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2章 海派VS粵派

第372章海派VS粵派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372章海派VS粵派  第372章海派VS粵派←→:

  到了10月,香港的氣氛更加的緊張。

  本來就是有大量的富人來港避難,如今粵省JF在即,JF軍近在咫尺,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深水埗,樂施會設置的救濟點。

  陳光良帶著一些親信,參觀了這個救濟點,只見一群難民正在排隊領取食物,這些人穿得縫縫補補、混身臟兮兮,且散發出怪味。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難民入港,他們大多數都是窮人。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都成問題,流落在大街碼頭上。

  而且香港的工作崗位并不多,難民很難在短時間找到工作。

  看著眼前的一幕,陳光良沉著臉,詢問身邊的人道:“樂施會該如何才能提高影響力?”

  這是他一手建立的‘慈善組織’,前前后后陳光良已經注入600萬港幣,成立近兩年來,主要是用于救濟難民。

  ‘家族顧問’郭德明隨即說道:“樂施會最近兩年的影響力提升很快,在窮人心中很有份量.但要想真正的長遠發展,以及提高在慈善領域的影響力,還需要開放。參考保良局和東華三院,吸納更多的理事和會員,畢竟以老板你在香港的影響力,完全可以做到振臂一呼。”

  他以前就是‘寧安基金會’的陳光良助手,也是樂施會的常任顧問,對慈善事業很了解。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具體該如何做?”

  郭德明馬上說道:“下個月,正好是樂施會的兩周年,我建議我們邀請全港的名流一起,舉辦一個大型晚宴。在晚宴上,進行慈善募款,募捐多的一批成為理事,募捐少的則成為會員,同時改組樂施會的組織架構這樣一來,樂施會便會成為繼東華三院、保良局的第三個華人建立起的大慈善機構,后續可以捐贈醫院、學校,進一步提高影響力。”

  要做到這些,最不可缺的是‘陳光良的影響力’,換做是其他人,響應者一定很少;但只要陳光良站出來,至少‘海派’都會相應,粵籍商人也會給點面子。

  同理,海派商人也會以此為契機,紛紛團結起來,在香港這個陌生的地方形成一股勢力。

  “好,這個事情你組織人來操作,陣仗搞大一點。我個人會在那一天,再捐出400萬港幣,作為樂施會的底蘊,后期,樂施會不僅是一個慈善機構,而且也會進行一些投資,好作為長期的戰略。”

  陳光良家族前期注入的600萬港幣,實際上才用掉200萬,直到最近難民增加迅速,資金才用得快一些。

  此時的香港,基本每個區域都有樂施會的救濟站,難民在被登記后,可以獲得食物。

  郭德明很是高興的說道:“好,我們一定盡力做好這一件事。”

  他喜歡做這種慈善意義的事情,而且他不會領工資,畢竟他擔任平安銀行、長江地產的顧問,老板都會發一份豐厚的薪水。

  隨后,眾人來到救濟站前沿,只見這里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公正’——會呵斥不排隊的人,同時又能友好平等的對待領取難民,絲毫沒有高高在上。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光良來視察的原因,但這方面,樂施會還是很重視職員素質,以及其是否擁有愛心。

  “老鄉,哪里的人?”陳光良用粵語詢問一家四口。

  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帶著妻兒女,剛剛領取到食物,第一時間給家人,自己卻準備最后享用。

  男人一見陳光良等人,小心的說道:“我廣洲的,因為擔心戰爭,就帶著家人來港避難。”

  談吐還是可以,想必以前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人。

  “找了工作沒有?”

  “去碼頭上找了,但碼頭上的一份工作,往往都需要拳打腳踢一番,才能爭搶到一個工作崗位,我打不過他們,留下點傷。”

  男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好吃懶做之輩,卷起袖子,露出一些青一塊烏一塊的手臂。

  “有沒有想過戰爭過了就回內地?”

  “不想了,國內年年戰爭,不知道哪年平靜下來,而且就算沒有戰爭,日子也不好過。”

  陳光良點點頭,哪怕是明年,來港避難的人口也是沒有停下來,剛開始港府還是全部收下,結果一看人口越來越大,根本養不起了,就關閉了關口。

  隨后,陳光良詢問了男人會什么,直接讓一名屬下,帶著他們一家去新豐紡織做事。

  畢竟交談也是一種緣分。

  回到德輔道中的平安銀行大廈。

  陳光良的心情有些波動,正所謂能力越大,社會責任就應該越大。

  實際上,香港的財富很多,僅從內地流入香港的財富,就在56億美金,整個社會的財富至少都是100億港幣左右。就算按照明年最大的人口240萬計算,平均每人的財富應該是在四五千港幣。

  當然,財富永遠是不可能平等的。

  哪怕是比較平等的年代,也有人利用權力,為家人吃好點。

  更不要說在香港這個資本區域,財富直接是集中在極少人的手中。

  據個簡單的例子,黔省安順有一個富豪帥燦章,當年靠著開布匹店和鴉片生意,巔峰時期擁有1000萬銀元;雖然戰爭影響頗大,但其在1948年底來港時攜帶的財富,可以購買香港的一條街(一般的小街)。此人來港后,一直臥病在床(抽大煙),但對家鄉非常思念,還想辦法從老家帶來安順蕨菜。(不過其后人因為經營不善,七十年代便已經敗光了家財)

  像帥燦章這樣的內地富豪,香港比比皆是。

  他們既對內地有著向往,且同時對香港也沒有歸屬感,抱著這樣的心態,再加上水土不服,故在香港經營就不會順暢,最終錢財也會敗光或者被人騙光。

  當然,也有不少富豪很聰明,帶來的財富投入到物業當中,成為香港的隱形富豪。據說后世香港,就發現不少擁有幾幢樓的富豪,但卻從未有個什么出名的事情,這種就是香港的隱形富豪,財富很多都是從清朝、民國就帶來香港,投資到物業當中。

  陳光良想到香港如此多的富豪,又如此多的窮人,靈感就來了。

  他叫來葉熙明,詢問道:“金銀業貿易場是什么情況?”

  葉熙明當即說道:“現在JF廣洲在即,香港的黃金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650港幣每兩,大家都希望炒高黃金,持有黃金,然后一旦香港有事,可以遠走海外。”

  香港有事,港幣會不會成為廢紙,大家只會憑借想象。

  但黃金,一定是全球的硬通貨。

  陳光良說道:“馬上替我在金銀業貿易場炒黃金期貨,不過我們是沽空,今天操作這樣”

  他可是知道,廣洲JF的時間很快,余漢謀和白崇禧的軍隊根本不是101的對手,迅速被打敗;然后就是101陳兵香港邊界,隨時都有可能打進來,而且三天就可以打敗英國軍隊。

  但很快,就確定不會收回香港。

  那么,黃金很快就會大跌,這是必然的。

  葉熙明說道:“好,我馬上去安排!”

  反正這些有錢人的錢,也是從內地帶來的民脂民膏,不如來便宜自己。

  陳光良在樂施會已經準備和已經投入1000萬港幣,這個財富已經可以是香港的大富翁了。當然,捐出這一筆400萬港幣后,陳光良最近幾年都不會捐贈了。

  不過,他倒是會指點樂施會進行一些投資,做長期的慈善準備。

  陳光良家族要在香港重建‘香格里拉酒店’的消息,很快傳開來,特別是陳光良已經斥資900萬港幣購入德輔道的兩幅地皮,更是讓香港商界錯愕——他不怕JF軍打過來,沒收這些財富嘛?

  當然最急的還是嘉道理家族,以及怡和洋行,因為嘉道理家族經營者九龍的半島酒店,以及港島的香港大酒店,而怡和則經營者港島的告羅士打酒店。

  不過大家急也沒有辦法,畢竟地皮已經買下來,接下來陳光良家族就是進入規劃設計環節。

  這一天,陳光良帶著他的地產集團的屬下,來到德輔道7177號地盤,此時這里還是有兩幢五七層高的建筑物。

  一番圍繞考察后,陳光良對這個3.5萬平方尺的地盤,規劃起來:“地下兩層、地上三層,修建成一個酒店基座,基座上再建十二層,總共十五層樓,再加地下兩層,采用美式風格的建筑,建筑物不要超過新平安銀行大廈”

  他滔滔不絕的講述起自己的想法,他畢竟是地產老行尊,這些年也一直沒有忘記學習,對地產規劃很有水平。

  這個酒店,他并不打算最大程度的建更多的樓面,3.5萬平方尺的占地面積,酒店正門都可以開辟一個小花園和下車點。

  哪怕是基座三層樓,估計每層也就1.8萬平方尺的樓面;四層以上,每層也就1.5萬平方尺;合計下來,也有足足的27萬平方尺的建筑樓面。

  這已經是相當龐大的酒店,香港還沒有一家比得上,相當于后世香港六十年代建立的文華酒店、希爾頓酒店、喜來登酒店。

  陸元臺這時候說道:“老板上次讓我考察的玻璃幕墻大廈,美國那邊已經出現這種技術,不知道香格里拉酒店是否需要這種技術,晚點我們可以去美國尋找合作。”

  陳光良當即說道:“我就是想建全玻璃幕墻的酒店大廈,室內采取‘新風系統’,時間上我等得起,希望能拿出一個好方案給我。”

  陸元臺點點頭,說道:“可去美國以招標的形式,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

  “好,今年先不要急,明年再說吧!”

  “好的”

  全玻璃幕墻,新風室內系統,這就是香港建筑領域的里程碑,此時甚至美國都還未有全玻璃幕墻大廈。

  陳光良對這座香格里拉酒店,大概希望在19541955年投入運營,屆時正好香港被解除封鎖(1953年解除),經濟進入發展階段。

  將來,香格里拉酒店可以搬至斜對面的填海地段,也就是前世‘怡和大廈(康樂大廈)’那幅地盤,面積可是高達5萬平方尺。

  至于這個地盤,屆時再重建成一流的商業大廈即可。

  14日,廣洲JF;

  三天后,JF軍15兵團繼續揮師南下,直達香港一河之隔的福田。

  香港已經成為驚弓之鳥,就連港督葛量洪都不看好香港的軍隊可以抵擋住JF軍。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投機者還忙著炒高黃金,讓價格一度達到660港幣每兩。

  當然,平安銀行也是在大力賣空,成為市場的主要賣空者。

  而粵籍炒金客,想著趁機套現大量的黃金現貨,但由于軍隊陳兵附近,再加上奧門進口黃金未到,只能加入抬高價格的行列,不讓平安銀行趁機打壓金價,影響他們套現。

  只可惜,10月下旬香港《東方日報》便報道一則重磅消息:“ZG暫不打算收回香港,做長期打算更有利。”

  雖然這則新聞只是作為一種分析,但卻分析的有理有據,很快安撫了香港市民的心。

  與此同時,香港的黃金應聲暴跌,因為戰爭威脅已經結束。

  “可惡,散布消息的一定是陳光良,《東方日報》和他關系密切。”何善衡此時非常不爽的說道。

  他們恒生銀號本指望這次套現獲利,但沒想到平安銀行這次橫插一手,先是大手筆賣空,后又散布謠言,在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套現黃金的時候,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已經應聲大跌。

  何添也苦惱的說道:“這次我們進口的黃金成本很高,若是現在套現,賺不了幾個錢!最近半年多,也因為陳光良的存在,我們粵籍炒金客不知道少賺多少。”

  眾人不由得懊惱不已,其他滬籍炒金客基本沒有什么厲害的人物,特別是哈同的兩個干兒子,那就是傻大戶,等著被宰的對象。

  但陳光良這個滬籍炒金客,確是最厲害的,首先其持有大量的黃金現貨,其次人家根本不炒,直接守株待兔,一旦黃金達到600港幣每兩,必然會套現,因為這個原因,滬籍炒金客也會在那個時候賣出,造成粵籍炒金客撲個空。

  而這一次,陳光良更是利用輿論,將粵籍炒金客最后的機會給弄沒了,自己還大賺一筆。

  梁銶琚說道:“陳光良如今來香港也不閑著,隱隱約約要成為香港華商領袖,下個月他還利用樂施會這個慈善組織,邀請香港名人前往,估計是要形成和保良局、東華三院的并立。就是港府那邊,怕是已經準備給他授勛,以此獎勵他的貢獻。”

  眾人莫不嘆氣。

  有陳光良這個大旗在,江浙滬的富人就相當于找到主心骨,在香港和粵籍商人形成分庭抗禮。

  平安銀行。

  葉熙明匯報道:“此次他們賣空黃金,目前獲得120萬港幣的賬面利潤,目前金價持續下跌,破產者不知凡幾,我們也正好交割結賬。”

  賣空不同于前面的‘套現’,所以獲利上百萬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

  而陳光良前面的‘套現’,是因為那些黃金是他多年來的積累,以及早期購買的便宜黃金現貨,故利潤大,而且一點也不麻煩。

  “嗯,獲利百萬已經很不錯,建好就收。香港的黃金炒賣也該停下來,破產的也該想辦法善后了。”

  接下來,陳光良詢問道:“美元兌港幣的進度如何?”

  自從英鎊貶值30出頭后,陳光良又將自己的美元開始部分兌換港幣,畢竟要在香港發展。

  “正常進行,目前大概替你兌換了200萬美金的港幣。”

  “行,正常進行就行。”

  這幾年,他在香港投資太大了——所以影響力也非常大,戰后投資住宅就有1000萬美金左右,然后是平安銀行大廈200萬美金,接下來是香格里拉酒店,更是高達300多萬美金左右(此時匯率變成1美元兌5.7港幣)。

  這些投資,是實實在在的解決了很多的工作崗位。: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