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靈寶鑄長生_第一百二十五章大千世界影書 :yingsx第一百二十五章大千世界第一百二十五章大千世界←→:
“若是如此,想來也算一方天地了。”
聽聞應闡之言,李玄英忖道:“就是不甚廣闊…”
兩人閑談漫敘,一路之上倒是未見魔形,正商議著是否換個方向,忽的卻見遠方青光一閃,有道人影飛遁而來。
李玄英放眼望去,發覺竟是他們一行人中,最先離開的那青年道人。
“是這位道兄?”
他不由輕咦一聲,正要上前相迎,應闡卻忽然道:“慢著。”
李玄英微微一怔,心有疑惑,不過出于信任,還是立即一止去勢。
下一刻,便見應闡彈指驚雷。
一道白金劍氣驟然迸發,朝前一個橫斬,頓時便將那青年道人攔腰斬成兩段!
李玄英并不驚詫,只是目光微凝。
方才相隔有段距離,因此他并不覺有異。
但是從那青年道人來到近處,瞧著雖是沒有破綻,他那劍心卻已生出警醒。
果然,應闡一道庚金元符劍氣斬去,青年道人的身形頓時破散,化作兩道渾濁氣流。
原來這青年道人,竟是天外魔形所化。
李玄英心中微凜,這邪物的變化果真匪夷所思,他們兩人與那青年道人,在今日前素不相識,魔形竟也能感氣機化形,若是變化為他熟識之人…
正思量間,那兩道渾濁氣流似有所感,扭曲著想要匯聚,竟還傳出一道聲音:“玄英,救我…”
“聒噪!”
應闡眉頭微皺,彈指又是數道庚金元符劍氣,橫縱交錯斬去,瞬間便將渾濁氣流斬得支離破碎。
遭受如此重創,那天外魔形果然是再匯聚不成,只聞空中傳來一道若有若無的哀嚎之聲,渾濁氣流便豁然散去,似要隨風消逝。
不過應闡并未由它飛散,而是取出一個黃皮葫蘆,拔開塞子一晃。
空中四散的濁流,頓時便被吸入葫蘆口中。
這正是登記名姓時,一并領取領取的法器,能夠收攝魔形被斬殺后散逸的濁氣。
受法旨相召前來除魔的弟子回返后,都務院會依此為憑,獎以道功。
這也算是應闡領受法旨的原因之一。
李玄英瞧著應闡將濁氣攝起,這才說道:“這魔形果然邪異,方才那呼救聲,分明是徐師兄的聲音,只因我在心中想到熟識之人,竟然立即便被其所感。”
應闡聞言,也不覺有些訝異。
徐遠的聲音他自然識得,只是沒有想到,是因李玄英的心中所想,才使那魔形生出變化。
思及先前都務院那師兄所言,不由心中警惕。
他沉吟道:“看來面對這魔形時,確當謹守心神,最好不要有太多浮想。”
李玄英點了點頭,又道:“不過眼下看來,只要不被其所惑,這些邪物也沒有什么厲害之處。”
應闡笑道:“那玄英可切莫再像方才一般,輕易上當了。”
李玄英聞言一聲輕咳,忙道:“小弟畢竟是初遇魔形,確實有些失之警惕。”
“不過經此一著,小弟已經有了防備,抱守劍心,當不會再為其所惑。”
“如此便好。”
“話說回來。”李玄英奇道:“師兄是怎么相隔那么遠,便發現端倪的?”
“我自來到此方星辰,便已運起太曜真火,守御身神。”
應闡笑了笑道:“除此之外,我還開了法目,自有破妄之能。”
“法目?”
李玄英與應闡對視一眼,果然見其瞳中,隱隱有縷火光搖曳。
應闡微微頷首。
這幾個月來,他自沒有裹足不前,包括覓氣定機的法咒在內,又修習了數門法術。
不過這‘法目’倒非新近所煉,而是他在修煉太曜真火法時,所領悟的一種妙用。
將太曜真火運至目竅,眼識借著真火神妙,便能生出洞虛破妄之能。
“原來如此…”
李玄英聞言,頗是有些艷羨:“太曜真火法,果然不愧其名,不知道師兄何時能夠習得赤明太曜先天神光?”
“這個么,恐怕道路修遠。”
應闡聞言一笑,他修煉太曜真火法越是精深,越是覺得此法奧妙,仍有無窮可以探索之處。
至于赤明太曜先天神光是何氣象,實難揣度。
甚至如今思來,曾經馮虛風所展露的,恐怕也不是真正的赤明太曜先天神光,只是不知道這位師兄,已經修煉到了哪個階段。
兩人閑聊著,也沒再原地久留,很快接著向前飛遁。
李玄英說他有了防備,不會再為天外魔形所惑,倒也不是虛言。
之后,兩人又遭逢了幾頭魔形,甚至不必應闡出手,便被李玄英輕易斬除。
應闡倒是樂得悠閑。
不過李玄英思量之后,卻忽然道:“師兄,我們不如分開行事?”
“這些魔形不難對付,我們一道同行,反而事倍功半。”
他晃了晃手中葫蘆法器,說道:“而且,小弟近來有心洗煉飛劍,正在籌集靈藥,所需道功不是小數,便不與師兄爭讓了。”
“如此…”
應闡略一沉吟,便道:“也好,那就于此暫別吧。”
李玄英也不廢話,一拱手,便化作一道劍光飛馳而去。
應闡收回目光,索性也不再怡于悠閑。
他向視界盡頭眺望一眼,當即加快幾分遁速,貼著荒涼的大地飛馳而去。
一路之上,也斬殺了不少魔形,如此飛遁了有一個時辰,終于見到一片濛濛光芒,兀然從那地平線后升起。
“這就是…”
應闡心中巨震,去勢不減反增。
只是無論他如何向前,都未朝那光芒逼近分毫,卻只見其越升越高,直到占據整個天幕。
應闡不自覺的停下了飛遁,昂首望去,怔怔出神。
這片占據天幕的光芒,似是萬般顏色混融,美得難以言喻。
極目望去,分明什么也看不見,卻又似乎有那日月升落,淵海山川,一一躍然心中。
“這就是…大千世界!”
不錯,那就是大千世界。
其之浩瀚,似乎已不在虛空之中,而是與其形如兩面。
在星辰的背面望向天空,是深邃的黑暗,而在星辰的這一端,卻是一方望不見盡頭的‘天地’。
“原來,真是天圓地方,輿載萬物!”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