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章 賀三郎

第17章賀三郎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玄幻小說_螞蟻文學第17章賀三郎  第17章賀三郎←→:

  賀庭方聽了探子帶回的消息,心中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

  也好,天命如此,也免得他再派人動手了。

  賀庭方路過花園時,見到家中三郎正坐在池畔八角亭中,倚案作畫。

  賀三郎一身寶藍云錦袍,墨發用蘭花紋玉冠束起,身如青松,膚若敷粉。

  長安人人皆知,賀三郎美如冠玉,風采翩然。

  如今雖二十有四,但放眼京城,沒有哪個后輩能比得上賀三郎的氣度。

  來賀府給賀庭方拍馬屁的人,都要夸贊一句賀家三郎風華卓然。

  可賀庭方最看不慣的就是自己這個小兒子。

  “父親大人。”賀三郎余光瞥見賀庭方的身影,冷淡地喚了一聲。

  語氣生疏得仿佛是外人。

  “又在作畫?”

  賀庭方看見案上畫了一半的蘭花,氣不打一處來。

  “成日虛度光陰,無所事事,我賀家怎會養出你這種兒郎!”

  賀三郎像是習慣了父親的態度,衣袖如流云般掃過案幾,自顧自地斟茶:

  “孩兒不比父親,父親雷霆手段,孩兒望而生畏。”

  賀三郎嘴角勾起一抹譏諷。

  那譏諷中夾雜著怨憤、不甘和不齒。

  賀庭方胸膛因竄起的怒火而起伏,他最看不得賀三郎這副神情。

  “賀晏青!”

  他奪過案上的畫卷,撕毀扔進池中。

  “這么多年學什么不好,你偏要去學一個死人!”

  賀庭方真正氣的不是兒子不思進取,而是他知道兒子在學別人。

  在學他死對頭裴定禮的兒子裴凌云!

  裴凌云,當年的長安驕子,十七歲高中探花,文采斐然,與薛玉成并稱文武雙璧。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①

  賀三郎比裴凌云小三歲,從小就以裴凌云為榜樣,跟在裴凌云身后學他。

  賀庭方百般訓誡,都不能阻止。

  賀庭方生了三個兒子,小兒子賀晏青最為聰穎,讓他曾寄予厚望。

  但裴家出事后,父子關系就沒有緩和過。

  賀三郎如同報復一般和家中逆著來。

  家中讓他以門蔭入仕,他閑混度日,只愿待在無人問津的閑職。

  家中給他娶妻納妾,他不聞不問,以致于最后和離收場。

  裴凌云死了,賀三郎變本加厲地去模仿裴凌云生前的一舉一動。

  他喝茶只用越州青瓷,翠如千峰碧色。

  他煮茶只用西山白露,溫香如蘭。

  他穿衣只著云錦,光若瀲滟湖面。

  他作畫只繪蘭草,畫卷堆滿了數十書箱…

  眾人只道賀三郎衣食矜貴,卻忘了當初冠絕長安的裴凌云只喜歡青瓷,只喝西山白露,只著云錦,只愛蘭花。

  “一個死了十年的人,你學那晦氣作甚!你到現在還醒悟不了!”

  賀庭方恨不能罵醒兒子。

  賀三郎側過頭,望著被扔進池水中的畫卷,一點點被水浸染,沉入池底。

  像是被賀庭方的話刺痛,絕望和陰霾爬進賀三郎的眼底,他垂在袖中的雙手緊握成拳:

  “是啊,子信死了。他被你們害死了。”

  賀三郎冷笑,眼尾挑起的神態與年少的裴凌云如出一轍。

  他踩著十七歲裴凌云走過的腳印,活出了那個人的影子。

  “這世間無他,我便去做他。”

  “我就是他。”

  賀庭方被氣得面色發青:

  “你簡直是瘋了!來人,家法!”

  “老爺!這又是怎么了?”

  賀夫人牽著外孫女來花園玩,一來就撞見賀庭方要請家法。

  “老爺,三郎身子弱,經不得這些。你要撒氣,也不能撒在三郎頭上!”

  賀夫人急著擋在父子倆之間,緊緊地把小兒子護在身后。

  與夫君不同,賀夫人最心疼的就是三郎,府中上下,誰也不能碰三郎一根頭發絲。

  “你就只會慣著他,他就是被你慣成今天這副樣子的!”

  賀庭方看著夫人這溺愛兒子的模樣只覺得頭疼,又見小外孫女在旁邊,不便發作,憤然揮袖離去。

  賀夫人追著賀庭方去勸。

  賀三郎孤寂地站在八角亭內,眼中映著粼粼池面。

  春風起,幾瓣亂紅飛過。

  “三舅父。”方才隨著賀夫人一同來的小姑娘上前,輕輕拉了一下賀三郎的袖子。

  賀三郎回神,看見小外甥女時,目光柔和了幾分:

  “婉兒來了,你母親呢?”

  慕容婉仰頭道:“王府這兩日事務忙,我娘抽不出身,今日只有我來看外祖母。”

  賀家生了三子一女,唯一的女兒賀妍嫁給了七王爺,如今已是七王妃。

  慕容婉伶俐可愛,今年才六歲,已經是有封地食邑的衡陽郡主了。

  “三舅父,外祖父方才說你學誰呀?”

  賀三郎重新在案上鋪了畫紙,提筆蘸墨:

  “在說長安最出色的郎君。”

  慕容婉:“三舅父就是啊。大家都說三舅父郎艷獨絕,大瑜找不出第二個。”

  筆墨在宣紙上游走。

  一株素雅的蘭花在筆下生長。

  賀三郎清冷得苦澀的聲音落下:

  “我不是。”

  “我學一輩子,也及不上他。”

  黑匪山。

  幾場春雨過后,山上青草瘋長。

  蘇知知和薛澈趴在大石板上畫畫。

  大石板被打磨得很平整,下面又墊了數塊小一些的石頭,用于抬高固定。

  這么一來,大石板就成了一張露天的大桌子。

  今日要學的是丹青之法。

  蘇知知在學堂平日以讀書識字為主,但每個月會有一天學畫畫。

  這是蘇知知去年開始鬧著要學的,她覺得畫畫可比寫字好玩。

  秦老頭對丹青一竅不通,于是這責任落在了村長郝仁頭上。

  孔武只要識字,不用學畫畫,故而今天不來,只有蘇知知和薛澈兩個學生。

  郝仁先作了一幅畫給蘇知知和薛澈做范例:

  “…胸中有畫再落筆,記住虛實相生,且運筆不可過快…”

  薛澈看見郝仁寥寥幾筆,黑匪山四周的地貌已躍然紙上。

  青山、溪流、田野、流云。

  天地之景都被收入這方寸畫卷之間。

  薛澈學著郝仁的構圖技法,也開始畫山景。

  高低錯落,遠近有序。

  郝仁看了一眼,目露贊賞。

  蘇知知雖然左臂受傷,但右手抓著筆端不停,也忙著在紙上畫畫。

  郝仁湊過去一看,無言了。

  知知的畫風和他不能說頗為相似,只能說是毫無關系!

  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山,山上落了一片巨云。

  云比山還要大。

  云朵上居然有個村子,散落了許多間房屋,野花長得高大如樹。

  再往上,有很多只胖頭魚在天上飛。

  山腳下的溪水里,反倒有很多只鳥在游弋。

  郝仁指著村莊:“知知,為何房屋在云上”

  蘇知知笑出一口白牙:“因為云很軟呀,住在上面肯定很舒服。”

  郝仁:“為何花草比樹還高大?”

  蘇知知:“這樣的話摘一朵花,就可以做棚子遮太陽了。”

  郝仁:“那為何魚在天上,鳥在水中?”

  蘇知知:“因為魚可能想上天,鳥也許想下水啊。”

  郝仁硬生生被蘇知知氣笑了,嘴里說著反話:

  “好,好,畫得真像。”

  蘇知知頭也不抬地繼續畫,只當自己得了夸獎,頗為謙虛道:

  “多虧爹教得好,爹說要虛實相生,我才這么畫的。”

  郝仁:…

  郝仁回想起自己幼時作畫時,曾被評價不拘一格,而今看見知知的畫作,簡直不拘得沒邊了!

  罷了。

  反正也不是奔著做書畫名家去的,郝仁也就隨著蘇知知自己畫了。

  流云四散,日頭高懸。

  郝仁拿起石板邊的竹筒喝水。

  他喝水的姿勢很文雅好看。

  即使手中拿的只是一個有刮痕的竹筒,袖口的布料洗得發白,仍令人覺得賞心悅目。

  碗里沒有昂貴的茶葉,只有幾朵黃色的干臘梅花。

  臘梅花是蘇知知去年冬天摘下來的,在院子里曬干后封進罐子里,喝水的時候放幾片,水都帶了梅花的冷冽香氣。

  薛澈畫到一半,向郝仁投去請教的目光:

  “郝村長,此處留白過多,添些什么好?”

  他畫好了大致的構圖,但右下方還空了一片。

  郝仁接過薛澈手中的筆,在空白點了幾筆。

  薛澈看郝仁的筆法,以為他要畫蘭草,可郝仁畫出來的卻是一叢叢禾苗。

  細小堅韌,在泥土中蘊藏著蓬勃生命力。

  薛澈眼神一亮,豁然開朗:

  “我知道了。”

  蘇知知畫累了,暫且放下筆,拿起自己的小竹筒杯子喝水。

  她的竹筒杯子比郝仁用的小一些,里面也放了臘梅花。

  蘇知知咕咚喝了一大口,微風調皮地勾起她小臉邊的發絲:

  “爹,梅花水是不是很好喝?”

  陽光溫熱。

  風也很暖。

  長身玉立的君子回頭,發如墨染,眸中春光催開萬千桃李。

  “嗯,很好喝。”: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