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7章 買救國公債

第317章買救國公債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317章買救國公債  第317章買救國公債←→:

  到了8月13日,淞滬戰爭正式打響,滬市立即陷入炮火連天當中,這一次租界也不再安全,天空經常有戰機掠過,還時不時一顆炸彈投下。

  鑒于形勢如此,洋人也紛紛開始撤僑,一些婦孺老少紛紛撤出滬市,香港迎來一波‘人口福利’。

  德輔道,平安銀行大廈。

  陳光良通過電話,和滬市平安銀行高層夏高翔等人,取得聯系。

  “嗯后續滬市的物價必然上漲,通貨膨脹利害,我建議你們聯合新豐紡織、維他奶等關聯企業,討論用‘現金’加‘實物津貼’的方式,實行分級來給所有員工發工資和福利。此舉,不僅有利于我們改善我們員工的生活,也有利于抑制滬市通貨膨脹的功效。”

  簡單來說,陳光良在滬有將近6000名員工,接下來會是以‘法幣’、‘米、油、煤’等物資組合的方式,來發放工資。

  夏高翔在電話里當即說道:“好,我馬上組織大家討論,多謝老板關心大家。”

  陳光良回道:“嗯,保證好大家在滬的生活,我才放心。”

  掛完電話,陳光良揉一揉大腦。

  幸虧,事先平安銀行在租界囤積了大量的物資,包括100萬法幣的大米(未貶值的法幣),以及煤炭、鹽、糖、肥皂等日用品。

  這樣一來,‘陳氏企業’的近6000名員工,接下來將獲得薪水實物津貼的良好福利。6000名員工的背后,又是6000個家庭,這將大大的造福滬市人民,畢竟這6000個家庭也不需要去外面搶購物資,變相的抑制了滬市的通貨膨脹。

  “老板,您約見太古洋行老板的時間到了!”

  一名助理提醒陳光良。

  “好,我馬上去”

  此時,陳光良已經習慣在香港辦公,通過這里,遙控掌握著全國的事業。

  當然不像后世那么方便,也全靠‘家臣們’的忠心和能力。

  不一會,陳光良來到太古洋行總部,見到了施約克。

  兩家也算不打不相識,之后還合作過一次——陳光良租船給太古洋行,兩艘次新船一年時間。

  此時施約克感嘆的說道:“華夏再次遭受戰火,我們太古航運也是損失不菲,倒是聽說陳先生提前賣掉航運公司,避免了損失。”

  這個人太有前瞻性了。

  陳光良馬上說道:“那只是個意外,因為交通總長和我不對付,處處針對環球航運,我才賣掉航運資產的。”

  施約克一聽,倒也沒有懷疑,詢問道:“陳先生這次來的目的是?”

  陳光良隨即說道:“我在香港還有四艘船,后續想進出滬市租界,運送一些物資。所以,我想讓著四艘船掛英國旗,以太古航運的名義經營。”

  其實,掛意大利的旗幟最好,但一時間他也找不到合適的。

  施約克說道:“那就得必須是英國籍船長,否則根本瞞不過日本人。另外,陳先生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趁火打劫啊!

  “請講”

  施約克眼睛一轉,說道:“我知道,招商局撤回一批船到香港,我想他們很難再繼續經營下去,希望從他們手中購入一批船,麻煩陳先生當過說客。”

  陳光良有些意外,居然是這個事情。

  如今招商局的總經理是蔡增基,此次戰爭一開,招商局的一部分船在長江中上游,一部分船則去堵住鎮江等長江狹窄段,以阻擋日本海軍進犯;招商局還有不少大船,紛紛來到香港避難,避免被日本人給截獲。

  幸虧當年陳光良力主將招商局的沿海和遠洋的船舶,統統裝上無線電波,這一次大量的優質船紛紛收到消息,來到香港避難。

  “這個事情,我只能代為傳達,畢竟我現在不是招商局的總經理。”

  “這是自然”

  隨后,話題重回陳光良的4艘5000噸船只,懸掛英國旗和太古洋行名義航線的問題。

  施約克也是比較驚訝,陳光良居然還有如此航運實力。

  以太古航運的名義經營,自然要繳納一筆費用,不過比起運輸物資給抗戰區,這點保護費又算不上什么。

  第二天,陳光良便和來香港避難的招商局總經理蔡增基,進行會面。

  “蔡先生,招商局此次來港避難的船只,一共有多少?”

  蔡增基是南鯨政府的官員,曾經是鐵路局的司長,但面對陳光良這樣的‘招商局總經理’前輩,自然也不會擺什么架子。

  更何況,如今蔡增基來港避難,似乎沒有打算回大陸的想法。

  蔡增基如實說道:“四艘3000多噸的次新船、兩艘5000噸的次新船,還有四艘3000多噸的新船。陳先生,現在日軍已經封鎖了華夏沿海,而長江口也被沉船堵塞,這批船只能在香港的港口停留。”

  他明白,招商局有現在的發展,全靠陳光良當年的功勞。

  他接手招商局時,招商局的債務已經很低,而且還增購了一大批的次新船、新船。

  陳光良詢問道:“這些船,你打算如何處理?”

  他無意干涉招商局的事情,但代人詢問一下沒問題。

  蔡增基為難的說道:“就是不知道戰局如何發展,如果在滬市能擊退日本,這些船自然是要繼續經營的。只不過日本宣稱三個月滅亡華夏,我也擔心局勢朝著壞的方向發展,后期的這些船,也只能在香港處理掉。”

  陳光良思索一下,便說道:“招商局最好能在香港組建一支船隊,后期能開辟香港至安南海防的航運線路,當然掛洋人的旗幟最好;另外,香港至歐洲、北美的航線能不能經營.另外一方面,四艘新船確實價值不菲,我建議后期可以出售掉,最大限度的保護國有資產。”

  十艘船,總噸位3.5萬噸,這可是招商局遠洋船的核心資產啊!

  幸虧是保住了!

  蔡增基點點頭,說道:“陳先生的建議,我會認真思考的。現在畢竟滬市的戰爭還在繼續,不宜過早決定。”

  陳光良最后補充道:“太古航運對招商局的船只很有興趣,后續如果有需要,蔡先生不妨去聯絡一下。”

  “好的,多謝陳先生給招商局找了一個出路。”

  “無妨,抗戰人人有責,我雖然在香港,也定然會出力。”

  蔡增基相信陳光良的話,因為陳光良屬于對日本的‘鷹派’,言論向來是批評日本,甚至在商戰上還打敗過日本幾次。

  據報紙報道:

  在8月23日午后1時,在滬市公共租界,江西路附近,“有一炸彈自天空落在美國海軍堆棧屋上,直穿三層樓至底層”,“又有一彈落在南京路,直墜先施公司三層陽臺上,當即爆發,永安與先施兩公司及鄰近各商店大受損傷,管理紅綠燈及指揮交通之巡捕及兩公司顧客,與來往之中外人士,被炸死傷者達七百以上”。

  28日下午2時許,在滬市南站,“敵機十二架,在南站附近共投炸彈八枚,該站站臺、天橋及水塔、車房被炸毀,同時在站臺候車離滬難民均罹于難,死傷達六七百人。死者倒臥一地,傷者轉側呼號,殘肢頭顱,觸目皆是,血流成渠,泥土盡赤,景象之慘,無以復加。”“二十八日南站的大轟炸,難民死七百人,傷不計其數。

  31日,在楊行汽車站候車離滬的難民傷兵二百余人,全數炸死。”

  8月24日,《救亡日報》報道說:記者有一個親戚,是八月二十三日逃出來的。他以為這次戰爭跟“一·二八”差不多,所以,當一條街都搬光了,他仍與二袋白米共存亡。但是,槍聲卻一天天緊了,他很后悔,但已經晚了。二十二日晚上九點左右,他們的樓前窗外一片通紅,他們以為是隔壁火燒了,連忙從屋子里逃了出來,躲到弄堂里去,他們抖索著從弄堂門向外望,那斜對面的祥裕里房子已經是火光沖天了。對親身經歷的恐怖,他敘述道:飛機的轟炸,使四外奔逃的群眾,接二連三地倒下。一個中年男子,背部被炸出茶杯大小的窟窿,紅得發紫的血不斷地從那涌出來,當他倒下的時候,他還用左手從上身口袋里摸出一塊手帕來,反手過去掩護自己的傷口,這個動作只做到一半,他的呼吸便停止了。我正預備代他發出求救的呼聲,另一個更慘的情狀奪取了我的視線,一個守白衣黑褲的婦人,右臂雖被炸去,卻還亂哭亂嚷的向西奔跑,等到她聽到路旁的人說她炸斷手臂的時候,僅僅“回首一顧”,便不聲下響地倒了下來。街道中,汽車和人力車部都在運送著鮮血滿身的男女,其中有一輛人力車上,一位穿著黑拷綢短衫褲的老年人,雙手撫著他被炸破的頭顱,瘋狂似的叫喊著。在他的兩膝間,還僵臥著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子。

  8月28日滬市火車南站被炸后,一名被炸傷的幼兒在劇痛和驚駭中嚎啕大哭的慘狀被日軍炸死的滬市市民滬市人民爭先恐后逃離家鄉,痛苦悲愴,流亡他方日軍入侵滬市,大批難民從虹口、閘北地區經外白渡橋逃入租界。

  滬市,平安銀行大廈。

  這座大廈,目前成為‘商住大樓’,從8月13日開始,陸續有平安銀行中高級職員攜家人入住。用陳光良的話來說,就是最大限度的增加滬市居住面積,同時也增加企業人才的凝聚力。

  當然,一二層依舊是平安銀行的辦公區,地下室則是保險庫。

  此時在會議室,由夏高翔主持了一場管理層會議。

  “老板從香港發來電報,希望平安銀行能一次性購入200萬的救國公債,不必開股東會議,由他拍板說了算。”

  有高層說道:“200萬是不是太多了,平安銀行畢竟投資和貸款占比很大,100萬是不是更合理,也能表現出我們的愛國之心。”

  這是實事求是的言論,而非不愛國。

  這時候,葉熙明說道:“大家都知道,平安銀行在事先儲備了大量的物資,還投資了300萬的物業和機械設備。物資,我們不是免費供應旗下職員和關聯企業,都是以微弱的利潤,去抵消職員的薪水或津貼,亦或者賣給關聯企業。這部分是不會虧錢,且還有微利。而如今租界成為大家的安全地,我們投資的物業,租金大漲;我們投資的紡織等機械設備,也會在明年增長.這些投資,都有著很好的收益。所以拿出200萬購入救國公債,并不是頭腦發熱,而是在考慮平安銀行自身的資產情況,老板最大限度的支持抗戰。”

  眾人馬上鼓掌,自然是為老板而鼓掌,雖然今天不在。

  夏高翔說道:“不錯,我們最大限度的支援抗戰,200萬也能獲得一塊牌匾,這是莫大的榮譽。”

  為推進公債募集,國民政府配套出臺《購募救國公債獎勵條例》,規定個人承購債額在1萬元以上,即可頒給勛章;團體承購債額在200萬元以上者,即明令褒獎并頒給匾額。

  很顯然,陳光良要的就是牌匾和明令褒獎。

  200萬確實算一筆巨款,有的一個省份額也才5001000萬(總發行5億)。

  但陳光良決定捐出巨款,自然也是考慮平安銀行接下來幾年要賺不少錢,干脆大方一點,讓國民政府給予獎章。

  接下來,葉熙明還說道:“我們囤積的物資,接下來以‘薪水’‘津貼’的方式,進行處理掉。即可以給予員工福利,又能抑制滬市的通貨膨脹。另外,老板傳來消息,他在香港已經組建了一支掛洋人旗幟的船隊,以后可以為滬市采購物資。”

  眾人紛紛露出高興的笑容。

  如今的滬市,四周正處于戰爭狀態,物價各方面都在暴漲。例如豬肉,由于運輸不便,已經從1角4分一斤,漲到4角一斤。

  而平安銀行和新豐紡織等企業,可以組建一個團體,集中采購物資,這樣就有五六千人職員和工人受益。

  此時滬市的大米,已經漲價到14元多每石,目前漲幅在兩三成的樣子。

  最后,夏高翔還說道:“如今滬市災民眾多,老板也傳來話,希望平安銀行能充分發揮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在賑災和捐助上多多貢獻。所以,我們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此事的機構,調劑物資、提供幫助等活動。”

  張樹年馬上說道:“我愿意擔任這個機構的負責人”

  夏高翔點點頭,說道:“我們有物資,你盡管放心去做。”

  “好”

  200萬的公債,只是支援國家層面的行為;而對于民間救災,平安銀行也要行動起來。

  此次陳光良不在滬市,但也要遙控指揮這方面的行動。: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