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錢多多君著)__小說_小說 元昭帝用洪相來‘投石問路’。
一‘顆’洪相砸下去,那名為文武百官,名為朝廷的湖泊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一石驚起千層浪。
元昭帝在波瀾中,渾水摸魚,尋找著那些‘異樣’。
還挺順利的。
洪相那是多識趣的人,被元昭帝把貪污證據和兩個女兒坐下的孽,砸到臉上,洪相瞬間軟倒,一點掙扎都沒有,直接服軟。
什么洪氏輝煌?三代偉業?家族延續?都不如他的性命重要。
宗族沒了他,依然是宗族,他死了,卻是萬事皆休。
況且,抓住他短處的是陛下啊,是天子,他反抗有什么用?掙扎有什么用?
為的死得悲壯一點嗎?
倒不如服軟,說不定陛下能看在,他這些年任勞任怨的份兒上,給他一個體面呢!
洪相知道,他不會死,畢竟,他的錯就是貪污,由以往的苦勞和相位抵著,最悲慘的后果,就是抄家流放,給披甲人為奴。
好一點,就是貶官歸鄉。
再好一好,說不定還能留個體面,留些財務養老。
只是可惜,小女兒保不住了,她是真的犯了大罪。
大女兒也危險。
不過,大女兒膝下有皇女,好歹是個退身步,若是他能立些功勞,將功補過,再有大皇女這份母子之情在。
大女兒說不定能保下命來。
洪相抱著好歹有個善終的想法,開始替元昭帝做‘臟活兒’。
頭一項,就是‘反手背刺’。
他把‘洪黨’的名單給了,又交出了‘洪黨’中官員們的犯罪證據。
元昭帝留下,以備后時再用。
洪相又做足姿態,以請罪謝恩之態,開始攻擊朝中的殘余黨派,尤以宗室勛貴為首,另扶持元昭帝扶持的那些‘工具人’。
老丞相不遺余力。
那份‘立功抵罪’的熱情,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態度,鬧得元昭帝都開始覺得一一 事情了結后,真把他殺了,是不是有點過了?
洪相…
還是懂規矩的。
他真的只是貪,沒干別的,成這樣是養女不孝。
洪妃坑爹啊。
元昭帝猶豫再三,“罷了,罷了,到底君臣一場。”
也是從龍之功。
他把洪相叫進宮來,不是一番懇談。
這回態度好了些。
洪相離宮后,次日上書‘告老還鄉’。
元昭帝沒有按照慣例,三請三辭,給他體面,而是直接批了,這個舉動,真是相當的不給面子了,但,洪相不愧‘臉皮厚’之稱,得了‘批準’圣旨,自個兒跑到乾坤殿外,‘呯呯’磕頭,作出一份‘拜謝君恩’。
‘圣意似海’的樣子。
隨后,二話沒說,把府里奴仆的賣身契,一文錢沒要,全都還給本人了,其中,半夏的家人也在其例。
他們都成了良民。
洪相低調地處理自家財產,算一算,也就剩了一萬多兩…
他貪嘛,元昭帝放過他了嘛。
相關閱讀:
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錢多多君著)__小說_小說 但,放過是放過,貪的銀子得補齊了,洪相為了小命,也是傾盡所有,這些年貪的家底兒全補上了,幸而,元昭帝看他識趣,沒想著趕盡殺絕,給他留了一萬兩和祖宗祭田。
安度晚年,是不成問題的。
要是洪相心氣沒散,回鄉后好好培養子嗣,到他重孫那輩,說不定還能考出來。
洪相跑得飛快,京里被他坑慘的‘洪黨’和文武百官們,都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呢?老小子就竄得無影無蹤。
后宮里的兩個女兒全都不管了。
甚至,他連個信都沒傳。
借著洪相的‘識趣’,元昭帝也把前朝擺布得差不多了,換好更方便的‘工具人’,后宮也經歷了最少四次‘大清洗’。
各宮解禁了。
本就是‘小透明’,手里除了自己宮里的幾個心腹外,沒什么人脈的嬪妃——如桑昭儀、嬪等,沒感覺出任何不對,跟被封前不說一模一樣吧,起碼沒有差別,可像太后,皇后這種,真的是損失慘重。
人手一半一半的那么沒啊。
姑侄倆都被打擊慘了。
傅含瓔也被波及,但損失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且,她的人是從端寧長公主那兒‘白’來的,不是自己培養的,沒了就是不心疼。
又有太后皇后在那兒比著。
嘿,有那慘到底的比著,她這個有點慘的,就顯得好多了。
傅含瓔‘歲月靜好’。
太后皇后‘抱頭痛哭’。
而洪妃:…
則是完全懵了。
跟太后皇后損失一半人相比,她從王府到后宮,將近十年的根基,幾乎是被連根拔起,后宮——內務府、六尚局,東西十二宮,包括御膳房、御花園…等等各處安插的人手,從‘密密麻麻一張大網’,到了‘可可憐憐小貓兩三’!
洪妃不知道,為什么只有她這么慘?
她也不曉得,怎么一朝解禁出來,她那么大一個的‘宰相爹’居然沒了!!
請辭了!!
萬歲爺連留都沒留,直接準奏,臉都不給了!!
她爹也‘光棍’,麻溜地帶著全家跑回鄉下祖籍。
她們洪家啊,那么艱難,歷經三代,才在京中立足,成為頂尖兒那潑文官,她爹那么干脆就回鄉了?
重新開始?
為什么?
洪妃想打聽,沒有人,想詢問,她爹連個老仆都沒留下,偏偏,后宮解禁后,元昭帝連桑昭儀那里,都派了太監前去安撫一番。
可她這里,空無一人。
別說皇帝了,連鳥兒都不來。
甚至,她親自去找趙淑儀,想要打探,可剛出宮門,趙淑儀那里就派了人來稟告,說什么:“娘娘,我家主兒身子不適,得了嚴重的風寒,太醫說會過人,我家主兒派奴婢來稟告,請您緩步…”
“待得我家主兒痊愈了,再行相聚,免得過給您,耽誤孩子!”
風寒?
過人?
傳染?
誰信啊。
洪妃心里不好的預感達到頂峰,卻也毫無辦法,只能每天每夜,晝夜不離地抱著大皇女。
她為陛下生育過子嗣。
是陛下的‘大公主’。
這是她在眼下局面里,唯一的依仗了。
她也的確‘依仗’上了大皇女。
時至深冬,十二月初,眼看要到過年的喜慶日子了,元昭帝下旨處理了傅梅仙和洪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