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77 一馬當先

  冷靜,專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控全局。

  極限剎車、貼彎走線、卡住行車線,陸之洲一連串行云流水的操作將自己的直道速度發揮到了極致。

  博科拉奇的策略是正確的,依靠吃尾流贏得優勢,但他擺脫尾流占據內側行車線的動作稍稍慢了半拍,車頭非常勉強地卡住陸之洲的車尾,還未完成咬合就被陸之洲一個晚剎車的甩尾擺脫,輪胎瞬間鎖死。

  然而,沒有時間理會博科拉奇,陸之洲的注意力已經轉向左側。

  拉塞爾的策略落地執行明顯更加到位,盡管前輪已經落后陸之洲的尾翼小半步,沒有能夠完全咬住;但陸之洲在一號彎制動太晚,整個車輛前半身已經直挺挺地刺入二號彎,丟掉了行車線的流暢。

  如果陸之洲繼續晚剎車,那就意味著拉塞爾能夠吃住空間,卡住內線,依靠彎中節奏縮短兩個人的差距。

  換而言之,拉塞爾宛若一把鋒芒畢露的匕首,頂住陸之洲的后背腰側,下一秒就要毫不猶豫地上步。

  威脅系數,明顯高于博科拉奇。

  所以,怎么辦?

  電光火石之間,陸之洲當機立斷地找到剎車點,不僅沒有晚剎車,而且提前了,第一時間控制賽車,以輕微轉向不足的方式刺入二號彎,一個橫刀立馬的姿勢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行車線,流暢的雙彎區硬生生切割為兩段孤立彎角!

  拉塞爾一愣,那家伙瘋了,他以為他是維斯塔潘嗎?

  拉塞爾屏住呼吸,他應該踩剎車嗎?還是繼續前進撞上那個家伙的后輪讓他體驗一把旋轉木馬的滋味?

  然而,陸之洲根本沒有給拉塞爾留下反應機會。

  剎車、方向,油門一給,瞬息萬變的縫隙里行云流水地完成一系列操作,賽車尾翼在驚濤駭浪的亂流里居然難以置信地找到重心,宛若小精靈一般,輕盈靈動而乖巧聽話地跟了上去,一收一上,鉆入二號彎。

  眼前,只留下一抹殘影貼著拉塞爾的賽車前鼻飄然而去。

  拉塞爾屏住呼吸,下意識地也跟著提前踩剎車,方向往左微微卷帶,他也試圖依靠早剎車和轉向不足的方式貼著二號彎弧度頂點直接出彎,卻沒有想到,整個車身橫掃過去。

  韓世龍遭遇池魚之殃。

  撞車,眼看著就要發生,韓世龍匆匆忙忙地方向盤一拐,他的賽車已經離開賽道開上草地。

  “見鬼!”韓世龍在咒罵。

  拉塞爾也不例外,“草。他到底在做什么?”

  也就是這短短剎那,博科拉奇已經見縫插針地越過拉塞爾,亦步亦趨地跟上陸之洲,朝著三號彎飛馳而去。

  不止博科拉奇,一直跟在后面吃尾流的五號位車手,來自阿爾登的普爾契尼也已經抓住機會從縫隙里鉆出去。

  拉塞爾瞥了一眼,此時也已經顧不上抱怨,連忙貼著普爾契尼,兩個人齊頭并進地切入三號高速彎。

  韓世龍已經滑落到第五位。

  一切,全部發生在短短兩個彎角,一號彎和二號彎,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天空體育臺的兩位解說員克羅夫特和布倫德爾如癡如醉。

  萬萬沒有想到,在GP3的賽事里,而且還是“無聊”的巴塞羅那賽道,居然能夠看到如此精彩的起跑。

  然而,根本沒有喘息時間,甚至連觀看回放的時間也沒有——

  比賽,依舊在繼續。

  克羅夫特第一時間注意到博科拉奇正在追擊陸之洲,從三號高速彎開始提速。

  “新賽季揭幕戰,ART車隊試圖包攬領獎臺,但顯而易見地,三叉戟車隊不贊同,博科拉奇挺身而出。”

  “兩個彎道過后,博科拉奇已經上升到第二名,并且死死咬住第一名的陸之洲。”

  “在三號高速彎,博科拉奇明顯在加速。”

  “他知道這會損耗輪胎嗎?當然。”

  “但他在乎嗎?不,完全不。”

  “第一圈的關鍵詞只有一個:追擊!”

  “博科拉奇正在傾盡全部力量,可以看得出來,陸之洲并沒有打算在第一圈就推向極致,又或者說他沒有預料到三叉戟車隊從第一圈開始就孤注一擲,博科拉奇的節奏正在超越陸之洲,兩個人的差距正在縮小,現在在一秒之內。”

  “但這是第一圈,暫時不能使用DRS。”

  所謂DRS,就是可調式尾翼。賽車尾翼位置安裝兩塊擋板,開啟DRS的時候,擋板翻開,空氣可以從孔洞里流通,減少阻力,繼而為賽車贏得更高的直道速度。

  2011賽季,F1引進這項技術,為落后的賽車制造更多超車機會,讓比賽更加精彩。

  當然,這一項堪稱作弊器的技術也有使用限制。

  前后車差距必須在一秒之內、只有在賽道規定的DRS區間才能夠開啟、比賽開始兩圈以后才可以使用。

  今年,GP3首次啟用這項技術,允許車手使用。

  盡管這是第一年,但因為F1已經投入使用多年,年輕車手們都再熟悉不過。

  三叉戟車隊不確定ART的比賽策略,他們必須以自己為主,現在不能使用DRS,所以博科拉奇必須死死咬住陸之洲,絕對現在不能被拉開差距,哪怕代價是輪胎耗損程度超出預期,他們只需要堅持兩圈即可,接下來通過DRS完成超車,再進入輪胎管理階段,守住勝利。

  算盤,噼啪響。

  重點在于,ART如何回應呢?

  無線電里傳來博雷佩勒的聲音,“之洲,你感受到了壓力嗎?如果有必要,可以稍稍推進一些。”

  陸之洲瞥了后視鏡一眼,博科拉奇確實緊咬不放,但同時,經過四號彎之后,巴塞羅那賽道就進入彎道密集區域,空氣攪亂為一鍋粥,超車難度直線上升,對于車手的操控更是提出嚴格要求。

  排位賽的時候,全力推進即可;但在正賽里,一共需要跑二十二圈,那就必須考慮輪胎的耐久度了。

  “如果他不擔心臟空氣的話,我不介意他繼續跟著。”陸之洲回應到。

  沉穩,冷靜,絲毫不亂。

  博科拉奇輕輕點頭,沒有再繼續建議,“收到。”

  一前一后,陸之洲和博科拉奇的賽車一馬當先,也就是短短數個彎角而已,已經和后面的拉塞爾、普爾契尼拉開些許差距。

  但此時,局勢依舊不明朗,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全部糾纏在一起,一起開火車。

  布倫德爾第一時間注意到細節。

  “陸之洲顯得從容不迫,剎車點、行車線,依靠輕微的轉向不足完美控制,盡管速度不快,但節奏非常好。”

  “可以看得出來,博科拉奇并不習慣這樣的節奏,他現在的推進太急切,他必須注意臟空氣亂流的影響,否則…”

  話音還沒落,克羅夫特已經發出驚呼。

  “博科拉奇。十四號彎。博科拉奇完全失去控制沖出賽道!”

  …就連第一圈就沒有能夠完全跟上?

飛翔鳥中文    極速車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