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2章 :不問過往,只定將來

  第82章:不問過往,只定將來_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_

  第82章:不問過往,只定將來第82章:不問過往,只定將來←→:、、、、、、、、、、

  送走心潮澎湃的李廓,朱由檢心中并無半分松懈。

  朝鮮只是整盤遼東大棋中的一步落子,甚至算不上一著險棋。

  真正決定這盤棋未來走向甚至關乎大明國運的,是另一顆棋子。

  朱由檢坐在御案后,面前攤開的是一幅囊括了整個遼東、朝鮮乃至日本部分地區的輿圖。

  這幅圖是司禮監的畫師們根據宮中秘藏的檔案,衛所的軍報以及錦衣衛冒死刺探回來的情報,花費了數月時間,才重新繪制而成的。

  上面用不同顏色的朱筆,詳細標注了后金的兵力部署、屯田位置、人口分布,甚至還有幾條隱秘通往朝鮮的商路。

  除此之外,還擺著十幾份內容大同小異的奏疏。

  彈劾東江總兵毛文龍的奏疏。

  “天啟元年毛文龍鎮守東江以來,朝廷每年撥付的餉銀無數!可這七年間,他除了虛報一些無關痛癢的大捷,可曾收復過一寸失地?可曾牽制過建奴主力?”

  “......毛文龍跋扈不臣,克扣兵餉,走私通商,儼然一海外軍閥!其部眾號稱二十萬,實則老弱病殘摻雜其中,真正能戰之兵不過兩三萬!此人糜費國帑,擁兵自重,名為大明總兵實為國之巨蠹!若不嚴懲,恐生心腹之患!”

  諸如此類。

  十幾份奏疏,羅列了毛文龍的各種罪狀,每一條都足以將其置于死地。

  在他們看來,毛文龍就是一顆毒瘤,一顆長在帝國肌體之外卻在瘋狂吸食帝國血液的毒瘤,割掉他是理所應當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毛文龍糜費錢糧,朱由檢知道,他跋扈不臣,朱由檢也知道,他虛報戰功,朱由檢更知道!

  但是,朱由檢更知道,只要他還在這皮島上,只要‘東江總兵毛’這面旗子還在,皇太極就不敢把全部的兵力都壓在遼西!

  只要他還在,后金的背后就永遠懸著一把刀,哪怕這把刀已經銹了,鈍了,可它依然是一把刀!

  朝中大臣想殺他,換一個所謂的賢能上去。

  可朱由檢真的想沖這些大臣問一句,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敢不敢像毛文龍一樣把自己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在敵人的心腹之地做這么一顆拔不掉的釘子?

  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在朝廷糧餉十不存一的情況下,拉起一支幾萬人的隊伍?

  德行是用來教化萬民,不是用來打仗的。

  在朱由檢眼中,人,只分為兩種!

  有用的,和沒用的。

  朱由檢再次回到了御案前,取出一卷空白的圣旨,親自研墨,提筆蘸滿了朱砂。

  沒有繁瑣的駢文,也沒有官方的口吻。

  他的筆尖在紙上游走,寫下了一封更像是私人信函的密信。

  寫完后,他吹干墨跡,將信紙仔細折好,放入一個特制的銅管之中,然后用火漆封口蓋上了自己的私印。

  “王體乾。”他輕聲喚道。

  一個身影從暖閣的屏風后閃了出來跪倒在地。

  “臣在。”

  “你親自去一趟。”朱由檢將銅管和一枚代表著皇帝親臨,用上等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雙龍紋玉佩,交到了王體乾的手中。

  “連夜出京,去登萊。找到登萊巡撫孫國禎,告訴他這是朕的旨意。讓他動用最好的福船,最可靠的水手將這兩樣東西,還有朕為東江鎮準備的第一批補給秘密送往皮島,務必親手交到毛文龍的手上。”

  王體乾雙手接過那沉甸甸的銅管和玉佩,重重地叩首:“臣,遵旨。”

  數日后。

  風,從京師,吹向了四面八方。

  陽和衛,總督府。

  “宣大總督”的牌匾已經高高地掛起。

  滿桂身著二品大員的麒麟補服站在堂上,卻依舊帶著一股沙場宿將的鐵血之氣,他的面前站著宣府、大同兩鎮的總兵和副將。

  沒有繁瑣的接風宴,沒有客套的寒暄。

  滿桂直接將一張巨大的軍用地圖鋪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陛下撥付的第一批撫賞和糧草都已在路上,三日內便可抵達。我把丑話說在前面,”滿桂環視眾人,聲音陡然轉冷,“自今日起,各邊堡、衛所,誰敢伸手,一經查實....”

  他頓了頓,用手指了指自己的佩刀。

  “落到本督手里,本督的刀快,一刀下去腦袋落地也就罷了。若是落到錦衣衛手里,驚動了陛下…哼!那可就不是一顆腦袋的事了!諸位,好自為之!”

  皮島碼頭,今日異乎尋常地喧囂鼎沸。

  海風如刀,卻吹不散碼頭上士兵們壓抑不住的興奮。

  十幾艘懸掛著大明旗號的官船依次靠岸,沉重的船身吃水極深。

  從船上卸下的不是以往那些聊勝于無的文書,而是成箱的糧草、嶄新的軍械和珍貴的藥材!

  毛文龍已披掛整齊,他矗立在能俯瞰整個碼頭的土坡上,海風將他的帥袍吹得獵獵作響,宛如一尊鐵鑄的雕像。

  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但那雙眸子卻死死盯著從主船棧橋上走下的那個身影.....面色白凈,身著大珰官服。

  毛文龍的內心掀起驚濤駭浪。

  七年來,朝廷要么不聞不問,要么就是嚴詞申飭!

  今天這陣仗他還是頭一回見。

  是鴻門宴,還是真正的天恩?

  毛文龍大步從土坡上走下,帶著一股迫人的氣勢,卻在三步之外站定,沉聲抱拳:

  “東江總兵毛文龍,恭迎天使大駕!”

  聲音洪亮如鐘,傳遍了半個碼頭。

  王體乾看著眼前這位身形魁梧氣勢悍勇的邊帥,暗自心驚,臉上卻帶著謙恭得體的笑容:“毛帥客氣了,咱家奉皇爺之命,前來宣旨勞軍。”

  一路無話,直至中軍帥帳。

  王體乾這才從隨行小太監捧著的黃緞托盤上,取過一根封著火漆的銅管。

  “這是皇爺給您的親筆信以及信物。”

  王體乾的聲音謙恭得體,卻掩不住一絲長途跋涉的疲憊。

  毛文龍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抓過那根銅管,指節一發力,只聽“咯嘣”一聲脆響,堅硬的銅管竟被他生生拗彎,封口的火漆應聲而裂。

  他抽出里面的信紙,那是一張上好的澄心堂紙,帶著淡淡的墨香,與這簡陋粗鄙的帥帳相比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毛文龍展開信,目光落在那些用朱砂寫就鐵畫銀鉤般的字跡上。

  開篇第一句就讓他那顆早已堅硬如鐵的心,猛地一顫。

  “朕在深宮,遙望東海。知將軍孤懸海外,枕戈飲膽,七載未嘗安寢。朝中腐儒,以尺牘度疆場,以算籌計功勛,非議之聲,日聞于耳。然,朕不信。”

  朕…不信。

  簡簡單單三個字,卻像一柄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毛文龍的心上,他呼吸一滯,原有的戒備瞬間被一種難以言喻的震驚所取代。

  他繼續往下讀,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雷霆萬鈞之力,在他的腦海中炸響。

  “腐儒不知,守土之功,在守不在戰。將軍一部,如巨錨定于遼海,使建奴不得揚帆南下,此為大功一也。腐儒不知,牽制之功,在存不在攻。將軍一日在皮島,則建奴遼南、遼東數萬之兵不敢輕動,須臾不敢離鎮,此為大功二也。腐儒更不知,人心之功,在望不在得。東江一日不滅,則遼東百萬漢民心有所向,知大明未棄之也,此為大功三也!”

  “此三功,非折沖于陣前者可比,非克城拔寨者可量。此乃定國之功,潛龍之績!朝臣不見,朕見之,天下不聞,朕聞之!”

  讀到這里,毛文龍那張飽經風霜桀驁不馴的臉上血色上涌,他握著信紙的手開始無法抑制地微微顫抖。

  他強壓住心頭的激蕩,目光繼續下移,信上的語氣陡然一變,從溫言的肯定化作了凌厲的殺伐!

  “然,守株待兔,非將軍之志,亦非朕之愿。朕今日寄書,不問過往,只定將來!”

  “朕不要你做守土之犬,朕要你做噬骨之狼!自今日起,朕許你三事:一,錢糧軍械,朕為你謀,勿復為此所困。二,東江軍政,悉由你決,朝中非議,朕為你擋。三,戰守方略,便宜行事,朕不遙制!”

  “朕只要你一事:讓整個遼南燃成一片火海!焚其糧草,毀其屯田,殺其官吏,掠其牛馬!讓皇太極每一次安坐盛京,都能聞到自家后院傳來的焦糊之味!”

  信的末尾,是幾行讓毛文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字。

  “朕與將軍,未嘗謀面,然神交久矣。待他日驅逐韃虜,光復遼土,朕在西苑為將軍溫酒以待。親筆。”

  “轟!”

  毛文龍的腦海中一片空白。

  信紙上的墨跡,似乎還帶著紫禁城里的些許暖意,穿透了皮島這七年不散的陰冷。

  “…朕在西苑,為將軍溫酒以待。”

  毛文龍的目光,就這么凝固在了這一行字上。

  他的腦海里,那座屹立了七年,由無數猜忌、構陷、屈辱與血水凍結而成的冰山,在這一刻悄無聲息地裂開了一道縫。

  然后,整座冰山便化作了溫暖的水。

  溫酒以待。

  何其簡單,又何其沉重!

  這天下,終究有了一雙眼睛,能越過山海關的重重壁壘,能穿透朝堂諸公口中飛濺的唾沫星子,能看清他毛文龍這顆不肯低下的頭顱,和他身后那幾萬條在苦寒中掙扎卻始終不肯倒下的魂!

  這世上,終究有了一個人,愿意將一份天大的信任,就這么輕描淡寫地放在了他的肩上,這份信任,比那如山的糧草與銀兩要重上萬倍!

  毛文龍忽然低低地笑了起來。

  那笑聲很輕很澀,像是生了銹的刀鋒在石頭上刮擦,聽得一旁的陳繼盛等人心頭發寒。

  可那笑聲越來越大,漸漸帶上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酣暢淋漓,仿佛一個被困在深井里七年的人,終于爬了出來,看見了頭頂那片完整的星空!←→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