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八章 又是一日無暇

我以靈寶鑄長生_第十八章又是一日無暇影書  :yingsx第十八章又是一日無暇第十八章又是一日無暇←→:

  道院的丹坊,獨據一座青巒,背倚幾柱險峯。

  隨處可見的藥田,環山而布,綿延起伏,其間殿閣錯落,青煙縹緲…

  又有許多道人行色匆匆。

  有的,是在此司職幫事,有的,是來此研習丹術,有的,是借丹室開爐,也有的,是往坊中丹齋,求丹、購丹…

  行來往去,熙熙攘攘,幾乎可以說,是道院中最見人氣之處了。

  應闡出了關,便往丹坊而來。

  倒不是為其它,只是李玄英留下的五精丹已見了底,須往五氣爐走上一遭。

  好在應闡已修成法力,倒是不必借由李玄英,才能獲取五精丹了。

  他由大門而入,便見前院之中,立有一尊巨型丹爐,其高三丈,頂上爐首已與后方丹齋的脊獸齊平,瞧著雖無想象之中一般神異,卻也獨有一種厚重。

  這便是五氣爐了。

  李玄英大致與應闡說過,取五精丹的法門——

  由爐身渡入法力,依著上方鐫刻的符紋而轉,隨后靜待即可。

  他依法炮制,又把瓷瓶取出,只見爐身的孔洞之中飄出一道五彩煙氣,落至瓶底一滾,十數顆丹丸已成了形。

  沒想到五精丹是如此得來,應闡頗是有些驚奇。

  也不知道這汲取五氣,精煉為丹,究竟是何原理?若是通曉此理,能否不借五氣爐而為?

  應闡想到此處,卻不禁失笑。

  道家修士,若是修成玄光,完成內外天地的交匯,就已能夠做到餐風飲露,食氣而生。

  又何必鉆研此法?

  他搖搖頭,把丹丸收好,便又越過五氣爐,向著其后丹齋而去。

  丹齋是坊中售丹之地,收道功,也收法錢,雖然應闡二者皆無,但既然已到此一行,也不耽誤開開眼界。

  道院的丹坊丹齋,畢竟不是以生意為主。

  應闡進入其中,并沒有人急忙迎上前來,但他向幫事道人請教時,對方也會與他耐心道來。

  應闡這才知道,原來丹藥亦有這么多的門道。

  世人通常想象的丹藥,無非治病療傷,增長修為,延壽添福…

  但實際上,遠遠不僅如此。

  譬如丹齋之中,有飛廉丹,即使不通任何風行法術之人,服此丹后,也可呼風御氣,丹力耗盡之前,隨心所欲,運用自如。

  與之相似的,還有厭火丹,可以借之御火,羽化丹,可以借之飛行…

  都是能助人施展法術的靈丹,但是作為丹藥,其與符箓不同,不僅能夠用于應變對敵,也能用于體悟法術,裨益修行。

  除此之外,還有服之即能增長九牛二虎之力的丹藥,使人能夠一心二用的丹藥,服后幻象重生,有助淬煉心神的丹藥…

  當然了,直接有益于修行的丹藥,自也不會少了。

  有能補益元氣的玄參丹,能助周天運轉的白陽丹…

  甚有能如‘灌頂’一般,直接增長大量法力的丹藥,只是服此丹藥之后,亦需以不斷搬運、凝煉,才有可能完全納為己用,而不使玄功駁雜。

  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如何,師弟可有看上的丹藥?”

  應闡當然有看上眼的丹藥,而且十分不少,可惜囊中羞澀,只好歉然。

  幫事道人見狀,也不意外。

  他早看出應闡不甚了解丹藥,也應不是為了購丹而來。

  但他并未不耐,反而微微一笑,說道:“無妨,若有什么不解,仍可問我。”

  說著,還從墻上取下一個青皮葫蘆,倒出其中一顆,遞予應闡:“方才,我見師弟目光久留于此丹上,想是十分心儀,便贈一枚予你把。”

  “這?”應闡訝道:“豈好無功受祿?”

  “什么功啊,祿啊。”道人笑道:“這飛廉丹正是我所煉,見你喜歡,我亦忻悅,這才送你一枚。”

  “再不收下,我可不高興了。”

  應闡見狀,只好接在手中:“如此,小弟便愧領了。”

  道人擺擺手,不再多言,應闡想要請教他的姓名,他也只說不必。

  應闡遂又請教飛廉丹該如何服用,道人倒是立即認真起來,說道:“服用此丹,沒有什么特殊的宜忌,但要切記,服丹之后,萬不可以嘗試御風裹挾身體飛行…”

  應闡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之后,兩人倒是相談頗歡,道人最終還是透露了他姓名,喚作李拙。

  他本來亦是道院弟子,不過修行上的天賦不比煉丹,沒能夠在十年之內,打通天地脈關,只好轉為幫事道人,在丹坊之中司職。

  應闡頗是為他可惜。

  但李拙卻說,他很快就能突破玄光,日后若能在丹道之上有所進展,也是有可能拜入本宗的。

  這樣雖不可能得到真傳,但仍可以在門中修行,也可以學到更高深的丹道。

  遠的不說,道院中許多院師,還有丹坊中的一些丹師,便是這么走過來的…

  離開丹坊時,已是午后。

  應闡本來已欲回返,卻又忽想起來,下午院中正有一節他感興趣的課開講——

  卻是‘雕刻’。

  這倒不是應闡別有閑情,實則那日抄過課表之后,他便特意打聽過了一番。

  原來這絲竹、丹青、雕刻一類的課程,并不是修行之逸趣,而是有其門道在的。

  譬如這‘丹青’,學得好了,對于修煉幻法幻術、紙人法術,乃至陣法一道…等等,都有妙處可言。

  雕刻亦是如此,而且其是研習煉器之前,必要學的一課。

  用那一本煉器入門的書中話說,先學會了用手雕刻,才能學會用心雕刻,學會了用心雕刻,才能學會用法力雕刻。

  而以法力雕刻,既是煉器的基本功夫。

  無論是為法器煉形、分質,塑造氣竅、氣脈,篆刻神紋、符紋…說到頭來,都是此中之道。

  而這一門雕刻的課程,也正是器坊的一位院師所開。

  應闡身懷靈寶道種,能夠參悟靈寶,乃至解析玄妙,這定然是他攀登大道的一大助力。

  為此,他早就有鉆研煉器之心,如今修行也算初入了門,倒是可以拾起此事來了。

  于是應闡便又匆匆向著講業壇去。

  又是一日無暇。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以靈寶鑄長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