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二章 弱國無藝術

  影廳空氣里沉淀著學院放映廳獨有的、深入骨髓的電影味道。

  前排,被媒體占據。

  長槍短炮的攝像機三腳架支棱著,像一片黑色的金屬叢林。

  十幾家媒體記者占據了中間偏后的位置,既有中國電影報、大眾電影這樣的行業權威,也有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都市媒體,甚至還有兩家新興的門戶網站娛樂頻道記者。

  他們或調試設備,或翻看剛拿到的新聞通稿。

  上面印著項目簡介、主創名單、投資方“中影集團”赫然在列。

  記者們交頭接耳。

  “沈善登?就是前陣子寫文章罵古裝大片藥丸的那個北電研究生,這轉手就自己搞項目了?”

  也有人酸了:“中影真投了,難道真像傳言那樣,韓三平挺看重這年輕人?”

  “吳京?他不是在香港嗎?怎么回來了?好像不是反派?”

  “兩千萬的制作成本,現在古裝劇可不好做啊......”

  嘉賓區,人也基本到齊了。

  居中坐著一位穿著深色夾克、氣質沉穩的中年男子,正是中影集團制片部的王副經理,一位重量級領導。

  他是韓三平的得力干將之一,親自出席,代表了中影對這個“試點”項目的重視和支持。

  他旁邊坐著北電副院長,另一邊坐著北電管理系的系主任,沈善登的導師俞劍紅。

  除此之外,還有幾位校內的老師。

  有的老師就是來看看,也有的老師心里有氣。

  黃老師最氣。

  他人脈圈子比很多領導都厲害,熱心腸,想著幫毫無經驗的小沈,扶上馬送一程。

  畢竟小沈拍電影沒有經驗,難免把握不住劇組。

  而且也是同一個小區的,算半個鄰居,搭把手應有之意。

  誰知道,電話打過去,沈善登都是好好好。

  但是沒有下文。

  過于滑頭了,做出了超乎所有人的選擇。

  北電的人不用,北影廠也不用,拉來了混港圈的吳京。

  這一前一后,哪怕沈善登后續再和他們合作,也不一樣了,因為沈善登先自己搭了班子,有了自己的班底。

  除了中影領導、院方領導老師,還有電影的主創,編劇代表,以及業界代表,中影制片人。

  這些人中,王副經理表情最為平靜,偶爾低聲交談幾句,目光掃過禮堂,帶著審視的意味。

  嘉賓落座,沈善登登場了。

  今天他并沒有穿的多么正式,牛仔褲配上白色T恤,不像是項目發起人或者導演,像是技術宅。

  左手邊跟著吳京,穿著黑色高領毛衣和皮夾克,顯得精悍利落。

  與在香港片場跑龍套、做雜務時的狀態截然不同。

  此刻他眼神明亮,腰桿挺直,透著一股被委以重任的干勁兒和隱隱的興奮。

  右手邊跟著周奇峰,這位師弟穿著一身稍顯寬大的深色西裝,頭發梳成大人模樣,臉上努力撐起自信而沉穩的笑容。

  沈善登雖然年輕,但重生者的閱歷讓他步履從容。

  他先走到嘉賓席,先與王副經理等人一一握手致謝。

  王副經理見沈善登小跑著過來,如同對待自家晚輩一樣,鼓勵了兩句。

  嘉賓席不少人看在眼里,神色各異。

  倒是吳京,此時有些生澀地向嘉賓點頭致意,面對臺下眾多目光和閃爍的鏡頭,略顯緊張。

  至于周奇峰就是跟著師兄,什么話也不說,愣是鞠躬。

  見到這一幕,俞劍紅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

  學生群中發出友善的笑聲和鼓勵的掌聲。

  沈善登等人坐定,北電一位年輕老師作為主持人簡短開場后,沈善登作為導演兼項目發起人,再次起身,走向舞臺中央的麥克風前。

  雖然禮堂本身有些老舊,但在沈善登眼里,此刻卻充滿了躁動的活力。

  暖氣開得很足,讓他胸口似有一團火熱在升騰,驅散了所有的嚴寒,只留下堅定。

  背景板旁邊架設了一臺略顯笨重的投影儀,幕布上暫時是北電的校園圖。

  舞臺前方放著一張鋪著暗紅色絨布的長桌,幾個麥克風。

  沈善登腳步走的不慢,但在他感覺中,每一步的細節都印在了腦海。

  掠過督公的海報,沈善登腳步微頓,然后以更快的速度調整過來。

  外人根本無法察覺到心緒的變化,只有更加堅定的步伐。

  “蜜蜜,你男朋友好帥!”

  袁杉杉眼睛有流光在閃動。

  大蜜蜜:“......”

  當著她的面,對她的男人犯花癡好嗎?

  一旁的張曉斐也是驚嘆:“好有鏡頭感啊!”

  看向舞臺之上,大蜜蜜也不由甜滋滋。

  這是誰的男人,如此優秀啊。

  是她的呀!

  場內坐了約十二成滿的人,主要是北電各系的學生。

  有的人沉默不語,也有的人暗暗撇嘴,更多是自發一陣掌聲和口哨聲,善意的起哄。

  媒體區的閃光燈瞬間連成一片。

  沈善登就一步步走上臺,他的長相并不是那種白面小生類型,但獨有一股氣質。

  在臺上站定,整個禮堂的空氣都在微微繃緊。

  “謝謝,感謝中影集團,感謝王經理親臨,給了我如此大的信任和支持。”

  “感謝,母校北電提供的平臺,也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希望學校后續也不要吝惜人才支持。”

  沈善登一直在說謝謝,讓不少學生失望,還以為這位學長能夠來點不一樣的。

  但嘉賓席很多人暗暗點頭,這種時刻就該四平八穩。

  等沈善登小小開了玩笑,響起笑聲,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尤其是北電副院長,笑出了聲,不由鼓掌。

  內心卻心思萬千,學院里的那點事包括北影廠的事,他看在眼里。

  今天一見,才算了解沈善登確實不同尋常,就像沒事人一樣,像是什么都沒發生。

  喜怒不形于色,這個年紀有點可怕了。

  至于北電的老師,有的笑的開懷,也有的笑的勉強。

  特別是黃老師,他之前比較活躍。

  他這個人有點裝,見不得人比他更裝。

  別人聽著沈善登的話,是開玩笑,他聽著總感覺有點揶揄的味道。

  沈善登不在意,此刻他才是焦點。

  活躍了氛圍,沈善登明確項目定位:“督公是在中影領導關心愛護下立項的一部立足本土、回歸故事、打磨品質的中等成本古裝動作片。”

  只是一句話,王副經理對沈善登的評價再次抬高。

  這個“中影領導”有太多說法,既可以指親臨現場的他,也可以是中影內部高層都知道對沈善登非常看好的韓三平。

  但是沈善登沒有點名,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那今天自然是說韓三平,如果沒成功,也就過去了。

  沈善登只是不想樹大招風。

  畢竟,真有背景,這反而要低調。

  他要是知道有人把他想的心機滿滿,要委屈死了。

  沈善登繼續道:“督公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嘗試以中國的內核服務國內觀眾,旨在探索在有限預算下,如何講好一個扎實、熱血、有歷史質感的中國故事。”

  “我要隆重介紹吳京先生,他不僅擔綱男主角,更身兼副導演、副制片、動作指導三職!更是分文不取,傾家蕩產的支持這個項目,請讓我表達崇高的敬意!”

  現場響起了驚呼聲。

  然后掌聲雷動,學生就喜歡熱血故事。

  沈善登繼續道:“吳京先生在香港積累了豐富的、全方位的片場經驗,他的真功夫和對動作美學的獨特理解,正是督公最需要的核心力量!他的回歸,代表著一種新的可能!”

  臺下的吳京激動又感動,起身鞠躬向眾人致意。

  沈善登最后道:“督公不僅是一個電影項目,也是一次實驗,一個試點,同時也是北電青年電影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實踐平臺。”

  “希望督公能像一塊試金石,為古裝電影,為功夫電影,摸索出一條符合當下市場、服務本土觀眾的新路。”

  他稍稍提高音量:“督公只是開始,它承載著我們的勇氣和誠意,未來,我們還有更宏大的藍圖等待展開!”

  沈善登暗示了一波繡春刀。

  這番話,也引發臺下記者和學生猜測。

  接下來是王副經理發言。

  代表中影集團表達了對青年電影人才的支持。

  強調“扶植新人”戰略。

  “中影一直致力于為中國電影發掘和培養新生力量。沈善登同學作為北電管理系的高材生,展現了出色的項目策劃、資源整合和制片管理潛力。督公項目正是我們支持青年人才實踐、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嘗試。”

  肯定了沈善登對電影產業的深入思考和督公項目的創新性與務實性。

  強調中影支持“多元化、多層次”的電影創作,督公正是這種理念下的有益嘗試。

  預祝項目順利,期待成果。

  發言簡短有力,主要是表態,代表官方背書。

  然后是校方領導發言。

  先肯定教學成果,強調北電為有夢想的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和行業橋梁,承諾學院將在學術指導、場地協調等方面給予項目支持。

  旁邊的沈善登樂開了花。

  即使這是一句客套話,他也不會當做客套。

  北電器械、人才、場地什么的都可以用。

  他想要做出像終結者那樣直觀展示內氣運轉的效果,錢根本不夠用,必須想盡辦法省錢。

  北電副院長感覺脊背發涼,順勢結束了講話。

  感慨年齡大了,身子骨確實弱了。

  最后是作為主創代表,也是演員代表的吳京發言。

  “沈導雖然年輕,但非常專業、高效,對項目的理解和把控超出預期。他的視角也為功夫帶來了新鮮的創意火花。”

  吳京的發言更實在。

  沈善登感覺以后肯定不能虧待京子,這個支持對于他來說,太關鍵了。

  吳京以自己的知名演員身份,和真金白銀的投入,能打消很多質疑,也能少很多風言風語。

  然后。

  主持人宣布,項目啟動!

  沈善登、吳京、王副經理、副院長四人共同走到舞臺中央一個小型啟動臺前。

  啟動臺上覆蓋著一塊紅綢,下面是一個象征性的“場記板”模型。

  四人將手共同按在紅綢覆蓋的“啟動按鈕”上,實際是一個燈光開關。

  隨著他們按下,背景板上的投影幕布瞬間亮起,切換成督公的概念海報。

  同時,舞臺兩側噴出少量金色禮花,儀式感十足。

  鎂光燈瞬間連成一片!

  快門聲此起彼伏,記錄下這一刻。

  臺下學生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

  啟動儀式結束后,王副經理則與副院長等人先行離開,邊走邊低聲交談,臉上帶著一絲滿意的神色。

  短暫休息后,沈善登則進行接下來的項目介紹會,以及交流會。

  項目介紹,沈善登展現了專業性和項目本身的扎實。

  詳實的商業計劃書、精準的市場分析、優秀的劇本、可靠的團隊搭建,還有一些分鏡頭和概念圖。

  沈善登超越年齡的沉穩、對項目的絕對熟悉、對制片流程的清晰認知、對困難和挑戰的坦誠與解決方案、以及強大的自信,深深感染了在場人。

  媒體記者和學生老師,或是震驚,或是沉思,對這個項目都有所改觀。

  到了交流環節,氛圍更好了,沒誰把這個當做玩票。

  沈善登和主創一連回答了好幾個問題。

  諸如作為在校學生,如何獲得中影的信任和千萬投資,以及項目細節。

  也有記者問到了沈善登對于正在拍攝的,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看法,是否有比較之心。

  有詢問中影代表制片人張能手,為何選擇沈善登這樣沒有經驗的新人導演擔任千萬項目的制片人,如何控制風險,中影是否有保障措施。

  張能手這個時候不含糊,回答的滴水不漏。

  強調中影完善的制片管理和財務監控制度,項目有經驗豐富的執行制片人輔助,沈善登是項目核心驅動者而非唯一負責人,風險可控。

  再次強調扶植新人的戰略意義。

  到了學生交流,也是很友好。

  直到一個長發導演系的學生對沈善登提出質疑:“我是導演系大四的學生,請問你這部戲只有商業概念,難道沒有任何藝術概念嗎?”

  “我從始至終看到的只有銅臭氣,打著商業至上的旗號,只為求財,沒有任何藝術追求。”

  場面安靜下來。

  主持會場的老師,也沒有阻止。

  這就是北電特色。

  提問的學生見到場面安靜下來暗喜,他求爺爺告奶奶,連拍長片的機會都沒有。

  沈善登直接執導這種大制作,憑什么啊?

  內心非常不忿,這個問題是他苦思冥想出來的。

  臺下的大蜜蜜生氣又擔心,這什么人啊。

  這種場合提這種問題,掃興。

  黃老師在下面看的暗喜,這個問題簡直是最好的道德批判。

  吳京聽著都氣笑了,知不知道撐起一部千萬項目有多難。

  不談收益,難道談感情?

  見吳京想說話,沈善登阻止了,怕他上了當。

  談現實沒有意義,人家就是上價值。

  “我也曾想過海外沖獎,踏上歐洲三大的藝術殿堂。”

  沈善登等到周奇峰收了對方的話筒,他才慢慢開口。

  初聽此言,在場人想著,沈善登是不是要說自己的不容易。

  然而。

  沈善登一改之前交流的放松姿態,挺直身子,一字一頓道:“弱國無藝術!”

  頓了頓,沈善登又冒出一句:“當然,強國也無藝術!”

  “這是我的親身體會,電影弱國無力藝術,沒有能力搞電影藝術。強國無需藝術,比如好萊塢,他不需要什么電影藝術。”

  “歐洲三大在我們電影弱國面前,很高傲,但是在大漂亮這樣的電影強國面前,也就那樣。”

  “歐洲電影節,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傳統,通過規則,通過文化,來影響歷史底蘊不足的好萊塢。”

  “歐洲三大自詡是豐腴成熟的少婦,好萊塢是莽撞年輕人。她覺得可以通過技巧,耍的好萊塢團團轉。”

  “但實際上,好萊塢直接干爛,好萊塢真要,歐洲三大就要給!”

  臥槽?

  什么虎狼之詞?!

  場面一時騷動起來,不少女生眼睛亮的嚇人,男生嘿嘿笑。

  沈善登似無所覺,搞藝術嘛。

  就要有藝術范!

  記者們像是鯊魚聞到了血腥,興奮極了。

  “弱國無藝術”太有爆點了,這就是猛料啊!

  沈善登似乎怕不夠猛,繼續道:“只有有了一定電影工業,成為電影強國,別人才會尊重我,身處其中的導演才有尊嚴。”

  “商業片是電影強國的必由之路,好萊塢就是搞商業片,想怎么要歐洲三大,歐洲三大就要陪侍。”

  “我們落后好萊塢很多,但只要電影人努力,就有可能趕上。只有成為了強國,才能談藝術。”

  “當我領悟了這點,我就決心棄藝從商!”

  “因為搞藝術救不了中國電影!“

  “這位同學,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起努力建設電影強國。”

  “當然了,你不愿意我也尊重你,但請你不要嘲笑我。”

  “當我們成為了電影強國,你也會跟著一起受益,你看到如今歐洲三大的好萊塢元素了嗎,越來越濃。”

  “有一天,我們成為電影強國,歐洲三大會青睞你的。”

  提問的長發導演系學生,臉色憋得通紅。

  黃老師也是牙癢癢,太能裝了!

  大蜜蜜,感覺來感覺了。

  這就是他的男人呀!

  記者們瘋了!

  “弱國無藝術”“棄藝從商”“搞藝術救不了中國電影”都TM爆點啊!

  再結合之前的吳京傾家蕩產陪兄弟,這場啟動儀式,太多猛料了!

  嘩啦啦!

  先是沉靜,而后現場響起了激烈的掌聲。

  學生們用掌聲表達了支持。

  恰同學少年,誰還沒一股心氣呢?

飛翔鳥中文    華娛唯一太陽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