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1章 好處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221章好處_wbshuku

第221章好處第221章好處  陳光良、虞洽卿、方椒伯、張元濟等江浙財團商人,在香格里拉飯店的行政會議室,接見了被粵省方面趕回來的制糖團隊。

  制糖技術總工曹銘先說道:“粵省方面派出馮銳擔任制糖負責人,這個人一上任就攬權,并以粵省已經得到美國制糖機械公司的保證,將我們驅趕回滬市。”

  張元濟急道:“這怎么行,我們好歹也是持股50的股東,這一個人不派,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了解?這陳濟棠,該不是想貪墨我們的資金吧!”

  虞洽卿老謀深算的擺擺手,說道:“不可能!他們粵省建那么多糖廠,勢必要在江浙滬來銷售,沒有我們江浙滬財團的支持,又如何和洋塘競爭?”

  不愧是阿德哥!

  直擊要害。

  前世粵省的白糖,便是在江浙滬財團的支持下,占領了市場。

  一旦粵省沒收他們的股份,那就是名聲爛大街了,屆時粵省過來的白糖,直接向法院申請扣留便是。

  陳光良這時候問道:“第一糖廠什么時候能開工?”

  曹銘先回道:“機械廠方面承諾11月初旬安裝并調試完畢,隨后會派指導人員教制糖。”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正好我這個月要去粵省,到時候去見見陳濟棠,看看這個后續如何承諾分紅的問題。大家放心,至少最近兩年粵省方面不會和我們翻臉,畢竟他們要占領市場;而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定期派人查賬,爭取準時分紅,還是可以做到的。”

  他倒是不急,因為他堅信本錢可以拿回來。

  正好6月份他要去廣州灣(湛江)注冊一家航運公司,并疏通一下港口的關系,那就去拜訪一下陳濟棠。

  虞洽卿說道:“嗯,去一趟也好。不過現在正值寧漢對峙,我們江浙財團多少都有些不受歡迎,光良你言語稍微克制一點。總之,粵省的白糖只要到呼市,我們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給查封,所以他們肯定不敢那樣做的。”

  還不是不幫助銷售的問題,而是直接扣留粵省白糖。

  眾人頓時心安。

  曹銘先等人這時候有些急,詢問道:“虞先生、陳先生,那我們現在如何安置?”

  陳光良說道:“南鯨實業部的孔先生,不是一直想在滬市再辦一家甘蔗榨糖廠么,肯定是需要你們的。你們先回去好好休息,工資我照給。對了,我在崇明島有個甘蔗農場,正在培養甘蔗品種,你們也可以去看看,徐才進在那里負責。”

  “好的”

  隨后,大家放下心的離開。

  虞洽卿則馬上說道:“孔祥熙想辦制糖廠,他肯定個人也會出資,不如我們也分一杯羹,入股。”

  大家現在是信心十足!

  首先,一套日榨千噸甘蔗的設備只需要70萬美金,而且只需要先付20,剩余則投入使用再付。

  其次,關稅已經出臺,洋塘輸入華夏的價格已經大漲,本地糖生存空間大。

  最后,甘蔗選種、進口的渠道已經打開。

  陳光良也支持道:“可行,反正現在投資一家糖廠,三百多萬也是可以的。江浙滬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甘蔗的生長條件不錯,只是稍微比粵省差一些而已。”

  他反正參股一點,意思意思就行了!

  虞洽卿得到大家的支持,便說道:“好,這事我去和孔部長談。”

  還有半年出頭就是一二八,但機器肯定不會那個時候進上海,因為工廠至少也要建那么久。陳光良也不擔心這個會失敗!

  6月10日,杜月笙舉行杜祠落成典禮。

  奉主入祠典禮規格之高,排場之大,堪稱空前絕后。幾萬人的儀仗隊由六個大隊組成,國黨政要送的牌匾,排成長長的隊伍,以總司令送的《孝思不匱》最為顯眼。

  浩浩蕩蕩的隊伍乘船經黃浦江到高橋,在高橋碼頭上搭起五丈高的五彩牌樓,一路上汽車魚貫行進,從事先新筑的6尺寬、五里多長的杜高路上,駛抵陸家堰杜家祠堂。

  舉行奉主入祠典禮時,由陸海軍、巡捕房西樂隊等組成的大樂隊奏樂,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鳴禮炮21響。首先由楊虎以南鯨政府中將參軍身份代表國民政府和總司令道賀。

  公祭典禮由吳鐵城、劉志陸、宋子文的代表以及孔祥熙、何應欽的代表致祭,杜月笙率子在旁答禮。

  中外來賓達1萬多人,幫杜月笙籌備的都是海上聞人,總務主任是虞洽卿和黃金榮,劇務主任是張嘯林,衛生主任是王曉籟、龐京周,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

  陳光良也親自上門祝賀,并送上‘薄禮’。

  看著熱鬧的場景,陳光良忍不住感嘆,難怪男人對權勢、財富如此的渴望,這確實讓人流連忘返。

  杜月笙為了‘杜家祠堂’,當初僅買地就花了50萬大洋(畢竟都是鄉鄰,不可能搶),其后的建筑費,再加上這次的招待會,花費便是100150萬大洋。

  這個錢,可以在川蜀路(第二金融街)、‘江西中路’、‘河南中路’這三條以此和黃浦灘路平行的馬路上,修建起一座大廈起來了。

  不過杜月笙也不吃虧,此次賓客那么多,僅送的禮金就可能高達兩百萬。

  不過在陳光良看來,如今杜月笙如此做大,勢必會和黃金榮產生一些碰撞。特別是黃金榮看到今天的場景,怕是立即要去準備‘黃家祠堂’。

  更重要的是,黃金榮的門徒,和杜月笙的門徒,接下來自然也是勾心斗角。

  從10日到12日,杜家祠堂演出連臺好戲,“四大名旦”、“四大須生”等全都登場,極一時之盛。

  杜氏家祠落成典禮,連續擺出好幾天盛宴招待各方來客。掌勺主廚是高橋有名的廚師孫炳,孫擅長燒本幫菜,杜月笙是浦東高橋人,自然用家鄉菜招待四方客人。

  很快,陳光良就帶著人來到廣州灣(湛江)。

  這個地方在1889年左右,由清政府租給了法國99年,實際上后世在二戰后法國就無力占領,民國政府用從北越退兵,換回這個租地。

  法國政府本想投資廣州灣,讓其和香港競爭,只是事與愿違。

  廣州灣始終無法達到香港的高度,原因很多,除了走私泛濫和貨幣沒有權威性外,遠離商業區、管控廣州灣官員的級別遠遠低于香港和落后的工業基礎也很關鍵。

  特別是行政級別差異,廣州灣首腦只是法國印支地區的下屬,也就相當于是地市級別;而香港總督是英國中央直管,相當于是直轄市了,能夠獲得的支持、動用的資源要多得多。

  不過陳光良之所以看中這塊風水寶地,是因為廣州灣在抗戰時,這里因為是法租界,可以將物資大量運送至西南諸省,屆時發財不在華夏。

  而且,廣州灣也是西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很好。

  “陳先生”

  在廣州灣的一間寫字樓里,提前來的職員,已經在等候陳光良。

  “嗯,本地職員是否已經到位?”

  “這位便是,他原來是廣州灣的海關職員,叫陳曾濤。”

  “老板你好”

  陳光良馬上切換粵語:“內侯,看來我們還是本家,這幾天要請你協助我辦理公司手續了!”

  陳曾濤沒想到陳光良如此客氣,馬上說道:“是我應該做的,程序之類的,我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一定不耽誤您寶貴的時間。”

  會說話。

  隨后,陳光良召集大家開會。

  他說道:

  “新成立的金山航運,會有兩艘船,都在40005000噸的載重,是大型貨船,而且比較新。所以,我們這家公司的規模也是很龐大的。”

  “不管你是江南人,還是粵省人,實際上我們都是南方人,所以大家務必要團結,畢竟我們是來賺錢的。”

  “另外,后續這邊負責的經理是吳浩,協理是陳曾濤,繼續招募本地職員,我們總部不再派遣人過來。”

  他只需要派會計和財務過來,其余全部用本地員工即可,當然經理吳浩原本是環球貿易的經理,現在也兼這邊的經理。

  至于海員,自然也是從總部培訓上船的,反正基本不上岸的。

  這時候,陳曾濤提道:“老板,我研究過金山公司的兩條航線,我覺得香港至廣州灣(湛江)的航線非常繁忙,可以開辟固定航線。然后廣州灣至西南諸省,后期再考慮要不要至東南亞,這樣比較有把握。”

  陳光良聞言后,馬上說道:“能不能具體說說?”

  他和屬下,也是根據南鯨政府的政策,以及上海那邊的航運知識來敲定的四條航線。

  但如果這個本地員工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議,自然應該采納!

  隨后,陳曾濤詳細的介紹了‘湛江和香港的業務’、‘湛江至西南諸省的業務’,言語之中,他在海關工作的經歷,立即凸顯優勢出來。

  航線只是微微變動。

  幸虧陳光良一開始就知道,做航運最有優勢的地方,那就是海關,所以都讓屬下去海關高薪聘請。

  “行,我在考慮考慮,畢竟船還有一段時間才正式運營。大家先做好準備!”

  “好的”

  如果參考陳曾濤的航線,那么陳光良在全國的航線中,那也是‘船王’級別了。

  一個是以上海為基地,一個以廣州灣為基地,同時發展,擴張非常的快。

  接下來的幾天,陳光良迅速辦理好‘金山航運’的手續問題,并向法國殖民官員送上了厚禮。

  他在滬市的身份和地位,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見人十分的方便。

  當然,廣州灣這邊三教九流一點不差,除了交好洋人以外,其余要慢慢的適應了。陳光良也打算讓周興高來這邊,訓練個安保隊來。

  回滬市前,陳光良來到粵省府拜訪了陳濟棠。

  陳濟棠也是很給面子的宴請了陳光良,作陪的正是馮銳這個農林局局長兼制糖負責人。

  “陳先生放心,你們江浙財團來投資,為我們粵省糖業打下了基礎,這一點我是不會忘記的。所以你們在第一制糖廠的分紅,明年就可以開始,保證你們有得賺!”陳濟棠嘴上說著最斯文的話。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我們當然相信陳大帥,我這次來不是為了這個事情。”

  “喔?”陳濟棠笑著問道:“那是為了什么事情?”

  陳光良先是說道:“我在廣州灣成立了家航運公司!”

  陳濟棠馬上大方的說道:“我當是什么事情,廣州灣雖然是法租界,但只要有人敢找你麻煩,你盡管來找我。”

  話雖這么說,這些軍閥可不會無緣無故的幫忙。前世榮宗敬被人綁架,綁匪開價五十萬美金,然后南鯨方面出手,把人是給救回來了,但各部門向榮宗敬要‘跑路費’,總計達60萬美金。

  你說,誰更黑!

  所以四十年代后期,兩邊都不要留,去香港、去美國的才是聰明資本家。

  陳光良短期酒杯,說道:“那我先敬大帥一杯,祝大帥把粵省建設越來越好。”

  這句話,一下子將陳濟棠捧道心坎上了,他高興的舉杯說道:“好,還得需要你們這些商人的支持啊!”

  放下酒杯后,陳光良趁機說道:“我在廣州灣成立的航運公司有兩艘40005000的船,而據我所知,第一榨糖廠11月就可以開工了,也是需要從東南亞進口甘蔗的。還請大帥照顧一下!”

  他為粵省制糖產業做出那么大貢獻,要點好處不過分吧?

  陳濟棠才知道,陳光良是在等這個,他直接說道:“我當是什么事情,還讓你跑一趟過來。這事我答應了,畢竟怎么你也是我們粵省制糖的建議人,是有功勞的。馮局長,這事你聽到了沒有,我就交給你了!”

  馮銳馬上說道:“聽到了,到時候一定給陳先生的航運公司運!”

  目的達成,僅這一筆生意,陳光良都認為他能拿回粵省的投資。

  當然他也知道馮銳喜歡錢,晚一點讓金山航運的人,給馮銳送送禮。

  “多謝大帥,多謝馮局長”

  馮銳馬上說道:“陳先生客氣了,你幫我們粵省制糖不少忙呢!”

  酒席結束后,陳光良趁機送了陳濟棠一幅名人字畫,投其所好。

  事后。

  陳濟棠對馮銳說道:“陳先生是個會做人的,該人家的好處,也不能少了!”

  此次見面,陳光良壓根沒有提‘再派人’或‘監管財務’之類的,頓時讓陳濟棠大聲好感。

  馮銳點點頭,說道:“確實,他對我們粵省制糖業有貢獻,而且也非常識時務。更何況,我們的白糖去上海銷售,也繞不開這些江浙財團。”

  陳濟棠說道:“所以運甘蔗這事,答應他便是,不過也不能都給他,我們也得照顧本地航運。”

  “好的”: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