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章 黔中求布

第94章黔中求布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_筆尖中文  寧安聽了不生氣,反而笑:

  “那是因為你不是公主啊,我練好了槍法,父皇就會夸我聰明,那天下都會說我聰明。”

  不過事實證明,武場上的聰明人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寧安懷著火一樣的熱情,拿著長槍在雪地里跌跌撞撞,摔了好幾個跟頭,手掌心都快蹭破皮了。

  她頭發被雪水和汗水打濕,衣衫沾了好幾塊暗色的印記,狼狽得像是從雪里被撈出來一樣。

  她就這么狼狽地回了瑤華宮,一進殿就叫喚:

  “母妃,我可今日可累壞了…”

  她轉個彎,語調忽然驚喜地揚起:

  “父皇!”

  殿內,慕容宇和淑妃正坐在桌邊,等會要一起用膳。

  慕容宇見寧安這副模樣便問:

  “寧安今日怎么弄成這個樣子?身邊宮人怎么伺候的?”

  寧安歡喜地快步走到父皇面前行禮:

  “父皇,兒臣今日在武場同袁將軍學槍法呢,弄得身上有些臟了。”

  慕容宇見寧安眉眼笑開的模樣很喜人:

  “那寧安學得如何?”

  寧安面不改色地撒謊:“兒臣學得很好,突飛猛進!”

  慕容宇大笑:“不愧是朕的女兒。”

  淑妃拿帕子抹了一下女兒的額頭:

  “快去沐浴換衣裳,這濕透的衣裳還穿著,等會就著涼了!”

  寧安回自己殿內去沐浴了,走時還回頭特意問:

  “父皇什么時候走?兒臣換好衣服時,父皇還在瑤華宮么?”

  慕容宇:“你快些換衣裳來用膳,朕今晚和你們母女一同用膳。”

  “是,父皇!”寧安緩步走到殿門口。

  在跨出門檻的那一瞬間,小小的身影幾乎是沖了出去。

  寧安覺得今天實在是個大好日子。

  學了槍法,還見到父皇,父皇可是好一段時日沒來瑤華宮了。

  寧安是宮中的第一位公主。

  在寧安出生之前,宮中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慕容宇當時對第一個女兒的關注較多。

  可后來宮中不斷有新人進入,也有其他的公主陸續出生,慕容宇對寧安的關注便少了一些。

  但寧安卻一直很渴望父皇的關注,她想做父皇最喜歡的女兒,就像太子是父皇最喜歡的兒子一樣。

  淑妃看著女兒歡脫離開的身影,心中劃過一抹酸澀。

  寧安對父愛如此渴求,可生在皇家,渴求真情多半會以失望告終。

  “蓉兒,怎么?還在氣朕這段時日沒來看你?”慕容宇撩開淑妃鬢角的發絲。

  淑妃回神,做出含羞狀,嗔了慕容宇一眼:

  “皇上,臣妾不敢。臣妾知皇上為國事殫精竭慮,怎會鬧性子?臣妾只是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在前朝為皇上分憂。”

  慕容宇聽得心里舒坦:

  “蓉兒若是男子,那朕后宮豈不是少了一位佳人?再說,你還有個好兄長在前朝替朕分憂。”

  淑妃:“臣妾的哥哥?”

  淑妃祖父官至兵部尚書,父親無大才,只做了個七品小官。淑妃的兄長秦源有幾分才干,如今在兵部庫部司任郎中,從五品的官職。

  淑妃不能直接問前朝之事,只繞著彎道:

  “臣妾的哥哥可沒什么大才,全靠皇上提攜。”

  慕容宇不置可否,回憶了今日朝堂之事。

  今早朝上議事算不得順利。

  黔中道的官員遞了折子來長安,說黔中道今年秋冬格外冷,春夏之際又因為暴動而錯過播種生產,現在黔中道許多百姓還是吃不飽飯,穿不上衣。

  照這樣下去,恐怕會惡性循環,再生動亂。

  求朝廷發放賑災糧食和布料去黔中道,助百姓過冬。

  慕容宇在上朝時提及此事。

  戶部尚書付遷站出來說:

  “皇上,黔中道的糧食可以從附近的山南道、江南道和嶺南道調配,但至于布料——恐怕一時籌集不了那么多。”

  慕容宇不悅:

  “區區一些布料都籌集不出來?”

  “今年冬日寒冷,市面上麻葛布料已經是供不應求。”

  “黔中道暴亂后,重建各州各縣已經撥了不少款項,眼下還有梁王和越王的府邸在修繕,江南那邊的行宮還未建造完,還有京郊的溫湯…”

  付遷說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沒錢料少,別的地方用錢還多。

  慕容宇:“國庫存的布料?”

  付遷:“皇上,國庫存的布料大多是絲綿,不是供給百姓的。”

  一群大臣就有議論開了。

  有人說要么讓京城的人捐些舊衣裳過去,黔中道人少,京城一人捐一件就差不多了。

  有人不贊同:“長安城只有富庶人家能捐點舊衣,很多窮困百姓自己都不夠穿,怎么捐?”

  還有人居然提議不用布料,讓那些百姓自己打獵穿獸皮,反正他們祖上都是蠻夷。

  有個出身黔中道的官員忍不住道:“誰能大冬天光著身子去打獵?毛皮是那么好獵的么?”

  沒人提送絲綿布料去應急,絲綿布匹是供應給皇室、官僚、勛貴等人的,是供給他們自己用的東西。

  他們自己要穿新衣,妻兒父母要穿新衣,還有成群的姬妾和家奴要穿衣。

  那是他們才能享有的東西,不是蠻夷刁民能夠擁有的。

  秦源就是這個時候走出來的。

  他的官職不高,話少,上朝的位置也靠后,多數時候只是陪襯。

  但他今天在朝堂上發言時聲音洪亮: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不如從嶺南運棉花和棉布去黔中。微臣的遠親近日從南方來長安,帶了一匹棉花制的布料來,御寒效果不比絲綿差。”

  在場眾人包括慕容宇在內都知道棉布和棉花。

  這東西早就有人進貢上來過,不過勛貴們看不上,覺得不如絲綿。

  而且種棉花的區域也不多,有些人只種來觀賞。

  工部侍郎說:“會紡棉的人少,臨時找人紡棉,哪里做得過來?”

  秦源不跟人吵,只看著慕容宇:

  “皇上,微臣所說的棉布是從嶺南銷來的黑山布。據說嶺南那邊已經能大量產棉布,且嶺南緊鄰黔中,運輸方便。”

  慕容宇:“黑山布?”

  大家都知道了黑山墨,但確實還不知道黑山布,家中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怎會去看市井人家用的東西?

  而且有些文臣說鄉野山民果然肚子里沒墨水,取名字沒詩意,就知道叫“黑山”,真土。

  少府監的染織署令走出來:“啟稟皇上,微臣贊同秦郎中所言。雖然種植棉花地區不多,但嶺南、閩中地區皆有種植,若將這些棉花用上,足以供應今年冬日棉布。”

  這回倒是沒人站出來反駁了,這個好像聽著沒問題。

  慕容宇也覺得此計可行,于是將此事交由戶部和少府監共同處理,讓京中勛貴能捐舊衣的捐舊衣,同時讓嶺南那邊送黑山布去黔中。

  慕容宇這會兒在瑤華宮沒細說,只說秦源出了好主意,提到了嶺南產的黑山布。

  淑妃笑盈盈地接話:“皇上鴻運齊天,連嶺南那樣的地方,都能產出這些好物。”

  慕容宇就喜歡看淑妃這愛笑的模樣,笑起來時,滿心滿眼都是他。

  把他當做一個至高無上完美無缺的男人來仰慕。

  他極其受用。

  一道道御膳傳入瑤華宮。

  人參雕花,魚翅熬羹,端上來的時候都還冒著熱氣。

  淑妃體貼地夾了塊剃了刺的魚肉放入慕容宇碗中,又給他斟了酒:

  “嶺南得了福運庇佑,又產墨又產布的,可惜嶺南偏遠,百姓不能得見天顏。”badaoge/book/141994/52915987.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