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3章 反擊來了

第143章反擊來了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143章反擊來了  第143章反擊來了←→:

  陳光良何許人也?

  此時的滬市,絕對是最熱門的新聞之一。

  有報紙就刊登了關于陳光良的身份信息:

  兩年前還只是一名人力車夫,不錯,就是如此低的社會出身,僅讀過三年私塾。

  然后合伙購入黃包車,并逐步發展成車行,有媒體甚至影射長江車行的租金最貴,將陳光良污蔑為黑心老板;

  又‘空手套白狼’進入地產行業,開發了‘幸福家園’等三個新式里弄,塑造成投機者。

  再大肆借貸,購入大量的愚園路地皮,將那些鄉下人的土地盡數便宜購進,塑造成奸商。

  最后便是購入瀕臨倒閉的《商報》,用錢開路,免費送報,讓一份新報一躍成為第四大銷量的報紙(滬市)。

  雖然,這些言論都是不友好的,但很多讀者都感覺到不對勁——這也太傳奇了吧?

  一個如此不堪的年輕人,白手起家居然可以將產業橫跨出租車行、地產界、報業三大產業,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在3月18日的《東方日報》中,刊登了一篇文章,也就是陳光良寫的關于《東方日報》的辦報理念,但是以《東方日報》名義寫的。

  當期的銷量已經突破35000份,所以很多人都看到這篇文章!

  文章指出:《東方日報》的辦報理念是——讓讀者不出門,也曉天下事;《東方日報》的新聞,不帶著主觀思維去下定論,因為在本報看來——報紙不應該以勢壓人,說某人怎么樣怎么樣,報紙沒權去定罪,或控訴某人,我覺得它們報紙這樣做是不對的。同樣,報紙在轉載某些學者的言論時,理應慎重的標注‘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報言論’;畢竟熱衷政治者,較多的是一無所有的人。

  大文豪魯迅特地購買了《東方日報》,看完后點評道:“這個《東方日報》還是值得觀看的,辦報的理念也不是那么俗,是人之常情。只是最后一句,我不太喜歡,熱衷政治者,未必是一無所有!”

  懷孕的許廣平接過報紙,看了一會說道:“人家說的是較多,而非全部。而且像你這樣的,并不是熱衷政治,而是警醒世人。”

  確實,《東方日報》這里面的‘熱衷政治者’,還真不是指的是進步人士,而且也看得出來不是這個意思。

  魯迅點點頭,說道:“我聽章其華講過這個陳光良,和這幾天的輿論是有些沖突的,人家對人力車夫是很好的。僅讓人力車夫入股入伙,就超過絕大多數的車行老板,且人家還發明了三輪黃包車,將徹底改變人力車夫的處境。”

  三輪黃包車是誰發明的,目前報紙上并沒有給出,此言定是章其華教授介紹自己朋友時的欣賞而已。

  許廣平說道:“這樣啊,看來是各家報紙的競爭導致,果然不能全部相信。”

  另外一邊。

  徐志摩看完《東方日報》后,說道:“一個投機者而已,所謂的不參與政治,不過是怕得罪國民政府,但又害怕失去知識份子的讀者而已。”

  陸小曼此時哈切連天,顯然是要吸大煙的前兆,她回道:“管他怎么樣呢,到了下個禮拜四,記得每天買一份,萬一中獎,也圖個喜慶不是!”

  徐志摩看了一眼陸小曼,滿眼都是寵溺的說道:“知道啦”

  其實陸小曼不能說不是一個好妻子,畢竟她動過手術,不能生育,但身體又不舒服,只能抽大煙緩解。至于生活奢侈,她本人出身富豪家族,總不能嫁給你徐志摩就要跟著吃苦。

  總之,做為一個現代化的女性,陸小曼是不會為了婚姻,而改變自己的,除非徐志摩死了!

  3月19日,《東方日報》刊登了章其華教授的一片文章:

  文中介紹了《駱駝祥子》這篇文章誕生的過程,更重要是以《駱駝祥子》作者的身份,介紹了‘長江車行’發展的一些過程,特別是八成以上的人力車夫都是長江車行的股東,是上海灘唯一的讓人力車夫收入增加很多的車行;文章還指出,長江車行的老板陳光良先生,一直心系做苦力的人力車夫,發明三輪黃包車,并在參股同昌車行制造廠,籌備大力推廣。

  此新聞一出,頓時給陳光良增加了‘慈善家’、‘發明家’的頭銜,而且是從《駱駝祥子》作者的手中撰寫的新聞,其真實性自然無需多說了!

  而輿論也開始發生轉變:

  “出身貧寒,不是人家的錯,那些詆毀人家的報紙真是該死啊!”

  “就是啊,試問有幾個老板會為苦哈哈的人力車夫考慮,聽說那些大車行都壟斷著滬市的黃包車,普通車夫想買黃包車無疑是癡人說夢話,但人家陳光良允許人力車夫入股,而且車行八成以上是股東,試問這個誰能做到!”

  “不僅僅如此呢,人家還研發出這個三輪黃包車,以后人力車夫只需要蹬個自行車,就可以拉客接客,不再是疾病纏身、臭汗纏身。”

  “不簡單,居然還是個發明家,將自行車和三輪黃包車相結合,真是個天才!”

  3月20日,《東方日報》又刊登了地產界的一篇文章,文中指出:

  ‘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還本,屋歸地主’的地產模式發明者陳光良,在去年開發出125幢洋樓,總計375戶獲得一個近乎‘白住’的居所;而全市的地產商人,照著這樣的模式,至少開發(正在開發)出三百多幢樓,將有近一千戶人活得穩定的居所。

  此模式的出現,預計一定程度的緩解SH市的居住情況,新增更多的住宅樓房。

  文章還介紹了已經投入居住的‘幸福家園’,被所用住戶一致盛贊,樓房質量優良,新式里弄安全衛生,足以堪稱地產界的‘經典新式里弄’。

  一時間,陳光良的聲望繼續直線攀升,成為滬市最熱門的人物之一。

  “厲害啊,面對這么多報紙同行的污蔑,人家不慌不忙的應對。”

  “可不是嘛,而且高下立判,人家只是陳述事實,卻不攻擊同行,這品行就比其他同行高出很多。”

  “就是呢,現在的人啊,世風日下,好的給說成壞的。果然,還是《東方日報》最可靠,只陳述事實,不做主觀的評論。”

  這下好了,《東方日報》還沒有開始活動,銷量就已經突破35000份,成為各大報紙的噩夢。

  各大報紙斥責《東方日報》不正當競爭,如今反讓讀者認為他們才是不正當競爭——構陷人家報紙的總經理。

  前一晚,陳光良還在東方報社里工作。

  “黃經理,明天的報紙印好了沒有?”

  黃春蓀當即說道:“印好了,正在進行編碼。一人編碼,一人檢查,不能描,不能重打,錯了就扔。”

  陳光良看著忙碌的職員,滿意的點點頭。

  為了保證活動順利進行,編碼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如果敲上去數字不清楚,那不能用筆描寫,必須扔掉,再重新編碼。

  打碼機是自動編碼,機械原理,如果有讀者想作假,也不可能,因為必須涂抹,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而且《東方日報》是先驗,等到最后一刻沒有其他人混進來,才頒發金條。

  此次活動雖然搞的大,但銷量暴增3萬份(印刷6萬份),以及拉了一些廣告贊助,怎么都不會虧的。

  “就是印刷機有點老式,我聽說《新聞報》前年購進新型高速輪轉機兩部,每部每小時可印四張大報36000份?”

  黃春蓀當即說道:“不錯,陳經理也想買?”

  陳光良說道:“嗯,這次活動結束后,我們個報紙增長至4萬份以上,就可以考慮購入一臺了。”

  他現在是財大氣粗,誰叫杜月笙、虞洽卿趕著上來給他宰!

  他才知道,史量才收購《新聞報》的50股權,才花了20萬大洋。

  一個銷量15萬份的報紙,價值才40萬大洋。

  但《東方日報》銷量僅三萬份時,就估值30萬大洋了。

  如今《東方日報》的賬上還有4萬大洋,而且也逐漸有了新的盈利,不花出去豈不是留著浪費。

  確定工作無誤后,陳光良才驅車準備回家。

  翌日。

  “賣報的,來一份《東方日報》,我看看今天是不是有抽獎的號碼?”

  “好勒老板,肯定有的,每一份的正刊右上角都有編號,下午4點抽獎,明天的報紙公布中獎消息。”

  “還真是,好家伙,我的居然是70055,莫非《東方日報》今天銷量要破七萬份?”

  “很正常,人人參與嘛!”

  實際上,此次編號是從10000開始的,另外沒有4開頭的‘萬單位’,相當于最高有79999。

  而且為了避免有人造假,報紙每個區域的編碼,都是有規律的。

  “不知道怎么抽獎的,公不公平?”

  “放心吧,老板,抽獎是下午四點,由律師館見證的情況下,公平公正的抽獎,明天就可以見報的!”

  “我倒是忘記了”

  一時間,《東方日報》成為搶手報紙,要知道《申報》在滬市及周邊城市的銷量,也不過八萬份。

  《東方日報》目前也就在滬市、杭州、蘇州等周邊城市銷售,所以六萬份如果真全賣掉,那就在這一地區和《申報》、《新聞報》不相上下了。

  雖然很多都是抱著‘抽獎’心態購買《東方日報》,但既然都買下了,自然不會錯過閱讀。

  而《東方日報》在排版和編輯手法上,是領先全國報紙的,目前僅在新聞來源的廣泛性、名家的評論犀利性弱一些。

  所以《東方日報》的整體質量,是和《新聞報》、《申報》一個等級的,甚至針對特定的群體,更有優勢。

  所以很多新讀者一看《東方日報》,就會逐步喜歡上這一份新報。

  “徐志摩好可憐,娶了一個大小姐,不得不賣力賺錢,自己的褲子破爛都舍不得換新的。”

  “哎,文人之恥,為了一個女人,不僅被師父大罵一頓,如今更是忤逆父母、作賤自己!”

  今天的《東方日報》,還有一個勁爆消息:陸小曼平常的奢侈消費,以及抽大煙,但自己的老公徐志摩卻不得身兼多職,拼命賺錢;更有記者拍攝到,徐志摩的褲子驚人破舊,卻舍不得換一套新的。

  一時間,讀者們紛紛對陸小曼進行討伐。

  以前的報紙雖然也有兩口子的新聞,但有的是匿名進行報道,如今《東方日報》指名道姓的報道,可謂掀起滔天巨浪。

  當然,《東方日報》報道都是有理有據,而非是杜撰。

  當天下午4點,在東方報社里,陳光良邀請了虞洽卿為第一天的三名中獎人抽獎。

  連續十天,東方報社都會邀請社會有名望的人進行抽獎,同時還有律師館的律師進行監督。

  而第一天,正是寧波大佬‘阿德哥’虞洽卿。

  “光良啦,你最近搞的動靜很大啊!”虞洽卿覺得很有趣的說道。

  “虞先生過獎了,《東方日報》今日銷量達60000份,下午四點基本就已經斷貨了!”陳光良說道。

  斷貨也不會補,畢竟還可以‘饑餓營銷’。

  虞洽卿有些驚訝起來,他知道《東方日報》僅在滬市及周邊銷售,甚至還沒有《申報》周邊的范圍廣。

  按照這種發展下去,怕是活動結束,銷量也能維持在五萬份吧?

  有些厲害,這個年輕人!

  “那開始吧!”

  抽獎的方式很簡單,一共是五個箱子——萬千百十個,依次抽取。

  “第一個中獎號碼出來了,是26255”

  “第二個中獎號碼也出來了,是52032”

  “第三個中獎號碼,是70898”

  抽獎全部結束,黃春蓀連忙抄一遍,然后去準備印刷,今晚注定很多人要加班。

  陳光良則和虞洽卿聊了一陣,晚上并約好一起吃飯。

  如今的他,也是可以和大佬坐一起吃飯了!: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