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47章 自由輪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347章自由輪影書  :yingsx第347章自由輪第347章自由輪←→:

  在1946年5月1日,曾被囚于沈陽集中營的前港督楊慕琦復職,香港結束軍政府統治。

  同時,殖民地政府意識到他們不能再采用戰前的管治手法,消除戰前的一些殖民地禁忌,包括華人不再被禁止使用某些海灘或在太平山頂擁有物業。

  甚至在同一天,立法局會議上,楊慕琦又大膽提出政改方案,希望‘香港市民有更多責任去管理自己的事務’。

  這種言論一出,還是比較震撼的,意味著楊慕琦支持更多的華人加入立法局和成為高級行政人員。

  楊慕琦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言論,也是其曾在巴巴多斯總督位置上,有過類似的改革,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故其才被英國殖民部獲得提拔,擔任香港總督。

  雖然楊慕琦的正式方案還沒有出來,但香港華人的地位至少提高了不少。

  與此同時,香港的人口已經基本恢復到戰前的人口,商業也興旺起來。

  德輔道,平安銀行大廈。

  “老板,有你的電報!”

  “嗯,我看看”

  接過助理給的電報,陳光良認真看起來。

  原來是在美國的杰克發來電報,告知在美國的港口,有100多艘自由輪待售,他已經和美國物資處理的官員搭上線,達成購買四艘的計劃。

  杰克還在電報里說道,如果陳光良對改裝涂色有需求,建議給一個方案,在美國改裝后,再由美方送貨到香港。

  服務還是很周到的,而且條件也非常不錯——每艘自由輪只需要55萬美金,而且可以首付10,到付20,剩余70分十年償還。

  付款條件,正是陳光良希望看到的,他現在的資金‘并不寬裕’,所以尾款70分十年還清,簡直再好不過。

  四艘自由輪,總價220萬美金,僅需先支付66萬美金。

  看到杰克的電報,陳光良馬上給滬市的弟弟陳光聰去電,讓其回港一趟,并準備去美國考察。目前的陳光良,還不想滿世界的亂跑,畢竟‘大本營’尚未穩固。

  而自由輪的事情,沒有那么急,派弟弟陳光聰去美國考察一趟,并準備涂裝的設計。

  這四艘自由輪,陳光良的想法是:兩艘開通香港至東南亞的固定線路,另外兩艘則開通香港至歐洲、香港至北美的非固定航線。

  也就是說,不走內地的航線,畢竟他在內地也有三艘船。

  此時的陳光聰正在滬市的一家拉鏈廠考察,這家拉鏈廠成立于1932年,雖然不是滬市第一家拉鏈廠,但也是第一批的拉鏈廠。

  老板吳祥鑫在一旁討好的說道:“小陳先生,我們拉鏈廠已經成立十多年了,師傅們的手藝都是非常好的,你只要有需求,我們一定給你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陳光聰不置與否的說道:“嗯,我先看看情況。”

  吳祥鑫帶著陳光聰參觀,每個環節都讓其詳細的考察,因為他覺得作為大名鼎鼎的陳光良先生的弟弟,沒道理看中這個手工活生意。

  而陳光聰也認真的請教師傅們的工藝,絲毫沒有因為小生意而顯得馬虎。

  實際上,他并不知道大哥的想法是什么,只知道大哥讓他在滬市考察一下拉鏈產業,然后回港時匯報。

  這個拉鏈的生產,就是工人們用鑷子、臺虎鉗、榔頭,沖米機等工具,用手敲打出鏈牙;布匹上的鏈牙,也是人工排上前,然后敲打定位。

  全手工的模式,所謂的鏈牙也是一個個長方型的鏈牙,一排一排的定在布匹上。

  工藝很簡單,主要考驗師傅們的手藝,畢竟人工排位,有一定的誤差,那么拉鏈的良品率一定不算很好。

  不過帶拉鏈的衣服和靴子,一定都非常貴,所以拉鏈也算是高檔產品了。

  “吳老板,整個滬市有多少拉鏈廠家,有多少拉鏈工人?”

  莫非要的多?

  吳祥鑫本能的說道:“有工人1000多人吧,小陳先生放心,你要多少單我都吃得下。”

  陳光聰輕笑道:“那我回去統計一下再說”

  “行行行小陳先生,聽說陳先生在香港養病,不知道身體好了一些沒有?”

  陳光良是滬市的大人物,在抗戰時期依舊是‘頂流商人’,大后方的實業霸主;在孤島時期的滬市,也是上海灘的風云人物,紡織廠和銀行大賺特賺。

  所以哪怕戰后,陳光良在香港‘養病’,整個滬市的商人也惦記著他。

  陳光聰回滬半年有了,不知道多少人向他打聽情況,國民政府的官員、滬市的商人,甚至包括市井小民,大家都很好奇——陳先生,怎么一直在香港養病,莫非是什么大病?但據說,陳先生在香港也有不少事業。

  總之懸疑的地方很多,畢竟陳光良不回滬市,就十分的讓人奇怪。

  “身體沒什么問題,他是喜歡到處考察,會回來的!”

  “沒什么問題就好,他可是我們大家的榜樣。”

  陳光聰便離開吳祥鑫拉鏈廠,他回到平安銀行大廈的時候,有人拿來一封電報給他。

  “美國有自由輪的消息,先回港島”

  簡單的消息,陳光聰大喜過望。

  在九龍倉的碼頭,陳光良在趙鐵毅和吳浩的陪同下,視察了環球的船卸貨。

  只見苦力們正在賣力的從船上卸貨,一麻袋一麻袋的貨物相當的有重量,壓得這個時代苦力累彎了腰。

  當然,陳光良倒不至于心存憐憫,畢竟他這不是在給他們飯吃么。

  一旁的趙鐵毅說道:“老板,這艘船有從泰國、越南進口的大米,也有從廣西開采的滑石礦,這趟可謂滿載而歸。大米是環球貿易采購的,滑石礦是我們環球航運的生意.”

  陳光良自然知道這些業務,不過他屬于‘總指揮’,沒有親臨現場過。

  滑石礦主要是賣給橡膠廠、油漆廠等,用途很大。環球航運以前就做個這生意,如今也算熟門熟路。

  “嗯,看來這條船倒是買的值了,業務做的很多。”

  這是從怡和手中馬下的40年齡的老船,實際上已經達到報廢的程度。不過這個時代,對環保什么的沒要求,環球航運也撿來運輸。

  按照趙鐵毅等人的看法,用個五六年都沒有問題。

  趙鐵毅點點頭,說道:“當然值,一年回本毫無問題,畢竟環球集團和環球貿易在這個行業打拼了十幾年,渠道眾多。對了,老板,我們還需要一艘一兩千噸的二手船,沿海業務實在太多了。”

  陳光良大手一揮,說道:“那就買。不過,我覺得不要超過兩千噸,比較適合。另外,我們環球航運即將在下半年左右,擁有四艘自由輪,屆時將開辟香港至東南亞、歐洲、北美的航線。”

  此消息一出,眾人無不震撼。

  那可是自由輪,美國貨,萬噸巨輪。

  老板怕是要做華夏民營企業的第一個擁有萬噸巨輪的商人。

  趙鐵毅當即說道:“老板,我們要不要組建一支全華人的高級海員船隊?”

  二戰后,海上歧視不再!

  英國不再拒絕華人船長駕駛過蘇伊士運河,不再強調英籍船長才能進入香港的港口總之,華夏的國際地位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畢竟是戰勝國。

  而趙鐵毅也知道,老板在擔任招商局總經理期間,大力培養華人高級海員,而這些高級海員,很多都已經成為船長級別的。

  陳光良說道:“我正有此意,打算讓你作為我的說客,去內地說服一些高級海員加盟。晚一點,我會告訴你該怎么說服他們的。”

  “好的”

  隨后,陳光良對吳浩說道:“目前,環球貿易在泰國、馬來、越南等東南亞國際的貿易分行,以及在內地的貿易分行,算是穩定下來沒有?”

  環球貿易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在內地、東南亞建立一個完善的貿易網絡。所以當初招股之后,三四十名貿易精英,紛紛去這些地方建立貿易分行。

  吳浩點點頭,說道:“沒問題,畢竟都是多年的老底子,就是泰國、緬甸這些算是新開辟的地方,但目前也已經走上正軌。內地的桐油、豬鬃等,東南亞的大米、海鮮干貨等,南北貿易的物資,如今都已經成為環球貿易的暢銷業務”

  環球貿易的‘出名戰’雖然是‘原子筆’,也憑借這一爆款產品,賺了近百萬港幣;但環球貿易真正的業務,還是將各地的產品進行對外貿易,例如桐油和豬鬃都是出口美國、歐洲的;東南亞的大米則在本港銷售,甚至運到滬市。

  陳光良當即說道:“行,這一次我們準備建立美國紐約貿易分行,你負責一下,晚點和光聰去一趟美國。美國的鋼鐵、大米,都是遠東需求的產品”

  美國之所以售出自由輪時,還‘包送貨上門’,最大的原因不是人家服務周到,而是他們會運輸各種美國物資去世界各地。

  此時的美國,異常強大,他的糧食供應著歐洲、日本等,他的牲口也供應著歐洲,工業產品就更不用說了,全世界都在購買。

  此時的美國,物資豐富的難以想象。

  吳浩隨后回道:“嗯,我帶兩個人過去,盡快建立紐約貿易分行。”

  最近的環球貿易,進入高速發展期,原來的四十多位貿易人才早就不夠,一直在對外招募。

  而新進來的貿易人才,公司不僅給予較高的薪資待遇,也承諾后續發行新股,大家優先購買。

  這樣一來,整個環球貿易的職員,都將陸續持股。

  陳光聰回到香港后,陳光良給他安排了此次去美國的任務。

  “此次你去美國,除了考察自由輪和航運相關的業務外,還有便是考察一下美國戰余物資處理情況,方便和杰克達成一些貿易合作。另外,替我考察一下美國的自動拉鏈排米機,我想將自動化的生產拉鏈,引進香港。”

  當初杰克特地來香港一趟,便是為了貿易合作的事宜,目前合作的也就一批鋼材和棉花,以及原子筆。

  但美國的戰余物資,可才剛剛開始拍賣和處理,這里面總歸有些好東西。

  陳光聰說道:“自動拉鏈排米機,居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東西,我觀滬市的拉鏈廠都是手工,一個熟練的老師傅,一天也就做個十條八條的。如果有機械化,怕是得有百倍的效率。”

  拉鏈生產最麻煩的就是‘排米’,就是把一顆顆鏈牙,均勻的固定在紡織布上,形成拉鏈的‘軌道’。這個還只有老師傅才能‘排米’,不然距離和位置有差異,那就是次品。

  如果有機器,不僅效率大大增加,那么品質自然也要增加。

  “具體情況我也只是知道大概,但百倍效率不是問題,畢竟是現代化機械。去了美國后,你將考察情況電報給我,再覺得買多少。”

  “好的”

  此次陳光聰之行,主要還是為了自由輪的事情,有了這四艘自由輪,環球集團的實力大增。接下來的三四年里,遠東的貿易肯定很大,航運事業很有搞頭。

  不過在1949年后,遠東的航運肯定要經歷淡季,不過朝戰開始后,日本的航運需求必然增加,航運也又將迎來小高潮。

  而真正的‘航運爆發’還得等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運費必然是幾倍幾倍的增加。但在這期間,還有足足的十年。

  在這期間,環球航業肯定要繼續發展的,畢竟陳光良可不想停滯下來。

  他總結了一下,JF戰爭、朝戰,似乎都可以成為航運機遇。

  晚上。

  一家人在干德道的別墅,舉行了聚會。

  弟妹楊秀英聽聞陳光聰又要被派到美國去公干,倒是沒有什么怨言,自從回港后,她的丈夫陳光聰一直在香港、滬市兩邊跑,一個月也會回港待個一周時間左右。

  而這次去美國,還是為了自由輪的事情,楊秀英就更不會有意見。畢竟四艘自由輪,他們家占股45,是丈夫真正意義的第一項事業。

  而且此次陳光聰去美國,也是乘坐飛機,這樣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大概三四天就可以抵達。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