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籌劃中的新軍種_從文明晉升考核開始裝天才_
第88章籌劃中的新軍種第88章籌劃中的新軍種←→:、、、、、、、、、、
劉啟英臉上剛露出一絲松口氣的表情,卻聽林毅話鋒一轉:
“不過,我有幾個細節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劉啟英立刻回應:“不敢當‘請教’,組長您請問。”
林毅手指輕輕點在文件上:“關于建營地點,方案中選在了鶴鹿市鹿鳴區,也就是我們剛剛戰斗過的地方。選擇這里,主要理由是?”
劉啟英顯然早有準備,流暢地回答:“報告林組長,主要基于兩點考慮。”
“第一,象征意義。鹿鳴區是我們人類主動反擊并成功摧毀的第一個巢穴所在地,在此地建立我們第一所高階訓練營,具有極強的象征性和激勵作用。”
“第二,現實條件。鹿鳴區經過清理后,區域相對開闊,可利用的堅固建筑較多。而現有的各大聚居點內部空間普遍擁擠,改造新建訓練設施耗時較長,且不利于訓練營未來的擴展和升級。”
聽起來理由充分,合情合理。
林毅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繼續問道:“還有別的緣故么?比如,環境因素?或者其他考量?”
劉啟英略微遲疑了一下,補充道:“環境因素.巢穴剛被摧毀,短期內周邊淵獸活動頻率可能會低于其他區域,安保壓力相對更小一些。其他的倒是沒有,暫時就是這些主要考量。”
林毅“嗯”了一聲,沒有追問,翻到另一頁:“關于第一批受訓人員的規模,方案設定為800人。這個數字是如何確定的?具體的人員構成比例又是怎樣設想的?”
劉啟英答道:“規模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預估。一是‘漩渦’源能凝聚儀的理論影響范圍和使用效率,初步評估其創造的高濃度環境最適合600800人同時進行高效修煉。二是考慮到組長您首次執教,為保證教學質量,人數不宜過于龐大。”
“至于人員構成方面,初步設想是:由各小型幸存者聚居點,根據其人口規模,推薦12名在《源能基礎引導術》上進度最快、天賦最好的苗子。”
“大型聚居點推薦35人;其余名額,則由各主力部隊、科研單位、特戰部門內部推薦選拔尖子。目的是盡可能網羅民間和軍中的精英,確保生源質量。”
林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個構成方式,兼顧了軍民雙方,倒也算公平。
隨后,林毅又就訓練周期階段劃分、教官團隊組成、初期重點訓練課目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問題,劉啟英和籌備組的其他成員都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顯然做了充分的功課。
整個問答過程,林毅的表情始終平靜,看不出他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最后,他只是將文件輕輕放回桌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會議室里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等待著這位年輕的組長給出他的“審示”意見。
“經過剛才那幾個看似隨意卻切中要害的追問,下次再呈報上來的方案,必然會詳盡扎實數倍,而這幕后試探之人,想必也明白了我的意思.”
把自己態度同樣隱晦表明后,林毅便不再糾結于方案的細節完美度。
他抬起頭,對劉啟英以及籌備組的成員點了點頭,語氣平和卻肯定地說道:
“方案的整體思路沒有問題,我看可以。就按這個方向推進吧。”
劉啟英等人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
畢竟他們都還沒修煉過源能,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在大框架上就被這位深不可測的組長給否定。
“謝謝組長認可!”
劉啟英立刻應道,同時,他從胸前的口袋中,取出了一支看起來頗為精致的鋼筆,旋開筆帽,雙手遞了過來。
林毅下意識地接過筆,剛想習慣性地在文件上簽名,卻又立即止住了動作。
他怔了一下,抬眼看向劉啟英,眼神中帶著一絲疑問:“劉組長,這是.?”
劉啟英對林毅的疑惑似乎并不意外,他臉上保持著笑容,伸手指向文件首頁那醒目的紅色批示區,耐心地解釋道:
“組長,按照流程,您需要在這個區域,寫下您對這份請示的最終審閱意見。如果同意,只需寫下‘同意’二字,然后簽上您的姓名和日期即可。”
果然如此。
林毅心中最后一絲不確定落地了。
這絕非普通的“征求意見”,這就是正式賦予他拍板決策的權力。
聶昌的“擬同意”是前置程序,而他的“同意”才是最終生效的關鍵。
他不再猶豫,點了點頭表示了解,隨即手腕沉穩地在聶昌批示下方的空白處,落筆書寫。
筆尖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輕響。
兩個力透紙背、卻又帶著年輕人特有銳氣的字跡出現在紅框內。
同意。
隨后,他在后面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林毅,以及當天的日期。
隨后,林毅放下筆,將文件遞還給劉啟英。
劉啟英雙手接過,仔細看了一眼批示,鄭重地將文件收好:“感謝組長!”
正事已畢,聶昌和劉啟英便起身告辭。
聶昌說道:“林組長,建營工作千頭萬緒,我們這就返回首都,抓緊推動前期籌備。我們會盡快將更詳細的執行方案報給您。”
“在此期間,有任何需要,您可以通過任一諾上尉直接聯系工作組,她已被正式調入籌備組,擔任與您的專項聯絡員。”
一旁的任一諾立刻向林毅敬禮,眼神中充滿了新的使命感和興奮。
林毅點頭:“好,辛苦了。”
聶昌和劉啟英再次敬禮,然后轉身離開了會議室。
一走出會議室,來到無人的走廊,劉啟英一直保持的緊繃狀態才稍稍放松,他忍不住對走在前面的聶昌低聲感慨道:“副總長,沒想到林組長會問得這么細致”
他原本以為林毅只會關注修煉和戰斗層面。
聶昌腳步未停,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和他打交道,永遠不要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十八歲少年。你以為上面為什么如此放心地把最終決策權交給他?僅僅是因為他能打嗎?這位林組長,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得多。”
劉啟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壓低聲音問道:“副總長,我聽說總長昨天一開完會回來,就火急火燎地召集了作戰、訓練、裝備好幾個部門的首長,開始全力推動建立‘新軍種’的事兒?這次部里把我放到這個建營小組.后續是不是有機會被調過去?”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期待和不確定:“我感覺我的源能引導術進度也還不錯,在部里應該能排上前列。”
聶昌瞥了他一眼,笑罵了一句:“你小子,鼻子倒是挺靈。不過別瞎打聽,這事兒現在還處于保密階段。成不成,最終還得看這次‘東鋒集訓營’的效果。如果效果卓著,便能以集訓營成員為骨干建軍,那‘新軍種’的成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劉啟英眼睛一亮,繼續試探道:“聽說如果能成,新軍種的定位會非常高,是戰略級的拳頭力量?后續可能還會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方案出臺?我偶爾聽機要那邊的朋友含糊提過一嘴,好像要弄什么‘雙軌制’?”
聶昌聞言,腳步微微一頓,意味深長地看了劉啟英一眼,卻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輕:
“你小子,別整天琢磨這些沒影兒的事。這次機會能輪到你,首要原因是因為你在總參這一畝三分地里,源能進度算是拔尖的,這才入了上面的眼。”
“機會來了,就得死死抓住,你得協助好林組長,把‘東鋒’這塊牌子給我立起來,立穩了!”
他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現在部里還有不少人,沒有直觀感受,還抱著老一套思維,對于新事物,還有很強的抵觸情緒。”
“但我可是在前線看得清清楚楚,不然我為什么非要親自來當這個籌備組的副組長?以后.”
聶昌望向走廊窗外漸漸復蘇的城市廢墟,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
“.可是新時代了。能跟上時代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劉啟英心神劇震,立刻挺直了腰板,所有打探的心思瞬間收起,沉聲道:“是!我明白了!”
兩人不再多言,快步離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