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114章春雷驚百蟲,魂藏木朝元_365
第114章春雷驚百蟲,魂藏木朝元 神音落下。
曹空望見泥塑金身像好似活了過來,神形兼具。
此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明之印,威嚴無限。
東岳大帝眸光流轉,面容不變,而心中微異。
雖曹空如今的修為在他看來,只能說是尚可,可耐不住剛剛那位對其都隱有青睞之意。
故他本就有出來一見之意,這不,巧了。
他還未現身,曹空倒是先給他敬了香,這不更順理成章了嗎?
曹空笑道:“貧道洞真,見過東岳大帝。”
東岳大帝聞此道號,心里一跳,旋即面上一笑:
“相逢即緣,如今這雪滿山頭,你來敬我,我受此香火,當予你一段善緣。”
說著,不由曹空開口,便拿起腰間通陽太明之印向虛空一蓋。
頓時,整座泰山無形中為之一震,點點滴滴的靈韻匯聚而來,竟成了一顆青綠種子,只是其色灰暗。
“不知小友所需何物,故借此寒冬,匯了萬物閉蓄之生氣,凝了一顆木種,日后栽種照顧,或可感生發木道。”
種子已送至眼前,曹空不接乃是失禮,于是捧在手中。
“謝過東岳大帝。”
東岳大帝好奇道:“敢問小友師承何人,咳,我的意思是小友的道號不一般啊。”
曹空老實道:“家師太乙救苦天尊。”
東岳大帝眼皮子一跳,這就說得通了,又疑道:“天尊未曾給師弟受道箓?”
曹空道:“回大帝,有的,只是那道箓鉆入我眉心后,便再未現,不過我能感其存在。”
東岳大帝心道:‘稀哉,我亦有木之權柄,可竟感受不到分毫,天尊這是故意的?怎么藏如此深。’
不過東岳大帝到底是神仙中的佼佼者,又身居高位,想不通的事便不去想,同時牢記謹言慎行四字,準備將今日之事深藏心中。
笑道:“師弟,我有職責所在,你自隨意而游,來日待你登天,可來我宮中共飲。”
曹空笑而施禮。
再抬頭,泥塑仍是泥塑,而旁邊的老者更是好似什么都沒發現的樣子。
曹空繼而告別了老者,臨行前,渡去一絲木氣,雖不能延年益壽,卻也能保老者此冬無懼寒冷。
曹空來見那位,是子時去的,如今歸至隱霧山,又快到了子時。
所謂朝北海而暮蒼梧便是如此。
期間曹驤等人還疑惑,自家哥哥(山主)怎么突然不見了。
而在聽到曹空說,不遠十萬八千里,只因心中有感而去南贍部洲后,幾小只更是露出了不解的眼神。
曹空回想此行收獲,道:“一點靈機便通玄,日后你們修道若有靈機現,切記要把握住。”
幾小只迷茫點頭。
曹空遂回至折岳洞中,洞中甚大,故有連環之名,曹驤于南而居,他則于東而居。
近些年來,洞中物件漸多,雖名為洞,可其裝飾布置,卻已五臟俱全。
曹空立身桌案前,桌上有燭燈,一點光明驅散黑暗,且有異香飄起,可安神靜心,正是酥合香油。
桌面上擺放一本易經,以及一粒青綠種子。
曹空嗅著異香,回顧泥丸宮中,頓響一道音:“敕”
且念那位予他此音,乃因身上的香火愿力。
隨心念而動,引香火愿力,合泥丸宮道音,口吐發聲:“敕令光生。”
頓時間,欽道國中的慈心救劫真君廟中,一縷香火愿力被牽引,洞中自生光明。
曹空被此光一晃,竟愣了一下。
以他之能,若要生光自是不難,可剛剛他未曾動用術法,神通,只是合香火愿力與敕令之音,竟有如此之效。
不多時,光芒漸暗,即將散去。
曹空卻渾然不在意,只是咂舌道:“這敕令,還真是不講理啊。”
遂感那縷香火愿力就此散去,曹空方稍稍舒心,如此方應天道,不然這敕令也太過不講道理。
又不禁想道,此敕令是只能用香火愿力,還是以他物可以替代,可否有極 雜七雜八的念頭在腦中回蕩,曹空索性拿起易經捧而觀之。
此書雖是那位所贈,可卻并無神異,除了撕不爛 其內容和凡間之書大致,至多是詳細了些。
此書非是道術,神通,功法,而是闡述天地萬物之理。
初看時便覺晦澀玄奧,可如今再看,仍覺奧秘無窮,好似他的一身所學,皆可從中得到印證與啟發。
曹空更是從中看到了“易”,恰合他如今所求。
“果然,那等人物,斷然不會作無的放矢之舉。”
曹空心中喜道,進而鉆研,不覺間晨曦破曉,真是個樂在其中。
于是,又于隱霧山中,種下東岳大帝所贈之種,不過一晃十余日,卻不見其變化。
曹空感其中生機,其內生氣勃勃卻在閉蓄,乃是休養之態。
他有預感,若是一朝其生機綻放,恐怕會有大收獲。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冬去春至。
縱然得了那敕令之音,曹空也未有將心思偏于神道之上,而是專心修己身的金丹大道。
不過那神道發展,卻也尚可,只因七獅的九靈商會是越發的興隆,甚至還收了不少未曾傷人的小妖,皆在傳唱曹空神名。
如今的九靈商會,向東可至積雷山,其行商范圍是越來越廣,日日傳唱神名之下,很難不起成效。
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
此日,正是驚蟄時。
忽聞春雷響,震醒蟄伏越冬蟲,萬物由此長。
曹空有預感,或許那枚種子的生長之日,便在今日,于其旁而觀。
果不其然,一聲春雷,驚醒百蟲,也驚醒那枚種子,在此春雷發聲之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破土,發芽。
且不止如此,其仍在成長,開花,結果,繼而吐出一枚生機勃勃的青果。
曹空望著此幕,感天地萬物生發之意,看種子開花結果,心中對木之大道的領悟得上一層樓。
笑道:“契機已至。”
而后鯨吸一氣,便將天地生發之木氣連同那青果都化為氣繼而涌入口鼻之中。
遂達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之境,水到渠成,圓滿至極。
曹空開懷大笑,繼而吐出一青氣,以己身木氣,交織天地生發之木氣,于隱霧山一場盛春。
于是,明庶風起,草木蔓發,春山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