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85章來者不善影書 :yingsx第85章來者不善第85章來者不善←→:
劉邈擺脫紀靈追逐后,從巢湖一路往南,走濡須水,自濡須口進入長江。
劉邈之前雖然在濡須口眺望過長江,可直到現在坐船行駛于長江之上時,方才明白長江之寬闊!
“真可謂天塹!”
“卻也是陷阱。”
魯肅不知何時來到劉邈旁邊,出言提醒劉邈。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長江雖好,卻太過給人無敵的錯覺。若是享受長江以南的安逸,不能想盡辦法進取,那這用于防守的長江,恐怕終有一日會成為困斃自己的掣肘啊!”
魯肅看的異常深遠。
假如在看到長江之后就不思進取,那這看似是保護作用的長江,卻終有一日會成為困斃自己的囚籠。
這樣的警告也讓劉邈點頭。
長江給人的安全感不過假象,要是真的以為長江能護佑自己一輩子,多半會死的很慘!
小船在長江中飄蕩,好在今日風浪不算太大,劉邈終究是來到了牛渚,踏上了江東的土地。
劉邈下船后也對船家發出邀請:“如今淮南不是人待的地方,不如就留在江東如何?”
船家面露遲疑,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多謝劉使君,不過吾家中尚有父母,他們在老家都待慣了,恐怕不愿意臨老時背井離鄉,我這個做兒子的,也理應在其榻邊盡孝!”
劉邈也不會強人所難,只是給了他一些糧食,并囑咐道:“并非我小氣不給你金銀絲綢,只是這些東西你若是拿回去,恐怕會被袁軍發現,對你不利。這些糧食你拿回家藏好,去安心供養你的父母吧!”
船家沒想到劉邈這樣為他考慮,趕忙拒絕:“不用,不用…”
“廢什么話!”
還是周泰干脆,直接指揮士卒將幾石全部扔到對方船上。
其余前來幫助劉邈的船家也都是各被塞上了糧食,不容他們拒絕。
“若是將來在淮南待不下去,可隨時來到江東!”
劉邈知道袁術在淮南的行徑只會越來越殘暴,便給這些船家留了退路。
“我雖然都已撤軍江東,不過濡須口處卻是北岸要沖,你們將來可以前往那里!”
一眾船家再次感恩戴德,依依不舍的與劉邈道別后,就重新返回淮南。
此時聽說劉邈來到江東的周瑜也從前線返回,迎接劉邈。
當周瑜看到劉邈旁邊的陳瑀時,立即會心一笑。
“之前聽說主公去了壽春,當真是嚇了一跳。不過眼下見主公與刺史皆平安無事,自然再好不過!”
陳瑀朝周瑜行禮,正要寒暄兩句時卻被劉邈截胡——
“江東局勢如何?”
周瑜答道:“程公率軍駐扎于於朁,公覆屯兵于春穀,義公駐防于蕪湖,此三縣已經盡數攻下!”
在劉邈運輸百姓的這段日子,周瑜也穩扎穩打,持續擴大戰果,掌控了於朁、春穀、蕪湖這北面三縣。
劉邈又問道:“那下一步,公瑾作何打算?”
僅僅三縣之地,顯然容不下劉邈,也容不下劉邈帶來的那些百姓。
對此,周瑜自然早有打算——
“蕪湖南面,有一條叫做清水的河流,能夠直達丹陽郡治宛陵!而丹陽太守周昕此時就在此地,還請主公下令,要我出兵征討!”
一戰擒王,擊其要害!
周瑜對進攻宛陵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宛陵雖為郡治,卻并無城墻。我軍將士善于水戰,從清水攻打,完全可以憑借軍勢令其畏懼!只要能夠拿下宛陵,其他縣城必然望風而降,可輕易奪下丹陽!”
江東,除了三吳之地的平原,其余地方都是窮鄉僻壤。
宛陵好歹作為丹陽郡的郡治,竟然是連城墻都沒有!也不知歷任丹陽太守是干什么吃的!
不過這也方便了劉邈這個后來者!可以說只要能夠將船開過去,那宛陵就猶如一張薄紙般一捅即破,完全用不著擔心!
劉邈本來都已經認同了周瑜的作戰計劃,畢竟先攻腹地幾乎就是軍事上的最優解,劉邈完全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不過此前一直默不作聲,認真聽完周瑜作戰計劃的魯肅卻突然出聲制止:“不可!”
“此人是…”
“哦,新任命的主簿,魯肅,魯子敬。”
主簿?
周瑜看向魯肅的眼神瞬間變得凌厲,他自然知道主簿對一個勢力意味著什么,所以多少有些審視,不知魯肅夠不夠資格。
魯肅與周瑜見禮后才認真說道:“公瑾之言并無不妥,若是僅僅追求軍事上的勝利,那現在進攻宛陵無疑是正確的。”
“但主公現在追求的,難道是盡快得到宛陵嗎?主公現在的燃眉之急,不應該是那些從江北運來的百姓嗎?”
魯肅承認,從軍事角度來看,周瑜的提議并沒有過錯。
但如果放眼大局,那現在是絕對不能浪費兵力去進攻宛陵的!
“拿下宛陵,確實有可能令其他縣城聞風而降,卻也不能排除一些縣城會殊死抵抗,不得不繼續派兵圍剿。”
“而且即便拿下丹陽郡,也要整理諸縣戶籍,這又是一樁耗時耗力的事情!如今距離開春僅僅不足兩月,如何能將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呢?”
魯肅給出自己的建議——
“與其如公瑾那般一戰取勝,奪下整個丹陽,倒不如徐徐圖之,往東進攻秣陵!”
“拿下秣陵之后,東面的湖孰、句容、江乘等縣也就無險而守了!而這些地方,恰好是丹陽耕地最多、地勢最為平坦的地方,能夠安置那些百姓,讓他們盡快開墾田地,以便趕上耕種的時節,可以養活自己,這難道不比拿下整個丹陽更加重要嗎?”
丹陽郡整體的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的走向。
丹陽郡的郡治宛陵就是位于西南,而魯肅說的秣陵則是位于東北。
拿下丹陽郡的東北,就能夠得到無數平坦的土地,用于安置跟隨劉邈渡江的流民。
顯然。
周瑜先攻宛陵的決策,是基于速戰速決的軍事考量;而魯肅先攻秣陵的決策,則是基于安置百姓,不耽誤春耕的經濟考量,兩人說的都是各有道理!
而當周瑜聽完魯肅的話后,也是一皺眉頭。
這并非是在反感魯肅與自己意見相左,而是在認思索魯肅計策的可行性。
劉邈此時也權衡起來。
聽周瑜的,能夠最快速度擊敗周昕,占據丹陽。
可缺點是必然被其他事情耽擱時間,很有可能耽擱春耕,引發后續的一些事情。
聽魯肅的,攻取東面富庶之地,則可以安置百姓。缺點是不能盡快驅離周昕,戰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會被延展拉長。
不過權衡一番后,劉邈此時已經有了答案。
令劉邈驚奇的是,自己都還沒有說什么,思維敏捷的周瑜最先權衡出兩種方向的利弊。
“子敬說的不錯!”
“東面秣陵,良田萬里!可為我軍根據地!”
“率先將百姓安置,也能夠彰顯主公仁德之心,讓江東百姓更加容易接受主公!所以理應向東進攻秣陵!”
魯肅心下雖然歡喜,可卻提醒周瑜:“如此的話,不能率軍突襲周昕,只怕會給周昕更多準備時間,到時候公瑾這仗怕是難打了!”
“有什么關系?再說…”
周瑜無比自信:“便是給足周昕時間,他又如何能抵御住我呢?”
“子敬的計策,是真正能夠富國的法子,到時候府庫充盈,兵甲齊全,對軍隊難道不也是一種助力嗎?”
魯肅沒想到周瑜竟然這般豁然大度,立即向劉邈夸贊周瑜:“公瑾情發于中,義形于色,誠以明大義,主公拜公瑾為將,實乃主公之福!”
周瑜也對劉邈夸贊魯肅:“子敬思度弘遠,智謀雙絕,主公以子敬為主簿,必然可以成就大業!”
“行了,你兩少互相吹捧了!要不要我現在給你們擺個桃子,讓你們當場結為異姓兄弟啊?”
劉邈已經決定:“既然如此,就發兵攻下秣陵,率先安置百姓!”
“喏!”
如今作戰計劃改變,周瑜自然要重新布局。
本來的布置全部作廢,周瑜于是以程普領一千士卒駐扎蕪湖,提防周昕突然北上截斷后路,自己則是領黃蓋、韓當等人東進攻取秣陵!
不過周瑜在布置時始終擔憂。
“南方黝縣中,有豪帥祖郎。”
“本來若只是進攻宛陵,大軍前進,只要用一支兵馬在側翼防范即可。可現在既然是東進攻取秣陵,那一旦祖郎從黝縣出兵,就會截斷我軍后路,不可不防。”
周瑜之前決定直接進攻宛陵,就是想要將五指合攏,攥成一只拳頭,狠狠打在丹陽薄弱之處。
但現在既然是進攻秣陵,就相當于要伸長胳膊去作戰,直接將自己脆弱的腋下暴露出來,出現了破綻。
雖然不明白祖郎如今是敵是友,但對于一個合格的統帥而言,不明白是敵是友,那就統統按照敵人來防范!
可如此一來,劉邈麾下本就不多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恐怕不能對秣陵形成足夠的優勢,一舉攻占!
劉邈去看輿圖,果然見黝縣的位置恰好位于牛渚和秣陵中間,一旦祖郎出兵,后果不堪設想。
“既然這樣,那就賭上一把好了!”
劉邈問周瑜:“之前我給您的那些袁軍旗幟還在嗎?”
周瑜秒懂,卻還是有些遲疑:“在還是在,只是這樣是不是太過冒險了?”
“沒事!能給你們拖延時間就行!只要拿下秣陵,就是被祖郎發現又能如何呢?”
劉邈立即命令周泰、陳武丟掉自己的劉字旗幟,重新換上那用絲綢制成的袁字軍旗。之后只帶了三百士卒一路往南,駐扎在黝縣北面的黟水附近,然后命令士卒日夜敲鼓,聲勢浩大!
周瑜也趁此立即調動兵馬,與蔣欽黃蓋、韓當、朱治等人合并一處,沖著秣陵疾馳而去,想要打秣陵一個措手不及!
劉邈在大營中明顯察覺到外面山林中有人在窺探,不過到底相安無事,也就沒有理會。
直到第五天,周圍斥候來報——
“南面黝縣當中,忽然涌出萬人,正朝著我軍大營前進!”
劉邈于是立即登高查看,果然發現有大量黑影從南面不斷朝著自己涌來。
劉邈立即讓營中士卒在營中煮起炊火。
炊火濃煙滾滾,乍一看,仿佛一只萬人大營在此,不可謂不壯觀!
隨即,周泰和陳武兩個身高馬大的將軍又親自站在轅門跟前,各舉起一面黃絹袁字大旗,威風凜凜!
這陣勢果然讓最先抵達的人群踟躕不前,老老實實的等候在原地,亂哄哄的一片。
又是一陣等待,終于有一個好似頭領模樣的人站了出來,朝軍營中大喊:“吾乃祖郎,不知哪位將軍率軍至此?”
祖郎喊話的同時,身邊陸續又上來一些士卒。
與其他只拿些木棍鋤頭的人相比,這些人確實稱得上是士卒了!
個個穿著兩襠皮甲,手里多是盾牌、利刃,甚至有些還拿著弓箭,氣質與左右全然不同!
劉邈其實一直藏在周泰身后觀察著外面的情況。
眼見祖郎親自前來,身邊還帶著些明顯有戰斗力的士卒,當即撇撇嘴:“來者不善啊!”
周泰一時忍俊不禁,但又不敢回頭。
“笑什么?”
“主公莫非忘了,我們才是來者!”
“對哦!”
劉邈恍然大悟!
我是來者啊!
那我躲個雞毛啊?
劉邈當即從周泰身后鉆出,高聲回應祖郎:“我乃后將軍帳下征東將軍劉邈!后將軍特意命我前來平定江東,掃蕩群寇!你難道有什么意見嗎?”
祖郎聽劉邈說自己是奉后將軍之命前來,又見劉邈大營中懸掛的袁字軍旗,頓時慌亂起來!
袁術之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四世三公的名頭,光聽上一聽就令人頭暈目眩、腿腳發顫!
如今袁術大軍就在眼前,祖郎不過區區一介豪帥,哪里有敢抵抗的念頭?
祖郎眼睛一轉,當即喊道:“將軍既然是奉后將軍之命前來掃蕩群寇,那為何來到這黝縣?”
“整個江東誰不知道,這黝縣向來太平,卻是連半個賊寇的蹤影都看不到啊!”
劉邈眼角跳動,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黑影,很想質問祖郎,那你他娘的告訴我這些都是什么人?
那一個個兇神惡煞的模樣,不是賊寇,難不成還能是良民不成?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