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頂點 好書推薦:
元昭帝的氣壓,一天比一天低沉,本就兇悍的相貌氣勢,如今更添了幾分駭人的殺意。
瞪人一眼,跟要滅人滿門似的。
程元良和季元白這些元字小輩的,都不敢往他身邊靠了,生怕一個伺候不周,就被遷怒,拉出去五馬分尸。
御前之人,都噤若寒蟬。
跟后宮的下人相比,他們遭遇的清洗更嚴重,南邊一波兒,回來路上一波兒,后宮一波兒。
如今留下的,背景乾凈的不能再乾凈!
也怕元昭帝怕的雙股戰戰。
只有路九德,到底是御前老人,從小伺候元昭帝,還能硬頂著他的兇相,有說有笑。
傅含瓔當然也能,畢竟,她的人也沒遭受太大的損失,雖然放出去一百多個,但沒有失蹤的。
這大概得益於,這些人到她手里后,她一直沒怎么動過,只用來打探消息,便也沒暴露多少。
“聽說太后和皇后損失慘重,而且,長公主那邊一直在找太后,兌現諾言…”
上回長公主和桑寶妞幫了承恩公府一回,太后給出承諾,是要回報到桑寶妞身上的。
她會認桑寶妞為養女,助他得到公主爵位。
太后養女,又是長公主親生,得的就是嫡公主待遇。
封地都能多幾百戶。
跟一個普通的郡主相比,地位可謂是天壤之別,這也是長公主和桑寶妞,愿意在承恩公府事件上后退的理由。
原本,太后是答應,南巡過后,她就跟元昭帝請旨,一切都不用長公主和桑寶妞管,她全程擺平。
結果,現在,元昭帝回來之后發了瘋,前朝后宮一起抓,長孫太后不敢在這個時候打擾他,怕這一點母子情分,用在替桑寶妞請封公主上,就會斷了傅梅仙最后的希望。
她緊閉其口。
但長公主不愿意啊!
端寧啊,長公主啊,那是什么脾氣?急了誰不敢罵?直接衝到慈安宮門口,當然有侍衛守著她沒進去,但也叫囂了許久。
出宮后又衝到承恩公府,掐著承恩公的脖子,好一番叫罵。
逼得程恩公都快上吊了!
長孫太后不是后宮嬪妃,雖然不能暗中傳遞消息,但前朝上一些明面的信息,她是有渠道知道的。
承恩公被端寧長公主薅著脖子掐,罵的幾乎昏過去,這就是明面上的消息。
“聽說太后還哭了一場,都生病了。”柔嬪一邊給孩子做針線,一邊嘆息著陪傅含瓔說話。
“是啊,太后也難呢。”傅含瓔勾唇,眉眼微彎,心中暗道:是難的,但是也活該。
太后林肯親爹受難,也敷衍著長公主,為的就是留個口兒,替傅梅仙求情。
但傅梅仙是一定要死的!
誰想救她,就是跟傅含瓔為敵。
於是,她在元昭帝面前,也是替長公主母女說話,而元昭帝呢,也為長孫太后那種我不求情了,但我要用我的痛苦和隱忍感動你的態度煩躁。
他對慈安宮的戒備變嚴格了。
原本能穩坐慈安宮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噁心,哦,不,是打動元昭帝的同時,還能稍微照顧一下鳳棲宮的長孫太后,瞬間變得耳聾眼瞎。
她自顧不暇。
鳳棲宮那里,失了她的助力,也瞬間如風中浮萍,隨波逐流。
新書推薦:
杖斃而亡:娘娘重生寵冠六宮頂點 好書推薦:
長孫皇后開始慌了。
“姑母傳不進信了,阿鈺給我的人也全被驅逐出宮,還有長榮,他,他突然消失了…”
長榮,是元昭帝南巡后,長孫皇后和晉王相互間,見不著面時,替他們傳遞消息的太監。
畢竟,就算是皇帝不在宮里,身為皇后,也不能時時刻刻的跟小叔子見面。
晉王用拜見長孫太后為由,進宮的次數也是有限的。
一個月頂多,也就見個一兩次面。
余者有什么消息,都是通長榮過來傳遞,可這回,長榮消失了。
長孫皇后總覺得,是元昭帝抓了他。
“他,他要真是被那胡雜抓走了,那胡朵審他,他會不會胡言亂語,說出些什么?”
“本宮,我,我…”
這些日子,跟晉王之間,可不算清白啊。
他們之間的那些算計,那些約定,但凡露出一點兒,都是廢后的結局。
長孫皇后有些怕。
但也沒有人能幫她了。
她只能靜靜等待著結果。
不過,她困守宮中,被迫安分守己,宮外晉王卻沒有,宮里他安插進去的暗人,的確是被抓,被放歸了不少,卻也有埋的深,藏的好的。
晉王在外,對朝臣和元昭帝表露出的性格,也是豪氣爽朗,逍遙自在的。
哪怕身為嫡出皇子,也從來沒對皇位,表露過一絲一毫的覬覦,對元昭帝這個有湖人血統的哥哥,那是恭敬有加。
甚至,隱隱約約的還有點親切之意。
居然,有那么兩三分兄弟情。
別看就那么兩三分,但在嫡出弟弟和庶出哥哥,皇帝和親王之間,這兩三分真的不少了。
元昭帝禁閉宮門,朝中風聲鶴唳,晉王也沒有特別避嫌,真就進宮求見過他好幾回,可人家確實比較會,既不打聽元昭帝所謂究竟?也不打聽未來如何?
人家就是關心關心長孫太后,問問自己的外家承恩公府,會不會被牽連?
最多最多,拐帶著關心了一下表姐長孫皇后。
元昭帝的態度很平靜。
晉王便明白了,皇帝此番舉動,不是因為察覺了他暗地里的小動作。
跟他沒什么關係。
他便老老實實回王府縮著。
至於他被抓走的那個暗子,晉王也不擔心,他敢把人塞進宮里,自然是能拿捏住他們的忠心和性命。
宮里那些人,別說嚴刑拷打了,就是挨上三千刀,也不會多說一個字。
晉王不動如山。
元昭帝的動作,反而越來越大了,登基時間愈久,他的江山坐的越來越穩,一趟南巡,對他不大馴服的官員,全都被他抄了。
朝中,洪相的作用其實已經很小。
哪怕沒發生洪充容那件事兒,再過幾年,平穩一些,元昭帝也是要讓洪相,體體面面,告老還鄉的。
只是那會兒,洪相能得個三請三辭,配享太廟的待遇…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