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2章 楊戩拜訪,再斗法

第272章楊戩拜訪,再斗法_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__筆尖中文  只見曹空化為一老叟,行于玄元的必經之路上,欲勸玄元歸山重修。

  老叟憑空虛握,笑道:“現。”

  即握得鐵杵一根,此為無中生有,看得暗中的太白金星大驚失色。

  若是尋常修行人,看曹空此舉,當以為是法力神通,可太白金星不同,他之眼界何等寬廣。

  觀得曹空此手段,非是以法力神通向天地中取,而是以一“道”,向無中取。

  只見他面容錯愕,那雙向來溫和睿智的眼眸深處,掀起滔天狂瀾,竟忍不住喃喃道:

  “無中生有,言出法隨?”

  一瞬間,太白金星感到自己發現個不得了的事情,他相伴玉帝無數載,自知大天尊言出法隨之能。

  好似春風化細雨,從不顯波瀾,可卻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凡其所言,皆會成真,

  而如今曹空竟也有此之能,一瞬間,太白金星思緒百轉,繼而沉默,決定不再深思此事,當行順其自然之理。

  嗯這是體制內一個老星官的個人修養,不該猜的不能亂猜。

  遂見曹空將手中鐵杵,于河邊石上磨來磨去,不多時,玄元下山看到此幕,覺得奇怪,想了想,向前問道:

  “不知老者為何于此磨鐵杵,有何用意?”

  “乃因我家有女,向我討繡花針一用,家中無有繡花針,故欲將鐵杵磨成花針。”

  玄元搖頭道:“此舉何等不智,鐵杵何日能成繡花針。”

  曹空微笑:

  “我亦知此舉甚難,只是我既行此事,當不可半途而廢,料想耐心去磨,則必有功成之日,想來昔年愚公移山,其心應與我同。”

  玄元沉思,又不禁念想自己下山之舉,遂拱手拜曹空:

  “我修道二十余年,自以為道心堅固,今日,乃被老者上了一課,于此多謝。”

  曹空“驚”道:“我聞太和山上,有一道人,風吹雨打不動其志,更降龜蛇二妖,保一方平安,可是你。”

  “正是。”

  “那如今你欲何為?”

  “復入山中,修行大道。”

  話語落定,曹空微笑:“大善。”

  說罷,化作清風,寂然不見,留下先是一臉錯愕,而后若有所思的玄元。

  “此番多謝真君了。”太白金星謝過旁側曹空。

  “此小事爾,星君無須掛在心上,昔年我亦應許佑圣真君,護其轉世身,此乃我分內之事,且縱然無我,玄元頂多生些波折,便會復回山上。”

  太白金星微笑,知曹空有功卻不居功,乃是世事洞明,人情達練之人。

  笑道:“玄元道心堅固,我亦好回天向陛下稟告,真君可有閑暇,去我府中一坐。”

  曹空婉拒:“如今得觀陽之天門,當以其為重,他日定登門拜訪。”

  太白金星聞言,不多強求,拱手一禮,便駕云回天。

  曹空了卻此事,亦得輕松,復返旸谷。

  東方朔本在靜坐修行,直至曹空到來,故意輕咳兩聲,方忙著取出閑書。

  曹空微微一笑,靜觀扶桑樹,于每日大日升起剎那間,觀想陽之天門。

  雖只有一瞬之機,卻被他牢牢烙印在心間,觀想其上天成的道紋,以全自身。

  這一修,既令清明風日日有進,又全了自身之數,乃補泥丸宮中“開天”之符種。

  但見此符種,其氣息晦澀,無形無象,自然空玄,卻又令曹空感,其正在補全,趨向“圓滿。”

  此符種趨向圓滿,亦令曹空感知自身在全面的提升,這甚至讓曹空產生一種錯覺。

  那便是,有朝一日,他若踏遍四大部洲,三界所有,得“全”數,或可能行開天辟地之舉,乃開一小天地。

  道人目生波瀾,遂復去修行。

  又半載,一日。

  分明是夜半子時,可正在修行的東方朔,卻察扶桑古樹有風簌簌,有金光綻,乃有一物呈形。

  東方朔瞪大眼睛,感其氣息,觀其形,驚道:“陽之天門怎驟然而現。”

  “非真天門也,乃我以清明風凝之,雖有其形,略含其意,不過相差甚遠。”曹空的聲音響起。

  東方朔順勢看去,這才發現,其手上有一天門,其色且青且金,純粹光輝。

  一時間,心神大震,覺曹空神通,簡直不可思議。

  他交友亦廣,平日里也識別得一些掌有風屬道法和神通者,可未曾聞有如曹空者,便是那天庭風部諸神,亦是如此。

  他心知,曹空恐已由神通入道,其境高渺,故能得幾分天地權柄。

  忽的,望著眼前的道人,再聯想至數百年前,二人初識之景。

  東方朔語氣感嘆萬千:“我也曾自詡不凡人物,可在道友面前,卻覺黯然失色。”

  曹空五指合握,手中天門虛影泯滅不見,他略過此話題,笑道:

  “道友太過自謙,不過如今我所求已得,欲離此地,不知道友是去是留。”

  東方朔搖頭道:

  “以往我因自詡得了與天同壽體,故怠慢了修行,如今見道友修持,亦是重拾當年修行心,漸察其中樂趣,

  故欲于旸谷之中靜修,便不隨道友離去了,望道友給我師父帶話即可。”

  曹空笑而頷首,喜見修行人。

  二人躬身相拜別,扶桑古樹之中,有金色眸瞳,窺此情景。

  方丈仙島之上,曹空正在拜見東華帝君。

  這位東華帝君,什么都沒說,便允他參悟陽之天門,此為情分,如今他要離去,于情于理皆需拜辭。

  東華帝君笑道:

  “我的徒兒,一個個向來憊懶,我多有勸誡,卻皆無用,如今倒是托你的福,竟讓其重拾修行心,愿其多有堅持。”

  曹空笑而頷首,東華帝君又執意留于方丈仙山之中,其盛情難卻,曹空留之。

  此間,常觀仙道氣象,此道有仙家眾多,多為群仙不愿升天者,皆往此受太玄箓,曹空游覽勝景,亦是愜意自在。

  數月之后,拜辭東華帝君,歸隱霧山中。

  如今八風神通之中,有三風得大成,曹空欲細細梳理己身道途,整理所得。

  他如今所學甚多,乃以八風神通為道途之主,五行大遁為混元之基,空無之悟,無極之道為所求,其余諸神通,多為護道之用。

  一日,曹空閑來無事,參悟己身所悟神通“小回風返火”,此神通有溯源歸本之能,曹空覺頗合“無極”與“空無”,故常鉆研。

  果不其然,成效匪淺,蓋因“無極”本就有無中生有之能,“小回風返火”能溯源歸本,這一正一逆,令得曹空多有所得。

  只見山中,道人手握一桃枝,心一動,這桃枝抽枝發芽綻新花,心再動,花瓣收斂,合為花苞,繼而退為綠芽。

  曹空心神專注至極,此既是修行,又是樂趣。

  忽的,聽山外有狂風滾滾,于是眺望窺去。

  見慘霧陰陰,其中有人影神光,細細看之,乃是二郎顯圣,領梅山六兄弟,駕著鷹犬,手持利刃,縱風霧踴躍而來。

  其往來之位,赫然是隱霧山。

  曹空心知,恐是這位故友前來看望他,便騰云駕霧,前去相迎。

  不多時,即至風霧之前,拱手笑道:“楊兄,多年未見,風采依舊啊,此番可是采獵,好興致。”

  楊戩見曹空,亦勒令眾兄弟止步,笑道:“我閑暇無事,故一路采獵而來,途徑此地,想你也在,故來拜訪。”

  兩人談笑不斷,曹空乃引楊戩入山中,以靈橘火棗靈酒相待,相談往事。

  楊戩雖領神名,可平日里端是逍遙,故四大部洲皆有所行,見識非凡。

  曹空亦說過去百余年所見所聞,譬如昆侖,蓬萊,方丈之景。

  楊戩聞言,心中忽的一動,笑問道:“這么說來,曹兄弟得觀三大天門,道途多有進。”

  曹空道:“大道無窮,只是偶有感悟。”

  楊戩又笑道:“當年那猴兒大鬧天宮,我可是聽說,曹兄弟以一風將其吹飛,本欲討教,奈何數百年來未曾再見。”

  曹空聞得楊戩口中戰意,心中亦是一動,如今諸道皆長,若是比較一二,試一試深淺,也是極好。

  眼前這位,昔年曹空便與其有過較量,武藝不及,僅能以神通相持。

  他笑道:“自可,不過我這山場,乃我久治而成,若有損傷,我心當痛,不若出山較量。”

  楊戩笑而相應,一旁的梅山兄弟亦是目光炯炯,知當有一場好打斗看了。

  二人即御風而出,來至一海面上。

  楊戩手中現三尖兩刃刀,笑道:“曹兄弟,此戰你我放手施為如何,神通法寶,渾身解數盡可使來。”

  “好。”

  話語落定,即身披九色霞光,持劍而立,梅山六兄弟忙駕云霧而來,目不轉睛,生怕錯過這場大戰。

  而后便覺,整片天地,赫然不同,令人屏氣凝神,渾身緊繃。

  但見二郎神持兵殺來,曹空以劍相持,當是一場好殺。

  二郎神乃善戰之人,一身武藝,臻至頂峰,手中三尖兩刃刀化出刀光無數,宛如道痕,曹空亦通劍經,知曉斗戰之理。

  百回合內,二人殺得云霄慘淡,海水為之傾,曹空入頹勢,乃至武藝一道,仍不及二郎神,僅有招架周旋之功。

  遂也不欲在此道糾纏,身化清風,脫離而去,欲以神通相對。

  二郎神又豈會令曹空輕易離去,遂取出彈弓,以法寶相阻,二人于此間,武藝神通法寶道術施展的淋漓盡致。

  一個為昭惠二郎神,一個是大羅真天仙,刀劍露鋒芒,法寶對法寶,一個金彈銀弓能射鳳,一個五火七翎雄兇威甚,

  兩個相逢真對手,往來解數無窮盡,顯圣神通化萬千,救劫道法歸本然,高下難分亦難解。

  楊戩越打其興越濃,覺暢意無比,又忽見,天地八極各有風來,此風巍巍蕩蕩颯飄飄,乃是天時之風。

  其中又有三極,各顯一天門。

  曰開明,曰閶闔,曰清明。

  曹空即立于巽風,乃將神通御至極限,口吐三昧神風,可謂一身風道之大成。

  楊戩立于八風之中,即念避風咒,可仍為其所動,覺身不由己,既大驚又大喜,大笑道:

  “好風,曹兄弟,接下來可要小心了。”

  言罷,手中突現一斧,古樸若天成,其雙手持斧,以力劈華山之勢而揮,萬丈神光于此暴動,粉碎八風三天門。

  頓時間,斧嘯風悲吟,亦令立于巽位的曹空心神大動,覺此斧有傾天之勢,非人力能敵,當以遁術避其鋒芒。

  梅山六兄弟亦感嘆道:“洞真道人真是不凡,竟令二爺取此斧,此斧一出,可避不可擋,這下也算是雖敗猶榮了。”

  說著,六兄弟一個個表情凝固,竟未見曹空有躲避之意,一個個面色焦急,欲出言提醒。

  可下一瞬,六兄弟一個個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眼前一幕。

  但見道人,竟收起所有法寶,僅是只身獨立,伸出一指,以對那萬丈神光。

  二者一磅礴,一微渺,一神光萬丈,一指如玉。

  楊戩眸光微凝,只見前方,靈氣被剝殆盡,萬道復返其源,成一空無之地,萬法寂滅之所。

  此正為曹空渡劫所悟,乃以神通現之,比之當日斗法哪吒,運用的更加成熟。

  遂見曹空周身,數丈之地,好似又無形漣漪,吞噬所有神光。

  而除卻曹空周身數丈外,此斧神光,落海則海嘯,落山則山崩。

  更有比之嚴冬更為凌冽的鋒芒之意,渲染萬里天空,令萬靈皆寂。

  只是曹空,絲毫不為其所動,且見神芒漸消,乃是楊戩力有竭,可知勝負已分。

  梅山六兄弟連忙驅云躲避數千里之外,面色怔怔道:“洞真道人用的是何等神通,竟有如此之力,不受二爺神斧所傷。”

  當然,沒有人能為其回答。

  但見楊戩收斧,其面色微白,拱手道:“是我輸了,如今我催此斧,損耗甚巨,不能再敵曹兄弟。”

  “點到為止,何談輸贏。”

  楊戩微微搖頭,繼而目望曹空,問道:“此神通可是“天地成壞”。”

  曹空未有驚奇楊戩識得,畢竟這位的舅舅可是大天尊,笑道:“正是,乃是度三災利害之后,僥幸悟得。”

  楊戩忽的一嘆,竟面有悵然,有敬有羨,拱手道:

  “曹兄弟好神通,好志向,我輸的心服口服,不如遠甚。”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