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頂點 好書推薦:
然而,晉王阻止了她,“母后,您不想讓表姐活著礙眼,兒臣沒有意見,只是,得等兒臣大業成就,坐上那攝政王之位,穩定江山之后…”
“在兒臣沒登上皇位之前,需要幼帝的母親穩住朝堂。”
“母后且忍忍吧。”
他溫言相勸。
長孫太后牙都快咬裂了,破壞她穩定生活的人,若只是皇后一人,哪怕也是偷情,哪怕兒子阻止,她也要把皇后殺了。
可,可,可,兒子要造反,他想當皇帝,那殺皇后不解決問題了!
皇后死不死,都澆滅不了兒子的野心。
長孫太后看著晉王堅定的模樣,充滿欲望的眼神。
那是她在先帝身上,在如今的元昭帝眼里,時時刻刻都能看到的東西。
甚至,她自己也會有。
她勸不住晉王,長孫太后深刻地明白這一點,猶豫再三,她終於妥協了。
在是趨利避害的人,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終歸避無可避。
“朕還以為,母后會裝病呢。”
元昭帝得到消息,深深地嘆了口氣。
心情,不太愉快。
他是剛出生一個月,就被抱到長孫太后身邊的,懂事之前,他都不知道長孫太后只是養母,一直以為自己是她生的。
后來,哪怕曉得,哪怕長孫太后生了晉王,人家老太后多會做人啊,對元昭帝從來都是噓寒問暖…
當然,后來元昭帝長大成人,發現這種噓寒問暖,十分表面,帶著些敷衍,但那也不是沒有感情。
曾經很長時間,元昭帝是真心孝順長孫太后的。
結果…
“陛下,人家那是親兒子,親侄女,難道您還指望太后娘娘放棄他們,讓著您嗎?”
傅含瓔笑瞇瞇地扎他的心。
無時無刻不向他展示,外頭的那些小妖精,不管是養母,還是弟弟,誰都不如她和孩子們。
只有她們,是一心一意向著帝王。
“唉,朕明白,只總還抱著些奢望吧。”
元昭帝嘆息一聲。
隨后,就帶著傅含瓔,一起去看小文安和五皇子了。
跟孩子們享受了一個,沒人打擾的親子時間,元昭帝冷下心腸,靜等著晉王出手。
果然,晉王,哦,不,應該說是長孫皇后,她受不了每時每刻,等待著廢后圣旨臨頭,任人宰割的日子。
催促加威脅,時不時拿著同歸於盡做幌子,長孫太后和晉王也不敢怠慢。
他們飛快定下了計劃。
紙面實力,硬碰硬,他們就是翻上十倍百倍,也不是元昭帝的對手,想要改朝換代,做那攝政王,需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晉王需要避嫌,長孫皇后在元昭帝面前沒有臉面,只有長孫太后,拖著蒼老之軀,親自來到乾坤大殿。
“白氏之事尚未了結,我和皇帝還僵著呢,就得干這個。”
“真真的,哀家哪是生了個孩子,明明是生了個冤家。”
長孫太后氣得不行,卻還是老態龍鐘,拄著拐棍登門。
太后親自來了,哪怕還鬧著彆扭呢,元昭帝也不能把人家晾在那兒,自然親自出來迎接。
老太后把臉皮一扔,握著元昭帝的胳膊,淚水瞬間流下來,一輩子沒說出口的,請罪服軟的話,不要錢似的噴出來。
她涕淚橫流,懺悔不止。
元昭帝:…
本身已經要廢后了,怒火有了發泄之處,沒那么氣憤了,孫太后又把態度放得這么低,他也順著臺階下來。
最起碼,晉王等人是這么覺得的。
新書推薦:
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頂點 好書推薦:
元昭帝跟長孫太后,慢慢地修復了關係。
長孫太后也一改平時的高貴感,衣食住行,處處關心。
就這么著,平靜的過了一個月。
晉王得到消息,元昭帝已經把廢后圣旨寫好,準備找個黃道吉日公布了。
他趕緊通知母后。
長孫太后也是行動飛快,直接找了元昭帝,說要去宮外祈福,還是用了白王妃之事做藉口,當初付后悔難當,影響身體的樣子…
貼身伺候太后的嬤嬤,旁敲側擊,勸著元昭帝同行。
元昭帝:…
靜靜看著她們表演,心里冷笑著,從善如流。
他給晉王動手的機會,以便能不戴綠帽了,合理地把晉王干掉。
“母后,既是要去祈福,那朕帶上貴妃和文安,一同前往吧。”
“她們跟旁人不同,總要先區別出來。”
元昭帝淡聲,明示繼后和太子的人選。
長孫太后心里咯噔一聲,晉王卻是大喜過望,能把小文安一起干掉,能省他多少事兒。
他越發堅定動手的信念。
皇家寺院就在泰安,離京城不過兩日的路程,元昭帝準備了兩天,御駕便起程了。
太后,傅含瓔和小文安隨行。
晉王伴駕。
長孫皇后留在宮中,靜靜等著好消息。
然而,御駕剛剛走出半天,鳳棲宮就被圍了,長孫皇后被元昭帝留下的人秘密帶走。
四皇子也被抱到了端寧長公主府。
而這一切,長孫太后和晉王全然不知,他們還滿心激動,滿眼忐忑地等待著時機。
晉王想弄個反賊行刺。
兇手就是元昭帝在南邊處置的,那些官員們留下來的余孽。
什么義子報仇,女兒勾結反賊雪恨之流。
都很有說服力,也是元昭帝為的刻薄,惡有惡報。
可長孫太后覺得不把握,更加傾向於食物相剋,或者下毒,造成個誤食毒物,原地暴斃的意外。
或者,乾脆把罪名推給寶貴妃,一了百了。
兩人意見相搏,卻也沒有爭吵,反而決定雙管齊下。
無論哪個成功,都算勝利。
長孫太后和晉王各自出手。
元昭帝:…
靜靜看著,隨時準備收網。
傅含瓔:…
帶著孩子,老老實實的旁觀看熱鬧。
行刺發生了。
就在元昭帝微服前往寺廟祈福的時候,當然,這是他給晉王找的機會,要不然也不至於微服。
那一日,他明面上就帶了兩對侍衛,騎著高頭大馬,噠噠噠噠地出發,晉王準備的二十多個反賊,看準時機出手。
結果,都沒湊到皇帝身前百米,就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五百多個侍衛,三下五除二,把他們掀翻在地,駟馬倒攢蹄地捆起來。
反賊們想自盡都沒做到啊。
嘴堵得那個嚴實。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