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109章購買汽車_wbshuku
第109章購買汽車第109章購買汽車 《商報》最終與陳光良無緣,不過這次也不算收獲,他因此結識方椒伯,而且加入‘寧波旅滬同鄉會’。
當然,陳光良對《商報》的設備和資源,依舊還覬覦著,因為他認為洪雁賓、黃春蓀不會成功的。
正因如此,陳光良只需要靜靜的等待計劃,擇機再投資報紙。
6月下旬的一天。
陳光良來到滬南的一塊土地上,參加‘同昌車行制造廠’奠基儀式。
作為第二大股東,他最近兩個月時間也為這間工廠的籌備,出了很多的主意和精力。
在奠基儀式上,陳光良作為二股東,也邀請了一些自己的朋友前來,包括章其華教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李壽民經理。
“諸老板,聽陳老板講,你們這個項目需要貸款十萬大洋,不知道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你這個工廠的優勢?”李壽民現場詢問道。
一般制造廠都非常賺錢,銀行家也非常樂意放款給實業。
諸聞武立即介紹起來,說道:“李經理,我們同昌車行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始終在自行車領域耕耘,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一次我們開設工廠,目標是每個月生產400500輛自行車,并以自己的品牌‘鳳凰’、‘飛輪’兩個牌子來推出”
鳳凰牌,是陳光良提出來的;
飛輪牌,是諸聞武提出來的;
兩個大股東各自提出一個品牌,看看后續那個品牌更暢銷。
李壽民聽完介紹后,滿意的說道:“這樣看來,你們算得上華夏第一個自己生產的自行車工廠,雖然很多零件都是進口,你們品牌更像是組裝的,但也算很大的進步。”
諸聞武馬上說道:“在零部件上,我們也會逐漸生產制造車架、踏腳、車軸等主要部件,及裝配整車。”
自行車當中最復雜的生產工藝,一定是鏈條,這玩意是一個國家的工業代表體現,華夏在50年代前基本都不能生產。
所以這部分零件,就只能靠進口。
李壽民點點頭,說道:“好,你們工廠獲得貸款的幾率很大,后續我們可以細聊。”
諸聞武等人大喜,心中也感嘆陳光良真的和銀行很熟悉。
實際上,若不是有‘三輪黃包車’這個市場需求在,諸聞武等人可能不想貸款。
雖然同昌車行一年打算生產50006000輛自行車,但實質上利潤也就二十萬大洋左右,這種利潤都不一定用得上貸款。
但如果考慮到全國主要大城市能推廣‘三輪黃包車’,那這個市場一下增大了很多倍。
隨著一人一鏟土,‘同昌車行制造廠’正式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年底開始正式投入生產。
在這期間,關于‘三輪黃包車’的研發工作,已經在秘密進行,預計明年中開始推出,年底正式批量生產。
如何將‘三輪黃包車’進行推廣,這是陳光良的工作內容。
甚至是‘三輪黃包車’的研發工作,陳光良也親自參與其中。
其實很簡單,陳光良前世又不是沒有玩過,這一世更是對黃包車結構非常了解。
總算趕在1928年的上半年,陳光良將20萬的資金全部買入地皮,還多花出了1萬大洋(借調)。
截止到六月下旬,陳光良手中已經擁有63畝愚園路地皮(西段居多,中段也有點),另外在霞飛路則擁有19.5畝的地皮。
前前后后,陳光良大概是花了24萬多元的巨資,他真正成為滬市的地產大亨。
當然他的地皮都在愚園路的西段、霞飛路的西段和中段,地理位置還是差點;但是,這些地方的升值潛力卻是最大的。
一時間,陳光良都有些想‘躺平’起來了。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他這點錢財還是算不上什么,畢竟還基本都是負債。
如此一來。
長江地產的兩個項目已經是穩定推進,陳光良只需要定期去視察工地,監督一番;
個人投資地皮方面,也已經全部完成,只需要兩年后再考慮出售的問題;
長江車行如今基本上是停止擴張,陳光良若想發展,只能通過‘購入交通科的股權’來增長自己的權益(如今分紅達到9000元以上)。
他擁有‘同昌車行制造廠’的三成股權,預計得明年(1929)年底正式批量生產,那么分紅得1930年底了。
辦報紙的希望暫時落空。
如今,看來只有進入出租車行列了!
通過近半年的調查和了解,這個時代的出租車運營,陳光良已經非常熟悉。
這個時代的出租車‘叫車’,不是在路上招手,愿意很簡單,一升汽油要0.40.7毛,出租車根本不會邊跑邊等客,畢竟油費太高;所以,普遍叫出租車都是通過電話來叫車,其次是通過出租車的‘助手’來招攬客人。
這個時代的出租車收費模式是‘計時’,客人上車后,司機會添一個單子,上面寫好上車時間,待下車的時候,再添上下車時間,如此來收費。另外,顧客還需要給10的小費,這是司機的主要工資收入。一些外資的出租車上,甚至還有自動計費器。
而這個時代的司機收入一般在60大洋以上!
這個時代的出租車企業,華資很難競爭得過外資,因為華人加油會貴一點,修車也會貴一點,故目前滬市兩家最大的出租車企業,都是英資和美資。當然凡是無絕對,華資也會有其它的優勢。
這個時代的很多華資出租車公司,都是采用二手車,因為價格能便宜很多。
不過陳光良也有一定的顧慮,最近一年半,他不會大力發展出租車行業,最多初始投資兩萬大洋。因此,出租車稀少,發展緩慢,勢必在眾多出租車中不能取得什么優勢。
就當慢慢的熟悉經驗吧!
幾日后,陳光良帶著何向東、周興高等人,來到位于福州路的英資‘中央汽車公司’。
這家公司不僅僅代理歐洲汽車,同樣也代理美國汽車;不僅僅有新車出售,亦有二手車出售。
其業務做得很大,是滬市的大型汽車代理行,也是汽車零部件、汽車維修的大行。
事前他們已經打過招呼,希望購入五輛二手的‘雪佛蘭’汽車。
來到中央汽車公司時,銷售代理查理和華人銷售吳憲驄接待了他們一行。
陳光良很直接的說道:“我要驗驗車”
查理和吳憲驄有些意外,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懂驗車?
吳憲驄笑著說道:“陳老板盡管放心,這些汽車都有五成新,現在就賣了三成新的價格!”
陳光良不置與否,而是自顧自的開始驗車起來。
雖然這個時代的汽車,和后世不一樣,但卻是更加簡化和粗狂。
陳光良本人已經考取了公租界的駕照,點火汽車,更是親自感受一番。
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這批車只有三四成新,根本不是吳憲驄說的五成新。
“這批車應該是國外直接進口的二手車,僅三四成新的樣子,前面的大燈是新換的”陳光良開始找茬起來,而且采用的事英語。
查理見被識破,又見陳光良會說英文,當即說道:“不錯,但價格我們也非常便宜,每輛車只需要2500大洋,而新車可是要6000多大洋。”
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是福特T型車,新車也就3000大洋不到,不過這種汽車非常簡陋和空間小,而且是敞篷的,做出租車顯然不適合。
陳光良很快就還價道:“2200大洋一輛,然后分半年還清,我考慮將這五輛車拿下。我們是用來做出租車的,后續會繼續購買汽車,會繼續考慮你們的車行。”
這一次開設‘長江出租車’,陳光良一共是準備拿出2萬大洋,接下來還需要找‘駐點’和‘拉電話線’。
出租車的駐點,肯定是要‘門面性質的’,將車聽到門面上,有人電話喊車,就立即到指定目的地接客。所以,駐點還需要拉電話線,這也是一筆開支。
當然,2萬大洋還是很充足的,只不過能分批支付,當然更有利。
查理不會還價,只想著陳光良是準備開出租車的,那么接下來的維修、零部件,以及繼續購入汽車,都是一筆筆生意,就準備答應下來。
“好,希望你們守信用的支付車款,逾期我們將收輛。”
吳憲驄懵逼,合著這位主英語那么流利,直接和他的上司進行交涉,最終似乎談了一個很大的優惠。
再次檢驗一番后,陳光良確定問題不大,心中也盤算了一下這批車需要多久回本的問題?
出租車一小時是4元,再加10的服務費,一天大概能接客68小時,即行駛約100公里(滬市基本規定不超過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實際平均也就15公里每小時),耗油約1012升(福特T型車因為小,百公里耗油僅八升左右)。
油費一天差不多需要6元,車資差不多在2530元,司機的薪水基本都在服務費里面,所以這里面的毛利在20元。
當然,毛利里面還要除掉電話費、其他職員的薪資、車行的租金、更換零部件和維修費、稅費等。
總結下來,一輛二手車,十二個月以內肯定能回本,九個月回本比較理想。
不管了,最近一年半都先用二手車頂著,等到1930年前后,搞他個一批新車回來,組建滬市頂級的出租車企業。
接下里,陳光良和查理簽署了合同。
合同規定,五輛車總價是11000大洋,首批支付2000大洋,后面六個月分批還清(每個月付1500大洋)。
這里面有個細節,長江出租車的首付款如此低,并不是剛剛的一番言辭說服,而是陳光良的信譽擔保。
在陳光良的名片上,有兩個名頭,隨便哪個名頭拿出來,都是信譽的保證。
包括‘長江車行’,畢竟是一家中等車行,擁有465輛黃包車。: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