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63章人死不知亡,妖魔作祟_365
第263章人死不知亡,妖魔作祟 十年后,人間漸亂,妖魔作祟更甚。
西牛賀州清和城,乃為醫道圣地。
數百年前,世有大疫,有醫師只身入苦海,入此城中,得救世良方。
又攜眾弟子廣攜世人,方除瘟疫,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多有國主愿以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相待,醫師婉拒,復歸此城,乃廣傳醫道。
因此心,感動上天,故而被封為青囊廣生藥君。
自此,清和城多出醫師,行濟世救人之舉,代代如此,故此城實乃純善之地。
而今日,曹驤因心緒不寧,故不再于廟中坐,而是搖身一變,換了面目,游于城中散心。
清河城素來富饒,城中一派安寧之象。
街道林立,多為藥鋪,經營藥材生意,又因其品質極好,故外地多有行商,遠赴而來。
曹驤行于大街小巷之間,望聞人間煙火氣,覺心間悸動稍去些許,乃因紅塵撫人心。
遂聽一叫賣之聲。
“撥浪鼓糖稀呦,各種新奇的玩意呦”
曹驤應聲望去,見是一賣貨郎,挑著擔著,賣著各類孩童喜愛的玩意,如木刀木劍,糖稀蜜水。
其面色如常人,可曹驤卻嗅到了一縷分明是死尸身上才有的腐朽氣。
不過到底修行多年,他已有靜氣,故只是向前挑選幾樣小玩意,未曾表現異樣,只是默默打量。
遂將一竹子筒蜜水和一些孩童玩意收入懷中,遂取出一錠銀子,分量沉重,仍入其手中。
做罷一切后,擺手離去。
那賣貨郎驚呆了,好似被炸暈,可奇怪的是,心卻不動,好似陷入寂然。
遂看曹驤身影,面色猶豫,一咬牙,跟了上去。
“先生,先生你給多了,幾個小玩意,至多幾十文錢。”
曹驤駐足,看著賣貨郎,眸中有滿意之色,可又帶絲絲縷縷的遺憾,微不可見的嘆了一口氣。
他道:“為何不拿錢走人。”
賣貨郎老實巴交道:
“若是多一點,我也就收了,可這實在太多,便是我全部身家加一起,都未必能比得上先生的這一錠銀子。”
曹驤似笑似嘆:
“倒是個心善的,不過這錢我既然給了,就沒有收回來的道理,你且收著吧,若心中過意不去,那身上有多少零錢便給我多少就行。”
賣貨郎依舊不安,且摸了摸衣袖,只摸得銅錢數十文,碎銀極少,且衣袖中多有泥土。
苦笑道:“先生你也看到了,你還是將這錢收走吧。”
曹驤再搖頭:“我給出的錢,沒有收回的道理,你若執意給我,不如將此錢扔了。”
賣貨郎為難萬分,收吧心中不安,扔了那還不如直接殺了他。
“這般,陪我走一段路,說一說話吧。”
曹驤的話語平和,好似帶著一股魔力一般,令賣貨郎忍不住聽從,挑起擔子便隨其行。
“家中可有人在。”曹驤問道。
“尚有一父一弟兄。”
“生平可有所愿,盡管與我說來。”
賣貨郎奇怪看向曹驤,可還是道:“如今這樣,已經滿足,平生所求,不過三餐不愁吃,寒冬有厚衣,可養老父。”
說著,又傻笑起來:“若能再娶個老婆,再供我弟娶一個,為我家傳承香火,那就更好了。”
兩人不知不覺間,已走到一僻靜處。
曹驤頷首:“如此,不若我贈你一個福字如何。”
賣貨郎喜道:“先生一看就是有學問的,那我就在這里謝過先生了。”
而后,曹驤當著賣貨郎疑惑的目光中,取出裝有蜜水的竹筒,以手蘸之,虛空寫字。
橫豎撇捺,共有十余畫,于空中勾勒出一水漬形成的福字,看得賣貨郎驚異連連。
遂于彈指間,這一“福”字,即入賣貨郎體中。
曹驤說道:“且以此福,佑你來生福且康,無災無憂至終老。”
賣貨人聞言錯愕,隱有慍怒:“先生怎咒人,未免有些瞧不起人了。”
曹驤一嘆:“你不妨掀開衣裳一看。”
那賣貨人心中忽的一咯噔,好似覺己身隱秘被人道破,有大禍臨頭之感,可卻又無法控制自己,掀開衣裳。
于是,賣貨郎低頭一望,面色慘白,不似生人。
原其胸膛至肚臍被針線所穿,而后此人一撕,即見五臟六腑均已不見,體內空空。
忽的一股驚悚自尾椎骨涌入大腦之中。
恰此時,曹驤微微搖頭,乃知當下妖魔漸生,此人定是不幸遭遇毒手,喝道:“人若無心當如何!”
賣貨郎本能道:“人無心當死。”
“既當死,便魂歸地府吧,莫要于陽世逗留,久留不赴陰曹,真成了孤魂野鬼。”
聞言,賣貨郎即眼前一黑,竟跌倒于地,可其還是勉強撐著身子,喃喃道:
“望望先生將此銀兩送至我家,我家在···”
言語未盡,其身體肉眼可見的干癟,龜裂,繼而化灰而去。
至于其魂,則帶著曹驤的祝福,被陰差接引入地府。
曹驤立于原地,輕吹一口氣,那掉落在地的銀兩,即飛至一處院落,正是賣貨郎家中。
“好陰毒的手段,殺人害命,且囚其魂于體內,若時日過久,其身漸漸腐爛,只得飽受折磨,直到化為白骨,方察已成孤魂野鬼,當無轉世之機。”
曹驤目中含怒,卻未注意到,賣貨郎所化灰燼之中,有絲絲縷縷的黑氣凝聚。
這黑氣本欲離開,可又好似目光能察四周,繼而發現曹驤。
但見黑氣的根源,乃為北俱蘆洲一處血湖,血湖中心有一座高臺,乃由白骨鑄成,陰森恐怖。
其上有一顆樹,恐怖陰森,竟是以血肉為樹軀,以人頭為果,樹上棲息一禽,赫然是曹空一直打探的梟鳥。
其瞳孔血紅,可稱冥眼,能洞察他物,乃映曹驤身影,其心大喜。
“好資糧,修正道,有福運,若為我所食,當全我修行之功,使我更進一步。”梟鳥如是而道。
不過話雖如此,可他到底為大妖大魔,生性狡詐,心念西牛賀州乃有仙佛,如今他在這北俱蘆洲逍遙快活,神佛無法子。
故用神通作亂還可,可若真身去了西牛賀州,萬一遭了神佛圍剿打殺,那反倒不美。
遂啼叫開來,聲若厲鬼。
遂見虛空一處,好似鏡子破碎一般,有獸從中踏來,其眼如虎、身如豹,卻又小如猹。
此獸名為獍,又號破鏡獸。
古有云,梟鳥食母,破鏡獸食父,故此二者,便是在妖魔之中都臭名昭著,少有與其往者,干脆二者作伴為王。
“通冥,何事喚我。”破鏡獸開口而道。
“幫我捉一人,我腳下寶樹可予你一半。”
破鏡獸眸露貪婪,梟鳥足下寶樹可是好東西,乃其以神通囚生靈化梟奴,令梟奴食人,引血氣而聚成,食之大益。
即道:“可,此人居何處。”
梟鳥吐出一黑氣:“西牛賀州,持此氣可感,以你的破鏡神通,當能急速掠此人歸來。”
破鏡獸眸光流轉,他之生性要比梟鳥大膽不少,又自負有破鏡神通,踏虛空如履平地,故頷首同意。
而后感應黑氣方位,轉身離去,其眸鬼祟,心有貪欲,能讓梟鳥重視之人定然不凡,若是于他有益處,那他不妨留之自用。
至于信用,笑話,眾所周知,妖魔是不講信用的,更何況他為獍,典籍明確記載,乃為逆倫敗德者。
念頭轉動間,已踏空而去。
不多時,清和城中,正準備折返離去,通告土地城隍的曹驤心生不妙,他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惡意,匯聚己身。
遂見一形如虎豹,身小如猹之物從虛空中走出。
其勢洶洶,妖氣磅礴,曹驤即知此為西牛賀州少見之大妖,絕非他能敵!
未有絲毫猶豫,當即驅動大鵬翎羽,于此同時,悄無聲息的打出一縷青光,遂身化金光,此為大鵬神異。
此舉非是怯弱逃跑,棄滿城百姓不顧,而是他察,此妖目標是他,故唯有他走,方能引此妖離開。
果不其然,破鏡獸見曹驤離去,眸光閃爍,只察曹驤修為不凡,乃是正統修士且有神道氣息。
‘罷,此人神異我未察覺,西牛賀州非久居之地,還是速將此人拿下,去換那半顆寶樹。’
而后此獸邁步,竟直接跨至曹驤身前,張口一吐,既是鋪天蓋地的黑氣,可惑人心,損清氣。
曹驤運作法力,手中即出現一藥杵,此藥杵一揮,既有無量功德顯金光,妖穢散盡。
破鏡獸眸有驚異,如此濃厚功德,倒是少見,遂目綻兇光,功德護體又如何,他并非沒有手段。
下一瞬,即聞鏡碎之聲,曹驤驚望四周,見虛空寸寸碎,碎面之中,皆有獸虎視眈眈,赫然是那破鏡獸。
只見碎面之中,或有兵刃,或有兇光,或是此獸揮爪,讓曹驤感覺四面八方皆是敵,無從應對。
他之道,本就不善攻伐斗法,如今碰見這積年老魔,更是難以應對,心中叫苦,暗道如今一遭,莫非是他的劫數?
只見曹驤運作師門玄法,凝清光于身,以作防護,可任是難敵,不過頃刻間,身上清光漸消,朵朵血花綻放,痛的其齜牙咧嘴。
此景更是引破鏡獸狂笑。
好在曹驤身上法寶不少,乃是昔日蓬萊仙島上的眾仙所贈,故雖身上慘淡,可實則無性命之憂。
只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且恰此時,有一道人,感應青鸞翎羽異動,乃御神通而來。
一雙平靜的眸子望得此景,窺得曹驤身上滴滴鮮血飄落。
滴答滴答 這滴滴落下的鮮血,將此眸中的平靜一點一點的砸碎,好似湖上泛漣漪,層層漣漪交匯,交錯,繼而激蕩。
而后,漣漪終究釀成——萬丈狂瀾!
一道人,持以此眸,走了出來,袖袍卷動間,曹驤入其中。
遂見其凝望破鏡獸,眸中狂瀾已昭明道人心中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