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2章 順應本心

第112章順應本心_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_修真小說_螞蟻文學第112章順應本心  第112章順應本心←→:

  “近來若感靈機,見人待物,無須刻意,順應本心即可。”

  太乙救苦天尊神像前,曹空如往常一樣,禮拜師父。

  可忽的,心間生出這段話。

  曹空面色微微一怔,這還是師父第一次向他“提醒”。

  ‘該不會是哪個大佬近日有可能會來隱霧山吧。’曹空心道,忽的渾身一激靈。

  他師父太乙救苦天尊,于權柄上而言,乃是四御之一,于地位上而言乃是道門天尊。

  世上能和他師父并駕齊驅者,自是不多,而能讓他師父特意提醒的。

該不會是那位大  曹空渾身一個激靈,隨即不再多想,多思無益,還指不定是哪位大佬呢,等其真來臨再說。

  很快,曹空心中充滿平靜,此心光明,便真是大人物來了,也不過是順應本心而為罷了。

  青華長樂界中。

  九靈元圣望著太乙救苦天尊,遲疑道:“老爺,洞真師弟縱然不凡,也難以引起那位的注意吧,更遑論親自···”

  他倒不是擔心什么,那位自幼修持,歷經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心中所想,目光所觸,無非天地二字罷了。

  只是心中好奇罷了,曹空怎么會引起那位的注意。

  太乙救苦天尊笑道:“說起來,這還要多虧了你。”

  九靈元圣九張臉皆露出不解,他干什么了。

  “你不是對洞真說過,那八字真言嗎?恰是此言,使得洞真有悟。”

  九靈元圣陷入沉默繼而面露惘然。

  是有這個事,可他的初衷,只是想表達學的多不如學的精,只是說的玄乎一些。

  他那洞真師弟到底悟出了什么???

  時光流逝飛快。

  春去夏已至,轉眼間又到一秋。

  自初春悟道見真之后,曹空便不再花費時間于諸多術法上。

  只因悟出的那一縷“乾元”之意,使得他心湖如鏡,只需把握根本即可,術法不過俯拾可用。

  甚至,若是有人在曹空面前施了法術,但凡其氣機被曹空捕捉,曹空便有拈來施展之能。

  當然,此等法術若是那晦澀的便行不通了,這也是和曹空的道行有關的。

  故每日僅是采天地氣機,填補金丹,借五行大遁,參悟五行之道,以天罡地煞之變,領悟天地之變。

  一身道行不自覺的在飛漲,不消三五年,他便可積累木朝元于臨界點,只待再等一朝春至,他便可借春回大地之機而使木朝元。

  至于法天象地,因“乾元”之意,他已明其意,即為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于自然。

  以己身小周天,承載天地元氣,效仿天,模仿地,可化此法身為大身,大身遍滿虛空,舉手投足之間,自有偉力。

  不過如今還不能施展,只因他道行雖高,可修為卻還不足。

  饒是如今金性達“靜水無風,秋月無云”之境,貫通內外周天,法力綿綿不盡。

  可一旦施展法天象地,消耗速度只會比他吸納的速度還要多,無法維持。

  不過只需修為提上,法天象地便可作為他莫大的護道手段。

  至于神道上,需以香火為根基,曹空不甚在意,也無著重而修的打算,故只是放任四狐去做罷了。

  說起來,黃獅精等人聽聞四狐言及香火對曹空的修行大有益處后,更是在行商的過程中時不時幫宣揚慈心救劫真君。

  偶然間若是遇見了落難需要幫助的凡人,則順手一幫,繼而說是慈心救劫真君顯靈。

  于是,四狐的頻頻顯靈,樂此不疲再加上黃獅精等人的宣揚,使得曹空的香火隱有從欽道國向外擴張的勢頭。

  故在神道上,頗有幾分無心插柳,柳卻成蔭之感。

  至于曹驤,在和金角相處三年之后,一身煉丹術是越發的精通,內服外煉之下,修為進度不慢,更是讓黃獅精的商隊向外擴展盡快。

  畢竟丹藥難尋,用些靈草寶藥換取效果更好的丹藥,對于妖類來說是穩賺不虧的事。

  期間也不是沒有想巧取豪奪的,只是并非是黃獅精等人對手,故偷雞不成蝕把米。

  本領弱一點的,被七獅聯手而誅,本領強一點的,也落得個重傷而逃,遠遁他方。

  又過了一兩個月,柳仙和伏牛山山神也來隱霧山拜訪曹空。

  伏牛山山神在曹空之前的勸言下,托夢過路村民,討了個村鎮之封,故面上多笑,對命途多坎坷的山神而言,平安就是福。

  有了村鎮的供奉,日后若再有幸得天上垂青,封他個福德正神之流,對他而言便是人生圓滿。

  至于柳仙,則面有愁容,他的壽元不到數百年,若再不化蛟或者精進一步,那只得魂見閻君。

  曹空見狀,也無言能勸,只是道,會拜托黃獅精等人行商之余,且看能不能幫他找到一些延壽之物,或者化蛟法門。

  柳仙謝了又謝。

  幾人遂痛飲靈酒,直至興盡而散。

  慢慢的,閶闔風漸弱,廣莫風漸增。

  冬,臘月廿五。

  曹空正采食天地氣機,心靈之中忽的傳來了某種波動。

  他走出折岳洞,仰頭望向天穹,遂見天穹之中,那雙見真的眸子,竟從天穹上窺見了霞光萬丈,瑞氣萬千。

  其色呈現千百,瑰麗至極,神秘莫測。

  僅此一象,便可衍生萬千氣象。

  曹空聳然動容,不僅癡迷其中,他竟再度見真,見“乾元。”

  他的金性頓生金毫,從神魂,到身體,到心靈無不在道,他需去見此“人。”

  他能感應此人,坐落于南,距此十萬八千里。

  于是,一念既起,萬山無阻。

  曹空乘虛御風,于此嚴冬之日,借廣莫之風,直向南疾馳而去。

  山水不能阻其分毫,連綿山脈俯在他身下,地域風光換了又換,如同變了人間。

  終于,曹空跨越九萬里,于夜色落幕,晨曦霞光吐升之際,臨至南贍部州。

  遂至一山下,此山名為泰。

  見此山頓生奇異錯覺。

  好似此山壯闊,自身微渺如螻蟻,便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也失色。

  于是登山,山巔之上,有一玉冠華衣者屹立其上。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