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44章 登基稱帝(中)

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344章登基稱帝(中)影書  :yingsx第344章登基稱帝(中)第344章登基稱帝(中)←→:

  隨著伊籍獻上占城稻,并未群臣在乾陽殿這樣一推,正式祭天稱帝的日子也被徹底定下來。

  庚辰日。

  于金陵城南七里,設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鄉,西上。

  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

  背中營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岳之屬也。背外營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四海、四瀆、名山、大川之屬。

  因為劉邈對自己的正統性從天授改成了民受,故此祭壇并不與高祖、世祖祭天時相似。

  除了祭祀天地日月、五岳星宿,還在內壇八陛(臺階)上依次雕刻八副圖樣,分別為士、農、工、商、卒、醫、道、卜。

  到時候祭祀時,天子要醊(zhuì,意為祭祀時,以酒澆地)陛五十八,也就是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天子不光祭祀天地、神靈,還祭祀百姓的登基大典。

  在中壇上,還要令漢太祖高皇帝和漢世祖光武皇帝配食。

  此外,還要奏《青陽》、《朱明》、《西皓》、《玄冥》,及《云翹》、《育命》舞…再加上其余亂七八糟的禮儀,把劉邈簡直折騰到崩潰!

  “我忽然不想稱帝了…”

  “陛下再說一句這話試試?”

  劉邈頗為畏懼的看了一眼負責制訂整套流程的張昭,然后明智的閉上了嘴巴。

  因為開國登基,誰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劉邈也只能請張昭、王朗還有荊州的大儒,如宋忠、司馬徽、龐德公等前來幫忙一起探討禮儀。

  尤其是因為劉邈稱帝法理性的改變,更是讓這些大儒操碎了心,不能將大漢四百年來的禮儀照搬過來,而是要去查詢《康浩》、《召誥》、《梓材》、《君奭》等古書,來完善這場禮儀。

  大家本來都已經夠累的了!劉邈若是還敢添亂,那就別怪張昭發飆了!

  劉邈此時正配天子六冕之首的大裘冕。

  大裘冕由冕、中單、大裘、玄衣、纁裳組成。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

  其中日、月、星辰代表天,山象征穩重,龍喻君王,華蟲示文采,宗彝表忠孝,藻指潔凈,火喻光明,粉米主滋養,黼示決斷,黻喻明辨。

  而大裘冕與袞冕最大的區別就是大裘與無旒冕冠。

  劉邈在看到自己的帽子沒有旒珠的時候,心中也是滿滿的惡意。

  “有沒有可能,以前這旒珠也是有的。但因為哪個周天子體力太差,祭祀的時候旒珠晃來晃去,有點難看,所以禮官就把這旒珠給去了?”

  “嗯???”

  眼看張昭又要吹胡子瞪眼,劉邈立即安撫:“張公有什么事自己先去忙!我…不對!朕保證,練的好好的!實在不行,還有昭姬在這里呢!”

  說來也是丟人。

  即便湊齊了這么多大儒,他們對禮儀的一些細節還是推敲不定,直言許多書籍他們其實也并未看過。

  “若是蔡伯喈還在世就好了!”

  論博古通今,蔡邕就是當世第一!

  當年蔡邕死后,就連經學大家鄭玄也是哀嘆:“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作為大漢的百科全書,蔡邕之死,實在是當世一大遺憾!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蔡邕沒了,但小蔡邕還是有的!

  還是劉邈將蔡琰請來,眾人才最終將劉邈登基禮儀的全部流程補齊,惹得諸位大儒對蔡琰也是稱贊有加!

  所以當劉邈說要跟隨蔡琰學習的時候,被氣的不輕的張昭也是果斷將不聽話的劉邈甩給蔡琰。

  “禮儀之事,就全部托付給夫人了!”

  張昭為了讓蔡琰上心,還故意大喊:“若是登基那日真出了什么差錯,那丟的可是大漢列祖列宗的臉面!”

  “哦朕聽見了!”

  但等到張昭一走,劉邈直接就從頭上將冠冕扒拉下來,并且還把大裘脫掉,放在一邊!

  “陛下。”

  蔡琰移步到劉邈身邊,想要用嚴厲的眼神勸告劉邈,結果劉邈直接起身抱住蔡琰的臉龐“吧唧”就是一口!

  “就喜歡夫人這種嚴肅的樣子!要是手里再拿一根戒尺就更好了!”

  而且說歸說,劉邈的手也不老實,開始從上到下慢慢游走。

  如今劉邈身穿天子大裘,又身在天子行宮,面對這般霸道的劉邈,不知為何,蔡琰面上反倒涌出許久都沒有出現的少女羞澀。

  “對對對!就是這個樣子!就是這般像少女一樣的少婦!”

  眼看劉邈就要穿著這珍貴莊重的天子大裘做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蔡琰用最后的理智推開劉邈:“陛下不能如此。”

  “張公說的不錯,登基大典關系國家大事。如今時日將近,合該盡快練習…”

  “切!”

  劉邈搖著手指:“該做的,早就都做了。”

  “而且夫人以為,我稱天子,與袁紹、袁術稱天子有什么區別?”

  這樣大的問題,換成其余女子,怕是早已面色蒼白。

  但蔡琰只是思索了一番,就嘗試答道:“是因袁紹乃是逆天而行,而陛下則是順天而行?”

  “夫人真聰明!來!賞你一下!”

  劉邈心懷不軌的摩挲了一遍蔡琰溫熱的口舌,使其身子軟成了一團,只能癱在劉邈懷中。

  “袁紹他們稱帝,是因為他們想要稱帝。”

  “但我稱帝,是因為百姓需要一個大漢,需要一個大漢皇帝!”

  “所以,難不成這什么登基大典辦的差上幾分,我這天子就是假的嘍?”

  而且劉邈晃動了兩下衣服,略微有些不滿:“其實比之這天子大裘,我還是喜歡布衣…”

  劉邈不是在開玩笑。

  因為這套天子大裘冕,可是真的按照周禮還原出來的。

  這也就意味著,它沒有遮擋下半身的窮绔…

  所以穿這衣服,相當于穿著一件沒有內搭的長裙,是不能坐下來的。

  至于坐下來有什么后果,那現在躺在劉邈懷里的蔡琰無疑最有發言權…

  “稟明陛下!”

  就在將要發生點什么的時候,忽然有侍者進來。

  “陛下,侍中魯肅求見。”

  劉邈翻了個白眼,而蔡琰則好似逃過一劫,趕緊起身給魯肅騰位置。

  “子敬啊子敬,以后大漢的延續出了什么問題,你是第一責任人!”

  魯肅:???

  劉邈看魯肅臉上此時有些許清澈的愚蠢,罵了一句也就沒有繼續為難下去。

  “怎么了?說事!”

  魯肅連忙正色道:“如今呂布、馬騰、士燮等諸侯都派遣來侍者,表示愿意侍奉陛下為大漢天子!”

  “不過這些諸侯也各有訴求。之前經過協商,陛下也已經同意封呂布為大將軍、齊侯;馬騰、韓遂為雍州牧、涼州牧;士燮為車騎將軍…”

  這些確實是已經商議好的事情。

  其本身就是獨立的諸侯。如今大漢沒了,他們便沒有了源自大漢體系的統治權。

  與劉邈一樣,他們也在尋覓政權的合法性,所以都要躲在劉邈這顆大樹下乘涼。

  但同樣的,劉邈也要給予其新朝廷的官職用以拉攏。

  反正都是虛職,劉邈給了也無所謂,所以劉邈不解魯肅來此的意圖。

  “怎么?難道是哪家反悔,要去投靠袁紹?”

  “并非如此。”

  呂布、馬騰兩家如今都和袁紹結下仇怨。

  士燮距離江東太近,距離河北太遠,顯然不可能忽然犯蠢去投靠袁紹。

  “是益州劉璋。”

  魯肅頗為無奈道:“劉璋之前便已經在成都稱王。其使雖然也擁護陛下,卻要求陛下承認劉璋王爵之位!”

  “哼。”

  劉邈發出一聲毫不掩飾的嗤笑。

  “稱王?呵。”

  劉邈詢問魯肅:“劉璋使者可還在?”

  “張松就在門外。”

  “要他進來。”

  張松進入乾陽殿,僅僅稱呼就讓魯肅變臉。

  “蜀王使者張松,見過驃騎將軍!”

  還在稱呼劉邈為驃騎將軍!

  魯肅斜著眼睛看向張松,如果眼神能夠殺人的話,現在張松早已萬箭穿心!

  劉邈倒是笑臉盈盈的讓張松起身。

  而張松抬眼剛看到劉邈,心中頓時一凜!

  如今的劉邈,已經穿上了天子冠冕。

  張松本以為,劉邈不過沐猴而冠…但在親眼看到劉邈的時候,不知怎的,胸中一物忽然開始狂跳!

  “張松,你可知道,朕早就知道袁紹要自立為帝,為何還等了這么久才開始籌辦登基大典?”

  張松冷汗直流,就連稱呼都已經自己改變:“臣,臣不知…”

  “因為,朕是想要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劉邈的聲音很是溫柔,但落在張松耳中,卻好像刀子在耳朵旁邊磨刀霍霍。

  “所以,若是真心想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中,真心想要匡扶漢室的,朕是一萬個歡迎。”

  “但若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來膈應朕的,那最好還是滾的遠遠的。”

  劉邈踩在玉階之上。

  “朕知道你做不了主。”

  “但沒事,朕不急。你留下來看完朕的登基大典,再慢慢回去和劉璋細說。”

  “當年他爹劉焉廢州立牧,使得大漢崩殂,結果這套路現在還想要在朕的大漢這里用一遍?”

  劉邈無奈搖頭。

  “不過蜀地罷了。”

  “大不了,朕親取之!”

  最后一句話宛如驚雷,直接劈在了張松心頭!

  他這才想起來。

  眼前的劉邈,可和袁紹、劉焉這種諸侯不一樣。

  治下任何一片領土,都是劉邈認認真真用劍犁過一遍的!

  在這種人面前耍小聰明…蜀地的官吏究竟是怎么想的?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朕,都是為了大漢!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