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48章 再平衡大手

第348章再平衡大手_科技入侵現代_科幻小說_螞蟻文學第348章再平衡大手  第348章再平衡大手←→:

  這背后關乎科技,但更重要的是地理因素。

  蘇俄如果想要給北越提供幫助,他們必須要經過華國沿海。

  如果要派兵下場的話,那更得依賴華國的東南沿海。

  如果選擇走太平洋航線,從遠東的海參崴出發,這里是蘇俄太平洋艦隊的母港。

  艦隊會從海參崴出發,南下通過霓虹海,穿過高麗半島與霓虹之間的對馬海峽,進入東海,最后南下抵達安南。

  這條路線最短,可以避開北約在歐洲和大西洋的軍事部署,也無需穿越中東地區的復雜水道。

  但即便如此,整個航行都處于阿美莉卡第七艦隊的監視之下,艦隊會穿過阿美莉卡在亞洲的盟友:霓虹和高麗的近海。

  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會立即被發現,并可能導致阿美莉卡海軍的攔截,從而引發直接沖突。

  要么就是走大西洋印度洋航線,從蘇俄在波羅的海的港口,從列寧格勒或黑海港口出發。

  艦隊需要穿越北海和大西洋,然后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或巽他海峽進入南海,最終抵達安南。

  這條路線極其漫長,那更是會大量穿越被北約所控制的海域。

  更要命的是,如果從黑海出發,還必須經過土雞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蘇俄只有和華國重新交好,然后沿著華國東部沿海港口一路向南,進入南海最終抵達安南。

  這條路線完全在華國海軍和空軍的保護下,同時可以直接在沿海港口進行補給。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

  空運的話,蘇俄的運輸機群從西伯利亞的基地出發,通過要穿過華國領空,照樣得獲得華國的同意。

  會議室的長桌兩側坐著蘇俄的列昂納德和委員們。

  他們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一件來自大洋彼岸的戰利品。

  一個笨重的金屬盒子,上面沒有任何標志,只有一塊小小的、閃爍著綠色數字的屏幕。

  “這是從阿美莉卡陸軍手里繳獲的,”格列奇科,蘇俄的國防部長,沉聲說道,他的手指敲了敲盒子,“我們的技術專家分析后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定位系統,阿美莉卡人稱它為GPS。

  出自教授之手,它能讓使用者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精確到十米以內。”

  這個消息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

  “這意味著什么?”列昂納德問。

  “這意味著,我們在北越的同志將面臨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安德羅波夫緩緩說道:“過去,阿美莉卡人的空中打擊和炮火支援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現在,有了這個東西,他們可以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這也意味著,我們為北越提供的防空系統和高射炮,將變得不再那么有效。

  現實已經說明了一切,過去是阿美莉卡軍隊陷入泥沼,現在他們從泥沼中掙脫出來了。

  這玩意更像是一個急速降溫的設備,讓泥沼變成凍土,阿美莉卡的坦克不會像過去那樣陷入泥沼中,而是加上防滑鏈就能夠穿過凍土,前往他們想要到的目的地。

  我們北越的同志們,正在面臨空前艱難的局面。

  根據來自前線的數據,過去阿美莉卡軍隊和我們的盟友戰損比高于1比10,一般在8左右。

  每損失8個北越士兵,就會死一名阿美莉卡士兵。

  但現在,這個數字到了夸張的1比50。”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明白,如果阿美莉卡在安南獲得壓倒性的優勢,那將是對他們全球戰略的沉重打擊。

  他們在整個亞洲將沒有任何的抓手。

  華國壓根不可能當他們的抓手。

  還有蒙古、北高麗、敘利亞。

  這三個國家能稱得上抓手嗎?

  這對自詡雙頭鷹的蘇俄來說,太致命了。

  雙頭鷹的意思是,他們自詡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國,需要同時在歐亞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一位委員激動地說道,“我們應該直接出兵,幫助我們的盟友!”

  “不,”格列奇科立刻反駁道,“直接出兵將引發與阿美莉卡的全面戰爭,那將是無法控制的災難。

  我們不能為了越南,而把整個聯盟拖入深淵。”

  “我們能采取雇傭兵的方式。”這位委員解釋道。

  格列奇科接著搖頭:“不,我們做不到,我們離北越有著漫長的距離,我們的軍隊沒有辦法派往北越,除非華國允許我們借道他們的領空或者鐵路。

  在當前的關系下,這顯然不可能。”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列昂納德看向安德羅波夫,他知道,這位KGB頭子的頭腦里,總是充滿了各種大膽而又危險的想法。

  安德羅波夫緩緩說道:“我們有幾個選擇。

  第一,我們可以嘗試復制這個系統,但這需要時間,而且我們沒有阿美莉卡的衛星網絡。

  第二,我們可以向北越提供更多的武器,但這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抵消阿美莉卡技術優勢的方法。”

  “各位同志,你們知道我們每年要花多少外匯儲備在華國的產品上嗎?

  今年應該要超過10億美元。

  如果算上我們在東歐的盟友,我們在自由陣營的伙伴,我們每年要花超過15億美元在華國的產品上。

  我們的商店擺滿了來自華國的收音機、計算器和電視。

  我們自己制造的電子產品只能擺在貨架的最下面,只能被賣到西伯利亞。

  我們的研究所點名只要華國的計算機,不管是便攜式計算機還是大型計算機,他們都只認準熊貓或者深紅。

  從去年開始,我們在華國那消耗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了西方陣營。

  根據KGB和GRU在西方國家傳回的情報顯示,華國的消費電子產品在這些國家同樣受歡迎。

  他們款式新穎,質量穩定,更新速度迅速。

  我們不得不為此消耗大量的外匯儲備。

  當我和華國同行討論,我們能不能用盧布支付的時候,他們總會笑著拒絕,他們只要美元。

  如果我們是過去一樣的盟友關系,我們本不需要為此消耗我們的外匯儲備。

  我們本可以從華國那獲得相關技術。

  哪怕是從經濟的角度,我們也不能失去華國如此龐大的盟友。

  我們和華國之間已經有蒙古作為厚厚的防火墻,我們不該只是因為該死的罵仗就把這樣的優質盟友推給阿美莉卡。

  這是我們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華國阿美莉卡數學家年會每年都在召開,他們現在好像還要舉辦乒乓球比賽,推動民間交流。

  教授在白宮,更是不斷地向華國釋放信號:我們可以成為盟友,阿美莉卡對待華人很好,我們之間會是很好的朋友。

  在日內瓦、在紐約、在斯德哥爾摩,教授一直在發揮他獨特的影響力,把華國朝阿美莉卡那邊拉。

  我非常贊同安德羅波夫的觀點。

  這是難得的契機,恢復我們和華國關系的契機。

  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

  如果有一天,教授真的幫白宮爭取到了燕京,我們將追悔莫及。”

  柯西金一直都堅持要和華國修復關系,哪怕在當前這個時間點,他也飛過好幾次燕京,試圖緩和雙方關系。

  關于他所提到的,蘇俄大量進口華國消費電子產品的事情,在座的委員們都知道。

  但從數字上的轉變還是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我們難道不能不買華國的商品嗎?”列昂納德認真道。

  他無法理解,為什么那些小玩意兒,會成為蘇俄人民的必需品。

  列昂納德知道他們一直在進口華國的產品,一直在消耗寶貴的外匯儲備。

  他不知道的是,我們自己能生產的,為什么也要花外匯去買。

  柯西金總理嘆了口氣。

  他負責國家的經濟,那些無法被計劃和控制的民間需求,是他最大的噩夢。

  “列昂納德同志,我們不能,”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莫斯科的居民只愛華國的電子消費品,其次是西方的,他們壓根看不上我們自己生產的。”

  “以我們生產的宇宙牌電視機為例,畫質模糊,聲音刺耳,而且經常故障。

  而那些來自華國的熊貓電視,畫面清晰,色彩鮮艷。”

  他沒說完的是,華國的電視能收到來自西方陣營的電視信號,而他們的電視做不到。

  “難道我們的工人不能生產出同樣好的東西嗎?”列昂納德問道。

  “他們可以,列昂納德同志,但那需要時間,需要技術,需要投入,”柯西金苦澀道,“而這些,我們都缺乏。

  我們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為我們的軍事服務,我們的工廠都在為國防服務。

  我們沒有多余的資源,去生產那些不必要的消費品。

  從成本的角度出發,從華國購買無疑是最經濟實惠的。

  好歹他們的產品,要比西方陣營的便宜一些。

  他們的外匯儲備,很大程度上也會用來購買我們的技術和設備。

  更重要的是,華國的電子消費品,不會像西方陣營的產品那樣,讓民眾產生對socialism陣營的質疑。

  不會侵蝕人們對socialism的信仰。”

  柯西金接著說道: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利用這次機會,修復和華國的關系。

  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對我們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香江,中環永吉街2327號  這是周楠入職香江百花社之后,第二次來這里的頂樓取貨。

  和上次一樣,還是在許世勛的陪伴下。

  提起一個箱子就走。

  許世勛把疑惑按下去,知道這不是他能夠摻和得起的事。

  現在的香江,華國、阿美莉卡和英格蘭三分天下。

  百花社所在的尖沙咀彌敦道172號被譽為地下港府。

  周楠同樣不敢打開箱子,箱子被運到內地后,一路北上直達51區。

  里面裝著的是,GPS的設計思路、以及一系列的制導導彈。

  其中最完整的是來自阿美莉卡的激光制導導彈。

  在越戰初期,美軍的空中打擊主要依賴傳統的鐵炸彈和地毯式轟炸。

  這種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往往無法摧毀堅固或移動的目標,例如橋梁、洞穴或敵軍指揮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軍迫切需要一種能夠一發入魂的精確打擊武器。

  在這一背景下,激光制導炸彈,LaserGuidedBomb,簡稱LGB應運而生,并在越戰后期首次投入實戰,徹底改變了戰爭模式。

  激光制導導彈的誤差在幾米之內。

  簡單來說,就是一架或多架飛機、地面部隊,甚至特種部隊,使用一個激光指示器來對目標進行持續照射。

  這個指示器會發出人眼不可見的編碼激光束,就像一個光標。

  另一架飛機,通常是戰斗轟炸機,在遠處投下經過改裝的LGB。

  炸彈被投下后,其內部的尋的傳感器會自動尋找并跟蹤目標反射的激光束。

  炸彈的制導組件會持續接收激光信號,并通過調整其尾部的舵面來修正飛行路徑,確保炸彈精確地朝向激光指示的目標飛去。

  炸彈最終會以極高的精度命中目標。

  在原時空,激光制導炸彈的首次大規模實戰應用是在1972年的后衛行動中。

  當時阿美莉卡軍隊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摧毀北越的清化橋。

  這座橋是北越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前美軍曾多次動用上百架次飛機進行轟炸,但都未能將其徹底摧毀。

  當激光制導炸彈投入使用后,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美軍使用F4鬼怪II戰斗機作為指示機和投彈平臺,僅用幾枚LGB就成功摧毀了這座堅固的橋梁。

  畢竟過去整個越戰期間內,一共有104名阿美莉卡的飛行員在大橋周圍75平方英里的區域被擊落。

  而這次后衛行動的成功震驚了全世界,也證明了精確制導武器的巨大潛力。

  在有了激光制導導彈后,由于不再需要進行危險的低空投彈,飛行員可以在更安全的高度和距離上投放武器,從而大大降低了被擊落的風險。

  LGB的成功也為后來的GPS制導炸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精確制導武器奠定了基礎。

  這次被周楠帶回去的就是阿美莉卡在1972年實戰的鋪路系列,GBU10、GBU11和GBU12。

  這也是來自林燃的再平衡大手。

  再不平衡,北越就要玩完了。

  蘇俄在發力,林燃的大手同樣在發力。: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科技入侵現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