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3章 戰爭財的預想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263章戰爭財的預想_wbshuku

第263章戰爭財的預想第263章戰爭財的預想  時間已經進入寒冬12月,不過在陳氏別墅里,卻有著溫暖的汽爐,屋內暖洋洋的。

  這個時代的富人,已經享受起‘冬暖夏涼’的科學革命。

  近現代意義上的暖氣誕生于歐洲。隨著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蒸汽機的發明促進了鍋爐制造業的發展。19世紀的歐洲出現了以鍋爐為熱源、以蒸汽或熱水為熱媒的集中供暖。最早將暖氣鋪設進自己家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格蘭發明家詹姆斯·瓦特。沒錯,就是那個發明蒸汽機的瓦特。瓦特把一條輸送高壓蒸汽的管道鋪設到了自己家里,并用焊接銅板制成了散熱器。

  在1925年,魯迅在文章《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講到伺候人的辛苦,說要“冬燒汽爐夏打扇”,可見汽爐已是富人普遍使用的取暖用具。

  當然,這個時代也已經有中央空調系統,并采用了深水井作為冷卻系統。

  晚上,一家四口吃著晚飯。

  楊慧突然說道:“光良呀,你現在也是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物,是不是也該回慈溪建個大祠堂,蓋個祖宅什么的,光宗耀祖啊!”

  這句話說得也有一些道理,畢竟這個年代講究的是衣錦還鄉,但實際上陳光良至今一次沒有回過寧波。

  陳光良直接說道:“戰爭年代,你建祠堂那就是活靶子,你建祖宅那就是別人的把柄,所以這不建也罷!至于娘說的光宗耀祖,我這一年為家鄉捐款十來萬大洋,造福鄉親,怎么也算了。”

  如果是做慈善,例如家鄉修路架橋、救災等,他從來都沒有缺席。因為他覺得,這是現在就可以造福鄉親的事情,應該要去做。

  至于建祠堂和祖宅,這些能保存到1978年,陳光良是一點也不信。祖墳都得被挖掉,這都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楊慧一時間不明白自己兒子為什么如此想,但畢竟不是當家人,只是說道:“若是你的第一個孩子誕生,總得回鄉祭祭祖什么的,有個像樣的祖宅或祠堂,總歸是件好事。”

  陳光良堅持自己的意見,說道:“不必麻煩.再說倘若家鄉惦記著我的好,我們回鄉自然會受歡迎,和祖宅和祠堂無關。現在正值國家貧困的時候,不宜去大興土木。不過娘你就放心,家鄉有什么事情,我總會捐款的。”

  一幅大公為私的神態,楊慧也不敢再說了!

  她其實是想風光回鄉,好好炫耀一把。

  事實上,平常那些同鄉來滬,陳光良豈有沒有幫忙——至少一個落腳點和一份工作。

  他陳光良既對得起國家,也對得起家鄉,可謂問心無愧。

  一年慈善捐款幾十萬,基本沒有那個實業家能拿得出來。

  當然實業家提供了工作崗位,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回報。

  嚴人美這時候突然說道:“大興土木自然是不該,但小小的修繕一下也是可以的,要不今年讓光聰回鄉一趟打打前站,然后再委托人建造一下,不需要鋪張浪費,但也算說得過去。”

  陳光聰馬上坐直身體,等待大哥發話!

  “行吧.光聰你回去后,低調行事,不要沾沾自喜。另外,我會委托幾位成熟可靠的同鄉幫襯,務必不能鋪張浪費。”

  陳光良一改之前的態度,讓楊慧錯愕,趕緊娘的話已經沒有媳婦的話管用了。

  “還是媳婦說話好聽,我也沒有想鋪張浪費。”

  “娘說的也是道理,夫君說的也是道理,所以折中一下,總歸就成事了。”

  這話將楊慧哄的開心不已。

  陳光良倒也樂于看到這一幕,這幾萬大洋花花倒是也值。

  本身陳光良這個人,不是特別喜歡張揚的巨商,否則這陳氏別墅就該修得更大更豪華。

  但他也絕不是‘吝嗇’之人,幫助同胞和同鄉,可是出手很大方。

  晚上。

  嚴人美躺在陳光良的懷里,說道:“良哥,你會不會怪我今天自作主張?”

  陳光良笑道:“怪什么,你說的也是很有道理的。其實我反對大興土木去修建祠堂和祖宅,是因為我知道華夏的環境不穩定,且不說這個世界并不太平,我們有日本這個餓狼環伺,亦有著國內的兩方勢力的斗爭,所以修這些只會成為他人攻擊的對象。”

  嚴人美突然想到什么,問道:“這個.真會發展起來嗎?”

  陳光良說道:“你說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

  “自然是窮人多”

  “那就對了,我總感覺.當然這是一種可能,可能是我考慮的太過長遠。”

  嚴人美好奇的問道:“那這樣國家不是也很好么,窮人也能有”

  陳光良直接點點頭,說道:“這樣的國家當然很好只是對我們這些富人不好了,因為要把我們的財富分給他們,還要.這些你記在心里就是了,出去可不興亂說。總之,我們不做壞人,但也不做圣人。”

  嚴人美抱得更緊了,聲音有些微微顫抖的說道:“有你在真好”

  平安銀行大廈。

  環球航運的寫字樓里,陳光良翻閱著環球航運的資產情況。

  目前,環球航運(含金山航運)一共是9條船,其中注冊在廣州灣(湛江法租界)的船只是三艘,分別是兩艘5000噸的次新船和一艘950噸的二手船;其中注冊在滬市的船只是六艘,分別是四艘5000噸的次新船和一艘16年齡的5050噸船、一艘3030噸的二手船。

  總計九艘船,其中六艘次新船的價值在300萬大洋(1012萬美金),其余三艘船加起來也就60萬不到,僅船只的價值則是高達360萬大洋。

  從去年9月開始,截止到目前,利潤將會在100萬出頭,扣除買進的三艘船,也還有40萬的現金流。

  乍一看,回報率居然有50左右(投資200萬總額計算),實則不能高興的太早。

  首先,粵省那邊拉甘蔗的活計,是最大的利潤來源。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其只使用金山航運的一艘5000噸的船,其余業務都給了其它航運公司,顯然人家覺得已經給陳光良賺到了該賺的那部分;等到了明年,估計一艘船的業務都有可能不是那么的繁忙了,因為甘蔗也種植起來,進口甘蔗會減少。

  其次,第一、二航線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利潤,接下來又會加入新的競爭者——招商局,勢必也會受到影響。

  最后,兩艘拉煤的船,雖然賺的不多,但至少業務繁忙。不過接下來開灤煤的傾銷行為,差不多快結束了,預計也不會那么繁忙了。

  綜合種種原因,明年(1933)的航運形勢不容樂觀!

  “老板,會議時間到了!”

  “好,我馬上來”

  不一會,陳光良走進會議室,環球航運、金山航運的部分管理層已經坐好。

  “廣州灣那邊的情況如何?”

  金山航運的經理吳浩,立即匯報起來:“金石號(950噸)在廣州灣和香港的固定航線中,已經站穩腳步,業務已經有不錯的起色.”

  陳光良打斷的問道:“主要競爭的情況是什么樣子?”

  吳浩當即說道:“這條航線屬于新航線,畢竟他們都屬于租界,本是直接和其它城市的貿易區;如今開放新航線,新加入的基本都是華資(外資看不上),有個叫做許愛周的本地企業家,購買了一艘寶石號,也展開了固定航線,是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不過,大家也是相安無事,畢竟現在是各自攻城略地的時候。其它.”

  廣州灣,陳光良去過兩次。

  之所以看中那里,主要是考慮到‘日法’的關系,能撐到1941年;其次,便是廣州灣可以朝西南諸省運輸方便,等到1938年東南陸續淪陷,大西南的物資匱乏,廣州灣是理想的交通樞紐。

  而恰恰在1938年開始,華夏外圍被封鎖,西南諸省是最好的運輸通道。哪怕從香港去重慶,也是要走西南交通的海陸交通。

  所以陳光良勢要把這條道路打通,屆時陸地上運輸都要提前準備。

  “接著說”

  吳浩點點頭,繼續說道:“從廣州灣到西南,再到東南亞的這條航線的船只,目前經營不甚理想,只能堪堪運營另外就是運輸甘蔗的這艘船,目前業務還算正常,盈利很不錯,但粵省方面現在多采用自己租賃船只,估計后續也會取消我們的運輸業務本質上來講,航線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我們船只過大,若是廣州灣到西南諸省的船是一兩千噸的船只,這樣可以非常理想的經營。”

  陳光良也明白這些道理!

  目前西南諸省的物資,主要是從滬市或青島、天津出發的船只運輸,還輪不到廣州灣來做交通樞紐。

  他當即說道:“那我們就再購2艘一兩千噸的船只,大船先作為非固定線路的運輸,后面我自有安排。”

  總的來說,拉完這一期的甘蔗,兩艘5000噸的船本,便已經回籠了(以6.5萬美金一艘的成本計算)。

  這種回報效率,簡直是非常非常的高,這得力于業務上的機遇,以及船只的撿漏。

  吳浩高興的說道:“好的”

  兩艘一兩千噸的船只,固定航線從廣州灣到西南諸省,恰恰合適。

  接下來。

  趙鐵毅匯報道:“環球這邊,主要是考慮第一二航線的挑戰,招商局要真安排四艘三千噸的船只來,我們起碼要受到兩三成的影響。如果也能換掉兩艘,用三千噸的船只作為其中一班的固定船只,情況可能好一些。”

  都嫌船大。

  固定線路的問題,一般競爭較大,業務比較穩定,所以沿海運輸用三千噸已經足以。

  至于5000噸以上的船只,那自然是非固定線路的最好選擇,有時候接到一單活,恨不得自己的船能拉雙倍的載重。

  陳光良隨后說道:“先經營著,等招商局加入這兩天航線后,我們再決定增加兩艘三千噸船的問題。大船永遠不是累贅,一旦歐美經濟復蘇,我們的大船也可以去歐美遠洋。”

  大家紛紛驚訝起來,趙鐵毅更是直接的說道:“怕是很難,我們自己的沿海航線都尚且不占優勢,歐美更是不會信任我們的船隊。”

  這話不錯,并不是夸張。

  但陳光良反問道:“如果我以一年一租,或者三年一租,將船租給歐美的航運公司,你們猜猜他們愿不愿意?”

  所有人都認真思考起來,隨后臉上開始變化起來。

  有管理層說道:“我們的船都是很好的優質大船,我們的海員薪水也很低,只要價格理想,再加上歐美經濟復蘇,這種租賃方式倒是可以租賃出去。只是這樣一來,租金肯定不會很高!”

  陳光良笑道:“總比空著的好。這個事情先作為一種出路,我們現在首要目的,還是提高我們的海員質素和技能,培養出華人高級海員,非常有必要。”

  這是一步很長遠的局:在三十年代,將船便宜租給英國的航運公司,打通這個渠道;等到二戰英國參戰,他手中的六艘船立即就可以高價租給英國政府和航運公司,屆時錢賺到了,人情也有了。

  發戰爭財,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前世奧納西斯便是挨到那個時候,真正崛起的。

  風險雖然有,但英國保險公司和英國政府肯定會保證他的利益,因為這是‘及時雨’。

  所以這六艘船,才是他航運帝國的‘根基’。

  趙鐵毅說道:“目前,我們的海員培訓工作,已經取得不錯的進展,如果不需要考慮跨洋的航行,我們自己的海員,可以在華夏沿海組成全華班的海員。”

  吳浩補充道:“我覺得東南亞也是可以的,全華班沒有問題。”

  環球航運在成立的時候,也有‘高級海員’培訓班,這些學院都是有很高的學歷,如今環球航運差不多快經營兩年時間了,取得這樣的成果也是必然的。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那爭取兩年后,我們能跨洋遠航,我們要培養華夏的遠洋高級海員,這是必然的。”

  “是”

  購買新的二手船,培養高級海員,儼然已經成為接下來的工作重點。: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