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9章 大步向前走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99章大步向前走影書  :yingsx第99章大步向前走第99章大步向前走←→:

  兩日后,章其華署名的文章《人力車夫一生的夢想》在申報上發表,引起滬市社會的熱烈討論。

  由于章其華的《駱駝祥子》已經發表八個月時間,他已經晉升為二流文豪,所以影響力已經不小,這篇文章出自他之手,更是讓人們關注到這個群體。

  其實,這篇文章在渲染上并不算出色,但是在數據上卻觸目驚心;同時,最后的‘八卦’也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

  所謂的‘江北籍車行霸主’明眼人都知道——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槍擊案’主角顧竹軒,這次他不再是‘受害者’,更像是一個惡霸。

  本來車行就夠‘壟斷’了,沒想到大車行更是靠著‘收保護費’來壓榨其他人/車行。

  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也引起其它報紙的爭先報道。

  有報紙甚至認為,顧竹軒被永安公司和公董局欺負,也是咎由自取起來,輿論一下對他很不利。

  這就是‘偽大亨’和‘真正大亨’的區別——在滬市,不是沒有報紙和雜志攻擊杜月笙,但絕不可能群起而攻之;最多有個別不開眼的攻擊杜月笙,但很快就會銷聲匿跡,當然不是杜月笙報復,而是另有原因。

  事實上,滬市的很多報館都有杜月笙的股權,亦有很多筆桿子拿著杜月笙的‘津貼’,甚至有不少人文人受過杜月笙的恩惠。

  “一派胡言”

  “全TM的都是一群書呆子!”

  顧竹軒看著報紙上的新聞,頓時怒不可斥。

  甚至有筆桿子在報紙上罵他被公董局欺負是活該和報應,這讓他如何不生氣。

  要知道,和公董局(公租界的最高行政結構)的官司,是他最看重的一件事,特別是這件事是他受了莫大的委屈——被人強·拆。

  “老爺,陳光良來了!”

  “快請他進來”

  顧竹軒臉色變得緩和一些,聽到陳光良到來,畢竟目前為止,他認為陳光良是最能為他解惑的人才。

  不一會,陳光良走進客廳,顧竹軒高興的起身迎接。

  “光良,你可是好久不來這里了!”

  陳光良笑道:“顧先生說笑了”

  話里有話,第一個意思是——我又不是你真正的手下,第二個意思是——上月你受驚嚇,自己可是第一時間來看望。

  顧竹軒并沒有在意那么多,熱情的邀請他坐下。

  “你看看這些報紙,盡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什么亂七八糟的!”

  陳光良接過報紙,看了一下后,認真的說道:“主要還是顧先生你現在太高調了,又是和公董局打官司,又是整頓黃包車行業,想不被人盯著也難!”

  聽到陳光良把‘車行斗爭’說成‘整頓黃包車行業’,顧竹軒沒有來的感覺很舒服。

  “我也不想唐嘉鵬把事情鬧得太大,只不過上次被人持槍襲擊別墅,我這口氣難消!”顧竹軒看著陳光良說道。

  陳光良很是光明磊落的說道:“顧先生你的仇家不止那六家車行,那些小車行雖然最后認輸,但何嘗又不是沒有想法;還有,公董局和永安公司對你也是有不滿。總之這事既然已經發生,顧先生應該吸取教訓,那就是你的安全有漏洞,其它不應該盲目下結論。”

  顧竹軒深深的看了一眼陳光良,隨后說道:“你是來調和的?”

  陳光良馬上苦笑道:“我有什么資格來說和的,畢竟你們兩方力量都遠大于我。顧先生若是不愿意聽,權當我沒有說!”

  顧竹軒心中的警惕,頓時消散了!

  如果陳光良是來‘說和’的,他會很反感,因為通常能擔任‘說和’的角色,都是一方大佬,以前他經常給各幫派充當‘說和’的角色。

  所以,如果陳光良能擔任這個角色,那豈不是陳光良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沒事,聽聽你的意見也好,這事我也覺得唐嘉鵬這樣硬下去不是辦法。你覺得,那六家車行愿意不愿意認輸?”

  陳光良思索一陣后,說道:“我們中等車行,一年收入在數萬大洋,哪怕是是5的抽數,也是非常巨大。若是抽10,大家肯定第一反應就是不服再說,大家都是來求財的,沒必要再讓人家看我們這行業的笑話!”

  顧竹軒眉毛一挑,說道:“那你就讓我這樣輕易放過去!”

  說的好聽,搞了半天還是來說和的。

  要不是看在他投資的地皮漲了很多,他都想將陳光良轟出去!

  陳光良卻不管那么多,繼續說道:“再繼續下去,顧先生你也會損失很大,不說大家已經抱團和你對抗那么久,就是輿論再鬧下去,你就算贏得官司,怕是也不會贏得掌聲。何必因小失大呢?”

  “你站哪一頭?”

  “哪頭也不站,但如果以后我要抽數給顧先生你,我也只同意5!”

  這還用說嘛?

  “好好”顧竹軒冷笑起來,隨后說道:“你哪天抽數給我啊?”

  陳光良絲毫不懼的說道:“我想我的抽數,已經至少交了十年給顧先生了!”

  顧竹軒自然懂得起是什么意思,緩和的說道:“地皮漲是漲了些,也沒有那么夸張,看后市吧!”

  事情到了這一步,陳光良也不想太過熱切‘講和’的事情,便準備起身告辭。

  哪知道,顧竹軒最后說了一句:“讓六家車行按照以前的慣例,但不能低于5,不然事情不會輕易過去的。”

  居然同意了?

  不過陳光良很快明白,顧竹軒也知道現在事不可為,只是還放不下面子而已。

  他立即說道:“好,我馬上轉告您的意思!”

  成了!

  這次他又賺了。

  當然,以后他的壓力也會大,畢竟接下來他就是顧竹軒最大的競爭對手了,當然只是指這片區域的三四十家車行。

  實際上,滬市上百家黃包車行,就是擁有300800輛大照會的車行,都有數家,大家自然無需給顧竹軒抽數。

  哪怕是如今的長江車行,在實力上也無需給顧竹軒抽數,這是硬實力。

  這也是陳光良在聽到六家車行愿意‘低價’出售90輛大照會時,便心動的原因!

  回到長江車行,陳光良就緊急召開管理層會議。

  “加上我們這個月從外面購入的十輛車,以及六大車行答應出售我九十輛大照會,這一共是100輛大照會黃包車。這個項目,我不打算招標,而是我一個人擁有。個中原因,我就不說出來,反正以后我還會招股入伙,不一定非得是新購黃包車,比如說交通科要退股、我拿出這個項目再重新招股,都是有可能的。”

  不招股的原因很簡單,不想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讓顧竹軒看到是他收了六家車行的好處,而來做‘講和裁判’。

  甚至都不算是裁判了,畢竟陳光良最后都有講——如果是他,也不會同意10的抽數。潛臺詞是,他是站六家車行那一邊。

  所以,這次的100輛大照會,陳光良打算獨資持有,總計是40600大洋。

  至于資金的解決方案,他準備從滬市商業儲蓄銀行貸款。

  李超馬上表態道:“這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畢竟這個車行是你的,而且六家車行愿意賣給你,怕是打算將你扯進和顧竹軒的是是非非。”

  言下之意有提醒,也有表態。

  何向東更是馬上說道:“這一百輛車,可以分成兩個項目,分別在番瓜弄和愚園兩個基地運營,畢竟番瓜弄那邊還可以容納50輛車的運營。”

  直接談運營,簡單明了。

  周興高則笑道:“安保隊又得擴充了,老板你這手下都快1300人了!”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好,事情就這樣定了,分兩個項目和兩個基地運營,安保隊擴充至12人,慢慢來!”

  以后,身邊怕是要跟著兩人了,他不想暴露自己的實力。

  接著,陳光良又說道:“另外,李哥、向東、周哥你們三人都領取高層的薪資,每月60大洋;潘成、林峰你們兩人領取中層薪資,每月45大洋;安保隊的正式保鏢漲到25大洋、實習保鏢還是20大洋,其余職員則也是20大洋。”

  李超這次沒有拒絕,畢竟他現在雖然是兼職,但也參與到長江車行的工作中來。

  “謝謝老板”

  “那我就不客氣了”

  陳光良笑道:“都是你們該得的,后面不管是有招股的,亦或者真正投資出租車的,你們都是優先參與,當然大家量力而行,也可以適當享受下生活.散會。”

  散會后,李超和周興高兩人故意留到最后。

  “你們兩人有什么事情?”

  李超笑道:“聽說長江地產又開了個樓盤,我們兩人都有點想法!”

  他們兩人的分紅和薪資,每個月都是600多大洋;而最便宜的一層房子,也就3600大洋左右,想想辦法還是有希望的。

  陳光良很果斷的說道:“同樣的公寓,每月大概是50港幣的租金,當然得有個頂手費500,其實對你們來說更劃算。主要是什么呢,你們的錢可以拿來投資呀,投資的回報率其實可以彌補租金上的差異。當然,我是為你們考慮,如果你們堅持要買,我可以借給你們錢。但你們想想,二十年后.”

  李超果斷說道:“當我沒說!”

  還不夠明顯么,就是不建議一下子掏出3600大洋買房子,不如拿來繼續投資。

  周興高也說道:“我也覺得繼續投資好”

  陳光良笑道:“明智的選擇,最近你們兩人牽頭組個項目,投資個五輛車、十輛車什么的,讓公司幫你們管理,最多也就抽走10的租金,回報率還是很好的。正好,現在市場上有人賣牌照。”

  “好”

  說白了,有這么好的一個平臺,能投資為什么不投資呢?

  至于住房的問題,現在一層愚園路這樣的公寓,也就50大洋的租金。

  就算在1930年以后,一層普通公寓最多也就是80大洋租金和800大洋頂手費。

  以李超和周興高的‘賺錢能力’,絲毫不在話下。

  當然像何向東、林峰、潘成這些,就只能暫住亭子間了,也就是一間房,目前租金在1015大洋,1930年預計在20大洋的樣子。三人也有成長的空間,后面住個公寓也許是陳光良給他們的福利。

  滬市商業儲蓄銀行很爽快的給陳光良貸款4萬大洋,利息為13厘的低息貸款;畢竟是長江車行的擴張,業務非常穩定。抵押物就是100張大照會和黃包車,也算是正常。

  一般的貸款,抵押物的價值三四成,已經是銀行給的不錯貸款數額。

  但銀行也會考慮貸款人的實力,以及項目的經營情況,這些都很重要。

  一下子增加4萬大洋的負債,陳光良并不放在心上。

  他原本的3萬債務和借調的1萬大洋,本身就可以在今年利用分紅償還完畢。

  所以新增的4萬債務,實際上也不用發愁,100輛黃包車今年剩下的八個月時間,就能獲利2萬大洋,相當于本金一半都給償還掉。

  僅以長江車行為例,年底陳光良也就欠下2萬債務和5000利息而已。不多,后面他一個月的分紅就可以達到7000大洋。

  而六家中等車行如約將90輛大照會含黃包車,以400大洋的低價,出售給陳光良個人。

  當然,六家中等車行也不傻,每家都是拿出黃包車最破舊的15輛車,來作為交易對象。

  這很正常,畢竟現在市面上一張‘大照會’牌照就需要400大洋,所以他們的黃包車本來就是添頭。

  經過檢查和維修后,這批車將在5月初投入運營。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