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113章反常的詔書影書 :yingsx第113章反常的詔書第113章反常的詔書←→:
和劉邈自己這邊的悠閑不同,隔壁的許貢已經焦慮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眼下江東的局勢就是,許貢不但知道劉邈要和自己打一仗,還知道劉邈大概就會在秋收之后糧草充裕之后出兵,更知道自己在面對攻破長江、驅逐周昕,斬殺祖郎的劉邈而言,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本以為能憑借嚴白虎的兵力防守,誰知道兩家竟然莫名其妙的聯姻,將許貢徹底逼向了絕路!
這樣的局面,讓明明坐擁富饒吳郡的許貢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對。
“王景興那邊怎么說?”
“王朗并不愿意出兵,他說他只是會稽郡守,沒有私自帶兵前往吳郡的權柄。”
“腐儒!”
早在數日之前,許貢就派門客前往會稽郡守王朗處,想要邀請他出兵一同抵御劉邈,可王朗竟然始終恪守規矩,搬出漢律,不愿踏足吳郡!
眼看嚴白虎跑回烏程縣據守裝死,王朗又不愿發兵支援,許貢已經是有些焦頭爛額。
雖然如今還不能見到劉邈大軍的蹤跡,不過每當許貢看著田地里的糧稻長大一些,就知道這是距離劉邈進攻自己的時間又近日了一些。
這樣的等待,仿佛就是被告知了死亡的時間,卻只能慢慢等待,其余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一樣,壓抑、絕望、焦慮、迷茫。
許貢的門客看不下去許貢這個樣子,于是朝著許貢獻計:“既然如此,您為什么不團結吳郡的百姓,現在開始積極備戰呢?”
“吳郡不像丹陽,沒有山川之險作為抵抗。劉邈麾下的周瑜、程普等人既然能跨過長江天險,在惡劣的環境中擊敗周昕、祖郎,那就算我現在征召幾萬百姓,又怎能和他們抗衡呢?”
許貢語氣悲觀,但門客卻糾正許貢,認為許貢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那些隨時可以驅使的民哪里稱得上是百姓呢?其實說是百姓,不過就是四姓罷了。”
許貢方才會意。
“你是說…吳郡四姓?”
“正是!”
“那就更不可能了!”
許貢本以為門客中出了什么大才,可聽到后卻是有些失望。
“吳郡四姓中,陸家與劉邈淵源極深,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一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怎么可能幫我呢?”
“顧雍又被劉邈以長史之位招攬,也沒有可能幫助我。”
“剩下的張姓、朱姓雖然與劉邈沒什么瓜葛,可…”
許貢有些欲言又止。
因為此事,又牽扯到了前吳郡太守盛憲身上。
許貢領下吳郡太守后,一直忌憚盛憲,便想要迫害于他。可當時盛憲的友人——吳郡人高岱親自前往徐州向陶謙求救,陶謙并未立即相救,高岱為之憔悴泣血,水米不入。陶謙感其忠壯,認為他有申包胥之忠義,這才答應給許貢寫信,并排除士卒前來,想要搭救盛憲。
而許貢痛恨高岱阻撓他除掉盛憲,于是提前就將高岱的母親關了起來。好在高岱才辭敏捷,好言致歉,這才讓許貢最終放過自己的母親。
不過高岱見許貢前,就讓朋友張允為他備好船只方便逃亡。許貢在放走高岱及其母親后果然后悔,又讓追兵前去追擊,只可惜追兵和高岱錯開了道,這才讓高岱和其母親逃過一劫。
而之前發生的這事中,那高岱的朋友張允,就是吳郡張氏的人。
有這樣的過節在,那吳郡張氏的人,又怎么可能幫助他呢?
門客自然知道這段往事,不過他敢提出這樣的計策,自然也有自己的理由。
“張允幫助高岱,不過是他們私人之間的情誼!可現在,他們與郡守面對的,卻是共同的敵人啊!”
“瞎說!”
許貢以為門客胡說:“沒聽說過那張允和劉邈之間有過什么仇怨!”
“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但誰說將來沒有呢?”
門客從懷中掏出兩篇公文交給許貢,正是劉邈在丹陽郡境內施行的“三長制”和“均田制”。
“以郡守的才華必然也能看出來這兩項制度的厲害,可這兩樣無論是哪一樣都觸及到了如吳郡張氏這樣大族的利益,他們難道就真的甘心將田產全部交出去,供劉邈均田;將奴仆全部報上去,讓劉邈征稅嗎?”
“即便是吳郡陸氏、吳郡顧氏,他們難道真的會為了劉邈做到這樣的地步嗎?”
“郡守只要和他們言明利害,以那些人的智慧,必然是能夠明白支持主公的利好啊!”
眼見許貢還在猶豫,門客又道:“難道郡守沒有聽說兗州的事情嗎?”
“那曹操何等英雄?就連袁術都不是他的對手,被他驅趕到了淮南。可只是因為曹操殺死了兗州名士邊讓,就讓張邈、陳宮這些人人人自危,輕松就將曹操驅逐出兗州,迎接呂布入主為兗州牧。”
“那劉邈的勢力再龐大,能有曹操那樣厲害嗎?連曹操都能被兗州豪族驅逐,更何況區區一個劉邈呢?更不用說吳郡四姓在江東盤根錯節,比之張邈那些人不知要厲害多少,若是他們愿意相助,那郡守的大業可成啊!”
陶謙病逝,劉備繼承徐州。
呂布南下,曹操被逐兗州。
這便是今年天下最重要的大事!即便是有長江阻隔,也依舊被吳人聽到耳中。
而其中更令人震撼的,始終都是曹操被兗州豪族聯手驅逐一事!
曹操是何人啊?
那可是造五色棍,打死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讓雒陽“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之后又擊破黃巾,起兵討董,被汝南人許劭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樣的人物!
可這樣的人物,卻被麾下豪族聯手背叛驅趕!這難道還不能說明當今天下,想要站穩腳跟需要依仗的是誰嗎?
是世家!
此事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是中原的巨變!更是對徐州、對荊州,對揚州世家豪族的一次振奮!
所以門客才提議,與其用兵事抵抗劉邈,倒不如聯合吳郡本地豪族,用別的方式阻擋劉邈!
許貢聽完門客的分析后頓時大喜:“合該如此!”
“你簡直就是我的馮諼啊!”
春秋戰國時善養門客,其中馮諼就是孟嘗君的門客,為孟嘗君田文完成“狡兔三窟”的計策,讓孟嘗君得以有了退路。
門客聽到許貢用馮諼比喻自己,頓時感動道:“我愿意始終用豫讓那樣的忠誠來侍奉你啊!”
豫讓是春秋時晉國正卿智伯瑤的門客,智伯瑤兵敗身亡后,豫讓為了給智伯瑤報仇,不惜用漆涂滿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燒毀自己的喉嚨改變聲音,為的就是刺殺趙襄子。
最后雖然沒有成功,但豫讓的忠誠也成為一段佳話,被世人所敬仰,算是門客對于主人最深的忠誠。
可許貢聽后卻笑著呸了一聲:“豫讓之忠,可是在智伯瑤死后才為他報仇,難道你也想要在我死后才為我報仇嗎?”
主仆之間玩笑著罵了幾聲,許貢卻又擔憂道:“只是不知道,那張允心中是否還記恨于我嗎?他現在真的會愿意與我聯手對付劉邈嗎?”
“郡守若是擔心,自可去尋一人牽線搭橋。”
“何人?”
“許昭!”
許貢聽到這個人后,表情多少有些不太自然,畢竟自己一直想除去的盛憲就是被許昭庇護,多少對許昭也是帶著些恨意。
可事到如今,阻擋劉邈事大,其他事皆是小事。許貢在猶豫一番后,終于還是親自前往許昭處求見。
這一次,許昭并沒有像不待見魯肅那樣躲避許貢。
聽到許貢的要求后,許昭竟是頻頻點頭認同,隨即便將張允邀請至田莊,與許貢密謀。
張允生的高大,不知是不是受了祖先張良的影響,眉宇間竟然有股子仙家的飄逸,屬實難得。
張允在明白許貢的難處之后立即感同身受——
“劉邈倒行逆施,破壞祖宗制度,罪行累累!”
“以三長取代三老,是為不敬老者。”
“以均田授予百姓私田,是為不尊天子。”
“聽說他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迎娶了數名小妾,其中甚至還有嚴白虎之女那樣的匪類!更與劉勛之妻王氏,孫堅遺孀孫氏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請問這樣私德有虧,沒有大義的人,真的能夠成為一方州牧嗎?”
說的太對了!!!
要不是許貢與張允不太熟絡,現在簡直就想為張允獻上一舞!
三老制度,是高祖時候就流傳下來的制度!他劉邈怎能私自篡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劉邈竟然將土地永久授予農戶!天爺唉!這是多么造孽的事情!
前者不孝,后者不忠!
還一個勁的娶妻納妾,與婦人不清不楚的糾纏!橫征暴斂,為自己修繕城邑!可恥!
本來許貢還覺得劉邈雖然名聲狼藉,卻算不上什么天誅地滅的惡人,可在張允這樣的解釋下,許貢覺得劉邈簡直就是大漢的毒瘤!應當盡早鏟除!
“如此,還請您撰寫檄文,號召群雄討伐劉邈!!”
張允古怪的看著許貢,突然有些明白他為什么能干出迫害盛憲那樣的蠢事出來。
“劉邈雖然人人得而誅之,麾下卻始終有著周瑜、程普那樣的戰將,其身后又有袁術在支持,哪里能夠輕易發布檄文討伐呢?”
許貢聽張允如此,頓時有些焦急:“難道我們拿劉邈那樣的大逆不道之徒就沒有什么辦法了嗎?”
“郡守莫急。”
張允見許貢如此表現,立即知道許貢怕是爛泥扶不上墻。
不過現在既然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張允還是耐心解釋:“對付劉邈這樣的人,不能以己之短,擊彼之長。”
“劉邈現在軍事強盛,那為什么還要在軍事上與之爭鋒呢?”
“想要戰勝劉邈,就要用我們的長處來進攻劉邈的短處,這樣才有獲勝的希望啊!”
許貢眉頭緊皺:“那劉邈的短處是什么呢?”
“自然是大義!”
張允信誓旦旦道:“劉邈的揚州牧,不過是袁術冊封的職務,并不是由朝廷任命,所以大義有缺!”
許貢似懂非懂的點頭,可他很快就搖頭:“就算是這樣,我們又能如何呢?難道自稱揚州牧,或者請求袁紹任命我為揚州牧嗎?可那樣的話,與劉邈又有何異?如何能在大義上壓制他呢?”
劉邈對揚州的法理,來源于袁術任命的揚州牧。
雖然袁術不在朝廷,但這塊金字招牌依然管用!
能夠與袁術抗衡的,有且只有袁紹…可若是那樣,與袁遺之流又有何異?如何能爭搶到大義呢?
張允神秘一笑:“如今的朝廷,可還在呢!”
簡單的提示,讓許貢瞬間醒悟過來!
許貢喘著粗氣:“您現在在千里之外的江東,難道還能討要到朝廷的詔書嗎?”
張允笑而不語。
世家,之所以為世家,難道僅僅是因為那些田畝,那些奴仆嗎?
非也!
世家最重要的,就是那一道道遍布在大漢各個角落里,錯綜復雜的關系網!
雖然遠在江東,但只要這層關系在,那有些事情,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動動手指的事情!
“郡守不必擔憂,之后的事情,就交予我來操辦。”
吳郡四姓的關系網,在這一刻發起轟鳴!
馬車、船只、驛站、道路…
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那看不見的資源,從江東一路鋪設到大漢如今的帝都長安,再從長安掀起一陣陣的波浪,傳遞回千里之外的揚州。
“朝廷任命齊悼惠王劉肥之后,太尉劉寵之侄劉繇為揚州刺史!”
誰也沒想到,早已自顧不暇的朝廷竟然會突然發布這樣一個詔令。
朝廷不去管陷入紛爭的兗州,不去管私自交替的徐州,偏偏是給偏僻的揚州發了這樣一條任命!
而且所選之人,也并非什么天下聞名的名士,反而是身為劉氏宗親的劉繇!
當劉邈得知這個消息后,也是嘖嘖稱奇:“有意思!真有意思!”
“兵臨吳郡后,這些什么牛鬼蛇神可總算是不裝了,終于開始露面了!”
朝廷這道任命實在太過反常,反常到劉邈閉著眼睛都知道是哪些人干的!
“既然這樣,我也搖人了!”
“來人啊!備墨!我要給我最尊敬的后將軍寫信!”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