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0章 很多年前宮里的一樁秘事

嬌寵外室_第110章很多年前宮里的一樁秘事影書  :yingsx第110章很多年前宮里的一樁秘事第110章很多年前宮里的一樁秘事←→:

  “可是…”

  林鶯娘蹙著好看的眉頭,“六皇子應當不受圣上重視吧?”

  一個宮人所生,不受重視的皇子,連出現在圣上眼前的時候都少之又少,更焉談有機會侍疾左右。

  謝昀垂眸看她,慢悠悠問,“倘若他立了功呢?”

  立了功,自然就能在圣上面前露臉。

  可是六皇子身在深宮,朝中無人,無人便意味著沒有權勢,哪里來的功給他立?

  林鶯娘心思伶俐,“侯爺是要許個功勞給六皇子嗎?”

  謝昀搖搖頭。

  “圣上多疑,監察院自有人盯著,我若與六殿下有牽扯,瞞不過去,到時圣上反生疑心。”

  眼下爭儲關鍵時候,此時但凡有人與皇子之間有勾結,落在圣上眼里,都是蓄意爭儲。

  圣上不喜,六皇子又不同其他皇子一般有人倚仗。

  他無權無勢,只會落入萬劫不復之地。

  “侯爺既不能許功勞給他,六皇子又沒有自己立功的能力,那侯爺打算如何幫他?”

  林鶯娘在后宅內院爭斗的久了,對于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也是頗為稀奇。

  她看著謝昀,眼里盈著光,求知若渴的模樣。

  但謝昀話說到此處便戛然而止。

  他側過臉去,撩簾看了眼外面,淡淡道:“快到霧凇院了。”

  林鶯娘:“……”

  哪有這樣壞的人,勾起了人的心思又突然不說了。

  她纏著謝昀,膩過去摟他的手,“侯爺有什么主意,說給鶯娘聽聽嘛!或許我也能給侯爺出什么主意呢?”

  謝昀半晌不說話,只垂著眸好整以暇看她。

  他總是這么一副不言不語的模樣,林鶯娘現下已是完全不怕了,眼見纏他無用,“哼”一聲,扭著身子別過臉去,“侯爺不說便算了。”

  美人生起氣來也是嬌嗔動人。

  但面前的郎君好生無情,每次都全然忽視,半點不吃這套。

  可是林鶯娘想著,今日或許是不一樣的,他帶自己見了六皇子,又將那樣隱秘的事說與自己聽。或許他自己也沒有察覺,他對她的態度在潛移默化中慢慢轉變。

  這是林鶯娘所希望看見的。

  她跟在姜氏身邊這么多年,從來便知,郎君的心是最無用也是最有用的東西。

  她要讓謝昀對自己上心,才能倚仗著他,在數不清的陰謀算計里全身而退。

  林鶯娘只等著…

  可她等啊等,又是徒勞無功,等不到郎君來哄她。

  她到底是泄了氣。

  謝昀的心太難攀了,上頭都是懸崖峭壁,陡峭山石,尋常人豈可妄攀高峰,怕是會粉身碎骨。

  只是林鶯娘也好奇,不知那宮里金尊玉貴長大的平陽公主是不是那登頂之人?

  這樣險的高峰,怕是只有那樣舉世無雙的姑娘才可攀一攀吧。

  她本來賭氣,后來又兀自想起了心事,最后忍不住唉聲嘆氣。

  謝昀看在眼里,不由有些失笑,他伸手將她攬過來,修長的指勾她的鼻,“想什么呢?唉聲嘆氣的。”

  林鶯娘倒是誠實,坦然相告,“我在想,那平陽公主生得是什么模樣?她那么尊貴的一個人,應當是像天上的仙子一樣吧?”

  她語氣里沒有嫉妒,滿是艷羨。

  就像塵世中的凡人仰視著天上的神女,高不可攀。

  謝昀不可置否,輕飄飄一句,“想知道她生得什么模樣,見一見不就知道了。”

  “公主哪是那么好見的呀?”

  林鶯娘撅得嘴高高的,“那是公主呀!還是圣上最疼愛的平陽公主。”

  她從前在江州時不知聽說了這個平陽公主多少事跡。

  她是圣上最疼愛的公主。

  出生時便天帶祥瑞,圣上大赦天下,百姓齊呼千歲。后來再大一點坊間又傳,公主染疾,久治未愈,圣上免了蜀中一年賦稅來為公主祈福。更別說她及笄后,圣上放下話來,滿金陵的貴胄子弟供她挑選為婿。

  那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姑娘,那是這世上最尊貴無雙的姑娘。

  她的艷羨謝昀看在眼里,漆黑的眼眸深不見底。

  林鶯娘見他又不搭理自己了,意有所思的模樣,悻悻住了口,自顧自垂下眸去揪著手里的帕子。

  馬車很快到了霧凇院。

  卻只有林鶯娘下車,謝昀撩起簾子對她道:“今夜你自己歇息吧,我還有事,不回霧凇院了。”

  他不回來正好,林鶯娘今日折騰了一日,正好乏了,打心底里不愿伺候他呢!

  只是面上不能顯出來。

  “是,侯爺。”

  她垂眸,長睫遮掩下眼里的雀躍,裝得戀戀不舍的模樣進府。

  青山看著林鶯娘離開的背影,轉頭不解問謝昀,“侯爺,今日帶林姑娘去見六殿下似是有些不妥?”

  誰家后宅的女眷參與朝堂中的事。

  “無妨。她遲早牽扯進來。”

  謝昀落下簾來,疏淡不明的臉沉進幽深夜色里。

  馬車再行駛,經暗巷,抵達一處無人院落。

  有人自暗中走出來,向馬車里的人恭敬呈上一封密報。

  一只清瘦冷白的手緩緩打開它。

  密報上所寫,是很多年前宮里的一樁秘事。

  昭元四十二年,如今的圣上,當年的七皇子殿下于宣武門發動政變,弒兄奪位,宣武門血流成河。也是因著這次政變,圣上才得以登基為帝,改國號“永興”。

  此事乃是四十三年前的舊事了。

  圣上登基后,為了他的千載基業萬載圣名,自然而然抹去這段往事。

  史實記載,昔太子殿下宮室走水,闔宮一百二十余口盡皆喪命火海。先帝哀慟欲絕,不久于人世,倉促間傳位于七皇子,自此開啟永興盛世。

  但真相無法深埋于雪地里,總會叫人知曉。

  昔定遠侯無意之間窺視到了這個秘密。

  他遠赴塞北前似是早有所感,自己這一去便再回不來了,于是深夜去見了自己的兒子一面。

  “此次出征,雖是五皇子極力推崇,但為父知道,這是圣意。圣意不可違。”

  他像這世上所有慈愛的父親一樣,臨行前殷殷叮囑自己的孩子,“琢章啊!為父知道你早慧,什么都明白,可越是什么都明白越要記得,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記著,圣上多疑,你可千萬莫要走了為父的老路。”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嬌寵外室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