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4章 也許常溫超導才是常態

第274章也許常溫超導才是常態_科技入侵現代_科幻小說_螞蟻文學第274章也許常溫超導才是常態  第274章也許常溫超導才是常態←→:

  “教授,我有一個問題。”

  林燃在說完后,坐在靠后位置的一位同學高高把手舉起,林燃點頭后,他起身說道。

  “你說。

  在你說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來自水木姚班的趙同學.

  這次我們的暑期實習,除了對大家開放外,還有另外少數名額,開放給了其他高校的同學。”

  林燃說道。

  趙同學確實是水木的,但不是說水木的就一定得放進來實習,而是有神仙來遞話,希望能安排來實習。

  關系到位的基本上都放進來了。

  只是實習而已,與人方便,未來也是自己方便。

  林燃沒有什么清高的想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靠關系這點都在所難免,這是人決定的。

  在人類社會里,你能做到的就只有與光同塵。

  “教授,是這樣,您要做的這件事當然很有意義。

  可問題在于,你這是想爭奪輿論場的話語權嗎?

  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覺得您如果真的要這么做,最好還是和燕京方面的有關機構進行充分溝通,征得他們同意后再做。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可以讓您更直白理解這件事。

  之前百度有百度快照,大家可以根據百度快照,把過去一些已經消亡的網站給找到。

  我相信百度快照這個功能依然存在,但已經不對大眾開放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想讓大家搞合訂本。

  同樣一件事,五年前和五年后,同樣是出自官方的報道,合訂本這種玩意會嚴重影響到公信力。

  為什么五年前和五年后不一致,如果是過去有問題,那么過去做決定的人要不要負責?如果是現在有問題,那就太可怕了。

  這個時間跨度,可能不是五年,可能是十年甚至更久,而每一個時間點,你如果搞合訂本,會發現對同一件事的宣傳口徑一直在變。

  這是為什么?以及搞合訂本想干嘛?想追溯過往嗎?想追誰的責任?”

  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大和尚,201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他沒問題,別人的指控全是假的,全部都不屬實。

  10年后公開的問題和十年前有區別嗎?沒有。

  那這十年間,口徑為什么會變,過去不是說沒有嗎?那現在又變成有?

  讓你搞合訂本,更糟糕的在于:2015年關于大和尚的官方調查報告有問題,存在偽造現象,那么后續的每一份報告都要被質疑的眼光凝視。

  這才是賽維坦不能接受之重。

  “教授,這是我的擔憂。”趙同學表情真摯誠懇:“不要試圖成為輿論場的坐標。”

  林燃思索片刻后問道:“趙同學,我要做的只是人文社科領域的大模型,它不涉及到對你所說的那些數據的收集。

  只是從理論層面,給用戶提供一個基于專業視角的思考。

  不是合訂本,更不是什么坐標,現在的大模型也能做到這點,我只是想要更進一步,做一個專業集成度更高的模型。”

  趙同學苦笑道:“教授,我當然知道您是好心,沒有任何惡意,只是從研究層面去做這件事。

  也是為了給我們一個合適的練手課題。

  但問題是,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您做了這個東西,放到互聯網上就是要面臨來自各方的輿論壓力,有的人會把它當成是劍。

  您控制不了這把劍指著的方向。

  教授,您應該知道基尼指數是什么吧?

  統計局偶爾會公布基尼指數,然后西南財大之前也做過基尼指數的統計,二者相差極大。

  (來自官方的基尼指數情況)

  西南財大做這個統計的時候,我認為應該也只是出于學術考慮,一個社會學課題而已,我們明明做的是0.61、0.62,官方給的是0.46左右,這個數據相差是如此之大。

  中性的學術研究,公開后,它就不再受控制了,它會被解讀出各種各樣的意思。

  甚至成為攻訐教授您本人的一把利器,挑撥您和燕京方面關系最好用的工具。

  教授,我給的建議是,您可以做,這個模型當然很有意義,也可以對外公開,您就把責任推給我們,您給的課題,然后我們做出來的東西。

  在和燕京方面溝通后,作為一個類似學術成果展示的東西放到社交媒體上,降低外界的期望,避免成為一把度量尺。

  教授,您的地位太高、名望太重,以您或者深紅的名義,整個事情很容易就失控,如果以學生作品的名義,則恰到好處的。

  學生嘛,犯錯很正常。”

  林燃點了點頭:“好,我知道了,我會好好考慮你的建議的。”

  該項目的負責人也姓趙,成功留下來的趙松下在林燃走之后,走上臺前,和大家簡單的做自我介紹。

  第一天結束后,回到工位的趙松下內心也在哀嘆,來的這幫人都是什么怪物啊。

  林燃數學班的同學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林燃的嫡系,他不可能真的把這些人當實習生來使喚。

  至于其他不是林燃數學班的同學,人數很少,只有12個人,從早上那位發言提醒的趙同學就能看出來歷不凡,趙松下更是覺得自己得好好供著。

  而且這12個人,學歷越差,他越不敢得罪,其中甚至還有某不知名二本的大三學生,鬼知道這是哪里的大佛。

  林燃今天第二項任務和華為來的代表商談。

  過去半年可以說是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半年,GPT拉開了驚天大幕,讓外界意識到,原來人工智能還有如此威力,它真的能用來增加生產力。

  從2016年的藍圖到2022年年底的落地,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

  上半年文心一言、深紅打響第一槍,隨后字節、商湯、百川智能等企業的大模型紛紛對外開放。

  整個2023年上半年華國與大模型直接相關的融資事件超20起,而華國國內已發布的各類大模型數量超過100個。

  又被譽為是百模大戰,比當年團購搞出來的百團大戰可要瘋狂多了。

  和國外一樣,挖金子的人,目前看起來盈利還遙遙無期,倒是像華為這種做計算卡,賣鋤頭的賺了個盆滿缽滿。

  盡管有如此多的廠商在做大模型,如此多的廠商從華為手里買計算卡,阿波羅科技和深紅在這個領域依然是他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沒有之一。

  所以這次來的是華為內部分管計算卡業務的高管,以及整個專家團隊傾巢出動。

  林燃說有要事相商。

  “大家下午好,我想簡單探討一下我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現在阿美莉卡之所以一直卡住英偉達最先進的計算卡,不讓其輸入到國內,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借助人工智能所謂的技術奇點,徹底超越我們。

  這是眾所周知的陽謀。

  不管外界信不信LLM技術路線是不是真的能邁向AGI,無人工廠是不是真的不要人,總之歐美媒體都在大肆宣傳這套敘述。

  對此,我認為我們在現有的技術體系下,想要實現彎道超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們落后的短板太多,半導體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從上到下,需要慢慢靠時間來磨。

  我有信心我們會成功。

  但如果能讓超越更早到來,我覺得會更好一點。

  所以邀請各位來探討一下我的設想是否可行。

  這么說,沒有基礎理論的突破,就不會有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但如果有足夠多技術綜合的突破,也能導致和跨越式發展類似的結果出現。

  目前能讓半導體行業實現突破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出現新的材料取代過去的硅基芯片。

  毫無疑問,這在短時間內想要實現有些困難。

  超導體或許會是一條不錯的捷徑。”

  臺下有專家舉手,輕聲問道:“教授,您是指高麗那邊最近才搞出來的LK99?

  您覺得那是真正意義的常溫超導體?”

  林燃一臉疑惑狀:“不是,我不太懂你所說的LK99是什么?”

  該專家這才放下心來,他本來以為,如果是LK99,八字都沒一撇的事,那我們這不是白跑一趟嗎?

  LK99是某高麗教授聲稱自己研發的常溫超導體,他的團隊同時還公布了論文,論文里的合成路徑很簡單,在超導材料里算是簡單的了,被網友戲稱為煉丹煉出來的常溫超導體。

  加上該材料表現出來了一些超導體才有的特質,因此一經推出,引發輿論大嘩。

  搞的很多研究超導體研究了一輩子的專家都要懷疑人生了,這玩意這么容易就弄出來,我之前的人生在干嘛?

  甚至引發了討論,認為也許常溫超導真的這么容易,是大家過去想復雜了。

  總之討論很多,有人跳出來說它是常溫超導,也有很多人跳出來說不是。

  林燃聽完后連連擺手:“我不是說這個,當然如果真的有常溫超導問世,那自然再好不過。

  我關于這件事的思考是建立在沒有常溫超導的情況下。

  我們已經開始在月球南極的基建項目了,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陰影區域我們找到了水冰,放置了各類傳感器。

  它的溫度常年保持在100K,換算成攝氏溫度的話,也就是零下的173.1度。

  盡管它和現在常見的低溫超導體,溫度需要滿足在910K左右的鈮基化合物比起來,還是有些太高了。

  但不代表這個環境我們不能利用起來。

  各位理解我的意思嗎?

  我們把視角提高到宇宙的角度,地球的溫度并不常見,超低溫或者超高溫才是常態。

  對這些地方而言,他們的常溫超導,就是地球上的超高溫超導或者超低溫超導。

  我們現在把半導體設備運輸到月球上的成本遠低于要在地球上彎道超車需要消耗的成本。

  我們的可回收火箭技術已經完全成熟,燃燒一號改已經常態化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間,我們既然能夠東數西算,為什么不能地數月算呢?”

  東數西算是指華國過去的一個戰略思考,把數據中心放在西部,因為西部有豐富的水電資源、較少的人口分布、更小的用電壓力、更低的氣溫。

  結果就是在黔省密密麻麻的數據中心,蘋果的云上貴州,而不是云上別的省份。

  在場的工程師們都已經聽得熱血沸騰了。

  當半導體和航天聯系到一起之后,實在是太令人激動萬分了。

  “在地球上,我們需要用昂貴的液氮冷卻系統來維持超導狀態,月球天然就是超導的樂園。”

  林燃接著說道:

  “我們已經做過一些初步的研究,銅氧化物家族的材料,剛才提到的Bi2223,中文名是鉍鍶鈣銅氧化物,它的臨界溫度Tc約110K,在常壓下就能實現超導。

  而且,它在母體狀態下表現出半導體特性,通過氧摻雜,我們能調控載流子密度,讓它從絕緣體過渡到超導體。

  這意味著芯片可以同時處理半導體邏輯和超導傳輸,減少能量損耗。

  除了銅基外,還有鐵基。

  我們在實驗室已經制備出了單層的FeSe薄膜,在SrTiO3襯底上,它實現超導的溫度能穩穩超過100K。

  它母體是半導體,通過界面效應增強超導性,想象一下,在月球的真空環境中,我們用分子束外延法生長這種薄膜,集成到硅基芯片上,低重力還能減少缺陷形成!

  當然,并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FeSe是鐵基超導體的明星,它的半導體母體允許我們構建混合系統:超導半導體異質結。

  用FeSe作為超導層,GaAs(砷化鎵)作為半導體基底,這能實現Josephson結,用于量子比特。

  在地球實驗室,我們已經看到Tc在100K以上,但月球的宇宙射線可能干擾Cooper對的形成,我想也許我們需要添加輻射屏蔽層,或許用硼摻雜金剛石作為緩沖,因為它本身在低溫下也能超導,Tc約10K,但更穩定。

  另外K3C60也可以作為備選,它的正常超導溫度只有20K,但光誘導下能跳到100K以上。

  它是有機半導體,柔性強,適合月球的彎曲地形。

  我們可以在月球上展開測試,結合光激發去創建瞬態的超導電路。

  總之技術短期內確實無法實現跨越式突破,但通過利用現有環境,我們未必做不到一些偉大的事業。”: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科技入侵現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