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7章回村

重回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_影書  :yingsx←→:

  隨著電池廠進入正軌,時間轉眼就到了八二年秋。

  剛過了霜降,林舒就和林大山一起坐火車回了小縣城的老家,去年秋天種的藥材以及今年春天種的藥材都可以采收了。

  這是第一次種植藥材,老家的村民們最關心的自然是收益,如果藥材可換來可觀的收益,相信明年不用人動員,村民們也會積極的去種植。

  “爸,你看路邊這些地,全種植了半夏。”

  林舒和林大山騎著自行車剛進村,路邊的幾塊地全是半夏的苗,種植比較密,產量應該不錯。

  “這些半夏是今年春天種植的,去年秋天種的黨參長得不錯,春天的時候隊長和你援朝哥又動員村民們種了不少半夏。”

  當然,種植半夏的地都是新開荒出來的荒地。

  沒有看到利益之前,讓村民用熟地來種植收益不確定的藥材,阻礙很大。

  如果是利用空閑時間開荒種植藥材,村民們還是愿意嘗試的。

  沒什么成本,只不過是多出一把力氣而已,他們愿意去嘗試。

  說實話,農村種地的村民,別的不多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氣。

  同樣,這個時代賣力氣的勞力最廉價。

  “爸,你看那邊種植的也是藥材吧,那些村民們是在挖藥材嗎?”

  林大山順著林舒所指的方向望去,遠處的坡地上,有十幾個村民在揮舞著三齒耙在挖土,不知是收紅薯還是收其他藥材?

  “我記得那片坡地是援朝家的地,旁邊的地也是他兄弟的,他們今年是種了不少丹參,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是在挖丹參。”

  等他們騎著自行車從坡地的下面路過,可能是援朝他們一家,大人在挖丹參,孩子在將挖出來的丹參清理干凈泥土,裝進籮筐里面。

  林大山和林舒停了下來,把自行車支撐在路邊。

  林大山一邊往坡上爬,一邊大聲和林援朝打招呼:“援朝,你家今年這丹參長得不錯,估計這一畝地可以產多少斤?”

  林援朝正揮動著三齒耙準備挖面前的一棵丹參,聽到熟悉的喊聲想往后瞧,差點把腰閃了。

  “哎喲,是叔回來了啊。”林援朝把耙子往旁邊一放,拍了拍手迎了上去。

  “叔,你和林舒終于回來了,怎么沒提前通知我們一聲,我好去縣里接你們?”

  “我們都是沒出五服的叔侄,不用這么客氣。我和老幺騎個車就回來了,哪還能讓你們去接,自家人不用弄得這么麻煩。”

  林援朝一個當家男人,現在又不是搞集體的時候,分產到戶,自家地自家種,要不然誰會幫你?

  這個時候正是藥材采收的季節,林大山怎么可能提前通知林援朝,讓他為他們忙前忙后。

  他走到采收出來的藥材前面,拿起一棵丹參,暗紅色的根莖很粗壯,“援朝啊,今年你們種植這些藥材應該費了不少心思,根莖這么粗壯,一畝地大概能產多少斤?”

  “昨天我們挖了一天,稱了下大概挖了四千多斤,這塊地和昨天挖的那塊地差不多,產量應該相差不大。”

  現在林援朝對于產量心中有數,最關心的還是價格,“叔,林舒,現在丹參的收購價是多少?”

  “現在市場收購價在五分至八分錢之間,像你這種品質的丹參可賣到八分錢一斤。如果按你所說的產量,一畝地毛收入差不多可達到兩百塊錢一畝。”

  “援朝哥,你們今年種了多少?”

  林援朝一聽八分錢一畝,而且林舒給了自己的價格是最高價,激動不已。

  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差不多是林舒說的這個價錢。

  “丹參種的不多,大概就兩畝多一點,去年叔臨時回來說建議我們種藥材,我就想著把離村里較遠的這片坡地種上了。今年春天開荒又種了五畝半夏,那個林舒,現在我能問問半夏是什么收購價嗎?”

  “半夏比丹參收購價貴一點,價格大概在兩毛至兩毛八之間,主要是看品質如何,品質好的價格就高。”

  林舒知道讓村民放棄糧食種植藥材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是第一年,只要讓村民看到了收益,明年不需要他們宣傳,肯定會有少村民主動要求種植。

  林援朝和自家媳婦相視一眼,心里有點后悔半夏種少了,收購價格和丹參的價格差了幾倍。

  “今年半夏種得少了,如果收購價一直這么高,明年我多種幾畝半夏。”

  “哥,賬不是這么算的,丹參收購價低,但它的產量高啊,畝產四五千斤,算起來也可以賺不少。半夏收價高,但它的畝產大概就一千斤左右,采挖比丹參要麻煩一些。其實兩種藥材算起來,賺得差不多。”

  半夏顆粒小,采挖收獲比較麻煩,費時,并且要有耐心。

  林援朝本就是村里的會計,聽林舒一提醒,腦子反應過來了。

  種哪種藥材劃算,這就見仁見智了。

  “援朝,你們先采挖,我們先回村把家里收拾一下。”林大山見他們未挖的藥材還有不少,忙和他們告辭先回村。

  林援朝看了眼還剩下一半沒挖的地,點了點頭沒有留人,“叔,你們回去收拾下家里也行,中午就別做飯了,來我家吃。”

  “不用這么麻煩,我們在家隨便弄點飯菜就行。”林大山客氣道。

  “沒啥麻煩不麻煩的,昨天家里的小子在河里弄了幾條魚,正好中午做了,我們叔侄喝兩杯。”

  “有河魚啊,我們好久沒嘗過家鄉河里的河魚了,行,那中午我們就去嘗嘗侄媳婦的廚藝。”

  和林援朝告別,林大山和林舒騎著車繼續往村里走,路上遇上村民大家都笑著打了招呼。

  他們還沒有進村,小河村的人就知道他們父女回村了。

  老宅有兩年沒住人,看起來有點破敗,屋里更是到處都是灰塵。

  林舒聞著屋里的霉味,將帶來的行李放下就擼起袖子開始打掃衛生。

  林大山自結婚之后就很少做家務,打掃衛生這種家務活他不擅長,便主動拿起扁擔去挑水。

  等把水缸挑滿,林舒打水擦家具,林大山便整理出幾份禮品,提著便出了門。

  這么久沒有回村子,好不容易回來了總得去看望一下族里幾位年長的老人。

  況且,家里的房子也要族人關照一下,免得破敗的太快,村里有什么事族人也會去城里拍電報通知他。

  總之,作為農村人,小河村就是他的根,在外多少年這根都不能斷。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重回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