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55 前朝大虞,閑適半日

  155前朝大虞,閑適半日_百肝成帝:從雜役開始!_

  155前朝大虞,閑適半日155前朝大虞,閑適半日←→:、、、、、、、、、、

  翌日大早。

  初陽破曉,山間水霧飄懸入城。

  清晨涼爽。

  李仙伸個懶腰,極是舒暢。

  簡單梳洗一番,束發戴冠,英姿勃發,相貌不俗。在街邊買了兩個肉包。

  餡肉香氣撲鼻,汁水外溢。李仙就著茶水,將包子吃盡,簡單裹腹后,精神充沛。

  武尉堂的差役,每日辰時起練,一日不曾懈怠。如今十余人均有內炁,其中張侯內炁最為雄渾。

  已積蓄十數縷。其次便是王五,他雖斷臂,但李仙傳他“獨臂海天刀”刀法。此刀法為基礎武學,乃一合莊中所得。

  欲練此功,需手臂殘疾,先天傷殘最佳,后天稍稍次之。天下奇功,說之不盡。

  堂內傳來“呼”、“喝”之聲。李仙昨夜劍法突破,由大成臻得圓滿,距離登峰造極尚遠。今日難得“偷閑”,暫且放下武學,指教眾人習武。

  “手肘抬高半寸。”

  “腿后縮,提胯。”

  李仙游走眾人中,言語簡練,直指扼要。僅是微調姿勢,卻叫人武學大進,宛若新天地。

  李仙道:“你等繼續練,不可偷懶。”將眾人均指教一遍,便出了武尉堂。

  偷閑半日,街中閑游。

  青寧縣雖偏僻,卻有數十萬人棲息。此世浩瀚,地大物博。哪怕民生艱難,但人口基數很大。

  南風街有家[秀才書鋪]。

  阿弟李小凡時常光顧。鋪主是一白發老人,老眼昏花,腰背佝僂。周邊的頑童皆罵他酸秀才,卻從未見他惱過。

  托這老人的福。兩兄弟手頭拮據時,阿弟也能借本書看。

  李仙閑逛到此,才想起這件往事,見書鋪冷清,老秀才拄著拐杖,整理書架書物。輕輕一拍,煙霧繚繞,嗆得他猛咳幾聲。

  李仙著手幫忙,和煦笑道:“老伯,最近可還好。”

  “你是阿仙啊。”老秀才一愣,瞇著眼睛打量片刻,倒是有些印象。

  他將小凡喊為小凡弟,李仙喊成李仙,以做區別。

  “是啊。”李仙拿下高處書籍,拍去灰塵,整理齊整,再放歸原處。隨口問道,“老伯,您一把年紀,沒想過休息么?”

  “我又不累,何須休息。”老秀才罷了罷手:“是了,你家小凡最近如何了。我可好久沒見他來借書了。”

  “莫不是不讀書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他去府城了。”李仙笑道:“他入了府院,還會繼續讀書的。”

  “啊!”老秀才驚呼一聲,拍手道:“難得,難得。赤子之心,終有還報。愿他平平安安,順順遂遂,在文道進步勇猛。”

  “老伯。”李仙道:“我也想買些書看。”

  “哦?”老秀才說道:“那你是要四書五經,還是詩詞歌賦,治國要論。”

  李仙對世俗道理,治國之論,全無半點興趣。卻喜歡地理圖冊,笛曲琴畫,奇聞異事。天性使然。

  他將實情告之,讓老伯幫忙選書。老秀才搖頭輕笑:“小凡和我說過,他哥若是讀書,不會比他差。”

  “小凡謙虛的。”李仙笑道:“小凡過目不忘,我可比不上。”

  “你錯啦。”老秀才搖頭說道:“融匯貫通,遠比過目不忘重要。但我觀你生性跳脫,志向不會在此。”

  “我猜你胸有天地,意存高遠,但因時因人因地,諸多緣由,受困一地,不得脫身。只能通過書冊圖論解解乏悶,提前了解世間道理。”

  “既然如此,我推薦你一本…《張寒病》的雜書。”

  老秀才對鋪內布局,已然萬分熟悉。他拄著拐杖行至一處角落,朝書架一抽,取出本黃皮舊書。

  李仙說道:“張寒病?”

  “此人便是著書之人,他以姓名為書命名。”老秀才侃侃而談,“他生長于前朝大虞。自幼身患寒病,手腳酸軟無力。但生性喜湖愛山。”

  “十余歲開始,便離家出走,訪湖爬山。途中見風景,見人情,見百態。各種奇遇異事,全記載此書中,你全當故事看便好。”

  “書中還有大虞風土人情,你若感興趣,不妨買回去看看。”

  李仙聞言一喜。

  大武國祚千余載,舊朝之事隱于塵土。尋常百姓難聞之一二。李仙連大武都知之甚少,更別說前朝大虞。

  他甚是求知,更知道武人該多學,多看,多感悟。這等新奇之物,他極為喜歡。

  當即將《張寒病》買下。為幫襯老秀才,他又買下幾本詩詞經綸,讓一合莊護院、武尉堂差役修習。

  離開書鋪后,鬼使神差間,重回往日舊屋。

  屋中竟異常整潔,水缸蓄有水,破損的茅頂被補齊。

  李仙四處打量,心想:“莫非有人居住?也好,我與阿弟都已不住在此處。將房讓出,供人居住,保持人氣,也是件好事。”

  行入房中,嗅到淡淡清香。這味道似在何處聞過。

  “誰在這里!”

  忽聽一喝喊,門外一女子歸來。那女子衣著樸素,半邊臉已被焚燒,身材高大,一股子英武之氣。

  她雙眸微瞇,凝視望來。李仙若有異動,她頃刻便會出手。

  李仙拱手笑道:“這位姑娘,我是這間房屋的舊主。”

  已認出此女,心想:

  “竟是此女?當初在黑市,我自她那購得魚鱗寶甲,如今還穿戴在身。現下在此處相遇,著實緣分不淺。”

  “只當時我有意遮掩面目,墻灰遮臉。如今[完美相]顯現,眉心生痣,面目已經大改。想必她認不出我來。”

  那女子雙眸帶煞,將院門合上,緩步靠近。

  “笑話。”

  那女子冷聲道:“你當我好騙么?我觀你氣質樣貌不俗,衣著不差,只怕出身大族,甚至是府城。怎會居住在這漏巷之中。”

  “你不說實話,我今日便放你不得。”

  便在這時,劉王夫婦結伴而歸,聽聞此處動靜,過來探瞧,劉大嬸驚喜喊道:“小仙,你怎回來了。”

  “劉嬸,此人怪異,別靠過來。”那女子警惕道。

  “什么怪異啊。”劉大嬸大步走來:“這是李仙,他曾經就住在這里。”

  “說起來,你租的是人家房子。”

  “這…”那女子一愣,仍是狐疑不信。劉大嬸見兩人似有誤會,連忙解釋。好一通勸說,才將誤會解除。

  原來,這女子名為羅霞,來歷成謎,前段時間流浪到青寧縣。她自有股傲氣,寧露宿郊野,也不打家劫舍。

  故而生活貧窮,處境窘迫。

  后被劉大嬸遇到。想到李家宅邸無人居住,日漸荒廢。不如租賃給此女,每月收她五文錢。

  還能有人打理屋舍,再好不過。

  如此這般,羅霞定居李宅,有劉大嬸幫襯,日子逐漸好過。直到今日,見到李仙,險些起了誤會。

  “唉,話說回來,小仙你也真是的,回來了,怎也不提前說一聲。”

  “既然都來了,便到家來吃頓午飯罷。”

  劉大嬸最近在衣鋪操持,手頭寬裕,有了余錢。市集內買了魚蝦豬肉,正要大顯手藝。

  李仙笑道:“成。”

  “老王,你來給我打下手。”劉大嬸瞪了王叔一眼,又笑道:“小霞,你也來罷。我看你好似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誰說的。”羅霞冷淡道:“我不餓,你們自己吃罷。”但卻咽了口唾沫。

  “來吧,來吧。”劉大嬸苦口婆心,又勸說幾句。羅霞終于答應。

  因為茅屋低矮,容不下太多人。如此這般,將桌子搬到院內吃食。

  劉大嬸在灶旁炒菜,王叔則磕著瓜子,與李仙嘮嗑。等劉大嬸傳呼了,他再屁顛屁顛端菜打飯。

  李仙渾身輕松,也頗為懷念。以往李父上山狩獵,手中有葷肉時。便會與劉大嬸一家,各自湊些飯菜湯水,若是可以,還能買上些小酒小菜。

  兩家合桌,在院中痛快吃一頓。當時窮苦難熬,但再苦再難,也總有歡樂時候。

  很快,桌中擺滿了菜肴。辣椒炒肉、筍絲炒肝、蛋花野菜湯、紅燒豬蹄…都是充滿煙火氣息的菜肴。

  平日里,過年才能吃上一回。

  “這筍絲是在山上挖的,雞蛋自家下的,都快吃吧。”劉大嬸熱情招呼。

  李仙嘗了一口,笑道:“劉大嬸,你廚藝又好啦。”

  “好吃就多吃點。”劉大嬸說道:“小霞,你也敞開了吃。”

  羅霞打量李仙,仍有戒備。很快飯菜吃盡,劉王夫婦清洗碗筷。桌中羅霞李仙對坐。李仙笑道:“你不必戒備。”

  “我覺得你并非壞人,你既然租賃我房屋,那便租著便是。我不會探究你過往。”

  羅霞一愣,果真緩和許多,說道:“好,多謝。”

  “每月租金,我會按時交付。”

  “無妨。”李仙笑道:“拖欠兩天,我也能接受。”

  “是了。”羅霞眼光微閃,“你在這縣里,很混得開么?”

  “還成。”李仙隨口說道。

  “能見到武尉嗎?”羅霞淡淡道。

  李仙問道:“你見他做甚?”

  羅霞說道:“武尉郎…一幫處理江湖糾紛。一些江湖兇惡逃犯,也會由他負責抓拿。”

  “我想領些通緝懸賞,填補家用,買些米糧。”

  “這樣啊。”李仙初任武尉,對公務并不熟悉。追拿江湖兇惡逃犯的懸賞通告,一直沒到他這。

  提起這事,他倒想起,武尉堂中有座荒廢木屋。似是案牘庫房,他忙于習武,一直沒查探過。

  李仙搪塞幾句,說日后幫她引薦,便匆匆放回堂口。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百肝成帝:從雜役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