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七十章,燕國權貴和陳平

第三百七十章,燕國權貴和陳平_秦時之儒家小師叔_網游小說_螞蟻文學第三百七十章,燕國權貴和陳平  第三百七十章,燕國權貴和陳平←→:

  李信還在跟陳平怒罵著燕國本地的權貴和各地游俠兒,陳平沒有說話而是靜靜的聽著李信的抱怨。

  從李信的話中陳平也知道了李信為什么如此惱怒了,燕國因為燕王喜的逃跑被俘的事情,舉國投降,除了一些死硬派之外,其他的權貴并沒有經歷秦國的刀兵,這也讓漁陽郡留下的舊燕國權貴實力很大。

  這些權貴不僅自己實力強大,而且和地方的游俠兒聯系頗多,權貴和游俠兒勾結,繼續壓榨地方,因為秦法的推動導致這些權貴的利益不斷受損,但他們也不敢明面上阻撓秦法的推行,于是這些人便指使游俠兒抵抗秦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讓游俠兒當街犯法,然后逃走。

  因為這些權貴在背后支持這些游俠兒,所以當地官吏加之人手不足,所以根本抓不住這些人,這讓秦法在百姓心中一直沒有樹立威信,從而無法進行改革。

  而李信作為軍方的人,當地游俠兒犯法官府抓不住,只能讓軍隊出面去抓,而且燕國山林中呼嘯聚集的游俠兒形成的匪患也不再少數,所以秦軍還需要剿匪。無論是游俠兒還是匪患,這些人大部分都和當地權貴有所勾連,每當秦軍去圍剿或者抓捕的時候,這些人早就接到了當地權貴的消息,提前跑了,甚至反殺了秦軍。

  秦軍本就沒有對地形不熟悉,加上有人提前通風報信,讓秦軍一直毫無建樹,甚至折損了不少人,所以這讓李信極為憤怒。

  “我總算知道太尉為什么要弄死韓國和魏國的權貴了,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家族的利益,一旦觸碰了他們的利益,不管你是誰他都敢動手。讓我帶兵宰了他們得了。”李信憤怒的說道。

  當初燕王喜逃跑被俘,燕國不戰而降,李信是最高興的那個,因為他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極高的軍功,封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現在李信只想罵死燕王喜,早知道燕國投降之后會有這么多事情,李信寧愿在燕國犁地一遍,把那些權貴全部弄死。

  “不可,現在不是兩國交戰,若是打仗期間,自然有辦法弄死他們,而不驚擾百姓。但現在不行,若是現在沒有緣故和證據就去殺了他們會讓百姓更加驚慌,不利于安穩人心,而且會讓秦國背上一個弒殺的名頭。

  而且這些權貴在地方扎根依舊,若是動刀兵,他們難免不會聯合起來造反,到時候燕國定會被打的滿目瘡痍”陳平搖頭說道,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個事情,治天下不能妄動刀兵,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而且為了自己的前途,陳平也不可能讓李信帶兵殺人的,這樣會給他們的政治生涯上一個無法抹去的黑點,別說升遷了,甚至還會被殺了以安穩民心。

  不僅如此,陳平來漁陽郡的目的是治理漁陽郡,而不是毀掉漁陽郡,若是真兩軍對壘,本就艱難的漁陽郡,恐怕沒有十幾年根本緩不過來。哪怕是潁川郡在秦國的權力支持下,三年才恢復過來,而魏國更是到現在還沒恢復過來。

  “那你說怎么辦?難道就看著這些人為非作歹?”李信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等,等我找到證據了。”陳平淡淡的說道。

  陳平上任漁陽郡郡守之后,這些舊燕權貴為了試探秦國的態度紛紛上門想要較好陳平,而陳平自然是樂見其成,對于這些權貴的拉攏示好,本著接受不代表我答應的態度,開始和這些權貴頻頻接觸,為的就是找到他們違反秦法的證據,從而一網打盡。

  “找到又怎么辦?還不是讓我帶人殺過去?”李信抱怨道。

  “我來漁陽郡的時候,老師給了我一個任務,讓我在燕國將陵邑制度落實,從而為陵邑制度打下推行的基礎。而且這些權貴在怎么說也是人口,也能做事,直接殺了實在是太浪費了。”陳平說道。

  現在燕國苦寒,加上這些年的兵災和天災,讓原本不多的人口更加雪上加霜,人少地多正是說的現在的燕國,所以任何人口陳平都不想要放棄。

  “那你有沒有具體的計劃?”李信問道。

  “自然是有的,但是現在還不能說出現。”陳平說道。

  “你們這些儒生比道家那些大師還喜歡繞彎子,你就告訴我什么時候能讓我出手。”李信說道。

  “這件事也好辦,只需要抓住這些人中領頭的三大權貴即可,至于剩下的人徐徐圖之,慢慢蠶食即可。”陳平說道。

  “劇家、郭家以及鞠家,這三家可不是無謀之輩,你若是想要抓住他們的把柄很難。”李信說道。

  “所以我的目標并不是直接接觸他們,而是和郭家有著聯姻的李家。”陳平將腰帶上的玉佩整理好后說道。

  “那你就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若是他們敬酒不吃吃罰酒,我也不介意調兵滅了他們,大不了我回去繼承我爹的爵位。”李信說道。

  陳平無語的看了一眼李信,是啊你爺爺是侯爵,你爹是侯爵,你祖上是道家老祖老子,您的背景自然不用擔心任何后果,但是我不一樣啊,我得靠自己往上爬。

  若是陳平只想要位列九卿自然也不需要顧及那么多,畢竟他是子游的弟子,曾經又是秦王近侍,無論怎么論他都是九卿沒跑了,只是實權的問題,但是陳平的目標是三公之一的丞相,這自然單靠子游不行,還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漁陽郡恰好就是一個極好的政績。

  陳平不在和李信言語,而是披上一件千金價值的絨毛披風走出了房間,府外馬夫早已等候多時,陳平上了馬車后,便直接朝著城東的李府而去。

  此時的李府,上下熱鬧非凡,傭人正在里里外外打掃,門前更是被人清掃的干干凈凈,撒上凈水。

  李府的書房中,李家的族長,李懷正在和郭家族長郭沅對面而坐,李懷的臉上充滿了敬畏,所以李家和郭家是聯姻之家,但實際上是李家高攀了郭家,而作為外甥的李懷自然是十分尊敬自己的舅舅。

  郭沅是當初燕國名臣郭隗的后裔,郭隗正是當初千金買馬骨的主角之一,燕昭王的老師,燕國崛起的關鍵人物之一,也正是因為郭隗的原因,郭家一舉成為了燕國的頂級權貴家族,此后郭家雖然在燕國朝堂上地位頗重,門生故吏遍布整個燕國。

  而李家只不過是燕國一個二流的家族罷了,至于頂級的郭家為什么和李家聯姻,這是因為李懷的爺爺曾經救過郭沅的父親,所以郭沅的父親將郭沅的妹妹嫁給了李懷的父親,從而有了李懷。

  “舅舅,您怎么親自來了?”李懷問道。

  “我聽說你要宴請陳平,所以我來看看。”郭沅說道。

  李懷看著郭沅平靜的神色一時間也猜不透郭沅的想法,現在燕國的上層權貴紛紛都想要交好這位新來的郡守,畢竟陳平的背景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他們也必須要慎重對待,一些家族更是收攏了自己家族下的游俠兒,想要在陳平面前賣個人情,從而換取陳平的青睞。

  李懷自然也是這樣的人之一,李家因為李懷爺爺從一個小門戶便成了一個權貴家族,但畢竟出身低微,缺乏底蘊,哪怕有著郭家的幫扶,李家也無法成為真正的權貴大族,所以李懷也想要攀上陳平這條大腿。

  而攀上陳平這條大腿,自然就和以郭、劇、鞠三家為首的舊燕權貴產生了縫隙,這也是李懷在郭沅到來之后心里忐忑不安的原因。

  “放心我不是找你問罪的,你親近陳平這沒錯,你心中有野心這是我知道的,身為我郭沅的外甥,你有將李家發展為真正的權貴這是好事,我不會責怪你的。但是你要明白,陳平是代表著秦國來到燕國,為的就是推行秦法,而秦法最大的阻力便是我們這些舊燕權貴。陳平答應了你的赴宴不見得就是好事。”郭沅說道。

  “舅舅,我自然知道您的顧慮,但您放心,這些日子我觀察了陳平很久,才決定邀請他上府一敘的。陳平上任以來對各家的示好雖然最開始拒絕再三,但后來也是逐漸接受了。陳平這些天參加了不少宴席,所以我才邀請他來家里的。”李懷松了一口氣說道。

看著李懷輕松的樣子,郭沅知道李懷并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而是繼續說道  “我的意思是你太心急了,你看到其他家族開始不斷和陳平拉近關系,擔心自己出手慢了,從而失了先機。但你忘記了李家和郭家之間的聯姻關系,陳平很有可能是想借著你的手來試探我。”

  “舅舅您放心,我雖然不如您那般有智慧,但也不是別人隨意就能試探出話語的。”李懷說道。

  郭隗看著李懷終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這個外甥還是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睛,亦或者是被自己畢生努力的目標給迷住了眼睛,現在燕國百廢待興,對于李家這樣的家族,越早投靠秦國,越能拿到更多的好處,越能壯大自己的家族,但秦國的好處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陳平的背景你知道多少?”郭沅問道。

  “陳平出身貧賤,靠著自己的兄嫂照顧才得以讀書長大,之后陳平在南陽成為了儒家子游先生的弟子,之后入秦國招賢館,在招賢館學習兩年后,便入了丞相府,成為一名處理文書的小吏,在之后被秦王賞識,成為了秦王近侍,在文淵閣成立之初,兼任文淵閣博士卿,協助秦王處理政務。

  兩年前被派遣到招賢館負責科舉之事,但是陳平在秦國朝堂的名聲并不怎么好,很少有人愿意與之來往,之后便是被下放到燕國擔任郡守。”李懷說道。

  “你可知道為何是陳平被送到這里擔任郡守嗎?”郭沅問道。

李懷思索了一番說道  “是秦王為了平衡朝堂,儒家在秦國朝堂的地位太重了,不利于秦國朝堂的平衡。”

  郭沅有些失望的看著李懷,李懷面對郭沅的失望有些不解。

  “只要子游還活著,儒家在秦國的地位永遠不會變低,更不會因為一個陳平的離開而被其他人超過。陳平之所以來燕國,是因為只有陳平能處理好燕國現在的情況,只有他能夠最快最平穩的讓燕國變為秦國漁陽郡。不要小看了陳平,子游弟子,秦王近侍,招賢館領事,這些都不是無能之人能成為的。”郭沅解釋道。

  聽到郭沅的話,李懷有些失神,他從沒有想到過這些,他以為是秦王為了平衡朝堂,加上陳平因為在朝堂名聲不佳所以才被貶謫到漁陽郡來的。

  “舅舅,那我應該如何做?”李懷看著郭沅緊張的問道,他邀請陳平過府一敘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無法改變,但被郭沅這么一說李懷心中便有了退堂鼓,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現在只能化被動為主動,陳平的目標很簡單,想要借著你的手來探查我的虛實,進一步的想要摸清楚我們和那些游俠兒之間的關系,從而通過秦法為我們定罪。這樣既能順理成章的清除我們這些人,又能穩定燕國的百姓,這就是陳平的目的。”

  “那舅舅,我這次就單純當做交友便可以吧?”李懷問道。

  “不,難得陳平對你有了興趣,我們為何不加以利用呢?權貴之中有不少人可是和我們不對付呢?為什么我們不借用讓他們的命,來幫助陳平樹立功績,從而交好陳平呢?”郭沅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舅舅您的意思是想要把游俠兒的那些事情都推到他們的頭上,借用陳平的手除掉他們,這樣既可以讓陳平完成任務,同時也可以清除掉那些和我們不對付的人。而且除掉這些人也能推動秦法的事實,幫助陳平增添功績,早日調離漁陽郡,只要陳平離開了,秦國自然會派遣其他人來,只要這人不是陳平這般難對付,這漁陽郡就是我們說了算。”李懷當即明白了郭沅的意思。

  “孺子可教也。”郭沅欣慰的笑了笑,自己這個外甥雖然缺少眼光,但是稱得上聰慧一點就通。

  (本章完)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