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32章 :大明皇家海軍

  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232章:大明皇家海軍_365

第232章:大明皇家海軍  姑蘇城,夜未央。

  大明皇帝臨時行宮。

  權力的氣息如水銀瀉地滲透進了這座園林的每一寸肌理,徹底改變了它的顏色。

  昔日供士紳名流吟風弄月的亭臺樓閣,如今成了五步一哨、十步一崗的森嚴戒備之所。

  衣甲鮮明的京營銳士手持出鞘的雁翎刀,目光如鷹隼般巡弋,他們的甲胄在燈籠的照耀下泛著冰冷的清輝。

  而在那些更為幽暗的角落,錦衣衛的飛魚服如鬼魅般融入夜色,繡春刀柄上纏繞的鎏金絲線是他們唯一的徽記。

  園林之外,整座蘇州城都匍匐在這股凜冽的皇權之下。

  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接管了四門防務,那些見過真正尸山血海的川中老卒,其身上自帶的百戰殺氣便足以讓任何心懷叵測之輩望而卻步。

  肅殺的軍營氛圍,與這精致婉約的江南園林構成了一幅極具張力與諷刺意味的畫卷。

  江南的驕橫之氣,在這位皇帝雷霆萬鈞的手段之下,被碾得粉碎。

  城中的士紳官吏,如今連靠近行宮百步之內,都會被緹騎毫不留情地盤查,稍有言語不敬,便可能被鎖拿入詔獄。

  而這座權力風暴中心的主人,大明皇帝朱由檢,卻并非如他們想象中那般深居簡出。

  白日里,他常常在親衛的簇擁下,策馬巡視蘇州城防與京營駐地。

  他那身在江南顯得格格不入的玄色戎服,以及腰間懸掛的長劍,無聲地向整個江南宣告著——坐鎮于此的,是一位馬上天子。

  此刻,行宮書房之內燈火通明。

  氣氛凝重如鐵。

  朱由檢端坐于主位,修長的手指正在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著一柄新式魯密銃的機括零件。

  那冰冷而精密的觸感,遠比任何文玩核桃更能讓他感到安心。

  在他的下方,分左右兩列,站著幾位足以讓整個天下為之震顫的核心人物。

  秦良玉、田爾耕、畢自嚴。

  書房正中,一張巨大的紫檀木桌案上,鋪著一幅由隨軍司的堪輿高手連夜趕制出來的《江南海防輿圖》。

  地圖之精細,遠超大明武庫中的任何一幅。

  山川、河流、城池、衛所清晰可見,更令人心驚的是,上面還用朱砂與墨筆,密密麻麻地標注出了沿海各地的鹽場、港口、預估的人口密度。

  朱由檢終于放下了手中的機括零件,清脆的金屬碰撞聲讓所有人的心神為之一緊。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了秦良玉的身上。

  “秦卿,”皇帝的開場白沒有任何迂回,如同一記重錘,乾綱獨斷,“朕將你與麾下白桿兵星夜調來江南,不是讓你來游山玩水的。”

  他起身,走到輿圖前,手指重重地敲擊在地圖的中心位置——蘇州府。

  “朕要的,是一柄能為大明開疆拓土,聚斂四海財富的真正利刃!這柄利刃,朕要你來為朕親手鍛造!”

  此言一出,饒是身經百戰的秦良玉,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幾分。

  她出列,抱拳躬身:“陛下有命,臣萬死不辭!”

  “好。”朱由檢點了點頭,他欣賞的正是秦良玉這份純粹的軍人氣質。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朱由檢緩緩開口,一句《孫子兵法》的開篇,讓在場的武將們精神一振,“然則,察之為何?朕以為,首在察兵源。”

  他手中的朱筆,并未指向那些傳統意義上民風剽悍的募兵之地,而是在輿圖的海岸線上,重重地畫下了三個大圈。

  “兩淮、浙東、杭州灣。”

  朱由檢的聲音擲地有聲,“別處皆可不看,此三地,是朕為你挑選的兵血所在!”

  畢自嚴眉頭微皺,忍不住出列道:“陛下,兩淮之地,鹽梟遍地,桀驁不馴;浙東與杭州灣,多為漁民商戶,逐利而忘義。此輩恐非良善兵源,約束之難,遠勝于內地良家子。”

  這番話,也問出了秦良玉心中的疑惑,她雖然沒有開口,但目光中也流露出探尋之意。

  朱由檢似乎早料到會有此問,他微微一笑,帶著一種洞察人心的自信。

  他手指點向兩淮:“鹽梟何以遍地?乃朝廷鹽法弊端叢生,利歸豪強,民不得活,故鋌而走險。此輩日夜與鹽丁、官兵周旋,為一口活命之食,奔走于刀鋒之上。其悍不畏死之心,遠勝尋常農夫!

  朝廷所缺者,非約束之法,乃給予其正途功名之路!朕若給他們一個搏出身、掙前程的機會,你且看他們,會不會是天下間最敢戰之兵?”

  接著,他的筆鋒又轉向浙東與杭州灣。

  “漁民商戶,逐利而忘義?恰恰相反!”朱由檢的語氣加重了幾分,“正是這份利,才讓他們日夜與風浪搏擊,熟悉水性,煉就了強健的體魄與堅韌的意志。他們見過遠洋番船,用過西洋火器,甚至與佛郎機人、紅毛夷人打過交道。

  其眼界之開闊,絕非內陸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可比。朕要的兵,不能只知低頭種地,更要懂得抬頭看海!”

  一番剖析,鞭辟入里,直指人心。朱由檢將傳統觀念中兵痞、刁民的缺點,硬生生解構成了一支軍隊最寶貴的優點——敢戰之心、專業技能、開闊眼界。

  這番見解之深,之奇,之透徹,讓在場所有人,包括身經百戰的秦良玉,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們仿佛被推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秦良玉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著皇帝:“陛下之論,振聾發聵!然則,兵源既定,兵制又當如何?若將此輩悍勇之徒與尋常衛所軍混編,恐如魚龍混雜,弊大于利。

  且白桿兵所長者,乃山地結陣,牌、弩、槍、槌,層層推進。若用于平原,乃至水戰,其效用恐要大打折扣。”

  她沒有一味地奉承,而是立刻從一個將領的角度,指出了最核心的現實問題.編制與戰法。

  這才是朱由檢想要的奏對。

  “問得好!”朱由檢眼中贊賞之色更濃,“這正事朕要說的關鍵。朕要的新軍,非但不能與衛所混編,更要徹底與之剝離!此軍,當分二部。”

  他的朱筆,在地圖的陸地區域重重一劃。

  “陸戰營。白桿兵為各級軍官、教習,將你那套嚴格的軍紀與獨特的陣法,教授給新兵。朕會命兵仗局、軍器監,將最新式的魯密銃、紅夷小炮,優先配給你。朕要的,是一支不僅擅長山地,更能于平原之上,用火器與陣法,正面擊潰建州鐵騎的北伐主力!”

  聽到“北伐主力”四字,秦良玉那久經沙場的眼中,瞬間燃起了熊熊烈火!

  不僅僅是她,就連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戶部尚書畢自嚴,在這一刻,無不感到心臟被一只無形的手狠狠攥住。

  北伐!

  平定建州,收復遼東!

  這當然是君臣之間心照不宣的最終國策,是壓在整個大明朝堂之上最沉重的一塊烏云。

  他們當然知道,皇帝此次南下清查錢糧,整頓京營,最終的戰略目的,必然是指向盤踞在遼東的后金女真。

  但是,這是皇帝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正式地,將北伐宣之于口!

  這其中蘊含的意義,太過重大。

  在場的都是人精,他們瞬間就想通了更深層次的邏輯。

  遼東鎮、宣大、薊鎮的邊軍們固然更為悍勇,常年與建奴、與蒙古韃虜廝殺,經驗豐富。

  然而,這些年屢戰屢敗的殘酷現實已經證明,僅憑北方現有的兵力,想要徹底擊垮如今已成氣候的后金,幾乎是癡人說夢。

  那么,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從大明各地再度募兵,練出一支不輸于邊軍、甚至要超越邊軍的精銳,方有勝算!

  想通此節,畢自嚴只覺得額頭冒汗。

  作為戶部尚書,他比誰都清楚,支撐這樣一支新銳主力的花銷,將是一個何等恐怖的無底洞。

  但他不敢反駁,因為皇帝用江南查抄的兩千萬兩銀子,已經堵住了他所有的嘴。

  田爾耕則垂下眼簾,掩蓋住自己目光中的狂熱。

  皇帝的決心越大,對他們這些“天子鷹犬”的倚重便會越深。

  這支新軍的建立過程,必然伴隨著無數的清洗與鎮壓,那正是他錦衣衛建功立業的最好舞臺。

  收復遼東,是每一個大明軍人刻在骨子里的榮耀與渴望,秦良玉強行壓下翻騰的心緒,她知道,這四個字的分量,重逾泰山!

  朱由檢頓了頓,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來消化這份震撼。

  然后,他的朱筆筆尖,緩緩地越過陸地,移向了輿圖上那片無垠的,代表著未知與財富的蔚藍色海洋。

  皇帝的語氣洗去了方才的殺伐之氣,變得前所未有的鄭重與肅穆。

  “水戰營。此乃重中之重!朕不稱其為水師,不稱其為舟師。”

  他一字一頓,聲音清晰地回蕩在書房的每一個角落。

  “朕稱之為——大明皇家海軍!”

  “海軍”二字一出,滿室皆寂。

  這是一個全然陌生的詞匯,但其中蘊含的是遠比“水師”二字更為廣闊,更為霸道的意圖。

  “這支軍隊,他們未來要面對的,不是內河的水匪,不是近海的倭寇。”朱由檢的手指仿佛要穿透輿圖,指向那未知的遠方,“而是西洋人的炮艦,是無垠的大海,是那些朕現在甚至叫不出名字的遙遠大陸!他們將是朕的眼睛,朕的拳頭,去為大明攫取那無窮無盡的海洋利益!”

  話音落定,整個書房之內,只剩下眾人粗重的呼吸聲。

  畢自嚴這位戶部尚書,腦中已經開始飛速盤算著打造這樣一支軍隊所需要的天文數字,只覺得一陣陣地頭暈目眩。

  田爾耕則目光閃爍,他從皇帝的話語中,嗅到了更加濃烈的權力擴張的氣息。

  而秦良玉,這位女將軍,她感到自己的血液在這一刻徹底沸騰了。

  “陛下!”她再度出列,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構想宏偉,前所未有!然則,練兵之事,千頭萬緒,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三件事,最為棘手,臣請陛下明示。”

  “講。”朱由檢抬手示意。

  “其一,錢糧。新軍之餉,若依九邊之制,恐不足以驅使此輩悍民。高餉、重賞,方能使其效死。然則,數萬新軍,衣、食、住、行、軍械、糧餉,耗費必是巨萬。戶部…”她看了一眼畢自嚴,沒有把話說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其二,人事。江南衛所,盤根錯節,各級將官皆是世襲罔替,與地方士紳勾連甚深。臣一外來武將,若要在其地盤上招兵買馬,恐遭百般掣肘,陽奉陰違,甚至暗中破壞,防不勝防。”

  “其三,法理。江南之地,不同于九邊。擅殺士子,可致清議沸騰;重懲商賈,可致市面動蕩。臣若要立威,無非常之權,則束手束腳,政令難出軍營。”

  秦良玉提出的這三個問題,精準、老辣,切中要害,沒有半分虛言。

  錢、人、權,這三者,確是任何改革都繞不過去的擎天之柱,缺一不可。

  朱由檢聽完,不怒反笑,他的笑聲中,充滿了睥睨天下洞察一切的自信。

  “秦卿所慮,皆是老成謀國之言。若朕事先未曾思量周全,今日又豈會與你等人議此事?”

  他先看向戶部尚書畢自嚴,語氣一肅:“其一,錢糧。朕已命畢卿執掌稅巡司,此番南下所獲,畢卿可有數了?”

  畢自嚴心頭一緊,連忙出列回道:“回陛下,僅蘇、松、杭三府查抄所得,折銀已逾兩千萬兩。”

  “善!”朱由檢大手一揮,氣魄雄渾,“朕以內帑之名,從中劃撥五百萬兩,以為新軍開辦之資!后續軍餉,由稅巡司按月直解,不經戶部、不經兵部,直達你帳前!朕只有一句話:此軍之餉,當為大明諸軍之冠!若有克扣貪墨者,畢自嚴,”他目光轉向戶部尚書,“朕要你的稅巡司,查抄到他家祖墳里去!”

  “臣…遵旨!”畢自嚴心中劇顫,躬身領命。

  接著,朱由檢的目光轉向秦良玉,變得溫和了些:“至于人事與法理之憂,朕稍后一并為你解決。但朕知你心中尚有一問,只是未曾說出口。”

  秦良玉心中一動,抱拳道:“陛下圣明。”

  “你乃當世陸戰名將,白桿兵陣法冠絕天下。然則,朕那支‘皇家海軍’,操舟弄帆,駕炮蹈浪,與陸上結陣沖殺,乃是截然不同的兩門學問。你雖為總領,可海軍將才何來?士卒又當如何操練?”

  這正是秦良玉心中最大的疑慮。

  讓她練陸軍,她有百分的把握;可讓她督造水師,尤其是陛下口中那支要與西洋炮艦爭鋒的“海軍”,她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朱由檢似乎早已看透了這一點,他走到輿圖前,手指點在了浙江沿海的一個地方——寧波府。

  “朕意,于寧波,設一所‘大明皇家海軍學堂’!”

  此言一出,又是滿室皆驚。“學堂”二字,通常與文教相連,用在軍旅,尤其是水師之上,簡直聞所未聞。

  “秦卿,”朱由檢的聲音帶著一種開創歷史的激情,“募兵之事,你可先行。而這學堂,朕會親手為你擘畫!鄭芝龍已經在路上,朕要已要他從其麾下選拔出最善操舟、最懂海戰、最熟悉西洋火炮之人,來此學堂,充任教習!”

  “除鄭氏之人外,朕已下旨從登州、天津、太倉衛抽調精于海事之人,如今已在來此的路上。朕更已密令使者,攜重金去往濠鏡,聘請佛郎機人中之善造船、善航海者,晝夜兼程,不日亦將抵達。他們,都將是你這學堂之中的教習!”

  “你所募之兵,擇其優者,入此學堂操演。學成之后,方為我大明皇家海軍之骨干!朕要的不是一群只知蠻力廝殺的水匪,而是真正懂得如何駕馭大艦、縱橫四海的將才!”

  說到這里,他回頭看向秦良玉,眼中盡是期許與信任:“秦卿,你為山長,總領全局,掌生殺大權。具體的操練之法,朕為你尋訪天下名師。你只需為朕把住此軍的‘魂’,讓它永遠忠于大明,忠于朕!如此,你可還有憂慮?”

  天子這一番驚世駭俗之言,字字句句重重敲在秦良玉的心頭。

  這不僅僅是解了她不善水戰的燃眉之急,更是為她,為大明,擘畫出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宏偉藍圖!

  引西夷之術,融我朝之兵,此等胸襟與魄力,縱觀史冊,亦是聞所未聞!

  至此,秦良玉心中最后一絲疑云也隨之煙消云散。

  她只覺胸中豪情激蕩,一股沉寂多年的熱血仿佛被君王的雄心徹底點燃。

  秦良玉雙膝跪地,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陛下為臣掃平前路,信重如此,臣縱肝腦涂地,亦萬死不辭!愿為陛下,鑄此不世之功!”

  接著,朱由檢的目光又轉向田爾耕。

  “田爾耕。”

  “臣在。”田爾耕躬身,姿態比任何時候都要謙卑。

  “朕給你一道密令。你錦衣衛南鎮撫司,全力配合秦將軍行事。凡屬江南衛所,有不聽號令、陽奉陰違者;凡有地方官吏、士紳豪強,敢于阻撓新軍招募者。錦衣衛可行‘先奏后拿’之權,查其家,抄其產,鎖其人!”

  “臣…領旨!”田爾耕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壓抑不住的興奮。

  最后,朱由檢走回案前,親手捧起了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紫檀木托盤。

  托盤之上,左邊是一方沉重的白玉大印,上刻“欽命總理沿海軍務總兵官印”;右邊,則是一柄寒光閃閃的尚方寶劍。

  他一步步走到秦良玉面前,目光直視著她的雙眼。

  “朕今日,當面授予你全權!”

  朱由檢的聲音,在這一刻,變得無比莊重,他親自將帥印與寶劍,交到了秦良玉的手中。

  那份沉甸甸的重量,讓秦良玉的雙手都感到了輕微的顫抖。

  “持此印,南直隸、浙江兩省所有衛所,見印如見朕,必須無條件聽從調遣!持此劍,自布政使司參議以下,三品及三品以下,無論文武官員,但有膽敢阻撓練兵、貪墨軍餉者,準你先斬后奏!”

  “朕讓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為你之耳目;讓稅巡司提督畢自嚴,為你之后盾!人,錢,權,朕都給你了!”

  朱由檢的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說道:“朕,只要結果!”

  秦良玉只覺得渾身的血液都沖上了頭頂。

  她戎馬一生,鎮守石砫,北上勤王,何曾有過如此殊榮?

  何曾被一位帝王如此毫無保留地信任與托付?

  秦良玉雙手高高舉起帥印與寶劍,雙膝一軟,重重地單膝跪在了冰冷的金磚地面上。

  這位白發蒼蒼的女帥,此刻眼中滿是激動的淚光與決死之心。

  “陛下信臣如此,臣秦良玉,敢不效死命!”

  她的聲音,不再蒼老,而是充滿了金石相擊般的決然與力量。

  “若有負圣恩,臣愿提頭來見!”

  朱由檢上前,親手將她扶起,沉聲道:“朕不僅要一支能戰之軍,更要通過這次練兵,徹底梳理一遍江南的地下秩序,將那些藏污納垢的角落,給朕用刀子刮干凈!”

  “放手去做,天塌下來,有朕為你撐著!”

  秦良玉走出書房,門外的月光夾雜著燈籠的光暈,讓她一瞬間有些眩目。

  她低頭,看著手中那冰冷而又炙熱的帥印和寶劍,身后,是皇帝那深邃如海的目光。

她知道,從她接過這兩樣東西的那一刻起  一場由天子親手擘畫,以她秦良玉為利刃,以江南為棋局的滔天風暴,已然——

  拉開了序幕!←→

飛翔鳥中文    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