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00章隱霧山的守山大神_365
第200章隱霧山的守山大神 聞得黑熊精言,曹空時而望一望其身后的蒼狼和白蛇,時而目光再落至黑熊精身上。
感其一身氣血磅礴至極,不輸于七獅中的任何一人。
要知如今的七獅,已吞服了數不清的靈丹妙藥,更得九靈元圣傳法,如此一對比,可知黑熊精的天賦異稟。
心道:‘莫非···’
念頭流轉,又見黑熊精期期艾艾的望著他,覺甚為可愛,且方才已然動了愛才之心。
畢竟,這守山大神,守哪里的山不是守啊。
于是道:
“以你之本事,便是尋一山清水秀之地,當一山大王,從此逍遙為樂亦未嘗不可,
何須來我山中,困于一地,難得自在。”
黑熊精聞言,行大禮,三叩首。
“仙人明鑒,弟子向道之心甚堅,若能聆聽道理,縱是在方寸之間,卻也能心遨天地之廣,得見大道之真。”
曹空心中暗喜,果真是個有悟性的。
遂頷首道:“我隱霧山中多落葉,甚是惱人,可愿日后為我來掃山中落葉,守得一方清凈。”
黑熊精大喜:“愿意,弟子甘之若飴。”
曹空沉吟道:“可有姓名。”
黑熊精看似五大三粗,實則心中細膩,聞言心中再喜,當即道:“弟子未曾有過姓名,還望仙人賜名。”
曹空哈哈一笑:
“你一心向道,應我玄門之理,又乃一熊羆,皮毛漆黑,可應“玄”字,日后便叫玄羆吧。”
黑熊精此刻欣喜萬分,連連叩首,歡呼雀躍:“感仙人賜名,玄羆永銘于心!”
曹空見玄羆如此模樣,黑的俊俏,憨的可愛,再笑道:“你且近前來。”
玄羆匍匐而前,曹空遂將手掌置于其頂,以神御氣,掌中吞吐玄妙氣機,化為一片玄妙法門,乃是曹空關乎御使八風的心得。
雖未有神通之神異,直指大道,卻亦勝過世間絕大多數的風屬法術。
玄羆感受腦中變化,自是欣喜萬分,渾然未發覺,頭頂上的手,悄然的擼了幾下。
一番擼熊過后,曹空心滿意足,收回手掌,可忽的心中一僵,自己剛剛的舉動,是不是有很多長輩對他做過。
‘錯覺,應是錯覺。’
曹空如是心道,畢竟他沒有證據,只是猜測。
此刻,同黑熊精一同而來的蒼狼精,和白花蛇精,不約而同的露出艷羨的神情。
豈料,柳仙倒覺這白花蛇精,看上去頗為順眼,于是開口問道,可愿隨他去騰幽山修行。
白花蛇精感受到柳仙身上隱隱流露出來的蛟龍之氣,既是敬畏又是喜悅,連道愿意。
蒼狼精默默看著這一幕,眼中神情既有祝福又有落寞。
而一個高大的身影,走向他面前,爪子落在他的肩膀,道:“小狼精,你腳程如何啊。”
蒼狼精不假思索道:“自是極快的。”
“很好,跟著我混吧。”黃獅精如是說道。
蒼狼精聞言,頓露不敢置信之色,隨化為狂喜。
曹空一場講道,不覺竟過了五年,無論是七獅還是四狐等人,皆大有所得。
只是此番時光流逝,難免耽擱諸事。
故大家簡單閑敘一番后,便紛紛離開,各忙己事。
七獅帶蒼狼精離去,準備打理九靈商會的諸多事務,柳仙則帶白花蛇精歸至騰幽山。
伏牛山山神則和四狐回至欽道國中,為某繁忙真君分擔公務。
曹空則繼續于山中修行,此番講道,眾靈大有收獲,他亦如此,好似對自身道途進行一番梳理。
遂內視己身,覺金性光明,各類神通皆有所長,其中土遁和水遁,已然接近中成之境。
且天罡地煞之變,更為精通,因此心合乎自然,蓋能以此心萬化萬類。
不過曹空向來不驕傲,故內察收獲之后,仍開始修行,嘗試去體悟諸多大道,閑暇之時,亦會去指點玄羆和鹿鶴雙精修行。
黑熊精此番也算是偶得機緣,卻因向道之性而把握,從而踏上大道。
至于那日的樵夫,在意識到一睡五年之后,便以手中金子為家中翻蓋新房,為自己兄長謀了婚事。
又買了門面鋪子和自己的兄長共同經營。
只是此時,已不再窮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富貴的樵夫,常常身穿上好綢緞,于無人時在店中長吁短嘆。
其兄長問為何。
樵夫面露苦澀,長嘆一聲,道上一句:“有緣無分,到底福淺。”
他也曾動過重去尋隱霧山的心,只可惜,腦中能夠回想起那日的景象,卻偏偏不知那山于何處,故只得如此嘆息。
至于先前所遇的尋仙男子,后來聽樵夫說此事后,更熱衷于尋仙探山,不知可有功成日。
世上之事,奇妙莫過如此。
有人求仙而不得,有人遇仙而拒,有人把握一線靈機,以向道之心叩開仙門。
時也,命也。
時光真個迅速,不覺三年已過。
此間,曹空日日以三昧真火去煉鴻鵠翎羽,約再有二十年便可成。
也多體悟神通,閑暇則以青鸞翎羽的神異,勾連曹驤,問其近狀,盤算著去迎回的日子。
而草還玉醴也將功成,滿六六三十六年,合天罡之數,酒成之日,如同有靈一般。
竟有酒氣突破曹空的封印,化作兩條腿,要向山外跑去。
護山大神黑熊精玄羆只能在其后追著,聞其酒氣,越跑越醉。
好在曹空經年施展地仙根本之法,加之自悟的藏風聚氣以養靈之術,整座隱霧山的一舉一動皆瞞不過他。
遂拈身上九霞流景一縷,遠拋而去,九霞落地,化為一座九彩小山,將草還玉醴封鎮。
這可是他去換取白鶴翎羽的憑仗,不容有失。
而目睹這一切的黑熊精,則對曹空手段有了更甚的感悟,心中多慶三年前自己跪的及時。
遂于折岳洞前,打掃落葉更加勤快。
曹空笑而歸洞,思忖己身未來之道,復修神通,體悟大道。
若得此身于天地傾覆之時不壞,當結道果存身。
何為道果,將大道走至盡頭,則可結出道果。
對此,曹空隱有所悟,神通是大道的具現,如若能夠將神通修至大成地步,或許便能一窺道果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