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376章激將影書 :yingsx第376章激將第376章激將←→:
不是!
我們明明和你鬧著玩呢!你怎么還不識逗啊?
當頭戴青玉七旒冕冠,身形有些矮胖的劉璋聽到劉邈要親自討伐自己的時候,差點從席榻上跳起來!
“劉邈,果真要親征蜀地?”
劉璋的冠冕雖是諸侯王冠,但身上的綬帶卻不是諸侯王規定的赤色,而是只有天子才能夠佩戴的黃色。
黃赤縹(青白色)紺(深青色)四色圖案依次落于綬帶,最后的玉圭卻不是天子專用的純種黃玉,而又成了諸侯的赤玉。
但長度,又是天子規定的二丈九尺九寸,而不是諸侯規定的二丈一尺。綬帶末端則是又有五百個流蘇穗子,規格樣式格外奇怪。
其實劉璋之父劉焉在位時,便打造天子專用的乘輿車具千余輛,還被荊州牧劉表告發。
這天子衣冠,自然也是一并造齊。但蜀地不產黃玉,加上劉璋終究不敢戴上天子冠冕,所以裝扮才這般不倫不類。
如今劉璋驚慌之下,那衣冠上的珠玉不斷抖動,反而更不似人君,使得群臣望之生厭。
可惜蜀地群臣也無暇顧忌劉璋。
如今的大漢天子,那個曾經平江東、討袁術、伐荊州、敗袁譚、破袁紹的劉邈,要來進攻蜀地!
“這…不合常理啊!”
北方有袁紹作為威脅,劉邈怎么有這個膽子進攻蜀地的?
按照袁紹使者的說法,劉邈應該只會派遣一部分兵力守在夷陵這些地方用以牽制,而不會真的進攻啊!
怎么,劉邈就真的來了呢?
劉璋一想到劉邈那出道以來未嘗一敗的戰績,也是心中發憷,甚至小聲提議道:“若不然,孤去王號,與劉邈議和?好歹孤與劉邈乃是同宗,劉邈應當不會太過狠絕。”
在座蜀臣大都眼皮一跳!
劉璋這是將戰事當做了什么?過家家嗎?
現在劉邈都提著大軍沖上門來了,還想著什么都不付出就讓劉邈直接撤退?
而且劉璋是能退,但是他們這些蜀地豪族該怎么辦?等著劉邈過來,將他們的家產,將他們的土地,全部拿走分給別人嗎?
“殿下不可!”
益州從事王累身為豪族代表,立即站出反對。
“國無信不威!殿下如此朝秦暮楚,那哪里還有身為王者的尊嚴?”
同時王累也寬慰劉璋:“劉邈此來,固然出人意料。但想必其也抱著速勝的想法,不愿與我軍糾纏,導致北趙趁虛而入!”
“故此,殿下只要能夠挫敗其速勝的野心,就能夠令其無功而返!”
劉璋眼前一亮:“果真嗎?”
主簿黃權也贊同道:“劉邈突然前來,就是想要趁我軍慌亂的時候占得先機!”
“蜀地素來易守難攻!東面只要遣一良將守衛白帝城,便足以使劉邈千軍萬馬不得入蜀!”
王累和黃權逐漸安撫了劉璋緊張的心思。
劉璋重新入榻:“可派誰去守衛白帝城呢?”
此時張肅、張松兄弟同時站出——
“臣舉薦張任(法正)!”
兄弟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疑惑。
不過蜀地群臣卻已經討論起兩人。
“張任出身蜀郡豪族,少有勇武,且兼操行,可為良將!”
“法正為名士法真之孫,又為軍議校尉!亦可為良將!”
一個是根正苗紅的蜀地豪族,一個則是從關中流落至蜀地的名士之后,用腳想都知道這些蜀地豪族選誰!
眼看就要塵埃落定,大家就要推舉張任為將時,張松忽然道:“殿下莫非忘記了趙韙嗎?”
此言一出,即便是劉璋都忍不住嚴肅起來!
劉璋當年從劉焉手上接過益州大權,其實亦有許多蜀地大族不服。
巴郡安漢人趙韙便是其中之一。
趙韙聯合益州本土大族起兵反叛劉璋,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紛紛響應,勢力甚盛!若非東洲兵殊死抵抗,外加趙韙麾下將領龐樂、李異叛變,如今益州之主的位置恐怕早就換成別人去坐!
劉璋雖然有時候糊涂了些,但對于自己權柄的存亡,卻看的比什么都要重!
萬一張任成為趙韙第二,無人能制,那自己又當如何自處?
“咳。”
劉璋終究沒有選擇單獨讓張任領兵前往白帝城。
“以張任為將、法正為軍師,駐守白帝,以擋劉邈!”
“再以巴郡太守嚴顏為后軍,以作支援!如此,邊陲可寧!”
等儀式結束。
張肅追上自己的弟弟張松:“子喬今日,怎么舉薦起那法正來了?”
張松躲閃著自己兄長的目光:“孝直才華橫溢,整個蜀地,沒有一個人能比的過他的!有他守衛白帝城,蜀地自然無憂!”
張肅疑惑的打量著張松,但最終還是沒有打量出個所以然來。
只是在離開時,張肅還是留給張松忠告——
“我等蜀地豪族出身,且不可意氣從事!”
“在殿下治下,我等才能夠實現抱負!若是劉邈來此,我等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兄長別說了,這些我都知道。”
張松有些欲言又止,最后卻還是沒有和自己兄長透露分毫。
江陵。
劉邈在確認了對蜀地的戰事后,便立即來到了荊州。
“仲達,你可是說了,袁紹絕對不會南下?”
“絕對不會。”
雖然決定進攻蜀地,但北方的袁紹,毫無疑問還是不得不進行防范。
張昭、顧雍等人都建議劉邈在中原布置重兵,同時讓呂布在青州搞出些動作吸引袁紹的注意力,但一同議事的司馬懿卻認為并不必過分擔心北方的袁紹。
“袁紹還未從昆陽之敗的陰霾中走出,前不久又經歷了遼口的慘敗。如今境內必然民聲鼎沸,要求休養生息。”
“最關鍵的是,袁紹方其實并沒有做好南下的準備。”
“袁紹賜予劉璋金印,封蜀王,不過是為了報劉備之仇。而不是真的在為其南下做準備。”
司馬懿篤定:“袁紹,不會趁機南下!”
魯肅也認同道:“袁紹其人,優柔寡斷。”
“如今陛下忽然要進攻蜀地,必然會讓袁紹措手不及。若是此時在北方虛張聲勢,反而會讓袁紹確定陛下要進攻蜀地的念頭。”
“反之,若是按兵不動,以袁紹的心思,定然會以為陛下進攻蜀地是假,誘他南下為真,反而不會趁機南下!”
魯肅,想要給袁紹擺下一出空城計。
按兵不動,或許反而會讓袁紹畏手畏腳,不敢南下!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
“陛下不要忘記,如今通過關中,大漢與河北還有許多走私的貿易往來。”
“那些獲利之人,定然也不會這么快就催促袁紹決戰,反而會勸阻袁紹,要他休養。”
劉邈也當即同意了司馬懿和魯肅的計策,即北方的兵馬按兵不動,既不增加,也不減少,與往日無二。
至于進攻蜀地的兵馬,則是以荊州的府兵為主,也就是甘寧麾下的水軍以及黃忠麾下擅長山戰的長沙兵。
兩部兵馬集合,匯聚于江陵,同樣有兩萬余眾。
配合劉邈帶來的一萬禁軍,總計三萬,號稱十萬,可謂雄壯!
劉邈來到江陵,并未先召集諸將,制訂計劃,而是找來了甘寧。
“興霸可知,朕為何先來尋你?”
面對已經稱帝的劉邈,甘寧舉止有些畏縮。
“因為臣是蜀人,陛下想要知道蜀地的地形風土?”
劉邈啞然失笑。
“荊州來往蜀地的商賈那么多,朕不去問他們,卻要來問興霸?”
不過劉邈還是順坡滾驢:“既然興霸想說,那就和朕說說便是。”
甘寧神情有些惆悵:“陛下說的不錯,臣已經數年未曾回到蜀地,哪里還能道出個一二三來?”
“那蜀地啊,山是青的,水是綠的…”
明明說著連個一二三都說不出來,但甘寧此時卻絮絮叨叨說著家鄉的小路,家鄉的小河,家鄉的姑娘。
許久許久,甘寧說到興起時,甚至直接抽出腰間匕首比劃起來,不過劉邈依舊沒有打斷他,而是饒有興趣的聽著他說著過去的種種。
“興霸以前,還當真是個混賬。”
這是劉邈對甘寧在蜀地那段人生的評價。
甘寧臉色發紅,卻無力反駁。
因為確實。
即便是甘寧如今自己想來,自己當錦帆賊的時候也是沒干什么好事,稱得上“混賬”二字。
“所以興霸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究竟要如何配得上自己安南將軍的稱號。”
劉邈給甘寧的名號,不是征南,也不是鎮南,而是安南。
“之前一些非議,興霸是否聽過?”
“臣自然聽到過。”
十二重號將軍中,對張遼和甘寧的質疑聲最大。
有些話,便是甘寧將耳朵堵住也能聽見,所以做不了假。
“那現在,該是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劉邈從身后推了甘寧一把——
“去和你家鄉的百姓證明,你現在不是當年那個混蛋!”
“你現在,是他娘的大漢安南將軍甘興霸!”
“此役入蜀,朕便以你為先鋒!”
甘寧深吸一口氣:“喏!”
“陛下放心!這蜀地便是鐵打的,臣也要在上面鑿個窟窿出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