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戰錘上面來。
有個書友的留言我覺得很中肯,錘友爭來爭去,不全是GW那幫狗東西的受害者嗎。
所以作者也不爭論啥對錯,單純收集了一波大家爭論的觀點,講一講十年前的情報信息吧。
免責聲明先說清楚啊,我說的只是我的知道的,云不云的自行判斷,疊甲過,不吃盾猛!
糾結了半天,最后一次在這本書提一嘴人類帝國戰艦分類的問題吧,真最后一次了。
GW搞戰錘40K,參考的是鐵甲艦時期到一戰時期的設定。
所以在哥特艦隊這游戲出來之前,作者說的是對的。
GW那幫錘子就喜歡在虛幻中求真實。
驅逐艦,就是火攻小船,速度快轉向靈活。
護衛艦給主力艦擋魚雷擋護衛。
只有巡洋艦以上的戰艦,才叫主力艦。
而輕型巡洋艦與重型巡洋艦,火力防護上沒有什么太大差別,主要是自持能力,打個比方就是輕巡可以從英國本土到直布羅陀再返回軍港,字面意義的巡視大洋,而重巡可以橫跨太平洋。
戰巡存在的意義,還是英國佬無法想象他大英之外的海軍存在。
玩過艦娘系列的都知道,納爾遜航速22.4沒錯吧,而輕重巡,連德國貨也是30+,所以戰巡本質上就是航速特化的丐版戰列,胡德太太,放下姜餅!
戰錘40K也用了這套潛在邏輯,戰巡就是配合巡洋艦行動的戰列艦,而戰列艦則是緩慢而沉重的移動大炮臺。
至于大型巡洋艦,這個分類真就是一個大垃圾桶,把淺水重炮之類的口胡貨色統統塞了進去。
看過龍蝦胡咧咧系列視頻的應該有印象吧,被十三團坑的那個海軍老上校,接手的新船,就是背著雙管大炮塔的大遠征時代古董貨,那玩意兒的歸類就被歸到大型巡洋艦里面。
然而游戲王OCG的卡牌判定都得向MD靠攏,有游戲作品就是了不起,哥特艦隊說啥是啥,作者也不爭辯了,合不合理不重要,戰術定位也不重要,大家知道這本書里艦隊的分類是作者云出來的這一套就行了。
說完艦隊再說說阿爾法軍團的事兒。
給大家伙兒講個笑話,您們猜猜當初有采訪GW的通稿,阿爾法瑞斯和歐米岡這對原體兄弟身高是多少?
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間。
這可是GW自己說的。
離譜吧。
GW一賣棋子的公司,在自己作死了中古戰錘之前,40K就是后媽養的,在GW眼里,阿斯塔特大概就是籃球運動員稍稍夸張點那種體格。
所以你們提醒我阿爾法軍團體格是最大的,我都不用查資料就能想明白GW怎么吃書的,因為很長一段時間,GW自己對于基因原體的設定都是留白的,三米多四米高的基因原體,他們自己當初也沒想明白,否則鬧不出雙子原體一米八的大笑話。
阿爾法軍團的平均體型最小,也是GW早期自己嗶嗶出來的,因為阿發們不光能潛伏進其他戰團,甚至能潛伏到凡人當中去,身型太高大了解釋不清楚,不符合GW在科幻作品里追求合理性的尿性。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里,二十軍團的基因原體都是爹像兒子,除開GW自己都不認的一米八,也就正常阿斯塔特2~2.2米的體型。
所以我說阿爾法瑞斯的體型在所有阿斯塔特譜系里都算矮小的,真不是寫錯了,也不是瞎說,GW以前就這么設定的。
不過你們都提醒我錯了,那就錯了唄,作者已經學乖了,爭議部分刪了就是。
說完體型問題,再扯一扯阿爾法瑞斯的其他咸淡。
這種說法是當初論壇上看到的,具體出處真沒法找了,你們當樂子看就行了。
第一種知道的應該不少,意思是雙子原體,一個投靠了混沌,一個忠于帝國,所以阿發實際上也是精神分裂的,一半想毀滅帝國,為死去的歐米伽報仇,另一半則忠于帝國,貫徹阿爾法瑞斯陰影中的正義。
所以忠誠派的阿斯塔特戰團里,真有成建制的阿爾法瑞斯。
另一種說法,就比較野了。
意思是20個基因原體的亞空間本質是帝皇忽悠來的20個亞空間次級神,所以第二十軍團的原體其實不是阿爾法、歐米伽兩個,還有第三個德爾塔,捏他的是命運三女神。
未來已經死了,現在不知所蹤,只有過去的幽靈還活著。
英國佬那套昂撒宿命論,明明是野史,作者卻覺得將來出本小說真是這樣才好看,嘖嘖,帝皇為什么要保留他賣溝子的野史?
因為英國佬真是GUY哇。
說完阿爾法瑞斯,再說說歐格林。
很多錘粉其實對歐格林沒有直觀的概念,只知道歐格林俗稱無甲阿斯塔特。
這說法還真是對的,阿斯塔特穿動力甲,體型也就跟穿小褲衩的歐格林差不多。
但是歐格林之間體型差距也很大,不同的官方小說里,從兩米五到三米四不等,極限個體四米的都有。
所以禁軍裝歐格林挺容易的,一般的阿斯塔特不做改造手術,還真裝不了歐格林,裸體兩米五的阿斯塔特,已經是阿斯塔特中的大個子了。
至于太空鯊魚的那一位三米高的超級大只佬,別人是吞世者的種子,不是鴉王的崽兒,這個在官方小說里有明確說明的,不用爭論。
順便一提,作者高強度乳血鴉,其實也是戰爭黎明的鍋,123代包括DLC,我都全種族劇情戰役通關的,換各位書友真的這么一路玩下來,相信你們也會開乳的。
完全繃不住。
雖然根子上是水雷社做戰爭黎明的時候,設計師大概率不是戰錘粉。
但是阿斯塔特跟獸人小子一換一,屁精用磁吸雷炸無畏機甲,鏈鋸劍跟殺人罐頭拼刀......
真的繃不住呀。
而目前最新的無所畏懼短篇,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塊風暴盾,都別說遺物級別的了,就是普通的風暴盾,基本可以確定價值在五套動力甲之上。
馬桶團確實豪奢,有風暴盾不開力場,二十套動力甲說扔就扔,這么敗家基利曼知道嗎?
有些戰團連動力甲都得淘換著零部件拼湊,極限戰士說扔就扔,難頂哇。
根子上,還是愛死機的團隊接的是商單,雖然品質不錯,細節打磨方面瑕疵是真的多。
包括人類帝國的艦船航速,也是這么個道理,GW的鍋,這幫英國佬祖上闊過,說起地球海軍,頭頭是道,談到宇宙航行,全是二把刀,徹徹底底的想當然。
太空航行,最大的問題是航空器的質量丟失問題。
速度越快,質量丟失的問題越嚴重,太空并不是絕對的真空環境,速度上去了,何種粒子撞擊都能徹底擊穿航空器的裝甲板,所以想要高倍率的亞光速航行,難點是護盾技術,而不是引擎發動機。
就人類帝國那科技,不能在成熟航道0.5倍光速經濟航行反而是不合理的。
至于超光速航行,這東西確實沒有現成的科學論文能參考,只能說是亞空間的偉力了。
吐槽完GW和戰錘的合理性,再說說這本書吧。
很幾個留言都在說開篇十多章磨嘰。
無能想了想,不好辯駁啥,所謂的黃金三章什么的,道理都懂。
可是咱寫的是戰錘呀。
一來直接第一人稱描述卡茲被提審,把薩菲羅斯謀殺案當做背景,十多章撰寫一個小陰謀出來,無能是有能力寫好的。
可問題在于這是戰錘呀。
荒誕中存在合理,魔怔中蘊含忠誠,混沌守國門,雞賊死社稷。
這就是戰錘呀。
卡茲不是基因原體,不是什么亞空間次級神轉世,他就是個根正苗紅的普通阿斯塔特,他沒有外掛,或者說他的外掛就是帝皇。
無能真的不知道在煉獄銀河要怎么寫合家歡結局。
就像有位書友說的那樣,國內寫戰錘,破局方法就是帝皇站起來。
以前這樣寫沒錯啦,是可以。
問題是一本黑暗之王已經定性了,帝皇并不是為了堵網道下面的惡魔才坐上黃金王座的,如果帝皇愿意,他隨時可以站起來。
可是荷魯斯大叛亂后,帝國真理已經破碎了,帝皇坐上黃金王座的目的有二。
其一是靠自己點亮星炬,每天一千個靈能者根本不夠支撐星炬的光芒,星炬就是帝皇,帝皇就是星炬。
其二就是壓制住黑暗之王的登神儀式。
帝皇在馬相他們的勸解下理解了四小販的算計,發自內心的拒絕登神,并且卡死了后來者登神的可能性。
所以不是替帝皇坐黃金馬桶那么簡單事情,不解決星炬與登神兩個難題,帝皇是不可能站起來的。
所以把主角設定成原體的同人小說,無能是真不知道要怎么寫大結局。
寫不了,寫不來,沒這個能力哇。
想明白這一點,書友們明白了這本書其實也可以叫做阿斯塔特升職記了吧。
跟著卡茲一起走完這段無悔的旅程,死在命中注定的戰役,將忠誠進行到底,這就足夠了。
這次先吹到這里,下次攢夠素材接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