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八章 若即若離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六十八章若即若離_wbshuku

第六十八章若即若離第六十八章若即若離  陳光良來到顧氏地產的會議室,參加會議,身份是地產顧問。

  張杰浦作為總經理,向顧竹軒匯報道“本月尚未結束,我們顧氏地產已經在閘北火車站附近拿下30畝地,并在稍遠的地方,拿下15畝地。兩個難啃的骨頭,全部已經拿下。”

  所謂的兩個‘難啃的骨頭’,自然就是一家工廠老板的12畝地,另外就是朱廣生的8畝地。

  “啪啪”顧竹軒鼓掌,隨后說道:“你們不要忘了,兩個難啃的骨頭,都是人家光良出謀劃策拿下的。”

  張杰浦這時候也馬上跟著說道:“老板說的是,陳顧問足智多謀,堪比再世諸葛。”

  自從陳光良主動退出‘副總經理’一職,他就認為威脅已經消除,再加上陳光良確實是拿下兩幅地的功臣,所以他一開始的敵意已經消除掉了。

  陳光良馬上說道:“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算不上什么。”

  顧竹軒馬上說道:“有功就是有功,我是不會視目無賭的。”

  見狀,陳光良也不在廢話,畢竟你顧大流氓又不發獎金。

  在陳光良的心理,他是暫時‘委身’在顧竹軒手下做事,但他不認為是拜了顧竹軒的碼頭,是顧竹軒的門徒。

  兩人是‘合作關系’,自己給顧竹軒炒地皮生意出出主意,顧竹軒免掉他的抽數,并不找車行的麻煩。

  僅此而已!

  陳光良也無意坑顧竹軒,只要大家合作愉快,他可以讓顧竹軒將來在地產上全身而退。

  倘若兩人鬧掰了,那么他也不是沒有暗子。

  隨后,顧竹軒又問陳光良道:“按照這個速度,來不來得及?”

  陳光良當即回答:“完全來得及,至少滬市的銀行陸續下場,預計都得明年了。顧先生放心就是!”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可是聽說,光良你最近也在愚園路購入土地!”

  看來,也在陳光良這邊安排了探子。

  不過無妨,反正也不是見不得光的事情。

  “小打小鬧”

  “哈哈”

  知道陳光良也在收購土地,顧竹軒反而更加放心下來。

  更何況,他還得知金城銀行的程子康,似乎也在進行這方面的投資。

  所以,他就更加的放心了!

  事后,陳光良主動告別顧竹軒,離開現場。

  跟著顧竹軒的老管家,這時候說道:“老板,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最近雖然變低調了,但據說還在悄悄的增加車輛,這崛起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已經快兩百輛黃包車。他懂經營,懂拉攏人心,更懂勾心斗角,將來....”

  言下之意,陳光良會成為顧竹軒的一個威脅,至少在車行生意里是如此。

  再加上陳光良和顧竹軒是若即若離的狀態,這更加可能導致將來兩人在黃包車生意上產生直接的競爭。

  顧竹軒思索片刻后,說道:“不管怎么說,現在他在替我做事,而且炒地皮先做起來再說,再說黃包車車牌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至于將來的事情,我們再進行討論。”

  當務之急,兩人還沒有到那一步。

  11月底,長江車行的首批‘野雞車’,一共二十輛盡數投入運營。

  這批車的租金依舊不變,每天總計是1大洋(三班制)。

  不過,只要是這批野雞車出現問題,自然不會讓車夫承擔責任和罰款。

  但如果是因為車夫違反交通規則,而被巡警逮住罰款,一般情況下長江車行是不會管的(特殊情況,特殊照顧);只有巡警扣留黃包車時,長江車行才會出面解決問題。

  所以說,目前長江車行的車夫正常的收入是1215塊大洋(不含分紅,但含商品推銷),算是大環境也不錯的一個原因。

  但如果再發展三四年時間,可能因為競爭的原因,車夫們的收入可能出出現‘不增反跌’的情況,到三十年代會呈現一個越來越艱難的狀態。

  這是陳光良需要考慮的一個事情!

  當然,他做不了救世主,只是說在考慮——自己的事業,應該要擺脫對黃包車的依賴,僅此而已!

  不過目前長江車行的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預計從明年開始,陳光良每個月的收益能增長至2500大洋以上,這樣一來,他的26700多大洋的債務,才不算負擔太重。

  這個年代,存款利息一般是八厘(8),貸款利息一般是(1520)。

  陳光良的債務,平均利息為18,所以也是相當的高的。

  他現在費盡心思擴張車行,提升每月的分紅,實際上全部是貼給‘投資地皮’上了。

  但陳光良現在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地皮可能需要三年后,甚至可能四年(1931套現),這相當的占用資金。

  假設在增加4050輛野雞車的情況下,陳光良明年才有可能償還所有的貸款和利息。

  本質上來講,陳光良的事業相當于陷入一個‘瓶頸’。

  所以,陳光良最近剛剛興起一個念頭——再購入一幅地皮作為投資后,他需要利用智慧,去做一門生意。

  這門生意既可以賺到很多的錢,還能提高他在商界的地位,而且條件還得是——‘空手套白狼’,因為他只有很少的本錢。

  而且,他手中的地皮,只是作為‘炒地皮’用途,不打算用來投資地產。

  這個年代的地產,是按照‘整幢’購買的,不存在分層、分單元。

  所以哪怕是魯迅那樣的文豪,在滬市也買不起房子,因為普通的住宅都是開發商用來出租的,花園洋房和別墅又不可能買得起。

  滬市的大業主,包括虞洽卿這樣的寧波商人首腦,其在滬市的房屋大概有數千套;而猶太商人哈同,每年收租都在百萬銀子左右(寫字樓、公寓等),而且還在擴張中。

  其余業主還包括銀行、洋行等,他們開發大量的公寓出來,然后只租不售,壟斷著滬市的住宅。特別是那些銀行,特別喜歡購買地皮投資,或者開發地產項目用于出租。

  所以,哪怕是是陳光良也買不起房子。

  目前,在陳光良購買的第二幅愚園路地皮上(占地三畝),也已經興建出幾間房屋,將作為陳光良家人居住的地方。

  不過這些房屋,都是簡易的土木構造,方便以后隨時拆卸。

  在這個時代,是沒有規劃局,所以只要是自己的土地,你想建什么房子都行。

  上嗨的住房當中,最高檔次是洋房、公寓,其中公寓一般都較高,613層都有,這些的造價都是非常高的;其次是‘新式弄里’的磚木結構房屋,一般都是35層,造價較低。

  陳光良最近有在研究和學習滬市的房地產開發,特別是對于‘新式弄里’的房屋建筑和造價,相當的感興趣。

  所謂‘新式弄里’,是一種35層的磚木結構房屋,一般都是三層建筑。

  和‘舊式弄里’的房屋想比,‘新式弄里’的房屋擁有自來水、煤氣、鋼窗、衛生器具、冷熱水管,一應俱全。

  可以說,這個時代的滬市,是真正和世界接軌的城市,很多方面都比陳光良想象中的先進。

  當然,陳光良目前對這方面的了解,只是通過報紙和相關書籍、實地考察,算不上專業人士。: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