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蛟龍入海,天降賜福_百肝成帝:從雜役開始!_
217蛟龍入海,天降賜福217蛟龍入海,天降賜福←→:、、、、、、、、、、
其時傍晚,臨靠海岸。
余暉潑灑,天地一色。
海風咸濕,岸旁數百教眾紛紛站起。此處擺設宴席,紅毯鋪地,木桌設立,高手入坐。
十余艘黑鐵玄船,橫堵在江道上。但兩艘船已被蛟龍甩尾,一舉掀翻,沉入江中。
乘龍船緩緩駛來,雖強敵環伺。但溫彩裳兀自鎮定,神情淡然,風姿綽約。
溫彩裳、李仙、老龍萬里迢迢,不速之客,終于到來此處。兩岸教眾立時站起,齊齊望向盛云飛。
黑龍教極富盛名,勢力龐大。教主盛天雄雄霸一方,當之無愧梟雄人物。其子“盛云飛”,承父之志,亦非俗人。
盛云飛神情飄忽,端詳溫彩裳。不住竟稍稍出神。先前半刻,他尚且惱她強悍,敬她實力,懼她手段。對她萬分好奇。
此刻相見,其容貌風采,氣度聲音、身段儀態…遠超預想。
盛云飛嘀咕:“好美人,好美人,此處皆是我黑龍教教眾,她只身闖陣,尚可這般從容!”風度翩翩,朗聲說道:“這位姑娘,云飛有禮了。”
“姑娘萬里迢迢,不辭辛苦。一路過關斬將,實力不俗。單打獨斗,云飛自問不敵。但屠龍事宜,我已籌備多日,自不肯輕易作罷。待會以多對少,還望莫要怪罪。”
他瞧一眼天色,殘陽將隱,但尚有余暉,心想:“雖不是最妙時機,但也差不多了。”怎能退縮,大手一揮。當即喊道:“起陣!”
震傳數里,足見內炁雄渾。
兩岸數百教眾,奔到江岸兩側,手持黑色鐵棒。這鐵棒形制特殊,末端是圓球,但穿鑿無數細密孔洞。
鐵棒砸在湖中,末端圓球既重且沉,一砸之下,水花滋灑。渡入內炁,圓球快速震動,將水花震為濃厚水霧。
只在剎那之間,霧氣彌散,圍涌而來。
數百人齊齊打江,聲勢已然浩瀚。更聽遠處高山中,擂鼓之聲傳來。
溫彩裳說道:“素聞黑龍教盛少教主,喜研天上繁星,依照天上星辰,編排出一套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大陣。”
盛云飛心頭甚喜:“她聽過我名號,知我喜好,莫非研究過我?”,大為受用,恭敬道:“姑娘名叫彩裳,我已知曉。不知姓什么?”
溫彩裳說道:“小女姓名,何足掛齒。”
“彩裳姑娘太過謙虛!”盛云飛說道:“此節我設陣困姑娘,全是立場不同,此龍待我有大用。絕無與彩裳姑娘作對之意。倘若姑娘不介意,事后云飛自會賠罪賠禮。”
“云飛真想知曉姑娘姓名,結交朋友。我乃黑龍教少教主,放眼江湖,多少也算有些姓名…”
“免了罷。”溫彩裳說道。
“可惜,實在可惜。”盛云飛蠢蠢欲動,悸動難壓,不愿作罷。再道:“我這大陣需湊足三百六十位江湖高手,協力運作,方可成陣。不如這樣如何,姑娘若無法破陣,便請告知姓名如何?”
溫彩裳笑道:“這陣法很難破么?”
盛云飛笑道:“姑娘厲害至極,我自然知道。但我這三百六十周天星鼓陣,你是決計…”
溫彩裳說道:“這陣法確實厲害。湊足高手,擺列陣型,也需極大手臂。非得是你這位少教主,才能有如此能耐。然世間大陣,必遵循一定道理。”
“只需勘透道理,便可輕松破之。”
“你這陣法,乃觀星悟得,必遵循周天星斗之理。一但成勢,宛若將敵手困于萬里高空,周身盡是黑暗。困得人力竭落敗,可是這般?”
盛云飛色變,他專研此陣,極少施展出。陣法奇效,更從未外傳。
此陣復雜。需出動三百六十位高手,分布三百六十處方位。暗合星辰之位,再通過擊鼓、捶胸、施展陣法武學…彼此共鳴。
層層共鳴,陣勢相連,奇效盡顯。壓制內炁、異像…迷人心智,亂人方位。
但這陣型,有極大弊端。
需提前勘探地勢。因為每一處站位,均極有講究。需依從周天星斗而排列。然天勢、地勢萬變,便提前勘探,方可施展而出。
“你怎知道這些…”盛云飛色變。
溫彩裳淡笑道:“很難么?觀星卜算,我亦會之一二。”
“我還知道,你這陣法到得夜間,空中星斗顯露。與星光映襯,會更為厲害。”
“好!好!”盛云飛敬佩道:“彩裳姑娘,博學廣聞,盛某佩服。我盛某一生之中,從未折服于某人。今日實在敬佩!”
李仙心想:“折劍夫人、折劍夫人…實力可折群雄,美貌可折群雄,學識亦可折服群雄。我輩武人,該當學識如海淵博!”亦感傾佩至極。
“你已陷陣法,縱然知道原理,又能如何?”盛云飛問道。
溫彩裳說道:“自是破之。”
盛云飛自信說道:“姑娘實力,我已曉得。我這許多弟兄,絕對是不與你硬拼的。若傷了姑娘,我心不愿,若折了兄弟,我亦不愿。姑娘劍術高強,但想破我這陣法,卻大大不可能。”
原來…
這周天星鼓陣。關要之處,是那“擂鼓”之音。而擂鼓設在遠處高山中,溫彩裳劍術通神,卻難觸及擂鼓。
而江中水霧彌漫,擾人視聽。即便持有拋打武學,也絕無可能觸碰擂鼓。
盛云飛說道:“既然姑娘已知此陣關要,與你直說無妨。這周天星鼓陣,有七處擂鼓。遠在數里高山上。你縱使箭術高強,也絕難射到擂鼓。”
溫彩裳說道:“未必吧,我卻知曉一人,單憑箭術,便可做到此事。”
盛云飛警惕道:“彩裳姑娘所說,莫非是萬里神箭上官尋涯?難道他也在船中?”
溫彩裳說道:“不是什么萬里神箭。小仙,射鼓罷!”
李仙向前一步,炁沉丹田,目蘊精芒。立時拉開弓弦,聽鼓辨位,一箭射去。黃玉輕顫四下,箭身附著黃芒,速度更快。
咻的一聲,已逼近一處擂鼓。那擂鼓之人實力不弱,立即抬手抓去。忽見弓箭一分為三,避開抓拿,射穿了擂鼓。
盛云飛色變。
溫彩裳笑道:“再射。”
李仙聽得鼓音,身子突然扭轉,朝另一側射去。他手持黃道弓,愈用愈順手。
這一箭射去。黃玉佩飾連震五下,箭過之處,殘留黃虹,去勢無匹。射箭之時李仙施加“清風腿”要義,箭去如清風,縹緲不可抓。
那擂鼓者已有戒備,手持鼓棒,朝箭打來。一下將箭砸落,但第二箭緊接著跟上,他掄舞鼓棒,死守擂鼓,實力甚強。
但如此一來,集中精力應對飛箭,鼓聲既弱。共振共鳴不到位,周天星鼓陣自然減弱。
李仙箭術自然,“四方拳”登峰造極后,他扭轉力線、改變姿態、扭轉方向甚是自然。
前一刻朝左射箭。下剎那便朝右射,且精準無匹,力勁強悍。一己之力,足抵數位箭手。
每一箭射出,氣勢意蘊均極不俗。擂鼓手實力雖強,但不敢輕敵,需凝神應對,擂鼓節奏已亂。
七處擂鼓手均被飛箭襲擾。時時如芒在背,刻刻如哏在喉。甚是憋屈,身在明處,暗箭難防。
不,他們才是身在暗處,卻明箭難防。溫彩裳心想:“我還是小瞧李仙箭術了,不想他憑借黃道弓,自己便可解此大陣。”
鼓律紊亂,陣法自然破開。蟒蛟探頭出江,猛然一吸。將水霧吸入體內,在掀動浪潮,席卷兩岸強手。
盛云飛原以為船中有七八名神箭手,兀自驚奇溫彩裳何處尋到這般多好手。待云霧散盡,見持弓者僅一少年,不禁大感出奇。
蟒蛟看準時機,一甩龍尾,馳向出海口。
盛云飛大出所料,喊道:“布網,布網!”
兩位守在江口,身材高有丈余,形似巨人的強手,手持玄灑大網,猛朝巨龍潑灑去。
此網材質堅韌,浸泡十八種異獸尿。沾染穢濁之氣,對將入海的半龍,最具備殺力。一但罩住,立即酥軟無力。
溫彩裳腳尖輕點,翩然躍起,站在龍頭處,說道:“老龍前輩,沖去便可。”
蟒蛟點頭,朝海中沖去。溫彩裳連出三劍,將鐵網盡數剿開。那蟒蛟勢不可阻,躍出江面,飛騰向大海。
盛云飛輕輕一嘆,自知錯過。目光凝向海面。蟒蛟完成最后蛻變,龍鱗燦燦生金,龍角崢嶸軒昂。
蟒蛟一洗頹態。風云匯聚,雷雨交加。蛟龍天空傲游,四萬九千里走江,終于修得正果。
盛云飛恍惚不已。但目之所及,卻非馳騁的蛟龍,而是龍端的溫彩裳。
蛟龍入海。暢游片刻,又回歸海岸旁。盛云飛說道:“老龍前輩,顯化為龍,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蛟龍冷哼一聲,卻不回應。將頭低垂,溫彩裳行下龍軀。蛟龍朝盛云飛一吼,露出尖牙,擺出兇威。
盛云飛欲與溫彩裳說話,問她姓名,與其交友。聽聞她也通曉星文學說,欲與她探討奧秘。但見勢頭不對,恐難靜心相處,且又想這等女子,絕非無名無跡。既知她名是“彩裳”,再尋人查探便是,日后總有見面之機。
便說道:“蛟龍前輩,既不歡迎我,我等這便離去。”
“滾!”蛟龍聲如悶雷。
走水結束。
忽見天光凝聚,天賜降臨!←→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