,打下多大的財富,是他們自己創造的,雖然陳光良在背后操作;所以陳樂怡分到的財富,只是他母親手中的證券、物業,若想有事業,也只有自己去創造,作為父親的當然也會支持,但主要還是需要自己有能力。

  “好啦,誰敢小瞧我們家的樂怡呢!”

  嚴人美笑著將陳樂怡牽在自己手里,一改對兒子們的嚴厲。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心情別提有多高興。

  事實上,嚴人美、蔣梅英兩個女主很明白一個道理——兩房真正能團結,是陳光良的個人魅力影響,她們的丈夫身上,總是有一種能影響人的魅力,哪怕平常她們和子女相處更多,但子女們更崇拜父親。

  不全是幕墻的心態。

  不一會,陳光聰、楊秀英夫婦,帶著三個子女也來到淺水灣的別墅,每逢節日,他們都會來聚會,只不過是不過夜而已。

  “文博明年也要留學了,我想了想,也去美國留學吧!英國除了文科,沒有什么能比得上美國,更何況那邊兄弟多,也能照顧。”

  對于侄子,陳光良也當做兒子培養,將來也加入環球集團做事,畢竟他父親在環球集團的股權不少。如果自行創業,陳光良也給予支持,甚至是建議。

  不過話說來,他還有兩個侄女,將來陳光聰分家產,事業(股權)肯定歸兒子,但現金、股票、物業方面的,陳光聰這一房也會分給兩個侄女不少。

  管不了第三代,但第二代還是要公正一點,畢竟家里有的是錢。

  陳光聰笑道:“嗯,聽哥的!”

  陳光良說道:“文博他的主意呢?”

  陳光聰回道:“他聽家里的安排”

  短短的一句話,似乎也印證這個家族在大事上,都是聽陳光良的,子女也習以為常。

  “行,哪里留學都是理論的最后修行,出來工作,便是實際的修行。”

  陳光聰好奇的問道:“哥,你就這么想他們加入家族企業,我覺得你比我年輕不少呢!”

  似乎大哥一直對這些子女侄子女,很是期盼大學畢業,加入家族企業的那一天。

  陳光良意味深長的拍拍弟弟肩膀,說道:“有原子彈,和用不用原子彈,是兩個概念。我希望能做他們的靠山,我又何嘗不是把他們作為我的靠山。哪怕是你,不也是我的靠山么!”

  陳光聰認真的說道:“實際上,我們是家族的團結,大家緊密的團結在哥這里。”

  陳光良點點頭,沒有反駁!

  他想到一個兄弟團結的事情,前世陳曾熙死后,并沒有直接交班給兒子,而是交給弟弟陳曾燾;而陳曾燾穩定企業幾年后,再交給侄子。

  這樣的接班,避免了企業的波動,也是兄弟感情的深厚,兩人在五十年代就一同創業。

  而自己的弟弟,那是自己培養起來的,自然更有感情。

  元旦過后。

  陳光良來到平安銀行大廈的辦公室,他現在只需要在辦公室里,就可以布局全球的商業。當然,他也會偶爾去海外考察,制定企業的發展規劃。

  靠在皮椅上,陳光良想著這一次他在‘物資’上面,獲利能差不多達到5000萬港幣,簡直就像搶錢一樣。

  僅奧門倉庫囤積的物資,就獲得一千萬港幣出頭的利潤,而且陳光良心安理得,畢竟那批藥品絕對保真,而且都是救命藥;另外的物資,也是急需的東西。

  還有一些物資,例如將軍澳那邊的鋼鐵、塑膠等,則是賣給香港的走私商,并不直接和內地交易。

  本身這些物資囤積在香港,其價值已經就是漲了一倍,畢竟美國在海外源頭就已經封鎖。

  賺了5000萬很輕松。

  但更值得高興的事,環球航運的這一波發展,一舉成為一家年盈利在七八百萬美金左右的大企業。

  不過一年盈利八百萬美金,看似很多,實則對于發展航運來說,這點錢也不算多。

  環球航運目前40艘船,主要都是二手船,而且30年齡的船居多,甚至還有35年齡的船,510年就可能報廢了。

  一艘自由輪的造價,可能就是180220萬美金,但一艘二手的自由輪,目前也就七八十美金。

  英國造一艘萬噸的貨輪,價格高達200萬美金;而購買一艘萬噸的二手船,30年齡的老船,價格也就五六十萬美金(漲過價了)。

  這中間的差價,是相當的大的。

  環球航運的船隊,總價值也就1200萬美金左右,僅價值英國造的6艘萬噸貨船。

  而油船更貴,入門更加的難!

  此時臺島的招商局,也僅四艘甲型的二手油輪,實際上已經不足以臺島的石油需求,但又很難拿出資金造游輪。

  一艘萬噸多的油輪的造價,差不多要500萬美金!

  昂貴如斯。

  如果日本造船業發展起來,全球整體的造船成本就會下跌不少。

  而且造船的成本,未來不會再高上前,很簡單,有些工業產品,不會隨通貨膨脹,而價格持續上漲。

  由于世界煉鋼的技術及相關的成本,導致這個時代的鋼鐵成本很大。

  “哥,你找我?”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對了,小虎那邊,他跑北邊的路線,要懂得見好就收。包括運輸內地貨物,也要見好就收。你去勸勸他吧?”

  “好,我馬上給他講!”

  “嗯,畢竟要是真上了美國的黑名單,他以后做什么生意,都會不方便的,不要貪心。”

  “是的”

  前世曹文錦就上過黑名單,后來只有跑到馬來西亞搞農業一陣。

  相反趙從衍見好就收,并沒有經歷太大的磨難。

  楊小虎現在做的事情,雖然不會連累陳氏家族,但陳光良也不想他以后自絕前程。

  年前,陳光良孤身一人,來到杜月笙的住處。

  他是受邀前來,杜月笙非常熱情的款待。

  “光良,找你來是想請教請教你!”

  兩人坐在客廳,僅杜月笙的管家萬墨林作陪。

  陳光良說道:“杜先生客氣了,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我知無不言!”

  遙想當初在上/海灘,杜月笙也算是幫了他忙的,也從未壓迫過他,所以陳光良倒也誠心。

  杜月笙馬上說道:“是這樣的,臺島的特務總是前往香港來,展開‘神經戰’,逼迫我去臺或者赴日,總之不許我前往內地,也不允許他在香港逗留。我被這事搞的不甚煩惱,我知道你向來不喜政Z,也不喜歡黑·道上的事情,這事你只需替我動動腦,亦或者勸慰我一下即可!”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這個神經戰,無非就是讓人來告訴你,內地已經和港府談好,要把你引渡回去;亦或者,內地已經派人來暗殺你;最后還有就是你已經決定赴臺這要么是嚇唬你赴臺,要么是杜絕你回內地。說到底,杜先生對香港缺乏安全感!”

  杜月笙激動的說道:“你是一言道破天機啊!那你覺得,我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英雄’遲暮,大概就是這樣吧!

  陳光良說道:“充耳不聞,看不見,香港政府不可能受脅迫,它有自己的主動權,而且也是講法治的地方,只要不從事政Z活動,不繼續幫派,香港政府不可能替臺島、內地做這種違背法律的事情。退一萬步說,杜先生已經六十有三,更多是為后人考慮,只要你不再參加那些事情,你的后人憑借多年的培養,將來發達和傳承不是問題,你這一輩子也是很值得了!”

  “光良,你我差22歲,但你比我更看得透啊!”

杜月笙最近被臺島的‘神經戰’,搞得時常精神失常,再這樣下去,他覺得自己命不久矣  陳光良笑道:“只是在這方面,我有自己的心得而已!”

  找他的人,不比找杜月笙的人少,只是大家很難見到陳光良而已,畢竟他的安保可不是吃素的。而陳光良是不可能主動見這些人,一般都是直接拒絕見面,油鹽不進。

  通過這次交談,杜月笙煩惱少了一些,畢竟他最怕就是那些‘神經戰’。

  臨走時,陳光良留下一張支票,說道:“杜先生,這是《東方日報》退股的錢!”

  杜月笙想推回去,但又被陳光良說道:“拿著吧,當年你在滬市,你幫我不少。而且這點錢,對我來說不過是灑灑水,不值一提。”

  《東方日報》說是退股,其實滬市和香港早已經分家,如今陳光良重掌《東方日報》也就是借個牌子而已,一切都是重新搞上來的。

  待陳光良離開后,杜月笙看著‘10萬美金’的支票,忍不住感嘆道:“當初存了那么多交情,只有這個交情不會要我的命,還給我錢!”

  他的一個盒子里,裝著不少欠條,但他沒法去要,不然可能對后人不利。

  萬墨林說道:“陳氏家族,當興百年!”

  杜月笙點點頭,說道:“聽說,環球航運有一支龐大的船隊,可以航行世界任何的地方!”

  他也看報紙,自然知道這些事情。

  萬墨林點點頭,說道:“據說香港的總部電臺,可以通過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只電臺,然后形成一個遍布世界的無線電波信息渠道。可見,他才是真正的船王。”

  陳光良家族有多少財富,大家不得而知,只知道陳光良一出手,往往就是龐大的投資,動輒千萬港幣,甚至千萬美金。

  ‘四大家族’的財富,那都是有人在潑臟水,如果國民政府不丟失江山,四大家族倒是會富可敵國;但丟掉江山后,四大家族的財富,自然也留在了內地,或者隨戰爭而消亡。

  但陳光良家族的財富,大家都知道,其很少遭到戰爭的破壞,因為陳光良總是能先人一步。

  杜月笙拿著10萬美金的支票,腦海里都是三十年代,和陳光良打交道的日子。事實上,當時陳光良就已經償還了人情,帶著他發了不少財。

  所以今天給他10萬美金的支票,都是陳光良這個人值得深交的原因,也是很多人視他為華商領袖。

  他也確實需要這筆錢,來港后,也沒有個營生,甚至還做生意虧了不少。就怕他突然沒了,這家人難以維計。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