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56章靈吉到來,開明天門(4.6k)_365
第256章靈吉到來,開明天門(4.6k)
對于開明天獸對他的莫名敵意,曹空也不在意。
他能感受到,這種敵意,只是一種單純的不爽,更類似于···吃醋的意味?
‘怪哉,難不成,開明獸看守開明天門久了,對此天門生出感情,從而王母讓我去觀,其心有不爽。’
曹空腦海中閃過這一荒誕念頭,又面露失笑。
不可能,這般神獸,豈是如此小肚雞腸之輩,應是他多慮,或是這位不喜生人,回頭或可問上王母一問。
遂笑道:“開明兄,我們應當如何去。”
開明天獸九個頭顱俱無表情,生硬道:“東天門。”
曹空渾不在意,他又不是蟠桃,自然難以做到所有人都喜歡。
遂懷著期待,和開明天獸,一同至東天門處,東天門中,多是青華長樂界的神將在鎮守,且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亦在此處。
此天尊面容和善,對曹空慈愛至極。
曹空亦禮拜,之后又念大天尊和佛老所道的西游之事,言及若佛法東傳,凡參與者,皆得大福源,大善慶。
故他或許可以借此,行一番順水推舟之舉。
于是道:“開明兄,我有一事,需去凡間一趟,還望稍等片刻,至多一刻時間,我便歸來。”
開明天獸看其一眼,九個頭顱,俱是從鼻腔里哼出一個“嗯”字來。
曹空灑然一笑,悄然給開明天獸貼了一個標簽——傲嬌。
遂恭敬問向東方玉寶皇上天尊,言欲去西牛賀洲之地。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撫須一笑,即命人大開天門,曹空從東天門而下,竟一路直到了隱霧山。
黑熊精恭敬來相迎,道:“山主此番上天,凡間過了一年半載,想必得意榮歸啊,我這就為山主辦酒接風。”
曹空面色微異,自己這一趟,在天上待了一天半?
不一定啊,他在天尊那里留了小半日,而后聞西游之事,與大天尊對弈,應當花不了這么長時間。
所以,瑤池里,他到底醉了多久?
曹空甩開腦中的雜念,不敢細想,看著黑熊精,正色道:
“我此番上天,得遇友人,贈了我一枚九轉小還丹,食之可立地成仙,妙用無窮。
只是此丹,還需要三月時間,才能成熟,且我欲赴一地,故且留于山中,你好生看管,
日后待我歸來,即召開一場賞丹大會,廣邀好友。”
說罷,曹空取出一玉瓷瓶,晶瑩剔透,透過玉光,可見其中丹藥,金燦燦,圓溜溜。
黑熊精的眼睛頓時就直了,不過因曹空在場,他不敢有心思,只是道:
“既是山主所托,玄羆定竭盡全力看護此丹。”
曹空滿意頷首,將玉瓶扔至黑熊精懷中,黑熊精黑臉一正,信誓旦旦要看護好丹藥。
曹空微微一笑,不怕你看護不好,就怕你看護的太好。
他已知西游之事,又知黑熊精向來心思不定,索性考驗一下熊性。
如若黑熊精盜丹,那么他正好以此為由,趕黑熊精下山,去西游路上,當上一劫,此事有利無弊。
遂正欲再返天上,忽察一陣黃風襲來,其中有喜悅之聲:“真君,我奉靈吉菩薩之命,前來尋你。”
話語未落,此風先至,當真是大,吹得滿山云霧此刻皆散,樹林簌簌之聲不絕。
曹空失笑,故意道:“何人于我山中作祟。”
即伸手一抓,頓時風消云歸,從空中抓住一只黃毛貂鼠來,靈俊異常,雙眼有光。
此貂鼠于空中蕩啊蕩,連連道:
“真君,是我啊,黃風,百年前我還在你山里干過農活呢,旁邊有人,丟面子,你快放我下來。”
曹空莞爾,這小貂鼠還是個好面的,遂松開手,不再逗他。
又聞道:
“南無阿彌陀佛,貧僧靈吉,見過真君,自當年一見,便知真君不凡,如今再見,當真令貧僧心為之嘆。”
曹空則見前方出現一僧人,足踏大地,寶相莊嚴,向他問好,遂道:
“靈吉菩薩客氣,當年托故友去尋靈吉,換取定風丹,此情牢記于心,不知菩薩今日來我山中,所為何事。”
昔年曹空托金蟬子,問靈吉菩薩,如何能換定風丹,靈吉菩薩則直接將定風丹給曹空,言討一酒,換一個人情。
故此番靈吉菩薩登門,曹空猜定是因當年之事,故也坦然,若能了結此事,心也暢快。
靈吉菩薩道:“南無阿彌陀佛,惜哉惜哉。”
曹空聞言,亦是一嘆,當惜金蟬子。
靈吉菩薩遂與曹空寒暄一二,即道:
“此番來尋真君,便是希望來釀一酒,靈材我已備齊,若此酒成,我取七成,真君可留三成。”
曹空道:“昔日承諾,便是為菩薩釀酒,若得酒成,菩薩盡數取走便是。”
靈吉菩薩微微搖頭:“七成足以,乃是為黃風所備,真君便不要推辭了。”
曹空知這般人物,既如此說道,那么這三成酒,他是收定了,遂好奇道:“不知乃是何種靈酒。”
靈吉菩薩笑道:
“即為三昧風元酒,我已備齊紫參、九葉靈芝以及萬年蟬蛻和收集多年的天地風元、佛祖開悟時所居的菩提樹樹葉等。”
曹空聞言咋舌,大手筆,這是絕對的大手筆。
紫參靈芝自不必說,萬年蟬蛻亦是極為珍稀之物,有通竅御風之效。
天地風元,乃是風之精,與五行之物類似,只是更為虛幻,所采頗難。
至于佛祖開悟所居菩提樹樹葉,那就更為不凡了,其成道時,綻無量光,蘊無量智。
故使菩提樹,一躍為悟道之寶,因其蘊含佛祖開悟之智慧。
而三昧風元酒,乃是酒經中所記載的一奇異之酒,因其可用凡間之材,亦可用天地生成之材。
所用之靈材,需合風屬巽相,再則便是能增益精氣神三寶,乃至于悟道之物。
若此酒成,飲之則能大益風屬,感悟風道,且大增精氣神三寶。
而就靈吉菩薩所說之靈材,若是釀成,單以價值來論,比之萬劫長生釀都要高上許多。
靈吉菩薩說罷,取出眾多靈材,笑道:“真君莫要推辭,三界之中,能釀此酒者,唯有天尊與你,故望應許。”
曹空即道:
“菩薩所托,曹某定盡心力,此酒若成,需合天罡之數,故待到三十六年后,曹某定親自送去小須彌山。”
靈吉菩薩笑而頷首,其目光深遠,似是看出曹空還有事在身,故也不多打擾,將靈材交予曹空之手后,即道告辭。
倒是黃風,一直圍繞曹空轉來轉去,雙手搓來搓去,笑問道:“真君,山中可有農活需我幫忙。”
曹空莞爾,知黃風明為農活,實為香油,即道:
“我此番有事,不能招待,便取三百斤香油,你路上帶著吧。”
黃風大喜,嘴里說出各種吉祥話,聽得靈吉菩薩直搖頭失笑,此番模樣,也忒沒出息了。
遂目送靈吉菩薩和黃風二人離去,目有所思。
之后則踏風登天階,入了東天門,和開明天獸,一同赴往昆侖山。
此番頗有期待,即是能見此天門,又因有望得“三昧風元酒”,若待酒成,飲此酒,參天門,何愁明朔一風不至大成。
曹空自五行大遁皆得中成之后,遁速極快,開明天獸亦極為不凡,兩人轉眼之間,便越過千山萬水,達至昆侖山。
曹空見此山而感嘆:“真不愧為萬山之祖,萬神之鄉。”
只見其,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入目皆是千株老柏,萬節修篁。
千株老柏,帶雨滿山青染染,萬節修篁,含煙一徑色蒼蒼,其間有萬類萬靈,細觀靈福地,果乃勝天堂。
開明天獸一路來,少有說話,聞此言后,則略有傲然意道:
“那是自然,我昆侖山,總領萬仙鎮東方,自是一等一的仙家洞天。”
曹空笑而頷首,接著開明天獸,又領曹空,穿過昆侖萬神宮,直至山中,一極東之山。
“此山便是開明之門,我奉王母之命,已將你帶到,你盡可參悟天門,不過,萬不可損傷此山一分一毫,不然會使人間無春,天地不凈。”
曹空笑而頷首:“多謝開明兄指點,曹某省得。”
又道:“我平日里頗好釀酒,若于此地釀酒,應當無妨吧。”
靈吉菩薩既予三昧風元酒的材料,曹空當要煉制,而最佳之地,實難有能比肩此東極之山所在。
蓋因此山,本就可視為巽相至高之地,且是八風之中第一風,明朔之風。
若于此山旁而成,靈酒功效當再增幾分神異。
開明天獸思索道:
“只要不傷此山,便任你施為,對了,若是平日寡悶,可出東極之山一游,我昆侖山亦不乏繁盛之地。”
說罷,又遞給曹空一塊玉符,乃是王母所賜,言有此符,當于昆侖山中,便利不少。
曹空聞之,多謝開明天獸,開明天獸亦非蠻橫無理之輩,見曹空態度極好,也便哼哼唧唧的走了。
于是,此地唯留曹空一人,坐觀此東極之山。
但見此山好似有無垠之大,若望去,則上不見青霄,下不見大地,此為其形。
而若察其神,運法眼以觀,則見一天門,其色為青,古樸玄奧,此為開明天門,其上有無窮道紋,奈何看的不真切。
且有絲絲縷縷的明庶風,從此山飄出,原是此季為秋,當為明朔弱時。
若待人間春時,則風滿人間。
曹空遂備靈材,釀三昧風元酒,藏于此地,做完一切,舉目來觀,以心去悟。
其手握巽風珠,且催動八風神通,身內亦飄出明庶風,與山中之風,交相輝映,不覺間陷入思悟。
時光自此流淌,不覺已有三個月。
且說另一邊,隱霧山中,黑熊精將九轉小還丹帶回山洞,日看夜看,眼中盡是癡迷之色,竟荒廢了修行。
且心間,悄然無聲的升起一縷貪念,化為種子深深扎根。
昆侖山,乃是萬山之祖,萬神之鄉。
此二者稱呼,可知其何等不凡。
且曹空處于東極之山來修,有開明天門,生出明朔風,洗滌他身。
故得道心更為剔透,道軀更為純凈,此間好處,實在難言。
于是潛心修煉,常有歲月,悄無聲息流過,卻難以于其身留下痕跡。
而因東極之山,乃為昆侖山中一極為重要之地,平日里,至多是開明天獸會來,其余生靈少有至,這使得曹空也樂得清靜。
時光真個迅速,一晃十年過去。
此時,人間正值盛春,亦為開明天門神異大顯之時。
有數不盡的明庶靈機,自此門中涌出,合以天地間無跡無蹤卻又有源的氣機,化為一風。
此風吹過。
呼呼呼 放眼望去,但見一片春景,溫暖澄明,生機勃勃,有蟲鳴鳥吟之聲大起。
曹空被此風吹得衣衫飛舞,便連滿頭墨發都為之飛揚,好似風中一尊仙,風姿綽然,恍若遺世而獨立。
開明天獸因有守護天門之責,故有時也來,此刻便看到此景,亦覺其風采不凡。
又想到了那日瑤池中的場景,心中竟忍不住的一酸,縱是明庶風,都難以拂卻,微失開明之意。
王母娘娘喜歡這種調調的豹子?
而后覺自己見不得這場景,便轉身欲離開。
恰此時,有道人吟誦之聲:“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
開明天獸從曹空的聲音中,捕捉到一縷熟悉的道韻,此道乃他之權柄,故他自不陌生。
其九首俱回,乃觀曹空。
但見曹空此刻,手握巽風珠,可把握世間萬息,又運作法眼,乃觀開明天門之神韻,竟望得此天門之上的道紋。
心與神皆沉入其中,道與意與神通,合為一體,十年來的參悟,使得他的積累已到了一個臨界點,恰于此時人間有春時,迸發開來。
不知過了多久,但見曹空眼眸明亮,潔凈至極,遂于唇齒間,吐出一縷氣息,亦為明庶。
此氣一出,那尊開明天門,隱隱有所呼應,遂見此氣帶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道蘊,與諸風,向西而游。
而開明天獸將此幕盡收眼簾,心神大震,欲要吐聲而問,可又覺不能打破此時曹空的狀態,遂壓著心驚,靜靜而觀。
但見曹空吐出的那一縷明朔風飄過,乃見諸景。
而奇異的是,曹空的目光亦是高遠至極,竟能看到“此風”所經歷的一切,好似洞察世間。
他看到昆侖山中,有一獸形如虎而生九尾,也看到昆侖萬神宮中,有盛宴開展,乃割一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且伴此風再行,則令曹空看到了東勝神洲上的一幕幕,好似走馬觀花一般。
曹空心中喜悅,感嘆道:
“果是如此,世間諸道,皆息息相關,雖是風,卻不止為風,我悟風道,亦當觸類旁通,反觀諸道,亦是如此。”
曹空因得悟金曜三殺,得其大成,故能借巽風珠召出閶闔天門之形。
而此閶闔天門,不止為風,更有損生,奪壽等等之效。
閶闔天門有此效,故開明天門,亦當有其之特殊之處。
故曹空十年間,時常去悟,覺悟道修行,非是單悟一道,更要兼顧。
須知,天地萬道,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關聯,此方合天地輪轉之景。
故他常揣摩,明庶之風,開明之意,今日終得入門檻。
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此為自然萬物之生。
開明者,開啟光明,洞察萬物,此為開明天門之效。
于是,觀開明天門之道紋,得其玄妙一縷,融為明庶風中,得觀世間之景。
此神異一成,曹空頓覺,自己的明庶風多有所長,便知己身所猜無誤。
既悟八風,便不能只去悟風,神通大成,豈能輕易而得,道果之竟,又豈能輕易而摘,心有天地,方可至圓滿。
遂感自身,若再修數十年,且飲三昧風元酒,當明庶大成,得召開明天門,自此可得,洞察之能。
念及此處,心中甚喜,修道果有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