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7章 風起華盛頓

第327章風起華盛頓_科技入侵現代_科幻小說_螞蟻文學第327章風起華盛頓  第327章風起華盛頓←→:

  “不過它對我們而言,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的。

  各位,我下面說的,大家剩下學習的時間里一定要認真研究,重點關注。”

  陳磊說:

  “NIL光刻機路線不一定有未來,但它所蘊含的技術未必就沒價值。

  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項技術中有價值的給拆出來,用在我們的光刻機路線上。”

  陳磊的話,讓在座的其他專家一下就打起了精神。

  “這幾天我一直在復盤佳能那臺FPA1200NZ2C的每一個細節。

  它的核心那個納米壓印的‘模頭’,以及配套的UV固化系統,對我們來說是毒蘋果,因為它和我們的DUV體系不兼容,而且捆綁了材料陷阱,我們后續如果林總給不出解決辦法,那么我認為我們必須堅決地把它剝離掉。”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NIL結構圖的壓印核心部分,畫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但是,”他話鋒一轉,用筆圈出了結構圖的另外三個部分,“這臺機器的骨骼、神經和循環系統,對我們來說,有著非凡價值。”

  王工饒有興致地問:“陳博士,具體說說?什么是它的骨骼、神經和循環?”

  陳磊博士:“骨骼,我指的是它的超精密工件臺系統。”他指向圖紙的底座部分。“NIL是接觸式光刻,每一次對準和移動,對工件臺的平順性、穩定性和定位精度的要求,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苛刻。

  佳能畢竟是光學和精密儀器巨頭,他們在運動控制、減震和材料學上的積累非常深厚。

  我們的光刻機現在最大的瓶頸之一,就是工件臺在高速運動下的穩定性和套刻精度。

  如果我們能徹底摸清佳能這套系統的設計邏輯、控制算法和驅動方式,哪怕只是學到七成,我們的套刻精度指標至少能再提升50。

  這是我根據公開資料的猜測,具體多少,要等到我們把佳能的技術融入到我們的工藝之后才能有更進一步的具體判斷。”

  王工摩挲下巴:“如果真能這樣,我們的良品率還能提高一大截。”

  陳磊接著說道:“是的。

  然后是神經系統,它的全流程缺陷檢測與測量單元。

  NIL的致命弱點是缺陷率,所以佳能肯定在機器內部署了全世界最頂級的實時檢測系統,用來在壓印前后快速掃描晶圓,定位納米級的顆粒和圖形錯誤。這套技術是通用的。

  王總,我們的產線現在主要依賴離線抽檢,效率低,而且很多缺陷發現時已經晚了。

  如果我們能把這套神經系統移植或復制過來,集成到現有工藝流程里,我們的良率又能爬上一個大臺階。

  無論是國產生產線,還是說用ASML的那些生產線,都能用到這個系統。”

  “最后一個,循環系統呢?”另一位李工問道。

  陳磊說:“這就是我認為最有價值,也最意想不到的部分:噴墨式精準涂膠系統。”

  他指著NIL設備中那個類似打印噴頭的裝置:“傳統的DUV光刻,是用旋轉甩膠的方式給晶圓涂上光刻膠,超過95的昂貴光刻膠都被浪費了。

  而NIL為了精準壓印,開發了類似噴墨打印的技術,需要哪里有圖形,就在哪里噴涂一滴樹脂,用量極省,而且均勻性可控。”

  他看向李工慢慢說道:“李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把這套噴墨技術嫁接到我們的DUV產線上,用來噴涂我們自己的光刻膠。

  這意味著什么?光刻膠成本能驟降90以上,邊緣效應和甩膠不均的問題將成為歷史。”

  華國人就是這樣,在沒有路的時候也要找到路,陷阱也要給你找出價值來。

  只是陳磊想不到的是,林燃壓根想的不是拆解,而是在此基礎上來重構整個光學系統。

  華盛頓特區,哈特參議院辦公大樓,聽證會室內,室內的空氣因憤怒和焦慮而顯得格外沉悶。

  商業、科學和交通委員會的所有參議員都已就座,他們身后,是擠得水泄不通的媒體記者和來自各大航空航天承包商的、西裝革履的說客。

  馬斯克獨自一人坐在證人席上,穿著一身略顯不合身的深色西裝。

  “局長先生,”委員會主席,一位來自德州的象黨資深參議員,語氣不善地開始了質詢,“這個國家的人民想知道,兩周前,當華國人在月球上用核反應堆和電磁軌道,像打高爾夫一樣把東西送回地球時,我們NASA在哪里?我們的月球計劃在哪里?為什么我們花了納稅人上千億美元,得到的卻只有幾頁PPT和不斷延期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唯一一次去月球,卻還依賴來著華國的技術?”

  記者的閃光燈像風暴一樣亮起。

  馬斯克沒有看參議員,而是對著面前的麥克風,用他那特有的、略帶停頓的語調,平靜地開口了。

  “參議員先生,你的問題,也正是我在過去長達半年時間里,作為NASA局長,每天都在問我自己的問題。”他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了整個房間:“而在調查了數十個項目之后,我找到了一個能完美回答你所有疑問的樣本。”

  他向助手示意。

  助手將一張巨大的、打印精美的彩色展板,立在了他身旁。

  展板上,是一輛造型極具未來感的月球探測車,正在月球南極的隕石坑邊緣進行勘探。

  “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VIPER:揮發性物質調查極地探測車,”馬斯克指著展板:“按照計劃,它本應在明年,搭乘‘獵鷹重型’火箭,由Astrobotic公司的著陸器送上月球,去尋找我們建立月球基地最關鍵的水冰資源,這是一個耗資4.3億美元的偉大項目。”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它看起來很棒,不是嗎?但有一個小問題,它不存在。”

  整個聽證會現場,一片嘩然。

  因為這玩意大家記得很清楚,去年通用航天才把它送上了月球。

  還因為上面所存在的小米LOGO而引發熱議。

  結果馬斯克現在告訴大家,這玩意不存在?

  馬斯克無視了騷動,繼續揭開這個瘡疤。

  “根據官方文件,VIPER項目,繼承了上一個已被取消的、名為資源勘探者ResourceProspector,縮寫為RP的項目的技術遺產。

  RP項目,從立項到2018年被取消,總共花費了納稅人超過2.5億美元。

  也就是這兩個項目一共花費了聯邦高達6.8億美元,但是,這個項目實際上不存在。

  我讓我的團隊,調出了RP項目的所有技術檔案。你們猜我們發現了什么?”他看著參議員們,“我們發現了大量的概念圖、數千頁的PPT材料、美好的愿景和永遠無法達成的項目時間表。

  但我們沒有發現任何一件可以飛行的硬件,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工程原型都沒有。

  它是一個只存在于紙上的項目。

  所以,VIPER從一個‘零’項目,繼承了‘零’遺產。”

  臺下的騷亂更大聲了,其中對NASA人浮于事有所了解的專家意識到大事不妙。

  馬斯克接著用悲傷的語氣說道:“我知道你們會問,我們去年不是才把它送上月球嗎?

  viper概念車現在不是還在月球上飛馳嗎?

  它不是一直在向地球傳回數據嗎?為什么我會這樣說,說它只擁有了更漂亮的PPT,更精細的概念圖,以及與RP項目如出一轍的不斷超支的預算和不斷延誤的時間表。

  它不是已經有實物了嗎?

  抱歉,各位,請回想一下,它是不是有小米的LOGO?

  它的車頭是不是出現過小米的LOGO,我們后來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這些國內最好的媒體上,是不是看到小米和通用航天的合作新聞?

  但是時間,各位你們沒有注意到時間嗎?

  合作在后,viper發射在前。

  也就是說,這是為了掩蓋事情真相而特意在后續補簽的合作協議。

  那輛月球探測車完全來著華國,極大可能來自阿波羅科技,阿波羅科技之前的月球探測車是小米贊助,上面有小米LOGO,所以我們的月球探測車也有小米LOGO,是小米贊助。

  阿波羅科技是先有因后有果,而我們的VIPER因果倒置了!”

  “它沒有實物,你們明白嗎?”馬斯克的聲音充斥著了怒火:“它沒有一個可以工作的驅動輪,沒有一塊可以抵御月球低溫的電池,沒有一根可以鉆進月壤的鉆頭!它根本不可能搭載任何宇宙飛船去月球!

  如果不是我們的華國同行幫了我們,它是一輛紙糊的月球車!

  現在它是一輛徹頭徹尾的華國造。

  而最精彩的部分來了,”馬斯克從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高高舉起,“這是前任局長辦公室的內部備忘錄。

  原本這個計劃會和RP項目一模一樣:在明年發射窗口臨近時,以技術挑戰不可克服和預算嚴重超支為由,再次取消VIPER項目。

  這樣,兩個項目、總計近7億美元的資金,就將和它們的PPT一起,被掃進歷史的塵埃里,無人問津。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通用航天居然從華國把土星五號和配套的月球登陸技術給買回來了,他們必須要先立刻發射,哪怕是概念車,也得射到月球上。

  所以他們無計可施,只能從華國買一輛月球探測車來。”

  聽證會現場,已經安靜得能聽到呼吸聲。

  那些來自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的說客們,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VIPER項目他們也有參與,也有分紅。

  更重要的是,馬斯克到底想干嘛?

  把這樣的丑聞曝光出來。

  “我知道大家會問證據呢?

  會覺得我在編造一個故事,覺得報紙報道小米和通用航天合作的時間戳之差,還不夠有說服力。”

  馬斯克看著委員會主席,接著說道:

  “我上任后,一些在NASA工作了三十年、心懷正義感的匿名工程師冒著巨大風險提供給我的。”

  喬納森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

  作為在NASA體系里混了四十年之久的月球地質專家,喬納森屬于少有心懷良知的專家,他同樣認識NASA內部大量還有那么些許良知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在得知馬斯克要對VIPER動手之后,大家通過間接匿名的方式提供了大量佐證材料。

  他頓了頓,然后按動手中的遙控器,把大量照片曝光:

  “但是,”馬斯克的聲音變得冰冷,“這輛車的很多設計,與VIPER公布的概念圖有細微但不容忽視的差異。

  最直接的證據是:”

  馬斯克按動手中的遙控器,將照片的某個細節,放大到了占據整個屏幕的程度。

  “那是一塊裸露的電路板。

  而在電路板中央,一顆負責數據處理的主控芯片上,清晰地蝕刻著一行字母:SMIC。”

  聽證會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盯著那個陌生又有點熟悉的logo。

  中芯國際,一家來自華國,經常在阿美莉卡聽證會上被討論的企業。

  馬斯克接著說:“不夠,這還不夠。

  我還委托了一家華盛頓最好的私家偵探事務所,讓他們去調查一個問題:在過去兩年里,有沒有類似月球車的奇怪貨物,進入過阿美莉卡。

  他們一開始一無所獲。

  直到他們把調查范圍,從佛羅里達的卡納維拉爾角和休斯頓的航天中心,擴大到了紐約港。”

  馬斯克再次按動遙控器,大屏幕上,出現了一份被掃描得異常清晰的海關進口報關文件。

  他指著文件上的條目,一字一頓地念了出來:“貨物名稱:無人地質探測車。

  制造商:申海空間技術應用與發展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隸屬于華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原產國:華國。

  入境口岸:紐約新澤西港。

  日期:2024年11月。”

  整個聽證會現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一位參議員下意識地摘下了自己的眼鏡,用力揉著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我們還拿到了這個。”馬斯克亮出了最后一張照片。

  那是一位海關員工在紐約港區,用手機無意間拍下的照片。一個巨大的集裝箱敞開著,里面,赫然就是那輛和NASA內部照片里一模一樣的月球車,上面的小米LOGO熠熠生輝。

  馬斯克關掉了屏幕,轉身面向全體參議員,提出了那個致命的問題。

  “現在,請各位告訴我。為什么?為什么一輛NASA的、用于月球探索的無人探測車,要舍近求遠,不運到佛羅里達州我們自己的發射基地,卻要像走私一樣,混在幾百萬個來自華國的集裝箱里,從紐約港鬼鬼祟祟地運進來?”

  他沒有等任何人回答,而是自己給出了那個唯一的答案。

  “因為前任NASA的官僚們,需要一個道具!

  如果只是用來拍照、拍視頻、向你們國會老爺們展示工作進度,從而騙取更多預算的實體道具,那他們還不一定要找華國買。

  但是他們需要的是真的能在月球上跑起來,能夠傳回數據和信息,能夠真的進行探測、進行掘地取樣、進行自動充電續航的月球車,這樣的車只能從華國進口。

  他們自己造不出來,他們用一個空殼的VIPER項目,從國會申請了4.3億美元。

  然后,他們偷偷花了也許不到一千萬美元,從華國買了一輛同樣印著小米LOGO的月球探測車運到紐約,再用卡車偷偷運到俄亥俄州的格倫研究中心,在那里把它偽裝成VIPER,拍完照,寫完報告,最后再運到佛羅里達州的發射中心,送上月球。

  華國的月球車,華國的火箭,我們到底還要多少華國貨?”

  格羅夫在臺下已經傻了,他意識到全完了,馬斯克這家伙是要來掀桌子啊?

  馬斯克入職NASA快一年時間了,格羅夫以為對方的精力全部都放在星艦上,結果居然還有這一手。

  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希望找到一個解法:“怎么辦?”

  馬斯克看著那些因震驚和憤怒或者不知道什么情緒而臉色發白的國會議員們,發表了他最后的宣言:

  “參議員先生,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會輸。

  這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這是NASA內部,以及與其共生的那些舊時代承包商們,幾十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腐敗文化。

  他們擅長的,不是制造宇宙飛船,而是制造PPT、制造預算、制造一個可以讓他們永續地、合法地浪費納稅人金錢的、封閉的利益循環。

  總統先生要求我,帶領美國重返月球,并且要贏。要完成這個任務,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錢。”

  馬斯克站起身,目光如炬,從未如此堅定過:

  “我們需要一場徹底的、從上到下的清洗。

  我將以此項目為切入點,對NASA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進行全面審計。

  所有拿著巨額資金卻交不出實際成果的承包商,將被永久終止合同。

  所有阻礙改革的官僚,都將被撤職。

  我來這里,不是請求國會的批準。

  我是來通知各位,為了追上我們的對手,為了完成總統的命令,這場戰爭,已經開始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格羅夫放心了,本來以為只是針對VIPER,你把目標放這么大,那你就等著被華盛頓的沼澤給吞噬吧。: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科技入侵現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