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8章 家書何止抵萬金

穿越皇子,無敵兵王第408章家書何止抵萬金_筆趣當前位置:第408章家書何止抵萬金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F11]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408章家書何止抵萬金(1/1)

  夏士誠果然沒猜錯。

  “好!”

  大昌皇帝又滋溜了一口酒,緩緩說道:“專款必須做到專用,任何挪用、克扣者,一概以貪墨論處。”

  這句話,聽似說得平淡無奇!

  可話里濃濃的殺氣,讓人不覺膽寒。

  “那么!”

  大昌皇帝又抬起頭來,目光再次看向夏士誠,道:“依閣老之見,邊關兵變之事,該如何定論?”

  繞了半天彎子,終于談到正題上了。

  “回圣上話!”

  夏士誠上前一步,又是拱手一禮,不緊不慢道:“依微臣淺見,應該是雁門關防區守將劉勛,雁鳴關防區守將李棟,這二人鬼迷心竅,立功心切,居然出兵河套、陽明二地與九殿下搶功,按大昌律,此等行為,要是二人明知河套與陽明二地,已屬我大昌轄下的話,那就是反叛的大罪。”

  “但邊關戰局復雜,戰線又長,戰事發生突然,各防區之間軍情信息又無法及時暢通,誤判形勢的情形也會有的,但無論如何,李棟和劉勛,帶著大軍攻打九殿下所部,他們的這種搶功行為,該斬!”

  夏士誠一口氣說了個酣暢淋漓。

  但也把這二人極力要弄死九皇子永康的動機,歸納到鬼迷心竅下的搶功行為。

  如此一來,該死的是李棟和劉勛二人。

  而鄭繼業的死,只是阻攔不力,反被劉勛狗急跳墻下發生的意外。

  這樣的定論,看起來并沒有極力給劉勛和李棟二人開脫,但也肯定了這二人是死有余辜。

  這個結論,當然就洗脫了受人指使謀殺九皇子永康的嫌疑。

  大昌皇帝表情平靜,目光從夏士誠臉上,緩緩移向眾大臣們,“諸位愛卿,夏閣老之見,你等有何看法?”

  既然夏士誠定了調子,下了結論,誰還敢多此一舉發表己見?

  “回圣上話,夏閣老所言極是!”

  “閣老不愧是大學士啊!見地就是深刻,此見解令微臣心中疑團頓解!”

  “閣老之言,深刻透徹,此事本應如此!”

  “圣上啊!還是夏閣老洞見細微,定論準確,定性符合情理。”

  最后,大昌皇帝把視線,停在輔國大臣李嵩臉上,淡淡道:“李輔國之見?”

  心里一顆石頭落地的李嵩,橫出文臣班列三步,拱手一禮,朗聲道:“回圣上話,夏閣老所見,乃明察秋毫,不虛不妄,剖析問題所在,遠在微臣之上,對此結論,臣,附議。”

  大昌皇帝從李嵩臉上收回視線,目光重新掃視朝堂一番,朗聲道:“此事性質惡劣,影響甚壞,我軍損失慘重,當以此為戒。”

  說完,大昌皇帝目光又看向董慶堂,沉聲道:“你,作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兼兵部尚書職,軍中信息制度如此不完善,這一點,你是有責任的。”

  “主要責任還在定國軍統帥鄭繼業身上,他也為此自食其果,但督察不力,未能及時發現軍務疏漏,對你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這一棒子,最后打在了董慶堂身上。

  冤啊!

  但這又有什么辦法?

  作為大昌皇帝肚里的蛔蟲,這個鍋,董慶堂只有背了。

  “微臣,謝圣上輕責之恩!”

  董慶堂毫不辯解,跪下就是一個磕頭謝恩的大禮。

  散朝后,宮門口。

  李嵩緊趕幾步,攆上了夏士誠。

  “老夫謝過夏閣老!”

  李嵩雙手抱拳,微微躬身,向夏士誠一禮到底。

  “輔國大人不可!”

  夏士誠急忙拱手,還了一禮,忙道:“事情本該如此,老朽不敢妄加猜測。”

  “閣老大恩,老夫沒齒難忘。”

  李嵩一臉感激,神態已顯蒼老,再無之前運籌帷幄的那種氣勢。

  這個權傾朝野的李嵩,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哲保身,使他李氏三族得以平安而已。

  當然!

  這兩只老狐貍都明白!

  并不是夏士誠的分析有多高明,而是皇帝愿意采納這個說法。

  說白了!

  大昌皇帝心里跟明鏡似的,既然陰謀沒有得逞,何況實施的人已經都死了。

  用這個定論了事!

  那也是維護了他趙家皇室最后的顏面。

  八日后,大昌皇帝的圣旨到達雁門關。

  這三天大年剛完啊!

  劉安就披著一身風雪,疲憊不堪地到了雁門鎮大將軍行轅。

  按時間算,這個老太監,年三十前就從皇城動身了。

  這一路,可把劉安這個老太監整飭壞了。

  沒膝的積雪,撒泡尿還要像女人一樣蹲著。

  何況第一次跑這么遠,而且還是一路加急,到了地方,劉安差點就趴下了。

  不過,劉安卻顧不得歇息,和永康一打照面就開始傳旨。

  “圣上有旨!”

  見永康帶著霍幼楠、安其兒,還有行轅里的下人們在大廳里跪了,劉安尖著嗓子繼續念道:

  “加封鎮北王九皇子永康,為輔國大將軍、北涼邊城節度使,賜符節,督管定國軍及北防線戍邊軍隊一應事務…”

  這旨一宣,永康就名正言順地執掌定國軍。

  這軍權,不再是奪來的,而是朝廷任命,圣上親封的。

  此時,少有降雪的內地皇城,已經道路暢通,前期用來安置移民的大批物資,已經在路上了。

  這個年,就是皇帝,也過得倉促。

  另外,大昌皇帝還讓公羊毅和尉遲劍,以及上官元英和歐陽成泰四個錦衣內衛,永久留在邊城保護永康的人身安全。

  聽著圣旨內容,永康和霍幼楠相視一眼,二人驚訝神情一覽無余。

  倒是料到會皇帝老子會答應永康移民大計的請求,也不再重新派人來接管定國軍,但萬沒料到,這皇帝老子竟然如此大方,將整個北防線的軍政大權,以及與周邊外邦的外交權,全都交給了永康。

  竟然連前朝的節度使這一職務,都給照搬了出來作為任命。

  自從在自己手里丟了陽明和河套,遭前朝皇帝責罰后,到了自己篡位奪了皇帝位子,大昌皇帝就廢除了節度使這一職。

  也就是說!

  九皇子永康,現在不但是大昌朝唯一被破例封王的皇子,還是大昌朝第一個節度使!

  節度使的職務,那可是有著外交大權的,就是輔國大臣李嵩,也沒有直接的外交權力。

  雖然永康已經掌控了定國軍,但有圣旨跟沒圣旨的差別,那還是很大的!

  有了圣旨,永康就是代表著朝廷,代表著大昌皇帝的意志掌管軍隊。

  大昌皇帝欠那個宮女的,欠永康從小到大的,以這種最體面的方式補償了。

  當然!

  在大昌皇帝眼里,這也算是那個宮女生的孩子最爭氣,所以才配得上這等殊榮。

  待永康和霍幼楠領旨謝恩后,把劉安讓到椅子上坐下,端上茶水和點心后,緩過一口氣的劉安,從懷里又拿出一封信,笑道:“九殿下,這封信,是圣上命老奴要親手交給你,圣上還吩咐了,關于家書,九殿下自己看看就好。”

  家書?

  看來圣旨是公務,書信是家事?

  “多謝劉總管!”

  永康接過劉安遞過來的書信,笑道:“劉總管辛苦了,這么遠的路顛簸到此,先熱水洗洗稍加歇緩,晚上我設宴給總管洗塵…”

  劉安聞言,兩手亂擺一陣,急道:“殿下心意老奴領了,酒席就算了,讓廚房下碗面,老奴吃了趕快睡一覺,明早就得趕回京都,眼下事多,不敢有過多的耽擱。”

  “如此急?”

  永康稍稍思忖一番,道,“可真苦了劉總管了,就吃一碗面,怎能讓我過意得去?”

  說著,永康上春芬取來十錠雪花銀,笑道:“一點茶資,不成敬意,還望劉總管不要給我客氣!”

  “哎呀!這可使不得。”

  劉安兩手又是一陣亂擺,最后推辭不過,就收下了永康這份五百兩銀子的“茶資”。

飛翔鳥中文    穿越皇子,無敵兵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