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8章 佛心通明,不假外物

我能無限加點_第248章佛心通明,不假外物影書  :yingsx第248章佛心通明,不假外物第248章佛心通明,不假外物←→:

  “這渡劫之人,便是近來名傳三界的新晉紫薇大帝,沈煉。”

  觀音徐徐說道。

  目光注視著唐玄奘的表情,本以為對方聽到這個消息后,會大為震驚。

  但是很可惜,她沒能在唐玄裝眼中看出任何驚訝。

  甚至連神念都沒有半分波動。

  “哦。”

  唐玄奘輕輕頷首,表示明白,聲音恬淡如昔。

  “難道佛尊就不感覺驚訝嗎?”

  觀音很是不解。

  “有何心驚之處?”

  唐玄奘反問。

  “北極紫微大帝,四御之首,地位僅次于玉皇大帝。”

  “天庭冊封這樣一位人物,理應慎重無比,哪怕由三清商議欽定都不為過。”

  “可據我所知,這沈煉在天庭并無背景,似是被玉帝隨意冊封。”

  “最主要還是他的修為,竟然今日適才度劫。”

  “其中重重因果,佛尊就不感覺奇怪?”

  觀音拋出連串疑點。

  然而聽到此話,唐玄裝卻露出了祥和的微笑,“菩薩怎知玉帝是隨意冊封?雖然其修為低弱,但或許在他處有遠超常人之優,孰非不可?”

  “這…”

  聽到唐玄奘回答,觀音微微一愣。

  沉吟片刻后,心緒終于平靜了下來。

  “佛尊說的不錯,這沈煉確實有遠超常人之處,雖然其修道境界低微,卻偏將八九玄功修至圓滿,肉身堪稱無敵。”

  “而且,據說他還會佛門從未外傳的頂尖神通,法天象地。”

  “佛祖為此曾親自推演,卻無從得知他自何處學來,佛尊可有見解?”

  觀音再次詢問。

  唐玄奘搖了搖頭,淡聲道,“連佛祖都推算不出,我又怎會得知?”

  “不過這位沈施主能夠修行法天象地,想必與我佛門有緣。”

  “座下明白了。”

  觀音俯身答謝,心中則充斥著無奈。

  從進門開始,她便各種試探,言語交鋒,可都被唐玄奘以佛理化解。

  諸多俗事推離己身,纖塵不染。

  仿若超然物外,給人濃濃的疏離感。

  想到此來緣由,觀音不禁有些猶豫,不知還要不要說出來。

  “菩薩可還有事?”

  這時唐玄奘又開口詢問。

  觀音心中一動,沉吟片刻后,終于咬牙道,“確有一事。”

  “沈煉在芒碭山建立了道場,名為青云宗,此番他于皇城度劫,便是宣揚宗門名諱。”

  “經此事后,凡俗拜山者定然絡繹不絕,而大唐乃是我佛于東土最為重要之根基。”

  “凡俗選修道門,必然于我佛相行甚遠,還望佛尊出手斷絕。”

  觀音目光灼灼的看著唐玄奘。

  從對方迎接自己的態度,她已經有所判斷,這件事對方可能不會幫忙。

  然而事已至此,總要嘗試一番才能甘心。

  便見唐玄奘目露沉思,似在考慮觀音的請求。

  片刻后,他搖了搖頭,嘆息道,“哎…此事,恕貧僧無能為力。”

  “為何?難道佛尊連我佛經義都不顧了嗎,還是說,普度眾生只限于口頭宣揚?”

  觀音語氣略顯嚴厲的幾分。

  而唐玄奘卻是平靜如昔,淡聲道,“非也,普度眾生言指天下,貧僧時刻未忘。”

  “然三界凡俗猶如恒河沙數,無窮無盡,又豈在東土一域?”

  “何況道門修行宗旨,雖開篇與我佛相悖,但修到極致,實乃殊途同歸。”

  “既然都是令凡俗脫離苦海,得大自在,貧僧又為何阻止?”

  “你…”

  觀音語氣一滯,眼中罕見的現出一絲惱怒之色。

  但最終還是被她強行壓制,搖頭起身道,“罷了,佛尊宏愿如此,座下也不能強求,打擾了。”

  觀音單手施了一禮,轉身開啟院門,向外行去。

  唐玄奘凝望其背影片刻,重新低頭誦經。

  遠遠地,那細微聲音傳入耳際,“如是我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

  “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觀音身形一震,在原地僵持片刻,最終沒有回頭。

  腳步踏出,身形瞬間轉變成虛影,直沖天際。

  “吱——”

  “砰!”

  院門傳出一陣讓人牙酸的摩擦音,隨后砰然關閉。

  禪室內。

  唐玄奘掐動佛珠的動作一頓,忽然停了下來。

  他抬起頭,目光似乎穿越無盡阻隔,投向虛空。

  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來曾經親眼見證的一幕。

  那時他還沒有成佛,領著或仙或妖,心思各異的三名徒弟西行。

  將要抵達大雷音寺之前,途經獅駝嶺。

  見三名大妖結成異性兄弟,占山為王。

  更是成立妖國,以人為食。

  老大獅精能一口吞下十萬凡俗,以此享樂。

  城中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的毛發結成氈片,皮肉爛作泥丘,尸山血海腥臭難聞。

  那一番慘烈場景,比之地獄也不遑多讓。

  然而最為諷刺的是,這獅駝嶺距西方靈山才不過萬里之遙。

  對于仙佛來說,就相當于山腳無疑。

  唐玄奘觀此一幕,心中悲憤不已,不明白佛祖如來為何會放任這樣的人間慘劇在眼角滋生。

  起初他還不懂,而接下來的發展卻更讓其失望。

  猴哥拼盡全力,好不容易才將三妖擒住,正欲打殺,這時卻受到了菩薩阻撓。

  原來吃人無數的三位大妖,獅子精是文殊菩薩坐騎,白象精則是普賢菩薩坐騎。

  最后排行老三的大鵬精來頭更大,乃是佛母孔雀明王的親弟弟。

  三妖如此行徑,正是佛門有意放縱,美其名曰為西游增添圓滿劫數。

  只為這區區劫數圓滿,就枉顧千萬凡俗性命,這還是佛門奉行的經義嗎?

  所謂眾生平等又從何而來?

  因為三妖有雄厚背景,就與其他妖怪區分相論?

  從這一刻起,唐玄奘便徹底失望了。

  哪怕最終行至靈山,由佛祖親自冊封旃檀功德佛,也沒有繼續在靈山停留。

  而是重新返回大唐,在這鬧市小廟中清修至今。

  數千年時間,從未再踏入凈土一步。

  “宗教,宗教…”

  “終歸還是先有宗,其后才是教…”

  “極樂凈土確是人間圣地,居住其中無憂無怖,得享極樂…”

  “可如此便真的再看不見人間疾苦嗎?”

  “又至教義何在?”

  “靈山之內仙佛滿地,說到底,還是更在乎自身因果,何其可悲?”

  唐玄奘輕聲低語。

  從回憶中掙脫出來,他又重新低頭,默默掐動珠串,低聲誦經。

  或許,他已是這混亂三界內,少數真正苦修佛門教義之輩。

  逼仄的禪室內,沒有任何寶物精光。

  一切都與凡俗無異。

  正所謂佛心通明,不假外物,莫不如是。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能無限加點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